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海上升明帝 >

第231章

海上升明帝-第231章

小说: 海上升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队贼在溪边扎营,仅是立了几顶帐篷,然后生了几堆火,一点防御都没有,既没有栅栏也没拒马,更别说其它。
  但张大鹏仍然很小心的观察着。
  他已经是一个经历许多场战斗的老兵,他不会轻敌大意。
  终于,他找到了敌人的哨探,营地溪边上下游一边一个,就隐在暗处,在树底下缩成一团,不仔细看确实不易发现,但这两人也明显没太用心。
  他跟杨威比划手势,示意四人分成两队,先摸过去把这两个哨探解决了。
  张大鹏小心翼翼的摸过去。
  靠近哨探时,对方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谁?”
  “老三,还以为你睡着了呢,鱼煮好了,给你小子先装了碗来。”
  一个人影走了过来。
  树下阴影里也走出来一人,“还以为你们喝鱼汤把我忘记了呢,这鬼天气,早开春了,却还这么冷。”
  “赶紧趁热吃吧,这鱼汤不错。”
  “闻着真香。”
  “可惜没捕到几条鱼,大家先凑和着喝碗鱼汤,一会宰几个人,烤来吃了。”
  “天天吃人肉,早腻了,就不能多捕几条鱼么。”
  “哪有这么好捕,这水也冰冷,咱也没网,能弄到这几条都不错了。”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扯着。
  这时张大鹏和刘承祖已经悄悄摸近,张大鹏手持一张劲弓,刘承祖也一样。
  大鹏对着他打手势示意
  等刘承祖点头示意收到后,大鹏在数步外拉紧弓弦,对着就是一箭射去,另一边的刘承祖也是一箭射出。
  两支箭几乎是同时射出。
  弓弦响动,利箭破空。
  两个贼人有所警觉,扭头观看。
  却已经为时已晚。
  两支箭分别命中各自目标。
  那碗喷香的鱼汤从贼人手中脱落,砸在地上,发出响声,但却被风声掩盖大半。
  两贼人闯哼一声,双双中箭倒地。
  距离很近,两箭都是直接命中要害,没给他们丝毫躲避或叫喊的机会。
  两人倒地。
  张大鹏和刘承祖小心摸上前来,都是直接拿刀把倒地贼人的脖子又给抹了,补完刀,又迅速的搜索了一遍尸体。
  另一边的马良和杨威也顺利的解决了那个还在寒风里缩着身子打磕睡的岗哨。
  悄无声息的解决了三个贼人,开局顺利,大家很高兴。
  迅速调整了下呼吸。
  他们收回了射出的箭支,继续摸向营地。
  咻咻四箭射出,四个贼人倒地。
  其中一个贼人中箭摔倒时扯翻了旁边的一个水桶,发出了响声。
  “怎么回事?”
  有人询问,并走了过来。
  张大鹏对着那人就是一箭。
  “啊!”
  一声惨叫响彻营地,那一箭没能杀死他,他捂着伤口惨叫着往一边逃去。
  营地惊地。
  张大鹏见偷袭已经被发现,干脆直接拔出了腰间的戚刀,全长一米五的戚刀在手,张大鹏大喊一声,“大明万岁,皇帝万岁!”
  然后如猛虎下山一般的扑向了贼人。
  杨威也拔出腰间戚刀大喊万岁冲向贼人。
  而来自石柱秦良玉白杆兵的刘承祖和马良二人,则是取下背着的白杆枪,握紧长枪,紧随在后冲锋。
  戚刀如一匹白练划破长空。
  张大鹏人高马大,这柄戚刀在手,更是势大力疾,威猛无比。
  一个贼人仓促间拔刀来战。
  张大鹏却已经凌空跃起,持刀跳斩。
  锋利的戚刀是御营制式刀具,由舟山刀厂打造,此刀形制就是戚继光仿倭刀创制的戚家刀,也叫长刀,是戚家军给火枪手装备的刀。
  这种刀比一般的刀要更锋利,尤其是更长一些,全长一米五。
  可单刀执刀,也可双手持。
  舟山刀厂打造的戚刀,用料十足,且打造精良,都是技术优秀的工具打造,又有严格的检验标准,每把刀都堪称精品。
  那贼人仓促间拔刀相迎。
  戚刀带着破空厉声斩下。
  一刀斩落。
  金铁交加。
  戚刀砍断了摇黄贼的腰刀,并将他的天灵盖都砍开了。
  一刀得手,斩杀一人。
  张大鹏却是迅速收刀,又冲向另一个贼人。
  一刀横扫,那贼人反应不及,腰腹已经被切刀一个大口子,肠子流出,鲜血四溅。
  张大鹏拔刀,又冲向下一个。
  这时张显等断臂老者们,也已经提着畲刀冲了上来,他们满怀怒火恨意,跟着势不可挡的张大鹏四人身后,痛打落水狗。
  “大明万岁!”
  大鹏又是一记跳斩,将一个看似才十二三岁的瘦高少年摇黄贼砍倒,那少年倒下时,双目圆睁,手中的刀高高举起,却没能斩落。
  心中有一刹那的失神。
  但很快大鹏恢复神智,他记起眼前这些人都是恶贯满盈的摇黄贼,张显说过他曾亲眼见过摇黄贼中的少年贼,一样以杀人为乐。
  没有一个摇黄贼是无辜的,哪怕是少年。
  张大鹏和杨威几个,如下山猛虎,势不可挡,就连那些残疾的川人老汉,也十分凶狠,尖叫声在溪边回荡。
  良久。
  溪边恢复安静。
  风中弥漫着血腥味,五十个摇黄贼,已经被他们杀光了。
  旁边的树上,绑着的被掳来一家八口,也早被惊的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第395章 难民
  刘承祖气喘吁吁,扶着白杆枪环视四面。
  看着遍地尸体,忍不住激动的冲张大鹏道,“恭喜大人,全歼贼人。”
  “区区一群土寇而已,不值一提。”赵大鹏坐在地上喘息,刚才行动迅猛,他带头冲锋,连砍十余贼,这一停下来感觉浑身脱力。
  那群跟随来的残疾川民们刚才也出力不小,起码大声吼叫着也制造了很大声势,更别说跟着后面捅人、砍人了。
  “守备大人威武!”
  大家都很兴奋。
  “赶紧打扫战场吧,一会虎豹应当闻血腥而来了。”马科提醒。
  杨威却还觉得有些不过瘾,兴奋的甩着刀,“大虫要是敢来,就一起收拾了,到时把虎皮扒下来,将来献给万岁,咱们今晚还能吃顿老虎汤。”
  大家哈哈大笑,却也不敢大意,都是赶紧开始打扫战场。
  马科带大家开始将那些摇黄贼尸体的脑袋全都砍下来提回来堆一起,然后把他们身上的衣服都扒了,武器收拾到一起。
  最后将那些无头尸都抛入溪流。
  收拾的刀枪弓箭等不少,虽然这些摇黄贼的器械比较简陋,但也还是夺得铁甲一副,皮甲一副,铁盔几顶,盾牌、弓箭、刀、矛若干。
  甚至还搜出了不少金银铜钱,还有一些丝布米面,又几顶帐篷。
  银子是散碎银子,金子则多是些饰物,大多是女人们的饰物,也比较简单样式,一看就知道是抢自百姓妇人身上的。
  那一家八口被解救下来,还都瑟瑟发抖。
  头发花白的老者是家长,穿着长衫,看他们像是个士绅之家,老人过来拜谢。
  “多谢诸位相救,还不知道恩公高姓大名?”
  独臂老汉张显在一边笑道,“这四位可不得了,浙东来的圣人禁卫亲军,如今是新建御营川陕行营的军官,这位是张守备,一营主将呢。”
  张大鹏谦虚,询问老者是如何落摇黄贼之手的。
  老汉一声叹息。
  大家坐在火堆边,一边接着贼人的锅继续做饭,一边开始聊起各自情况。
  老者姓周,正是保宁府的人。
  他本是个大明秀才,虽说没能再考中举人,但家里有百来亩地,也算是个小地主,他自己又坐馆教学生,日子还是不错的,三个儿子也都开过蒙,虽都不是读书的料,但三兄弟一个做起药材生意,两个在家耕种,闲时还能打个猎什么的,反正本来还是不错的。
  可自从崇祯六七年起,世道就乱了。
  关中的农民军入川,到处劫掠,又引官军入川,也是兵过如匪,后来虽农民军大部份离开,但也有一些留了下来,他们开始窜入川北川东,与当地贼匪勾结一起,形成了摇黄贼各家。
  此后周秀才他们这些川北人就难了,经常被劫掠,一开始,摇黄贼实力不强,也就跟一般山贼无二,偷袭,绑票等,可到这几年,势力越来越强,便是开始连城镇都偷袭攻打。
  乡村已经是无法容身,大家只能要么逃往川南,或是避入府县,要么就是士绅们联合起来结寨自保。
  但仍有许多寨子最后被这些贼攻破。
  而官军并没有保护他们,反而敲骨吸髓的剥削他们,今天这个要收免死牌银,那个要收牛票,后天又要收丁银,再后天可能又要收什么户税,反正各种明目,这些官军虽不直接杀人,但大家也是被弄的一点钱粮都留不住。
  贼人真要来了,却看不到官军来护民。
  周秀才一家这些年也是历经艰辛,早先被摇黄贼绑过票,交银子赎人,后来官军又一遍遍的搜刮,最终地也种不下去了,一家子把地荒芜了,搬去了保宁府的南部县城,周老汉毕竟是个秀才,儿子以前也收药材的,所以他找了个账房做,儿子一个去药铺当伙计,另两个也都找了个伙计的活,一家子也算勉强能活下来。
  可这世道并不会放过他们。
  先是张献忠在武昌建国称王,结果李自成在襄阳立号,张献忠不愿依附李自成之下,又怕跟罗汝才一样被李自成吞并,于是只能逆江进入川中,刚入川时还打的是大顺永昌的年号,打的李自成之旗。
  张献忠入川,李自成则北伐。
  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声威大振,这位闯皇却对张献忠并不满意,不愿意任他占据蜀中,于是派了归附的原明朝总兵,新封的怀仁伯马科,护送原大明最后一任辽东巡抚黎玉田,前往川中任四川节度使。
  李自成用意明显,就是要趁张献忠还没有全取川中,立足未稳之际,派兵去争夺四川,挤压张献忠的生存空间,迫使这个八大王,最终真正归附大顺。
  只是当马科他们进入川北后,李自成却已经兵败山海关。
  消息传到四川,张献忠便立马挥兵北上,与顺军交战。
  马科由汉中入川,攻陷保宁,再陷潼川,张献忠在成都称帝,亲率兵北上在锦州击败马科,迫使顺军退回汉中。
  次年,马科与贺珍领兵至褒城,攻大西军于广元,大西军屠广元而走,张献忠随后命令刘进孝屠保宁。
  贺珍不敌,其部将严自明、郑天禄皆大肆劫掠保宁而回。
  川北在这两年战火不断,本就饱受摇黄贼的劫掠,结果马科降顺后领兵入川,在川北大败明军,这下连本来勉强保存的川北府县城池,也皆被顺军攻破。
  而张献忠又派兵北上,双方从保宁战到绵州,数次大战,各有胜负,但不管谁败了,都会大掠而归。张献忠的西军更狠,他们一但失利,不仅抢掠撤退,还会大肆屠杀川北百姓,目的就是毁坏川北,让得胜的顺军也无法继续在川北立足。
  没有人口,就无法生产耕种供养军队。
  本来好不容易在南部县安定下来的周秀才一家,也是饱受伤害,他们一家原有十几口人,也因为这西贼顺贼的反复攻夺而被迫逃难,甚至死了好几个家人。
  东躲西藏,无安身之地。
  后来逃进一座深山里,加入了当地一位举人建起的寨子中,大家在山中耕种打猎,训练警戒自卫。
  可这安生日子也没多久,他们被摇黄贼在一个夜晚袭击,贼人还早安插了奸细混入寨中,放火制造混乱,打开寨门,那个寨子坚守了一年多,还是被毁了。
  周老汉一家剩下八口人被俘。
  至于他们现在出现在这的原因,是刚才被杀的那伙贼人,要前往保宁府奉命集结,而他们一家,是他们带着的‘粮食’,万一路上粮食不够,就杀他们吃,就跟牲畜一样携带着以备充饥。
  听完这些,张大鹏不由的再次沉默,他没想到川中这天府之国,如今居然到这种地步了。
  虎啸声响起。
  张大鹏端起火枪。
  对着黑暗中虎啸声处就是一铳。
  砰的一声巨响,老虎逃走了。
  “面疙瘩汤好了,先吃饭吧。”
  独臂张显喊道。
  闻着面汤香味,大家都觉得饿了。
  于是就在这血腥之中,赶紧盛汤吃。
  饭后。
  听说张大鹏要去汉中,周秀才也打算同往,张显等一群残疾人,更是都要同行。
  周秀才生怕张大鹏不带着他,连忙道,“我虽是个秀才,但不仅能写会算,而且我也会射箭,我三个儿子也都很年轻,会射箭的。我看从贼人那缴获了好几张弓,给我们,能用。”
  张显等也都表示不会拖累,他们拿着刀枪也是有一战之力的。
  刘承祖看着这些残疾的残疾,老弱的老弱,并不想带着,但张大鹏看了一会后,却是叹息一声,“你们要跟着我去汉中也行,但一切都得听从我的命令,得按军中行事,咱们先简单的编伍一下,五人一伍,两伍一什,四什为一队,咱们这里现在有二十多人,就先编成两什四伍,”
  张大鹏让刘承祖、杨威、马良三人,跟他一样,各带一伍,几个妇人则另编一伍。
  四个伍算是战斗伍,经过简单的搭配后,两人持盾,一人持刀,一人持弓,一人持矛,张大鹏他们四个,则远射近战皆宜。
  缴获来的两件甲,也都分配给周秀才的两个儿子了,他们没残疾,也比较年轻强壮,虽然当人菜饿了一段时间,但毕竟还年轻,总比张显他们这些老独臂强些。
  经过这么简单的搭配后,倒也像样。
  如张显这样的独臂就持刀,瞎只眼的持盾,那双手双脚健全,只是缺鼻子少耳朵的则持矛,而如周秀才和他三个儿子,都持弓。
  大家各报了姓名,简单讲了来历,也算是临时结下战斗友谊。
  “我张大鹏是浙东人,以前是个孤儿,小时吃百家饭长大,十来岁起开始靠打零工糊口,后来幸运遇到了万岁爷,应募从军,跟随北伐,我在嘉兴还遇到了一个好女人,成了家如今还生了孩子,在老家还以御营亲军身份便宜买了田,
  我现在是御营川陕行营步军的一个营官,武职是正六品守备,每月薪水银五十两,另帮办书记油烛等一切办公用费用还有一百五十两,
  陛下对我等将士非常优厚,厚饷养兵,且还高薪养廉,如今在浙东,百姓重新安定,田间地头一片繁忙,当官的治政理民,当兵的训练打仗,工匠做工,商人行销,百姓耕种,四民乐业,
  我相信,今后四川也会好起来的,
  大家现在跟着我去汉中,我便暂将你们编为我的营亲兵队中,每人日支银一钱二分,女子老人则按长夫,日支银八分,按月发赏,若有斩杀擒贼缴获,仍按军中制度,论功授赏。”


第396章 同命不同价
  一番话倒是让大家愣住。
  独臂张显有几分不安,“千总大人,咱们就是群残废,如何能入御营,成为千总亲军?怎么还能拿饷银呢。”
  周秀才也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他怀疑这位刚才非常凶猛的赵千总,是不是想强拉壮丁?虽然听起来,对方那是浙东来的御林军,又是个五品守备,人家一个月俸银都五十两,另外还有公用银一百五十两,这待遇好的惊人。
  深为御营行营,来了蜀中还怕没兵?
  而他们这些人,残疾的残疾,老弱的老弱,怎么看也不是个正经当兵的料,他的三个儿子倒是合适,可也饿的太瘦了。
  张大鹏笑着道,“大家也别误会,我这不是强拉壮丁之意,而是现在咱们既然要一起北上汉中,那就一切按军伍之制来,大家拿起武器,也就暂时是我大明之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