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海上升明帝 >

第181章

海上升明帝-第181章

小说: 海上升明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说不想离开,改了主意,我只好跟随长辈留下。谁曾想,那些伪鞑子居然如此毫无人性,”说到这,章钦成痛心激动。
  另几个年轻人也道,“我们现在万分后悔,”
  “你们真烧了孔有德的火药火炮?”张大鹏有些怀疑。
  “将军若是怀疑,我们可以带你们回夏镇去打探,我们原也只是想搞点破坏,实在没想到能有这么好战果,也出乎我们意料之外。那伪鞑子们把火药都围在一起,这才给我们机会。”
  听他们仔细说完,张大鹏也算基本相信了,因为明军抢先进了夏镇,运走了钱粮物资,又拆毁了夏镇的四门和几段城墙,甚至把码头也破坏了。
  孔有德晚来一步后,不敢在城外驻扎,可码头等被破坏后,也是很费力才把火炮、火药、物资等运进城中,但城墙满是缺口,因此小心戒备,炮营把马车、火炮、火药都集中在一起看管。
  但有心报复的夏镇青年们还是找到机会,他们帮清军一直拖运大炮、火药等到很晚,有人就趁着天黑藏在存火药处,等到半夜时钻出来点火。
  效果比计划的还好。
  火药爆炸,而且还是连环爆,把孔有德军所携带的所有火药车都引爆了,还把大炮都炸了,甚至这火药之威,毁了两个炮营,惊了许多马,把携带的粮草等也毁掉大半。
  若不是孔有德这六千兵十分精锐,昨夜这样的大爆炸,早就溃营了。
  也可惜明军早撤离了夏镇,要是昨晚明军在夏镇外,趁乱杀到,孔有德估计都得交待在夏镇。
  “还真是可惜啊。”
  张大鹏听了也不由的顿足。
  他赶紧带人去见了驻徐州城中的几位总兵官,张全、沈文忠、朱胜利等听了都有些不敢相信。
  朱胜利亲自让张大鹏带那些青年一起赶到夏镇去打探,二百里路途,他们骑马飞驰前往,疾行快一天,终于赶到夏镇。
  结果发现夏镇彻底的毁了。
  只剩下了断垣残壁。
  一座毁弃的空城。
  一个人都没有了。
  本来还很兴奋的夏镇青年们靠近一看,无不跌落马上,失声痛哭。
  夏镇的废墟上,到处都是百姓的尸体残骸。
  孔有德离开了,撤走前他把夏镇屠了。
  虽然此时夏镇里只有平时三成左右的百姓,但做为一座工商、运河城镇,孔有德屠了一天,仍杀了上万人。
  他把夏镇所有活着的生命都杀光了,以报复他熊熊怒火。
  虽然他认定袭击他的是明军细作,但他没找到明军,也不敢再去徐州,而是把怒火撒向夏镇百姓身上。
  血屠全镇。
  然后带着几分不甘撤回南阳镇。
  他的六千精锐,一路从辽阳南来,未经一战,却已经把精锐的炮营毁掉了,骑兵也受惊严重,重要的在夏镇不仅没补充到粮草物资,而且还把本就不多的物资损失的几乎殆尽,还跑掉了许多战马、挽马,死伤了一千多兵。
  这简直是从没有打过的窝囊仗。
  孔有德认定明军精锐就在这附近埋伏着,随时可能杀回来,他不敢再轻敌逗留,只得赶紧仓惶撤回南阳镇,撤离前,还派出了数路轻骑快马,向济宁、兖州的谭泰等报告和求援,希望他们能够立即南下增援,同时给他及时调派钱粮。
  “这些该死的鞑子!”
  张大鹏看到夏镇的样子时也惊呆了,他几天前刚来过,那个时候虽然运河停摆了,但也还挺热闹,他们动员百姓南下,让不愿走的百姓先暂时去乡下时,无数百姓浩荡出城,但城中仍然有许多人。
  可现在,这里除了漫天盘旋的乌鸦,和一些红着眼睛的老鼠、野狗外,已经看不到一个活人了。
  “丧绝人性!”
  朱胜利骑在马上,沉默着巡完全城。
  他是在闯军中长大的孩子,年纪轻轻却打过许多硬仗,见识过许多惨烈的战后景象,但现在这里毫无人性的屠杀,连老人孩子都不放过的行为,仍然让他沉默着愤怒着。
  “这笔血账我们一定会牢记的。”
  他跳下马,开始掩埋尸体,十几名轻骑开始四散飞驰而去,他们将去徐州报信,同时也向附近的百姓报信,让他们来帮忙一起掩埋夏镇死难者尸体。
  这么多尸体,如果不及时掩埋,很有可能会产生瘟疫。
  崇祯末年北方横行的鼠疫还没彻底平息,大家对疫情都是非常惧怕。
  张大鹏咬着牙,“以后看到鞑子,见一个杀一个,绝不要俘虏!”


第311章 三王相争各使计
  “是我大意了。”
  恭顺王孔有德面对老伙计怀顺王耿仲明时,半躺在椅中,流露出难得的颓败之感。“我原以为南边没有什么人物了,南下还不是乱杀。可没想到,在夏镇居然还阴沟里翻船了。”
  “多少大风大浪我都淌过来了,现在这小阴沟里翻了个大跟头,最气的是我现在都还不知道我的敌人究竟是谁,连敌人面都没见过,就把我的车营几乎给毁了。”
  耿仲明给他递上一杯热茶。
  “一点小挫折而已,你也用不着如此自责挂怀。”耿仲明江湖人称耿二,跟孔有德的关系可不一般。他也是辽东人,但很早就降过后金,还官任千总。但后来却又投奔东江毛文龙,与孔有德一样被毛文龙极为赏识看重,收为养孙,赐名有杰,跟被赐名永诗的孔有德那是义兄弟。
  三顺王中的另一王智顺王尚可喜跟他们一样,也是毛文龙养孙,赐名永喜。
  孔有德以勇武著称,而耿二却以狡诈闻名,以前孔有德在毛文龙麾下都是打前锋,冲锋陷阵,而耿二则掌管军中财务。
  他身材高大,面色黝黑,偏偏手掌却洁白如玉,虽然以狡诈多智闻名,但其实耿二打起仗来一相骁勇善战。
  不过后来毛文龙死后,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这三义兄弟,却分道扬鏣。孔有德和耿仲明投了巡抚孙元化,尚可喜却投了总兵黄龙。后来抚镇相争,东江兵变,耿仲明的弟弟耿仲裕在黄龙麾下发起兵变,以闹饷为名包围总兵衙门,把黄龙押到演武场打断腿并割去鼻子,最后还是尚可喜带兵镇压兵变并杀掉了耿仲裕,并上疏请加罪耿仲明。
  黄龙后来与孙元化打了许多官司。
  孔有德叛变时,孙元化还是主张安抚,还派耿仲明去城外安抚,结果耿仲明却纠集了许多辽东同乡做为孔有德内应,献城投降。
  耿仲明跟着叛乱后,立马杀死了黄龙在登州的家眷。
  后来叛乱失败被迫渡海降金,耿仲明本因为后金逃将,不敢回去,是孔有德为他在后金那做保求情,才一起接纳。
  不过这兄弟俩也是人精,知晓被后金猜忌,所以后来故意自演双簧,孔有德弹劾耿仲明侵占自己的部众,耿仲明则弹劾孔有德私藏人户,搞的好像双方决裂一样。
  但实际上大清立国所封这汉人降将三顺王中,孔耿二人关系向来极好,是共同进退的,而耿与尚那是杀兄之仇。
  崇祯六年,孔耿逃亡海上时,尚可喜还奉命围追堵截,后来孔耿引后金兵攻陷旅顺,黄龙兵败被杀,尚可喜在旅顺的妻妾及家眷奴婢数百口也全都投水而死。
  这仇恨就更加剧了。
  “我觉得你这次意外,倒未必就是坏事。”耿二搓着那双如玉般的白手掌,十分高深的道。
  “怎么还不是坏事?我这南下数千里,一仗还没打,车营几乎尽毁,骑兵也损失许多坐骑,更别说火药火炮都没了,这点家当我也是攒了多年啊。”
  “你且听我细细分析。”耿二不急不忙的坐下,“咱们上次随英豫二王南征,打李自成打弘光朝,那是一日千里,势如破竹,基本上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尤其是这南朝,不管是左良玉,还是江北四镇,又或长江水师,谁真正抵抗过?也就史可法、黄得功抵抗了一下而已。”
  “但是咱们班师回镇辽东,这才多久?”
  孔有德点头,他们七月回去,到了辽东后都八月了,结果刚解甲归田,马放南山,朝廷又征召他们出兵。
  基本上就没休整几天。
  接令征集人马,重新出征南下,现在九月中了。
  “我们离开才不到三月,这南方的局势变化可谓惊人啊。那鲁监国和九王,可是出人意料的强啊。”
  “强吗?可我怎么听说他们在钱塘屯兵许多,结果好不容易攻下杭州、湖州,却又马上被收复,甚至我刚听说拿下杭州的海宁侯郑继武在拿下富阳余杭等地后,又趁钱塘江枯,率兵突然渡江,一举攻破了绍兴?”
  耿二呵呵一笑。
  “这个事情啊,里面肯定有些猫腻的,但先不去管他,就说那个海宁侯吧,他上报说攻破绍兴没错,但在绍兴只呆了几天就又撤回了杭州。理由是浙东王之仁等大举反攻,而他攻入绍兴人马粮草接济不上,绍兴又被坚壁清野,所以无法坚守只能退回杭州。”
  “但是细思起来,这里肯定有问题,加上之前江南各府都糜烂,唯独李遇春和郑继武守的松江和嘉兴安定无忧,甚至这海宁侯还屡屡击败明军,这肯定有问题啊,张存仁和萧起远是什么人,你跟我都不陌生,他们的本事还是很强的,会不如海宁侯这样原来明国的一个卫所武官?”
  “郑继武真有这等本事,还会在崇祯朝默默无名?换句话说,张存仁都守不住杭州,打不过钱塘江,这郑继武有什么本事既守的住嘉兴,又能单枪匹马杀进杭州,还能又杀进绍兴?“
  “对比下湖州、苏州、太仓等地的情况,不觉得这里面问题很多吗?土国宝也算是一员悍将了吧,这都三丢杭州了,李成栋那也是很能打的,结果一样在明军的攻击下守不住地盘,他们还远离浙东,可偏偏张存仁、土国宝等通通不行,偏偏就以前没名的李遇春、郑继武战无不胜,这不有问题吗?”
  孔有德现在还在心疼着自己的人马火炮等,想想就肝都颤抖。
  “江南的事扯的有点远了吧?”
  “不,”耿二提醒孔有德,“变化就是从浙西而起,是先太湖周边糜烂了,然后鲁监国才有能力一路北伐,杀到这徐海来的。若是他连绍兴老巢都守不住,又哪来的本事曾打下杭州,又怎么可能糜烂江南,又怎么可能一路杀到这徐州来?”
  “我怀疑,我们之前都严重低估了这位鲁监国了,南边出能人了,不管真正厉害的是鲁监国,还是他的九王弟,都说明南边出能人了,所以他们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稳住阵脚,并能反攻苏松和湖广,甚至能控制长江和运河。”
  “你这次载跟头,他是意外,也不全是意外,就算没这事,你可能还会载跟头,因为明军能够一路杀到徐州,凭的可不全是钻空子。否则刘良佐也不傻,为何都这个时候了,还要再反正明国?”
  孔有德坐正身子,挠了挠脑袋,“好像是这么个道理,老二啊,还是你这脑袋聪明。可我这次还是元气大伤啊。”
  “算不上,你不过是损失了些火药,那些炮也不是就全毁了,大多只是毁了些炮车炮架,骑兵也只是惊跑了些马,真正倒霉的是那些被崩死的几百兵,其它的算什么损失?”
  “相反,你如今可以名正言顺的不用打前锋了,可以退回兖州来休整,甚至接下来的战斗都不用参加,毕竟你损失这么重了嘛,唯一不好的,可能就是会被摄政王降罪惩罚,但我估计也只是略微惩罚一下而已。”
  “这明军不简单啊,咱们搞不清虚实,就这么一头撞下去,弄不好可能就跟张存仁一个下场了,所以遇事让别人顶上先。”
  孔有德会意,“那我一会去见了谭泰,跟他说让尚可喜去打头阵?”
  “尚贼听闻你遇挫后,已经在谭泰面前百般贬低你,现在你正好顺水推舟,就让尚贼替你为先锋。”耿仲明一说到尚可喜都还恨的牙痒痒的。
  尚可喜当初本来是跟着黄龙对付孔耿二人的,后来黄龙旅顺战败自杀,新总兵却是尚可喜的死对头,于是东江内讧再起,新总兵沈世魁想骗尚可喜上岛,然后将他逮捕诬以罪名谋害,事泄,尚可喜于是联络后金投降。
  最终他逮捕两员副将,大掠五岛,裹胁军民万余人,并五岛军资降后金,被皇太极出城三十里相迎,以其所部为天助兵,跟孔耿的天佑兵待遇一样。
  三降王一直表面互相不对付,不过孔耿实则一体,但跟尚那是真正死敌。
  现在有机会阴尚可喜一把,耿仲明是非常乐意的,孔有德也愿意相助。
  密议已定,孔有德才离开济宁,赶往兖州见谭泰与何洛会。
  谭泰见到孔有德也是非常不满,出师未捷,已经损兵折将如此严重。
  “恭顺王之前不是跟大将军拍胸脯说一定守住徐州吗?怎么现在连个夏镇都没守住,甚至听说连明军的影子都没见到,就被一个女鬼用阴雷给炸没了半支人马和一座城?”
  尚可喜坐在谭泰旁边,冷嘲热讽,“听说那个金氏长的天香国色的,不过再好看的女子,也用不着那般用强吗,人家既然都不愿意相从,你又何必强逼呢,得不到的就毁灭,这也太没品了,何况还搞出来这么一出。”
  孔有德板着个脸,没理尚可喜,而是对谭泰请罪,“本王一时大意,被明军细作烧了粮草炸了火药,确实失职,甘受大将军处置。如今徐州被沈豹献与明贼,夏镇粮草又被抢走,我军无法再充前锋,请求大将军允许我率部退回兖州来补给休整。”
  “前锋重任,我推荐智顺王领其所部八千人为前锋,一举拿下徐州,我大军开路。”
  谭泰黑着个脸,虽然很不满孔有德,但孔有德地位相对特殊,也不好过多责怪,却也乐的见这三顺王相互拆台。
  “智顺王?”谭泰望向尚可喜。
  尚可喜瞧着灰头土脸的孔有德,明知他这是对自己不满,却不在意,残明而已,有什么好怕的,他从辽东海州带来了八千兵,是三顺王中实力最强的。
  区区一个徐州,有什么拿不下的。
  他可听说,明军只会趁虚而入,避实就虚,都是搞偷袭,破城后抢掠一番便弃城而去,根本不会留守,之前夏镇也是如此,他孔有德在一座空城还载这大跟头,是他没本事。
  现在他让出前锋位置,自己领兵先下,到时白捡徐州空城,这功劳不白捡吗?
  何乐不为?
  “请大将军放心,恭顺王犯的错,我决不会再犯。”尚可喜笑道。


第312章 说客
  “吴淞江冰冻三尺,广州连年暴雪?”
  海州(连云港)。
  朱以海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明末清初的小冰期极寒天气,这个小冰期很厉害,厉害到严重的年份,长江口都会封冻一个月。
  太湖、鄱阳湖、洞庭湖这三大湖,冰都能结三尺多厚,可以过车马。
  甚至连广州都下暴雪,海南岛都降雪。
  他以前没太把这回事放心上,现在他准备把一部份兵撤到海州和郁洲岛上,但是有本地的士绅来拜见他时,说到近年天气转寒这事。
  他们告诉朱以海,按这两年的天气,气温一年还比一年冷,今年有可能会更冷,而这几年不仅黄河以北的运河年年封冻,就是从淮安到杭州的运河,每年都起码得封冻上一两个月。
  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最坏的消息是海州湾也会结冰封冻,这意味着郁洲岛到了冬天不再安全。
  本来郁洲岛原是远离大陆的海中大岛,但是在入海河流泥沙的冲积下,淮北的陆地不断扩张,与郁洲岛也就越接越近,现在已经很近了。
  历史上,郁洲岛到清朝后不久也就彻底的连上了,就跟长江中的靖江一样,本是个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