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新君 >

第103章

隋末新君-第103章

小说: 隋末新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于活泼可爱的龙灵儿,龙荷和龙文宇则和他们的便宜老爹一样,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盯在了一桌的美味佳肴上,口水已经哗哗的流了一地,见贺婉婷落座后,立刻乖巧的围在餐巾,无比期待的等着开饭的指令。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让最圆的明月陪伴我和大家,让明月传达我的心愿与祝福……祝福大家安康幸福,月圆人圆事事圆满。”贺婉婷双手握于胸前,闭上双眼虔诚的祝福道。

    “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欧阳馨儿语气悠长的念道,声音中带着浓浓的思乡之情,贺婉婷揽着她的双手,目光柔和,像是亲姐姐般给予安慰,换来欧阳馨儿欣慰的笑容。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欧阳云曦也不甘落后,作诗一首,引来龙斌一边死命的鼓掌,一边发出阵阵怪叫,好似赞美,但却更像是狼嚎,圆月当空,显然有人已经等不及要变身“作恶”了。

    贺婉婷和欧阳姐妹都出生名门,自幼变得名师指导,诗词歌画样样精通,而花子和凌冰在这方面就有点欠缺,脑子里折腾了半天,还是说不出半句祝福的话来,只能双双向龙斌投来求助的眼神。

    龙斌当然不能让自己的女子下不了台,从怀里捣鼓了会儿后,摸出几张纸片,随即伸手偷偷的在桌下给二人各递去了张,当然自己也没落下,把一张上面写的密密麻麻字数最多的给留了下来,纸上写的不是其他,正是事先贺婉婷准备好交给他的中秋祝福的诗词。

    有了这番小动作,花子和凌冰自然不会丢面子,而龙斌更是厚颜无耻的大大骚包了一把,毫不掩饰的把纸片放在桌面上,当着众人的面用他那五音不全的嗓子把诗词当流行歌曲唱,听的龙灵,龙荷,龙文宇纷纷塞住耳朵,几女更是白眼乱翻。

    等龙斌唱完,花子和凌冰不知那些纸片是贺婉婷准备的,还以为是龙斌考虑周到怕她们出丑,在全家人一起举杯干了杯酒后,同时殷勤的给他添酒加菜,过程中眼波流离,媚眼乱抛,看的龙斌心中痒痒,这分明是晚上会来自己房里的暗示嘛!

    直到贺婉婷轻咳几声,摆了下正妻的威严后,花子和凌冰才有所收敛,悻悻的吐了吐舌头,接下去一家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只可惜,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把这温馨的一幕给打断了,只见徐世绩和魏征二人没等通报就风急火燎的闯了进来,龙斌见此心中一沉,徐世绩凝重的脸色告诉他,决不是因为寂寞难耐,离家甚远,所以趁着中秋佳节来蹭饭的。

    而魏征一脸愤慨之色,今日他该和自己的宝贝妹妹祭奠亡去的家人,然后舒心的吃顿团圆饭,当然,他的团圆饭十有**会被人搅局,李淳风是不可能错过与魏征小妹共度花好月圆的良辰美景的,不过从魏征的愤怒程度来看,李淳风似乎还没有这种耐弄出这么大动静。

    “师兄,魏征,什么事情不能等明日再来说么?”龙斌皱着眉头,心中隐隐有点生气,不管是什么原因,被打断团圆饭总是叫人不爽的。

    贺婉婷见魏征和徐世绩同时前来,知道定有大事发生,贤淑的搬过两张椅子给二人落座,并拿出茶叶,泡上了壶香茶,倒了两杯被二人递去。

    然而徐世绩和魏征只是草草的谢了声后,神色丝毫不变,二人对视一眼后,只见魏征拿出一卷像布告的东西,大声念道起来。

    “吾以大唐皇帝身份,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西南有贼欺天罔地,顶替国臣,毁乱朝廷,残害生灵,残暴不仁,荒淫无道,罪恶仍积!今奉上天义诏,大举一兵,誓灭此贼,剿除乱党。望兴义师,解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大唐皇帝,不就是李渊么?听他的口气好像又要找谁晦气去了……”龙斌大咧咧的嘀咕道,投给魏征一个询问的眼神。

    “王爷,我念的是李渊发的讨贼檄文,他要讨的是……”说到这,魏征吞吞吐吐似有难言之隐,望向身旁的徐世绩似乎想让他开口。

    “欺天罔地,顶替国臣,毁乱朝廷,残害生灵,残暴不仁,**无道,罪恶仍积……这样的逆贼确实该剿,李渊不动手,本王也要除此恶贼!”龙斌刮了刮鼻子,神色带着些欣赏之色,对李渊第一次报以好感。

    龙斌刚一说完,就见刚喝了口茶润喉的魏征被狠狠的呛了下,差点没能回过气来,只见他双眼木讷,良久才艰难的说道:“王爷,李渊讨贼檄文里要剿灭的对象就是你啊!”

    “恍当”一声,龙斌手中的酒杯应声而落,傻傻的呆坐了片刻后,猛的抢过魏征手里的那卷布告,没过一会儿,就听嘴里发出满是悲愤的怒吼:“这李渊怎么能这样冤枉人,除了荒淫无道这条还算靠谱点,其他的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话音刚落,在场众人全部陷入石化之中,只有龙灵,龙荷,龙文宇三个小捣蛋还在没心没肺的和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战斗,吃的满嘴肥油,根本没意识到他们的老爹要有大麻烦了……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存亡之战(三)

    讨贼檄文一下,李唐继灭亡大魏后,新的一**规模的军事调动再次展开,各地兵马迅速向东都洛阳集结,大约一月后,整整近百万马步雄兵,包括辎重粮草集中完毕,如此大的兵团堪称世所罕有,也几乎是李唐的倾国之力,显然是想一战而尽全功。(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李世民受命担任三军统帅,誓师后分兵十万绕梁郡,彭城向历阳进逼,此路兵马的目的不是交战,而是威慑杜伏威,不让其与龙旗军合兵共抗李唐,可以的话,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用途。

    而李世民则亲自率领九十余万主力,气势汹汹的朝汝南郡扑去,全军虽然庞大臃肿,但是前锋十多万骑兵行动却十分迅速,李世民似乎想在龙斌准备好整军御敌之前,尽量的扩大战果,凭借兵力的绝对优势,占据全方位的主动。

    然而,当十日的急行军后,李唐前锋部队到达汝南郡时,惊讶的发现眼前留下的竟然是座空城,不但没见一个守军,连同全城的百姓都无影无踪。

    李世民得知情况后,感到大为惊讶,从汝南城空来看,龙旗军定是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然不可能有时间连全城百姓都全部撤走,这显然是想坚壁清野,拉长李唐大军的战线,尽量延后决战的到来。(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百万大军虽然雄壮,但是每日所需的粮草同样巨大,如不能尽早的结束这场战役,后勤的压力立刻就会显现,军无粮则军心必定动摇,这绝对是致命的威胁,所以李世民无法打一场僵持战,他必须寻求与龙旗军决战的机会。

    李世民久经战阵,对后勤的重要岂有不知之理,可是如今龙旗军放弃汝南郡,甚至从前方的情报来看,龙旗军连同淮安,戈阳等郡都将弃守,直至安陆,永安一线才有龙旗军的踪迹。

    常言说的好:兵败如山倒!虽然龙旗军是主动撤退,但是只要稍加修饰,宣传,便能称之为望风溃逃,对于李唐大军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士气一时之间达到沸点,似乎不下几日就能兵临西南中心的豫章城下。

    整个李唐大军此时正是奋起余勇退穷寇的时候,哪有时间再来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以致坐失战机,趁着士气正盛,当是势如破竹,大破龙旗军之良机。

    龙斌为前线撤退的军队和百姓提供了大量的马匹,因此退速甚快,不过李世民毫不犹豫率军急追,外加众多百姓的拖累,撤退的虽然比李世民进军早了好些日子,但还是被咬住了尾巴,龙旗军终于在安陆郡外与李唐前锋进行了第一次的接触。(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这次双方都有点准备不足的接触,几乎瞬间就演变成了激战,整整一个白天,双方将士浴血拼杀,奋勇争先,都表现出了极强硬的作战精神,没有一方占到太大的便宜。

    直到黑夜来临,才偃旗息鼓,李唐前锋部队后退十余里,在安陆城郊安营扎寨,等待后方兵马,而龙旗军则撤回城内,时刻准备弃城而走,只等百姓完成疏散。

    安陆城内,一个冷峻的年轻将领正大声发着牢骚,而他的身前坐着个气定神闲,双眼微微闭起的老将,二人一个焦躁一个沉着,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义父,孩儿实在是有些不甘,汝南乃是我西南咽喉,地势险峻,为何连战都不战就轻易让李唐大军占据!”罗士信脸色挣红,挥动着手臂发泄着心中的不满,见张须陀睁开双目,冷冷的朝自己斜了眼,才收敛道:“镇南王想要拉长李唐大军的战线,这点并无不对,只是连连后撤,实乃大损军心啊!”

    “军心稍损,总比军心尽丧的强!”张须陀带着教训的语气,神色凛然的对着义子罗士信道:“如今敌强我弱,兵力悬殊巨大,我军根本经不起一场较大规模的败仗,而李世民巴不得早日与我军交战,消耗我军实力,所以我等不仅要后撤到潜山一线,甚至还要继续后撤!”

    罗士信傻傻的看着张须陀,似乎不敢相信对方所说出来的话,当初在豫章召开的作战会议,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将领都有参加,在会上,众人集思广益,几乎都认为不能与李唐硬拼,而是要在对方后勤压力巨大的短板上做文章,所有才大踏步的后撤,想要拉长李唐大军的战线。

    不过那个时候得出的结论是以潜山作为整个战局的支撑点,也就是说撤到潜山一线后,就要收住脚步,与李唐进行有规模的交战。

    而此刻张须陀竟然大胆的说出连天险潜山一线都要放弃,实在让罗士信大为震惊,不过他隐约感觉到,张须陀并非无的放矢,毕竟当初作战会议后,张须陀,徐世绩,林士弘,尉迟恭等几员统帅,包括重新披挂上阵,担任行军参谋的来护儿,贺若粥等人又进入镇南王府进行了场密谈,其中的内容张须陀并未告诉他。

    三日后,张须陀部在百姓疏散后,主动放弃安陆趁夜继续后撤,让第二天想发起总攻的李唐前锋扑了个空,等李世民赶到后,留给他的还是一座不留一粒粮食,不见一个身影的空城。

    “哼,跑……我就不信你们可以一直跑下去……”此刻的李世民已经彻底明白对方的目的所在,下令全军无视小股敌军的骚扰和阻击,尽最快的速度逼向前潜山一线。

    遥望着远方,李世民的目光并不是放在了潜山防线上,而是更远处的一座城池,那里是他此次出征的真正的目标,这座城池的名子叫做豫章。

    豫章是西南隋朝小朝廷的都城,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座都城那么简单,它还是镇南王龙斌的发家之处,西南的政治,经济中心,它的存在标志着整个西南大地的荣辱兴衰。

    不管是龙斌还是幼帝杨慎都不可能放弃豫章,所以李世民的目标自然只有豫章一个,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他岂能不懂。

    李世民的大军赶到潜山一线时,才算是遇上了龙旗军真正意义上的有组织抵抗,这是挺进豫章的一处坚固,也是最险要的堡垒,攻下这里,等于是将西南一半的版图抓在了手中。

    等潜山一线聚集了超过三十余万大军后,李世民立即在关隘之外扎下十里连营,各军轮番出战,开始日以继夜一刻不停地攻打这座关隘。

    不过李世民不知道的是,看似固若金汤,被视为抵御李唐大军重镇的潜山一线里,其实仅仅驻守了张须陀部和尉迟恭分军前来接应的一部兵马,总兵力一共才不过十二万人,而为了抗击李唐,龙斌征调了大批的预备役,加上龙旗军主力的话,总兵力该有五十万左右……
………………………………

第二百四十五章 存亡之战(四)

    一场秋雨过后,松散的田地变得泥泞不堪,普通的行人在上面走都十分的艰难,跌跌撞撞的极易摔倒。更别说是装满粮食和军械的车子,是这些泥浆地面无法承受的,时不时车轮就陷入泥水之中,费上好些功夫才能抬起继续前行。

    不过李唐大军也没有办法,西南地面他们并不熟悉,百姓已经被龙旗军疏散的完了,连偏僻的山坳里都不见人影,无法寻人来做向导,连手上的行军地图也极为简陋,所以除了大路外,根本不敢尝试小路近道,稍有差错就可能迷失了方向,影响前方的补给。

    而就在李唐运输大队艰难行进的时候,丝毫没有发现有无数双眼睛紧紧盯住着他们,如饿狼发现猎物时,所迸射出的贪婪目光。

    “头领,好多的粮食啊!”一个穿着无领,窄袖,头带黑色布巾的精壮汉子,对着身侧一个穿着与他相似,身材魁梧异常,一脸彪悍之色的中年汉子说道,脸上尽是激动,振奋之色。

    中年汉子瞳孔紧缩,在无数双期待的目光下,只见他从怀中拿出个短笛,放在嘴边一吹后立刻发出阵阵响亮的尖鸣,与此同时,大约几百名手持刀枪,像是盗匪样子的人从藏匿的地方闪出身形,呼啸着冲向李唐的运输大队。

    李唐运输大队的唐军虽说人困马乏,但是毕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短暂的慌神后,立刻依靠着粮车为掩护,纷纷拔刀抽剑,杆杆锋利的红缨枪排在阵前,迎接着突如其来的袭击。(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短兵相接的时候,那股盗匪突然停在了百步以外,只见他们从背上抽出长弓,一支支箭头包裹着棉布的箭支搭上了箭弦。

    “不好,他们要放火箭烧粮,快冲上去阻止他们!”李唐运输队的将领但看到那一支支被点燃的箭头后,立刻明白了这伙乱匪的意图,大声朝着身边士卒们叫喊,自己则第一个冲过过去。

    然而,地上泥泞不堪,行走尚且困难更别说是奔跑,而运输大队的唐军又缺乏弓箭强弩,无法进行远程打击,等他们趟着泥水,好不容易靠近那伙乱匪时,身后已经是大火冲天,十几车的粮草和攻城器械全都在火焰中被不断的吞噬。

    而那些乱匪在放完火箭后,丝毫不做停留,转身便再次消失在了大路两旁的树丛中,只留下欲哭无泪,愤恨不已的李唐将士,和很快就要被烧成灰烬的粮草军械。

    与此同时,在李唐大军后方的各条运输线上,上演了无数运输车队被袭击的戏码,从对方只求迅速烧粮而不是抢粮这点上看,根本不像是以劫掠为主的盗匪的作风,何况同时出现这么多股精悍的袭击队伍,显然是有计划有预谋的行事。

    在一处隐蔽的丛林里,刚刚烧完李唐运输大队的中年汉子正恭敬的站在一个青衣长衫,头带纶巾的清秀男子面前,只听清秀男子满意的点了下头,对中年汉子说道:“扎古头领刚才做的很好,我会向镇南王为你请功,并按照约定,赠与你所烧毁李唐粮草的相同数量!”

    扎古头领听完后顿时露出兴奋之色,而他身后的部众发出阵阵欢快的吆喊声,当扎古头领和清秀男子轻声交谈了几声后,便领着他的部众迅速的朝远方行去,而清秀男子的脸上也随之浮现出一丝轻松的笑意。

    当初龙斌率兵突袭了蒙舍诏的总部,虽然被摆了道空城计,但是却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南诏其余的势力以为龙斌要对他们下手,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