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海上升明帝 >

第245章

海上升明帝-第245章

小说: 海上升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刘进忠高大魁梧,他不是大西皇帝张献忠的陕北老乡,而是川北人,但他以前却在张献忠家乡陕北为边军,后来调回川北家乡,然后归附了张献忠,此人作战勇猛彪悍,但因为不是义军出身,所以向来就不是西军嫡系。
  特别是此人官军出身,所以比较强调军纪,并不许胡乱劫掠百姓等,可这与西营行事格格不入,难免更引排挤。
  而且他麾下的骁骑营,基本上也都是川北人,军官们甚至大多是明军官或本地士绅们为主。
  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刘进忠更是被西营猜忌。
  之前刘进忠奉命率本部驻保宁; 境内摇黄贼劫掠,他便派兵进剿; 引老万岁降旨训斥; 让他移镇剑阁。
  广元一带遭反复烧杀; 十分荒凉,刘进忠的骁骑营得不到西营补给; 只得往北向汉中一带收集粮草,结果刘进忠上了马科的诱敌之计,误信马科领主力入关中接应贺珍; 汉中府空虚,于是立马带兵杀向汉中,准备抢夺汉中供养骁骑营。
  结果是大败而归。
  要不是刘进忠是员悍将,只怕这波反而要被马科推入川北; 夺取保宁。
  “走吧,迎接圣旨。”
  一队西军入关,为首者自称是中书舍人,特来传旨。
  “刘都督,接旨。”
  刘进忠带领诸将跪接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汉中去,你强要往汉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许多兵马; 驴球子,入你妈妈的逼; 钦此!”
  那位大西中书舍人是个陕北秀才出身; 一口陕北口音倒是把张献忠这道旨意传递的明明白白。
  堂堂大西骁骑营都督; 被皇帝如此粗鄙斥骂,刘进忠跪在地上满脸胀红。
  “刘进忠接旨吧!”
  “臣刘进忠接旨,谢万岁!”
  刘进忠起身,双手有些僵硬的接过这道旨意; 这道旨意就如同老万岁御题的那首七杀诗一样惊人。
  当初刘进忠见到张献忠亲写的七杀碑时不敢相信出自这位已经称帝的老万岁之手,那碑文充满戾气杀戮: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
  刘进忠后以骁骑营总兵加川北道都督,成为川中四道都督之一,一度主持保宁顺庆等府县,他心里反对张献忠的七杀御旨; 特立下禁约六条。
  称本府秉公奉法; 号令森严,务期兵民守分相安,断不虚假,如有犯者,照约正法,禁约六条,
  一、不许末奉府明文,擅自招兵,扰害地方者,许彼地士民锁解军前正法。如容隐不举,一律连坐。
  二、不许往来差舍并闲散员役,擅动铺递马匹、兵夫,查出捆打。
  三、不许坐守卫方武聊,擅受民词,违者参处。
  四、不许假借天兵名色,扰害地方,该管地方官查实申报,以凭枭示。
  五、不许无赖棍徒投入营中,擅辄具词诈告,妄害良民,违者捆打。
  六、不许守城文武官员,擅娶本土妇女妾,加违参究。
  他这六条禁约,与老万岁的御旨格格不入,也因此更受排挤,特别是荼毒川北川东的摇黄贼,也早向大西皇帝归附称臣; 成为附庸,而刘进忠却派兵围剿自己境内的摇黄贼,这事更惹张献忠极度不满。
  这让刘进忠几乎在西朝无法立足。
  如今再兵败汉中,更惹张献忠大怒,认为刘进忠无视朝廷,不敬皇帝; 擅自出兵,结果打草惊蛇,贻误战机。
  “万岁让刘都督就驻守朝天关,广元、利州、剑阁、保宁等地都会由其它将军们接防。”
  “还有,万岁还重申,摇黄十三家,早已归附我大西朝,如今十三位当家,都被加封为总兵官,赐封伯爵,今后刘都督要与他们相互配合,切莫再起摩擦,若是再挑事端,定严惩不殆。”
  “还有,川北道都督一职,万岁已经改授给定西伯袁韬了。”
  皇城司的兵很快又护着那舍人离去。
  屋中。
  刘进忠憋的浑身难受,肺都要气炸了。
  “偷奸亲婶的争食王袁韬,居然成了定西伯,还夺了我川北都督之职?”
  一群骁骑营军官,也都是愤愤不服,他们多是刘进忠原在边军中的部下家丁等,如今是骁骑营骨干,他们骁骑营一直被西军视为异类。
  可如今也欺人太甚了。
  “就是,咱们骁骑营虽归附西军不久,但也是从湖广打到成都,为大西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咱们骁骑营向来冲锋最前,遇危险又在负责殿后掩护,战利品咱们分最少,现在还这般对将军,不服!”
  “不服!”
  刘进忠看着兄弟们的态度,心里稍好受了一点,这乱世里,起码还有一群肝胆相照的兄弟们。
  有人喊,“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投西营。”
  大家愤愤不平。
  刘进忠叹气,“事到如今,说这话又有何用呢。”
  “大哥,要不咱们反了吧,我看这大西朝也要完蛋了。”
  “就是,如今朝廷出了个圣明天子,重新振奋,半壁江山稳定,要不咱们反正归朝?”
  有人说之前张献忠假意请求招安,大明五省经略文安之也是有意招安,不仅代表朝廷授张献忠云南王,对其四大义子五大都督等,也各授侯伯总兵等,刘进忠做为西军猛将,又是川中四道都督之一,加上他还曾是明将,所以被文安之授提督衔。
  这比其它西军都督总兵们可是高了一等,更引来张献忠猜忌。
  “对啊,文经略不是许授大哥提督吗,咱们何不就真归顺,跟着这老万岁,我看也没个善果。”
  刘进忠犹豫。
  也有兄弟表示反对,“如今局势也不好说鹿死谁手,去年绍天帝确实非常惊人,稳住江南,但是鞑子也还是很猛,他们在西安击退了绍天帝的关中联军,马上就要打到汉中了,老万岁要提兵北上与清军争夺汉中,三方争雄,不好说。”
  “不如咱们再观望一二,若是西军能败清军入关中,咱们到时再忍忍?若是清军胜西军取汉中入四川,咱们也不一定就要归明,也还可以投清啊。”
  刘进忠叹道,“我不想剃发!”
  “大哥,我看咱们还是归顺朝廷,大西肯定是长久不了,鞑子虽猛但那是外族,如今朝廷出了个圣明之君,中兴指日可望,咱们又何必从贼从虏做汉奸呢?”
  “就是,大不了咱们带着弟兄们直接去汉中郧阳,甚至是去川东,要让咱们听摇黄贼袁韬的,咱们弟兄们咽不下这口气,那群吃人的贼,咱们怎么能听他们的调派?”
  “就是,这老万岁也是发昏,如今尽夺我们地盘,就让我们替他们守着朝天关,咱们要粮没粮,凭什么给他们卖命?”
  刘进忠叹气连连。
  投入西营之后,他确实很抑郁,西皇张献忠根本不是什么救世之主,他所用的女婿丞相汪兆龄虽是读书人出身,却是个嗜杀残杀之人。
  他主持朝政,没有本事安抚四川士绅百姓,面对着反抗的士绅、明军,只有一个办法,杀。不仅杀那些反抗者,甚至对控制不住的战区,也主张尽行屠杀百姓,搞焦土战略。
  把人杀光了,那么那些反抗者也就失去了立足根本。
  听说如今张献忠准备入关中后,汪更是建议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为表决心,也为收集钱粮物资,要从成都到保宁,一路屠杀,把所有财物抢走,把所有城池毁坏,把能带的青壮带走,不能带的都屠了。
  要让川中的明军无法获得人口,更无法在他们后面接收地盘,以及威胁他们。
  在后方制造无人区,以阻断明军。
  他们出川后,也让川中无法恢复。
  而张献忠对这种残暴的政策居然认同允许了,这完全就是已经彻底放弃四川的打算,而这些对于身为川北人的骁骑营上下来说,都是非常难接受的事情。
  这也是他们之前不顾摇黄贼归附西朝,却还要出兵围剿他们的原因。摇黄贼祸害的是他们的家乡,他们身为子弟兵,又岂能不顾?
  西营可以纵情劫掠杀戮,但他们又怎么能?
  虽说骁骑营也毕竟不是什么王师,但从刘进忠的禁约六条可以看出,他还是有底线的军人。
  在刘进忠看来,张献忠老了,也疯了,或者说张献忠一直就是个疯子。
  “报”
  “有一支人马出现在附近!”
  “什么人马?”
  “对方打的是一面黑旗,自称是黑旗营。”
  “黑旗营?没听过这个营号。”
  大西朝有一百二十营,皇帝亲领了御营中军也称老营,四大义子各领一二十营,又有皇城司和水师统领一些人马,其中较有名的有骁骑营保宁刘进忠,八卦营汝州王明,振武营麻城洪飞龙,隆兴营泾阳郭嘉元,三奇营凤阳宋官,永定营合肥郭尚义,三才营山东娄文,干城营六安汪万象,援剿营宝鸡彭心见,中厂营万县杜兴文,英勇营黄冈张其在,天威营开封王见明,龙韬营麻城商元,决胜营汾州周尚贤,定远营六安张成等。
  其他还有如志义、天讨,金戈、神策、虎贲、虎略等营。
  各营上面,还有安西将军张定国、抚南将军张文秀、定北将军张能奇、平东将军加监军张可望。
  以及前后左中右五军都督,白文选等,以及皇城都督王尚礼、水师左右都督马元利、王复臣,四川四道提督等。
  刘进忠对西军各营都比较了解,从没听说过有打黑旗的黑旗营。
  “对方自称是老营里湖广子弟新建之营,奉旨前来朝天关加强守卫!”


第417章 黑旗军
  朝天关外。
  数面黑旗猎猎作响,黑旗下为首一员战将对着关上自称黑旗营总兵。
  “将军,咱们这样真的行吗?”一个独臂白发的老汉有些紧张的盯着关城问道,他身上一件绵甲,外罩披风,腰间戚刀,另一边还插着一支火铳,倒显得极为彪悍。
  可面对着这座雄关,他却很紧张。
  绵甲头盔上一面黑色小旗的正是张大鹏,这位御营川陕行营的营官,由重庆前往汉中之行并不顺利,在保宁袭灭了一支摇黄贼小队后,张大鹏的行程就严重偏离了路线。
  他拉着张显周秀才等一群川中流民,硬是组建了一队人马,然后北上时意外连连。他们陆续又遇到几伙摇黄贼,张大鹏依然主动出击,将他们袭击歼灭,解救了不少百姓。
  有张显周秀才等例子在,那些被解救的百姓都想跟着张大鹏一起走,一开始张大鹏还只是被动无奈接受,到后面因为人数多了,无法再潜行偷渡,他便开始一路打过去,沿途许多居民和行人,都争相加入。
  于是到后来; 张大鹏干脆就举起一面黑旗,对外自称是大西黑旗营; 对内则挑选一些青壮勇敢者组成队伍; 其它老弱等为老营随行。
  就这样一路走走打打; 队伍倒是跟滚雪球似的壮大起来,虽然他的黑旗营大多都是些饥民逃丁; 或是一些被摇黄贼、大西军残害的缺胳膊少眼的残疾,可就是这么一群乌合之众,在张大鹏的带领下; 也立营伍,定规矩。
  他每次遇上摇黄贼,都是身先士卒带头冲,战斗过后; 所有缴获也都是按定好的规矩赏功、分赏,而且绝不伤害无辜抢掠百姓,更不会对妇女们有半分乱来。
  这为他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张显、周秀才等也成了黑旗营的骨干; 一路过来,他们在当地沿途百姓的带领下; 不断袭击那些摇黄贼和一些山贼; 还别说,这御营军官用御营规矩组织起来的一群乌合之众,居然硬是干掉了一伙又一伙残暴的贼匪。
  他们削竹为枪,伐木为棍; 用木头制作盾牌,以抢来的弓箭土铳等武装青壮打头阵; 每次袭击贼匪,也就是三板斧; 突袭,张大鹏带头冲锋; 不行的话; 就张大鹏和杨威他们兵分两队袭击。
  基本上,他们打的也都是些小股贼匪; 甚至是一些饥饿到吃人的乱民,所以这一路上倒也是有惊无险。
  到现在; 张大鹏他们一路来到了朝天关,过了关就出了四川; 进了汉中了。
  这是最后一关。
  此时; 他的这支黑旗营已经有两千余人; 其中张大鹏的敢死队有三百来人,其余的战勇有八百多,另外千多人是随营的老弱妇孺。
  朝天关过于雄险,尤其是西营大将刘进忠在此驻扎,想绕过去翻过去都没可能,而打更打不下,只能想办法骗过关去。
  “刘进忠不是什么西贼小喽罗,不好骗吧?”张显担忧道。
  张大鹏望着关城。
  朝天关西依嘉陵江,北面是一道险山,关城坐落在古蜀驿道的朝天岭上。
  端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周秀才此时望着关城,居然还有兴致吟起诗来。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再朝天!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禁城春色引朝天,接迹夔龙近法筵。”
  大鹏赞叹,“周秀才好诗!”
  周秀才哈哈一笑,“我虽然读书半生,但也只是穷究八股而已,哪能做的出如此好诗,其实这都是前人所作,甚至刚才我说的是三首诗里的句子,前两句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中间两句是宋代张孝祥写的,而最后两句是我朝李攀龙所作之句。”
  张大鹏以前是个孤儿,哪读过书,在御营里倒是开始学了点; 但也仅限于会写自己名字,能认的字不到百个。
  “看来这朝天关很有名啊; 唐朝诗人就开始写了。”
  周秀才道,“朝天关是四川北门。”
  “北门不是剑阁吗?”
  “朝天关是剑阁的北门; 崇祯十年; 闯贼李自成就是率军由七盘关、朝天关入蜀,而后洪承畴率曹变蛟等由沔县历宁羌,亦经七盘、朝天二关入蜀。”
  “老周,你是保宁人,听说这刘进忠也是保宁人,你觉得这人如何?”
  “不好说,这乱世里,武将跋扈,拥兵自雄,更难说。”
  “大人,咱们非要经朝天关吗?”
  张大鹏有些无奈,“若是只有我们几个,当然没必要非经朝天关,随便哪个兽径樵路,我们总能偷偷翻越过去,可是现在咱们是两千多人,而且咱们这一路袭击摇黄贼,现在摇黄十三贼都已经在后面追上来了,你说咱们除了前进,还有其它路吗?”
  “可刘进忠未必可信。”
  “也没其它办法了,先会一会他。”
  张显反对,“大人身负重任,要赶往汉中,这一路上已经耽误太多时间了,不如大人与杨校尉他们几个先走小路进汉中,我和周秀才几个去拜见刘进忠,若是我们出不来,大家就赶紧分散逃匿山林吧。”
  这是一个比较理智的建议。
  可张大鹏这些天,跟大家朝夕相处,已经有了感情了。
  这些人有些是他解救出来的,有些是半路加入的,都是饱受战争、饥荒摧残的,就连他那三百多人的敢死队,每次打贼人冲起来最猛的家伙,反而多数都是残疾,他们被西贼、摇黄贼所残害,缺胳膊少鼻子的,许多人都成了乱世孤身,家破人亡。
  他们本来只是想逃,想办法逃离这地狱,虽然对摇黄贼、西贼等有血海深仇,可他们的残暴,却让他们被恐惧所压制。
  但是张大鹏,这个浙东汉子,唤醒了他们心底的愤怒,他们将心中的勇敢释放出来,他们开始奋力向那些贼人复仇。
  他们变的不怕死,甚至视死如归。
  每次战斗,都会有一些残疾的敢死队员死去,有一些重伤的,甚至会自我了断,或请人了断,大家会一起送他们一程,却没有人悲伤。
  张大鹏这个人有魔力,让他们从逃避的懦夫,变成了勇敢的战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张大鹏告诉他们,这是江南有位名士所说,如今也高举抗清大旗,是圣人信用的臣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