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新君-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不及,而困守的河北军在王伏宝的亲自带领下奋起反击,一举将亲卫军重创,重新巩固了灵山侧面的阵线。
李世民得知后大惊,经过多次打探后才弄清楚原来这支假冒唐军的奇兵,正是当初在九江郡从水路撤退的张须陀和尉迟恭的两部兵马中的精锐将士。
而等李世民重整兵马,想要继续打开潜山防线的缺口时,龙斌亲率的龙旗军主力终于破除重重阻击,来到了李唐大军的后方,不做丝毫休整,刚到便用铁骑发动了连番的冲击,从而一下把唐军的重心放到了抵御他的身上,大大缓解了潜山防线的压力。
龙斌懒懒地瞟了眼似乎正在紧锣密鼓着变阵的唐军,笑着对与他会合的张须陀道:“这李世民就爱耍些小心思,故意做出这般首尾不相顾的样子,想诱我军发动强攻,骗进他所布置的陷阱中。”
张须陀目光微微闪烁了下,露出笑意道:“末将还担心王爷会中计,此刻心里可真是万般的惭愧啊!”之前十多万的龙旗铁骑连续冲击了三次都未打乱唐军的阵脚,可见李唐大军早就做好了后方迎敌的准备,如今这般慌乱的变阵,不是诱骗的诡计又是什么呢!
龙斌略显得意的轻笑了声,事实上不管唐军搞出什么好样,他都不准备立刻发动总攻,毕竟唐军粮草未尽,扣除一路阻击自己的兵马,此时所剩的粮草估计还可维持七八日的样子,如今只要保持紧张的态势,让唐军无法脱开手脚全身心的攻击潜山防线,龙斌就不急着进行最后的决战。
“王爷,义父!”罗士信匆匆的来到二人身边,说道:“王爷,我军迟迟不发动总攻,应该是想等唐军粮草殆尽吧!可是兵法有云……”为人莽撞,向来只知猛打猛冲的罗士信竟然说起了兵法,不禁让龙斌和张须陀张大了眼睛,脸上同时露出狭促的笑容。
“士信,有话直说,吞吞吐吐的干什么?”张须陀佯怒的骂了声,心里却满是兴趣,自己这个义子的脾性他最了解,不管他所言的兵法是什么,对罗士信而言都可谓是一大进步。(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那末将就斗胆进言了!”罗士信笑嘻嘻的拱了下手,随即脸色一正,神情认真道:“唐军一旦粮尽,必将如群饿狼般发起决死反攻,就如同当初西楚霸王项羽般自绝后路,最终大败秦军,而如今被困的唐军有将近五十多万的人马,兵力还在我们之上,虽然士气低落,但绝境下的反扑必定如洪水猛兽,我龙旗军不得不防!”
罗士信并不了解上层的意图,龙斌和张须陀早就意料到了这点,所以最后总攻的时间放在了五日后,而不是唐军粮尽的时候。
龙斌颇为欣赏地看了他一眼,能想到这个问题,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罗士信已算的上是个合格的将领。一个在战场上勇武无畏的人,充其量是一把锋利的刀,一把趁手的刀,唯有肯动脑筋,肯思索探究战争艺术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帅才。
含笑看了眼面露欣慰之色的张须陀,龙斌心中暗念罗士信能有此进步,大部分的功劳应该记在他的义父身上,张须陀确实是个人才,他不仅会统兵更会统将,在他手中磨砺过的将领,都能从中获得莫大的良助和教诲。
想着想着,龙斌觉得自己是该放下对张须陀的顾虑,如今杨广生死不明,而张须陀却为他鞠躬尽瘁,全心辅佐,此役过后,必须要有所表示了。
上前拍了拍罗士信的肩膀,龙斌微笑着说道:“士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就凭你刚才的那番话,本王许诺等此战过后,就让你自统一军,好好大展身手!”
“末将,谢王爷提拔之恩!”罗士信兴奋异常,他之所以会由此一说,纯粹是因为小时候家贫,后来乱世到来,更是饿的没了出路,所以亲眼目睹过饥寒交迫的百姓在绝境面前,所能爆发出的惊人潜力,而军人更是难以估量,因此才会出言提醒。
相比于坦然受命的罗士信,张须陀却有些不安,眉头微皱道:“士信虽然勇武不凡,但毕竟年轻所盛,谋略上还显不足,且性情也十分暴躁,遇事不善冷静处之,将来万一……”注意到罗士信满是苦意的神色,张须陀急忙收声,也不愿再谈自己义子的缺点,怕过分伤到对方的心。
龙斌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哈哈一笑道:“士信虽有众多不是,但本王相信,等他自领一军后,并将努力完善自己,责任和意识是相辅相成了,张将军也不能一辈子把士信栓在身边吧!是雄鹰的话,早晚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翱翔的那片天际!”
罗士信双目挣红,激动不已,不过没有张须陀的表态,他便无法完全接受龙斌的好意和信任,灿灿的笑着把头转向张须陀道:“义父……孩儿不敢造次,能否胜任皆由您做主!”
“关心则乱,义父确实是把你栓的太紧了……”张须陀点了点头,神色中带着宠溺道:“好好做一名统帅,义父和王爷一样,同样对你充满信心!”
正说着,唐军大营里突然鼓声雷动,号角震天,龙斌心里一突,面色凝重的对张须陀道:“张将军,看来唐军又要对潜山防线进攻了,本王还是有点担心啊!”
未等张须陀回答,就听得到自己义父支持的罗士信,面带红光的朗声道:“王爷放心,伯当将军和尉迟将军所带领的万余兵马,其中半数乃是将校军官,堪称精锐中的精锐,即使是野战,也可以一敌三,更别说是据险而守了!”
见张须陀同样头来放心的眼神,龙斌这才完全放下心来,随即大声喝道:“来人,命左右两路骑兵出击,中军缓步前移,目标李唐中军!”
……………
就这般,龙旗军和唐军照相呼应,你动我就动,你不动我也不动,整整三日,双方大小战斗十余次,不过都是试探性的攻击,最长也就半个时辰便鸣金息兵,而潜山防线依然固若金汤,牢牢嵌在唐军后撤的通路上。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存亡之战(二十二)
围困讲究的是攻心,龙斌为了彻底压垮李唐将士的心理防线,整天摆出总攻的姿态,展示在唐军面前的皆是装备最精良的将士。(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森然的兵刃,高昂的士气,完美的阵型,那一具具恐怖的投石机和车弩,让唐军整日处以惊惧的状态下,本就低迷的士气已无限接近于崩溃。
而龙斌还不仅仅采取军事力量上的威慑,每日埋锅造饭,都让人把香气刮向唐军营地,有些大胆的士卒甚至还把锅灶放在唐军的眼皮子底下,搅得只能靠有限配给的粗粮度日的唐军将士,简直嫉妒快要发狂,龙旗军甚至还用香喷喷的白面来喂马,这一作为几乎让唐军将士仅存的意志彻底湮灭。
望着每日加固阵线,把唐军围了个水泄不通的龙旗军,终于有人无法再承受心中的煎熬,趁着黑夜,原李密麾下的大将王猛率领所部向龙旗军投降。
李密败亡不久,其麾下被李唐兼并的兵马不够忠诚实属正常,可是此后不久,又有一支唐军向龙旗军投降,虽然人数不够百余人,却在唐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投诚的竟然是之前侧击潜山防线未果,遭到李世民奚落的亲卫军。
亲卫军无疑是最忠于李世民和李唐王朝的军队之一,几乎每个人都是通过沉沉筛选,经过大战考验过的将士,可如今,亲卫军的副统领亲自带领百余人投降龙旗军,这对于唐军士气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百余亲卫军的降宋,立即产生了骨牌效应,多支被唐军兼并的兵马向龙旗军投降,甚至过程中还与阻拦的唐军产生冲突,爆发了多场厮杀,给唐军造成了极大的混乱,要不是李世民下令放行,恐怕会影响到唐军的整条阵线。
“秦王,为何不让末将追击那些叛逆!”长孙无忌提着带血的横刀,神情愤慨的闯进李世民的大帐,完全不顾守在帐外的卫士的阻拦。
看着怒气冲天的长孙无忌,李世民知道对方并非气自己,而是气那些临阵退缩的唐军,朝虎视眈眈的注视着长孙无忌的卫士们挥了下手,李世民轻声一叹,无奈道:“无忌,那些叛变的士卒即使被你留下,上了战场他们难道还会奋勇拼杀么?留下来只会影响军心,不如大度的放他们离去,至少可以在那些留下来的将士面前显示本王的胸怀!”
“秦王,算上昨夜叛逃的士卒,已经有整整六万余人投降龙旗军了,在这样下去恐怕无需对方等到我军粮尽,就……”长孙无忌有种想哭的冲动,心中苦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说到一半的他“轰”的声坐到了地上,血泪交加的脸上尽是悲苦之色。
七月有着莫名的伤感,如同夏日明亮却又孤寂的月,漫无边际的离殇,延续至久远的大地。七月,凋零颓废的季节,心底总会些有种莫名的伤感,不知道为什么?把心口压得紧紧的,却又无法诉说些什么。
李世民不知该如何安慰长孙无忌,不知该如何鼓舞手下的将士们,他感觉到自己从未经历过的茫然和无力,或许有很多无奈困苦的事都需要被放逐,但李世民无论怎么尝试,都无法让眼前的困局放逐在自己所能遗忘的天地里!
…………。
漂亮的纸窗上绣了一层缠绵的鸳鸯。红木的桌椅,清秀的梳妆台,华丽的柜橱上摆满了厚实的书籍,唯美的纱裙站在漂亮的衣柜里,茉莉的幽香充斥着整间屋子。
身穿淡蓝色衣裙,外套一件洁白的轻纱,把优美的身段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即腰的长发因被风吹的缘故漫天飞舞,几缕发丝调皮的飞在前面,头上无任何装饰,仅仅是一条淡蓝的丝带,轻轻绑住一缕头发。颈上带着一条紫色水晶,水晶微微发光,衬得皮肤白如雪,如天仙下凡般。
长安南城的一座朴素的别院里,住着个深居简出的漂亮女子,按理说此等佳人应该门庭若市,仰慕而来者络绎不绝才是,可即使是再出色的青年才俊都为之望而却步,原因无它,只为女子姓李,李唐王朝的李。
“公主,你已经几日未曾好好安寝了,可否是在为秦王担心?”穿着深绿色衣装的丫鬟担心的望着日益憔悴的李秀宁,关心的问道。
李世民大军被围,危在旦夕,与其自幼感情极深的李秀宁自然担心不已,可是她心中的担心焦躁却在李唐大军出征前就已生出,难不成她早就料到了唐军的危局?当然不!那时的她,担心的不是李世民,而是那个让她日夜牵挂,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的男人!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依靠着窗沿,李秀宁不知是否该用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或者说来催眠自己,如今她最敬爱的兄长和钟情的男子正在战场上拼杀,无论是谁倒下,都不是她愿意看到的,可是她仅仅只是个女人,虽然天生丽质,文武双全,贵为李唐公主,可是又能怎样呢!
“滴滴答答”窗外不知何时落下了细雨,而李秀宁的心头早已被泪水灌得满满的,拼命忍住,紧闭着双唇,跟孩子似的把呜咽哽咽下去,可是眼泪还是涌上来,亮晶晶地挤在眼圈边上,一忽儿功夫两颗大泪珠离开眼睛,慢慢地顺着两颊流了下来。
“公主,你不要伤心,秦王殿下一定会转危为安的!”感同身受的丫鬟根本不理解李秀宁心中的痛苦,见对方泪流不止,便急声宽慰道。
轻轻的擦拭着眼角挂着的泪珠,当一声惊雷闪过,那绚丽的光线将李秀宁的神色照出了一丝坚毅,只听一声平淡却透着复杂之情的吩咐从她的口中发出:“小彤,准备下行李,明日我要出趟远门。”
脸色好奇的点了点脑袋,丫鬟见李秀宁不再流泪心中安定了不少,可是她却丝毫没有察觉到李秀宁出行的目的地,要是知道的话,恐怕定将出言阻止。
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而且还会意犹未尽地想起对方各种的好,自己却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着内心的寂寞,李秀宁承受了太多的这样的日子,现在是该去主动面对的时候了……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存亡之战(二十三)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绵羊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蒋哥,听说王爷已经把唐军围困了数日,离大胜就快不远了吧!”二牛用力抽打了下身旁的羊群,脸色带着份欣喜,可随即又垮了下来道:“真是太可惜了,弟兄们在前线立功,而我只能在这放牧,实在是不甘心啊!”
二牛名子里带着个牛字,可身体长的却是骨瘦如柴,因此参军时未被龙旗军选上,最后在他再三的恳求下,才当了名豫章城郊哨所的哨兵,这个哨所位于豫章郡西侧,与杜伏威的势力范围接壤,而龙旗军与杜伏威是同盟,所以并非什么紧要之地。
哨兵们闲暇之余,便自力更生放起了牧来,同时这里也是些受了伤的龙旗军士卒被安置的地方,二牛嘴里的蒋哥正是当初在抗击突厥时负伤的龙旗军老兵。
“你小子就省省吧,别说上战场了,就你这身子骨怕是连把横刀都挥不动几下吧!”蒋哥朝着对方的屁股重重的踢了脚,后者一个倒栽葱,嘴里吃了一大口的烂泥,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后,“呸呸”几声不甘的说道:“蒋哥你别看不起人,早晚我非当上将军不可!”
面露不屑的瞥了二牛一眼,蒋哥心中却是十分欣慰的点了点头,身为男子就是条件再差也不能丢了上进心,而眼前的二牛长的虽说不够牛的,但一股牛脾气倒是相当的倔。
蒋哥好几次见到对方一个人的时候举着石鼎子练力气,每日天不亮就在草原上狂奔,小半年下来身子骨健壮了不少,或许下次龙旗军整编的时候,这小子真可以被选上,一尝夙愿也说不定。
二牛并不知道蒋哥的想法,还以为对方看不起自己,刚撩起袖管想和蒋哥比划比划,看看自己辛勤锻炼下的成绩,突然远方刮起一股漫天的沙尘,将牛羊惊得纷纷乱窜。
“这啥鬼天气,烈日当空,怎么就刮起风来了!”二牛骂骂咧咧的赶着跑散的牛羊,丝毫没有察觉到脚下隐约传来的震动。
蒋哥深邃的的目光中,没有半点的光亮。他没有管那些走散的牛羊,那把自从参军就未曾换过的腰刀,牢牢的握在他粗糙的手里,脸色由阴变沉,已找不出半分刚才的笑意。随着脚下震动越来越强烈,蒋哥投向远方的眼神变得格外的犀利。
“蒋哥,你怎么了,别以为你腿瘸了就可以不做事,那几头笨牛可是归你管的,走失的话也从你的月俸里扣!”二牛没有注意到蒋哥凝重的神色,一边赶着牛羊一边开着玩笑说道,而耳边似乎传了声低咛:“蒋哥,你说什么?大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