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新君-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当大哥有没有什么计策啊?”看着那两百步伐整齐,气势不凡的隋兵,龙斌心中七上八下的,对方显然都是上过战场的精锐之兵,靠他们三人就想成事,实在有些异想天开了。
“擒贼先擒王。。。。。。”王伯当此话一出,龙斌当即白眼乱翻,一脸的恶寒,暗念:我说大哥啊,咱们好像才是贼吧!你就不能换句吉利点的说么?
王伯当似乎没把龙斌的表情放在心上,接着道:“等下我把对方领头的那个刀疤将领给射杀后,对方军心必定大乱,龙斌兄弟和单二哥再冲出去,定能杀他个片甲不留!”
“饿。。。。。。”望着说完后一脸得意的王伯当,龙斌有种想抽他的冲动,这也叫计策?这纯粹是自杀!还不如自己冲出去拦住车队,发动自杀攻击之前,喊上一句“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这样至少死之前还能耍把威风。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伯当不要和龙兄弟开玩笑了,说正事要紧。”单雄信强忍着笑意,他还是第一次见自己这位兄弟开起别人的玩笑,看来龙斌兄弟在伯当的心中不一般啊!
“龙斌兄弟,刚才为兄看你有点紧张,所以开个玩笑让你轻松一下,你可别放在心上。”王伯当一脸微笑的歉然道。
龙斌简直无语了,你这种玩笑也能让人轻松,吓死人还差不多,哭笑不得的龙斌听完王伯当的计划后,脸上才总算一缓。
宁静安逸的树林中,突然间惊起无数飞鸟,一股冰冷的杀气慢慢向车队蔓延,察觉气氛不对的刀疤男子,当即抬手示意车队停下,全身警戒的望向四周。
然而,三声尖啸的破空声过后,高度警惕的刀疤男还是没能逃过死神的召唤,他的反应不得说不快,身形一闪,横刀一挡,成功化解了两支羽箭的攻击,可第三支羽箭却准确的洞穿了他的喉咙,满脸惊骇的神色中,刀疤大汉不甘的轰然倒地。
在被偷袭的情况下,能够躲开王伯当一手三箭的人,恐怕全天下都不会超过五人,显然,这位身手不俗的刀疤大汉不在这其中。
短暂的慌乱失神后,押运的隋兵尽显精锐本色,很快就在车队外建立了一个圆形盾阵,当一束烟花冲天而起,王伯当和单雄信脸色同时一变,这是隋军惯用的示警讯号,用不了多久,洛阳的守军便会闻讯而来。
“龙兄弟,接下来就看你的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单雄信怀抱着五根足有手臂粗的铁矛,喘着粗气丢在了龙斌身边。
“好,包在我身上。”拿起一根铁矛,龙斌一扫之前心中的烦闷,豪气干云的大声说道,似乎眼前的隋军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
短暂的沉寂,让押运的隋军以为贼人已逃,不过很快他们将就发现自己错了,一根粗壮的铁矛,在无数不可思议的眼神中,直接把一名躲在盾牌后面的隋军,连人带盾给击飞了起来,最后直挺挺的钉在了一颗树上。
眼前的这一幕,让所有隋军全身瞬间冰凉彻骨,对方难道还带着弩车来打劫,盗匪什么时候有这种装备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没过多久,又是四根铁矛呼啸而出,毫无悬念的带走了四条人命,这下隋军终于开始动摇了。
这种看不见目标,又无法做出任何有效防御的攻击,对人心灵上的冲击太过震撼,死对于这些身经百战的隋军并不陌生,可如此般毫无抵抗之力的被收割人命,已经超出了他们可以承受的最大限度。
“不要乱,援军马上就要到了!”一个起身大声呼喊,想要稳住军心的副将,刚一露头便步了刀疤大汉的后尘,被王伯当抓住机会,一支羽箭精确的钉在了对方的额头上。
见副将仰面倒了下去,没有了军官约束的隋军再也不堪心中的恐惧,心里防线彻底崩溃了,丢下武器盾牌四下逃去,就留下十几个神色惊惧不已,紧紧聚拢在一起的民女。
此时,龙斌三人长长的呼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总算放松了下来。如果对方再不溃散的话,那么只能就此作罢,放弃这次行动了。
感受到脚下隐隐晃动,王伯当急忙招呼二人把车队赶往二贤庄,洛阳出来的援兵显然离这不远了。
………………………………
第三十一章 讨俸风波
喧嚣的洛阳街道上,一队队隋军匆匆的向城外跑去,显然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自从杨坚开创大隋王朝以来,洛阳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调动。
“听说在城外不远处,一批进贡给皇太后的贡品被歹人劫了,押运的官兵也都被杀了呢!”
“不会吧?是谁这么大胆,连皇家的东西都敢动!”
“有什么不敢的,各地公然造反的乱贼都这么多,劫批贡品算什么!”
“哎!这世道……”
在洛阳城各个茶寮酒楼内,人们纷纷围坐在一起,低声谈论着官兵调动的原因,作为大隋的经济政治中心,洛阳城内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都会引起各方势力的关心,同时也不免成为普通小民闲暇之余的谈资。
“这独孤太后的势力还真不一般嘛!被劫了一批贡品而已,竟然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与单雄信和王伯当分别后,龙斌独自一人回到城内,见到周围来去匆匆的隋兵,心中不禁暗念道。
独孤氏的祖先为漠北的鲜卑族,随北魏拓跋氏入主中原而南迁,最终定居在中原境内,其父亲独孤信雄才大略,曾经协助北周宇文泰开创霸业,后来在北周政权中享有崇高地位,出任大司马,被封为河内公。
独孤信不仅雄才大略,而且眼光如巨,他的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毓(北周明帝,大女儿成为皇后。四女儿嫁给了后来唐高祖李渊的父亲,被追封为“贞元皇后”,第七个女儿,也就是独孤迦罗,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之后,母仪天下,成为“独孤皇后”。
由此可见独孤氏的势力是多么的庞大,要是让龙斌在打劫前就知道这点,或许他就未必有这个胆量干这一票,要知道朝廷真全力以赴追查下去的话,未必查不到自己身上。
何况虽然劫获的财物颇丰,但龙斌却分文未取,装出一副大义疏财的样子,交托给单雄信他们拿去赈济难民,心里其实却难受的要命,那批贡品少说也值个三四十万两啊!想到那些金光灿灿,惹人眼球的珠宝,龙斌恨不得现在就回二贤庄拿回自己那一份。
虽说现在仗着美人醉的畅销,日进斗金的龙斌并不差钱,可这世上又有谁闲钱多呢!这不,一脸不爽的龙斌大步踏进了秘书省衙门,作为一个堂堂的四品书丞,他还是第一次来这里报道,不过不是来办公的,而是来讨债的,上任四个月来,他还没领过朝廷的俸禄呢!
“大胆贱民,竟敢乱闯秘书省衙门,想死么?”站在衙门边上的两个衙役,见身上满是灰尘,头发上还零星挂着枯草,寻常百姓打扮的龙斌,不通报就大摇大摆的闯了进来,当即横眉怒喝道。
龙斌身形一滞,这才想起自己连官服都没换上,之前又在树丛中趴了半天,全身上下确实显得有点狼狈,要说一个四品书丞是这般邋遢样子,换成龙斌自己都未必相信。
一时之间,知道解释也基本无用的龙斌,颇感无奈的站在原地,环抱着双手望着两个一脸吊样的衙役,思索着是不是用拳头开路打进去,好好显显自己的官威。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身处天子脚下还是以低调为主,免得给自己招惹些不必要的麻烦,可就这样离开也太丢面子了,自己连独孤太后的贡品都敢劫,难道今日竟在两个衙役手下吃瘪?
就在龙斌万分犹豫之时,突然眼前一亮,只见一个身着三品朝服,两鬓苍白却儒雅端庄的老人,手持一册书卷,脚下轻迈着向这边走来。
“孙大人,下官龙斌有礼了。”龙斌推开拦在自己身前的衙役,快步走到老人的身前,屈身恭敬道。
整个秘书省里,龙斌除了眼前这个老人外,其他的一个都不认识,而老人正是秘书省的最高官员秘书监孙铭礼,当初给龙斌颁旨封官的就是他。
“哦……原来是龙大人,不知道今日是哪阵风把龙大人吹来了,竟然光临老朽的区区小衙。”孙铭礼斜着眼睛,没好气的说道,对于这个上任以来,一天都没来自己这里报到的书丞,孙铭礼心里是没半分好感,再看对方又是如此邋遢,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大人,下官乃是秘丞,来此自然是来处理公务的,理所应当啊!”龙斌厚着脸皮,恬不知耻的说道。
“哼……没想到龙大人还知道自己是秘丞。”孙铭礼眉毛一竖,阴着一张老脸冷冷道:“不知龙大人上任这四个月来,可否来过衙门一次,办过一件公务!”说完,孙铭礼狠狠把手中的书卷摔向地面。
“大人息怒,息怒!”龙斌拾起地上的书卷,一脸堆笑道:“下官近日实在是有要事在身,分身乏术,还请孙大人见谅了。”
“要事?卖酒敛财沦为商贾之流,也算得上是要事?”一把抓过龙斌递过去的书册,孙铭礼怒容满面,呵斥道:“我们乃是读书人,做那商贾之事已属下贱,竟还因其而废公,此番作为更是万万的不该!”
看着孙铭礼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龙斌真是又好气又好笑,隋朝商人地位的低下,让他也不好反驳,只好唯唯诺诺,装出一副幡然悔悟的样子,不过心里却是相当的得意,没想到美人醉的名声就连整天窝在秘书省的老学究都知道了,看来自己当真是“钱”途光明啊。
龙斌的恭顺让孙铭礼心中的气也消了大半,轻叹一声便招呼着他向衙内走去,一路上的侍从官员都好奇的打量着龙斌,纷纷低语议论着眼前这个陌生年轻人的身份。
秘书省内大大小小房屋足有上百间,除了东西侧的两处厅房是给官员办公的外,其余的全是用来藏书的,可以说秘书省就是一个超大型的图书馆,只不过他只给皇帝一个人参阅而已。
兴趣寥寥的跟着孙铭礼参观了一番秘阁,并和同僚们简单的打了招呼相互认识了一下后,龙斌实在是受不了和一群年过半百的老头呆在一起,尽是讨论一些“之乎者也”的学问,当即把孙铭礼拉到一边,索讨起了几个月来的俸禄。
“你…你今日来就是为了想老夫索要银子的!”脸上涨的通红的孙铭礼,浑身颤抖的指着龙斌,嘴里不停哆嗦着“孺子不可教也”。
“是啊!当官拿朝廷的俸禄理所应当,有什么问题么?”龙斌一脸的无辜,没发现自己身上的铜臭足可把眼前的老人熏得休克。
“好…好…老夫算是认识你龙大人了。”被龙斌气极的孙铭礼,大声唤来一小吏,怒吼道:“去,给龙大人那四个月的俸银过来。”
接过小吏拿来的银票,龙斌满意的收进怀里,刚想说声谢谢,却听见孙铭礼尖声道:“拿了钱还不给我滚出去,老夫的秘书省不欢迎你这种满身铜臭的人!”
龙斌是想拿完钱就离开的,可被这么一骂火气也上来了,从商低贱被骂也就算了,做官食君俸禄本是天经地义,索要俸银还要遭骂,这也太欺负人了不是,何况自己还是秘书省的二把手,四品书丞,就这样被骂跑了,以后在属下面前怎么抬得起头。
“大人,我今天就在这秘书省呆着了,你请自便。”说完,龙斌头也不回朝侧厅走去,从书架上随手拿下一本书便翻看起来,完全无视站在厅外,对着自己吹鼻子瞪眼的孙铭礼。
………………………………
第三十二章 论势
“你这种贩酒商贾之流,有什么资格看这孔孟之书!”怒气冲冲跑进厅内的孙铭礼,在周围同僚惊异的目光下,抢下龙斌手中的书册便破口大骂道。
孙铭礼平时虽为人清高,但也知书达理为人谦逊,与人交往也算平和,从未和谁争吵责骂过,此时却如此的失态,可见他心中的怨怒何其之盛,见此厅内的官员纷纷识相的快步离开,免的殃及池鱼。
望着对自己怒目而视的孙铭礼,龙斌毫不在意的搬了一张凳子坐了下来,冷哼一声道:“孙大人,你说商贾之流没有资格读这书,那么谁有这个资格呢?”
“天下读书人皆有资格,就算是兵勇走卒也比你更有资格!”孙铭礼衣袖一甩,昂首高傲道。
“那请问大人了,你所穿之衣,所吃之食,所住之屋,出入之骑乘皆从何来?”龙斌阴沉着脸,厉声道。
“这……”孙铭礼眉头紧皱,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答,人的衣食住行几乎无一不需要买卖,商贾之作用可见一般,可从小接受的传统理念教育,让孙铭礼又无法接受卑鄙低下的商贾,时刻都在影响着自己生活。
“怎么,是不知道,还是说不出口?”看着脸色忽红忽白的孙铭礼,龙斌冷笑道:“孙大人,下官再问你一个问题,可读过《黄帝四经》?”
“当然,老夫自小便纵览群书,贯通古今,《黄帝四经》自然读过。”孙铭礼闻言精神一振,朗声道。说到书籍,常年呆在堪称天下第一藏省的孙铭礼,自问读的不比任何人少。
“《黄帝四经》乃治国之本,大人身为秘书省长官,有为陛下荐书之责,请问大人可否推荐过此书呢?”龙斌一脸肃然道。
“陛下身为君主,自然从老夫这借阅过此书。”孙铭礼一脸疑惑的回答道,不明白龙斌怎么问起了这事。
“那么下官斗胆问一句,孙大人认为陛下有没有参悟此书。”龙斌目光深邃,若有所指的悠悠道。
孙铭礼闻言身形一震,杨广虽称得上聪颖,可他近年来的处事却让人无法接受,如今天下的乱象可以说是他一手造成的。身为秘书省长官,不仅有荐书的职责,还兼有指正,辅助天子通悟书中真谛,蕴意的职责,龙斌的话其实已经暗指孙铭礼的失职。
见孙铭礼沉默不语,龙斌站起身来,远望天边感叹道:“陛下登基初年,大赦天下,免去天下全年的租税,百姓无不拍手称赞。随即又扩编国子监,并建立“进士科”,以此作为考试制度广招天下贤才,使的普通百姓也能入朝为官,从而深受广大寒门学子的赞誉。”
“陛下早年时便领军灭南陈助先皇一统天下,即位后又亲征边陲异族开疆扩土五万里,抱负何其远大,不失为一名雄主也。”
“除此之外,陛下修运河,复长城,强集权,去豪强,除后患,威四夷,征西域,汇通天下,天下君王有几人可比陛下。”
龙斌慷慨激昂的叙述,听的孙铭礼心中汹涌澎湃,激荡不已。然而,龙斌接下去的一句话,却让他冷汗直冒,心一下便沉了下去。
“得民心者得天下,陛下广征徭役几征高句丽未果,使得天下百姓生活越发的潦倒,如今已到衣不附体,食不果腹,身处绝境的地步。试问民心已失的大隋天下还能长久乎?”龙斌苦笑的摇了摇头,杨广虽残暴独断,可功绩同样耀眼,心底里对这样一位君王还是认可的。
“慎言,龙大人慎言,当心隔墙有耳。”孙铭礼一脸紧张的回头张望,此时的他对龙斌的感觉说不出是好是坏,他不屑对方甘为商贾之流,满身铜臭,可刚才的一番话却让他不得不重视这个看似低俗的年轻人,反而开始担心对方失言引来杀身之祸。
“孙大人德高望重,下官信得过大人的品格操守,今日在此也是有感而发,私下议论君上乃是不敬,可熟若无睹,放任陛下一错再错乃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