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雄-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承业伸出食指,用指背轻轻刮去佳人眼角的泪花,然后安慰着说道:“你别急嘛,我又没说不帮忙。你且在家中候着,我这就去一趟永乐里,亲自问问二叔具体的情况,才好定夺。”
杨玉瑶破涕为笑,轻声说道:“就知道二郎最好了,才不会这么小心眼!”
随后,周承业让曾其亮和刘明昌等护卫陪同着,直奔杨玄珪家所在的永乐里而来。
杨玄珪刚刚收到洛阳那边传来的家书,正在家中急的团团转,听说周二上门拜访,赶紧让女儿前去将“大救星”请进客厅。
本来杨玄珪这几日的心情是很不错的,郑霁已经单独约见过他,不仅好好地夸赞了他一番,而且隐隐透露出已经向吏部举荐了杨玄珪出任万年县户曹一职的消息。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他这个混了大半辈子的老坊正终于要走上升官的快车道了,杨玄珪自然是十分高兴了。
哪曾想,这回成了西边日出东边雨,杨玄珪在西京长安刚看到晋升的希望,亲弟弟却在东都洛阳那边被人拉下了马,不仅官职可能不保,如果没人在暗中照拂的话,只怕被发配流放数千里之外都有可能。
“贤婿啊,你可是来了!这次无论如何,你都要帮一帮玉瑶他三叔。你说他一个小小的土曹。平日里也没有招惹到什么大人物,怎么好端端地就被人拿下了呢?”
杨玄珪一见到周承业的面,便唉声叹气地絮叨起来。他如今可是知道自己这个侄女婿有着多大的能量和手段。许多事情说不定周子谅都无法办到,但周承业就可以办的妥妥帖帖。
且不说万年县尉被周二整的灰头土脸,承恩楼在周二的幕后策划下越来越红火,单说今日午间周二在朱雀大街上敢于下令府中家丁动手杀人。就绝对可以看出他的强悍和狠辣。
“老丈莫慌,还请如实回答承业几个问题,我好决定如何搭救三叔。”周承业如何看不出来杨玉燕便是杨玄珪这老货指使着前去西市别院报信的,如今看到老杨头倚老卖老,只好不咸不淡地安慰一句。然后直接将话题带入正途。
竒_書_蛧_W_ω_W_。_q_í_δ_U_ω_ǎ_й_g 。_℃_o_m
杨玄珪知道此时不是隐瞒的时候,于是点头说道:“二郎尽管开口问便是,老夫一定实话实说。”
“第一个问题,三叔平时到底有没有收受人家的贿赂,有没有干过贪赃枉法的事情?”
“三弟偶尔拿别人一些好处,替一些商贩办点事情倒是有的,但贪赃枉法这种事情他还不敢干。”
“第二个问题,三叔平日里可曾开罪过河南令或者其他的上峰?那个河南令是什么来头?”
“按照三弟家中人在信里的说法。玄璬此前与河南令杨万顷关系尚可。并无什么过节。这杨万顷据说是当初是从长安外放到洛阳当官的,此前好像曾经在御史台任职,所以对于大唐律法十分熟悉,对玄璬的罪证和罪名都拿捏的十分准确!”
周承业收留下张瑝和张琇兄弟二人之后,便在暗中打听过御史杨汪的消息,如今听说改名为杨万顷的杨汪。这次竟然莫名其妙地对杨玄璬这样一个小小土曹下了狠手,心中不由得一紧。
“第三个问题。洛阳那边这次最低能够接受怎样的结果?”
杨玄珪狠了狠心,暗自做主地说道:“只要不发配充军。不流放,官职被剥夺了可以接受,财产被罚没了也可以接受。”
周承业皱眉沉思片刻,然后说道:“此事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我隐约觉得有人是想借助这事来对付我家大人。毕竟杨家如今与周家已经结为姻亲,而大人正在吏部暂代考绩员外郎的职责,许多官员这次恐怕都要因为吾父的缘故而丢了乌纱帽,所以一旦家父不能秉公处理此事,只怕立即就会招来许多人的非议!”
听周二这么一分析,杨玄珪觉得很有道理,不由得心中纠结起来,既为自己兄弟的命运担忧,也为自己是否因为此事而仕途受限而纠结。
“那么二郎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为妥?”杨玄珪担忧地问道。
“我心中有确实有一些想法,不过只怕说出来之后会引得老丈不高兴。”
“但说无妨,老夫还是明白一些事例的!”
周承业面不改色地说道:“那我便直说了。小婿以为此事当秉公办理,而且要让三叔主动交待并且自请流放!”
果然,周二此语一出,不仅杨玄珪脸色大变,就连一旁默不作声的曾其亮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周承业似乎早已料到杨玄珪的反应,于是安慰着说道:“老丈莫慌,且听承业说出理由。”
“依我之见,这次我们不妨把搭救的目标直接定为确保人安全无事,不流放即可,至于所谓的官职、财物,统统都是身外之物,哪怕全都付诸东流,也不应该觉得可惜和难以割舍!”
“以大唐官场现如今的风气,这次被勒令劝退的官员十之有九屁股后面都不干净。三叔所犯之过,不过小错而已,只要交出收受的贿赂,顶多被免去官职。可若是三叔主动请求流放这样严厉的处罚,不仅不会真的被流放,而且反倒会让人觉得他反省的态度坚决,为以后的仕途复出打下基础。”
杨玄珪算是听明白了周承业的意思。周二这一招如果真的付诸实施,那就相当于是以退为进、以毒攻毒。想想看,一个小小的土曹,因为平时收了别人一些好处,替小商小贩地办了一些事情,这样的过错顶多算是渎职,这大唐官场上比他贪墨的官吏不知多少,如果连这样的罪过都要发配流放,那么其他那些因为考核成绩不好而被罢免了的官员,岂不是该谢罪自杀?
不仅如此,周二的思路十分清晰,一开始便将目标锁定在救人和扭转名声这两点之上,这样就避免了行动之中的迟疑和忧郁,让出面办事的人不至于没有目标方向。
保留官职和保留财产这两条想要实施起来显然十分困难,与其费尽力气弄这些事,还不如利利索索地将人留住,以待日后风波平息之后复出。
“好,就按二郎说的这个意见来办!我这便给洛阳回书一封,让三弟那边依你所说行事。周御史那边,就由你去联络和解释,切莫影响了他的秉公办案!”
离开杨家之后,周承业没有急于返回西市别院,而是又到崇仁里转了一趟,不仅向张九龄和高力士府上送去了延祚承恩楼专属的铜制煸炉一套,各式特色成品调味料数包,还捎带着给各家送上几坛子好酒。
有这些好东西作为敲门砖,周二自然见到了想见的人,并且将心中想说的话向当朝宰相和大内总管倾述了一番。
周二向干爹倾述的话语主题思想主要有两个:一是希望老张在这次官员调整的事情上不要受到周子谅这方的影响,平时该怎么说怎么办,这次依然照旧办理;二是将今日延祚承恩楼前发生骚乱的实情以及为何下令家丁动手在朱雀大街上杀人的原因向老张做了一个解释。
中午之事,动静闹的可不算小,肯定会传出一些风言风语,老张这边需要尽早知道,以免到时候万一被李隆基问询起来哑口无言。
周二面见高力士主要是汇报两件事情:其一,还是关于延祚承恩楼开张时遭遇乞丐闹事的事情,不过他对高力士的说法与对张九龄的说法就稍微有所不同。跟张九龄说此事时,周二着重强调的是乞丐是受人指使假扮;而跟高力士谈及此事时,周二则着重强调延祚承恩楼为了开张所受到的各种阻力和困难。
其二,周承业将承恩楼与光禄寺合作的事情向高力士做了汇报,并且感谢老高从中穿针引线介绍驸马薛琇来照顾承恩楼的生意。
或许老高已经从别的渠道知道了这件事情,但由周二亲口说出来并且表示谢意,这就是另外一种结果和效果。
至少,老高会觉得受到了周二应有的尊重和信赖。
办完这些事情之后,周承业最后去了一趟尚书台,让负责警戒的卫兵帮忙将老爹周子谅从吏部喊了出来,简短地说了几句话,便匆匆离去。
可不敢小看了父子二人在尚书台大门口这几句简单的对话!不知道多少倒霉蛋,就因为今夜周二跟他老爹说了句什么话,结果没过几天便被一撸到底,差点还被发配流放。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一天之内,周二处理了这么多事情,虽然再次证明了这个家伙强大的统筹能力,却也是累的四蹄朝天,回到家中时连跟杨玉瑶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飘天 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
………………………………
第一八二章 烦请陛下备纸笔
要延祚承恩楼在南门上顺利开张,酒楼激ng心推出的各式激ng致火锅立即在长安城内引起轰动,各方食客纷至沓来,恨不得将酒楼纯铜打制的门槛都踩断才显得出他们急切的心情来。
在这寒风呼啸、白雪飘舞的时节里,再也没有什么吃食能够与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火锅让人向往的了。如果再加上一壶烫得温热、甘醇浓烈的烧酒,朋友家人围炉而坐,吃的热火朝天,聊的开心踌,该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啊?
至于开业那天发生在酒楼外的群殴小事件,在几方大佬们的暗中招呼之下,基本上没有形成什么风波,便很快被长安百姓遗忘了。
因为火锅的推出,让承恩楼轻易地便将前些时候被四季缘酒楼抢走的风头又夺了回来。食客们也不傻,都知道大冬天里吃火锅还是比吃烤串显得时尚舒坦一些,不仅不用受那烟熏火燎之气,还吃得健康养生。
如此美食和美事,自然不能少了现在已经与承恩楼展开密切合作的光禄寺。
实际上,承恩楼尚未开张之前,周承业便让人将十套外形激ng致的铜火锅送到了薛诱的手中,而且还专门请薛诱到西市别院亲自品尝了一顿火锅,亲眼见过了涮火锅的全部流程。
除了火锅底杵和调味品的配方作为绝对的商业机密,周承业没有告诉薛诱之外,其他跟火锅有关的方方面面都是毫无保留地告诉了薛诱。
薛绣掌管着御膳房,只要是他觉得好吃的东西,肯定会第一时间献到李蛮的面前,而李蛮如果吃的开心,自然会觉得薛诱做事认真。这样一来,周承业就等于是还了薛诱一份人情,而ri后李蛮知道了火锅其实来自于延祚承恩楼之后,也会对周二感观更
李蛮最喜欢的就是那种默默将皇帝放在心里真正毫无私心为了讨他欢心而做事的臣子,最讨厌的就是干一点事情就放在嘴上显摆的人。周二如果直接自己出面将火锅献进宫里,不仅会抢了薛诱的风头,而且会让皇帝觉得周二有些粘人,不知道见好就收。
周二对于皇帝的心态把握的很到位,事实证明李蛮某ri在宫中品尝了薛诱激ng心准备的火锅之后不仅对薛诱的认真给予了嘉许,还顺口表扬了新开业的承恩楼。
事情的具体的经过是这样的:
这一ri,因为天气寒冷,天空更是飘起了纷纷扬扬的穴李蛮在紫宸殿内简单听了朝臣们无关痛痒的一秀报之后,便早早地将大伙儿打发了事。
左右无事,李蛮于足让人将贵妃武惠儿喊至暖殿,让人安排了一些歌舞表演,然后由高力士陪着听曲赏舞消磨时间。到了午间吃饭的时候,薛诱一脸喜色地进来觐见,向皇帝献宝似地推荐了光禄寺的羊肉新吃法。
大唐李氏一脉本来就身具胡儿血统对于牛羊肉一向十分喜爱,李蛮这位激ng力旺盛、身体健硕的皇帝自然也不例外。当他听女婿说有羊肉的新吃法,自然兴趣高涨,立即便让薛诱赶紧置办上来,好让武惠妃尝尝鲜。
薛绣敢来报告那就说明他不仅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让皇帝喜欢上吃火锅,而且肯定也已经准备就绪。所以当李蛮吩咐下来之后没过多久,一桌热气腾腾的火锅宴便被送进了暖殿之中。
薛诱一边在旁边亲自为皇帝和贵妃涮羊肉,一边大说特说冬天里吃羊肉的诸多好处,直把闻到香味已经口中唾液津津的皇帝和贵妃肚里的各种馋虫和好奇都勾了起来。
等到皇帝和贵妃蘸着调配好的各种作料,将烫熟的上等羔羊肉卷放入口中时,发觉果然如同薛诱形容的那般美味。
于是,李蛮和武惠妃美美地饱食一顿,竟然难得地撑到了。
吃饱喝足之后天色尚早,总得找点娱乐的活动,李蛮于是便和武贵妃玩起了一种唐时宫中常玩的“双陆”游戏。
所谓的双陆游戏,也被称作“双六”,是由握槊演化而来。因为双陆的棋子称“马”又被称人们唤作“打马”。玩游戏时,博弈的局盘就像是个棋盘左右各有六条行道,“马”作椎形,双方各有黑白子十五枚,两人相博,掷骰子得彩行马。白马从右到左,而黑马则从左到右。
三国时代的诗人王建在《宫词一百首》中有句:“各把沉香双陆子,局中斗累阿谁高。”因为双陆的“马”用沉香木制成,很讲究。到了唐朝之后,中宗李显这个糊涂蛋就曾经干过让自己的皇后韦氏跟武三思在宫中打双陆,自己则在一旁点筹码的蠢事。
而在李显之前,武则天还曾让狄仁杰与她的男宠张昌宗一起玩双陆,并且以武则天赐给张昌宗的珍贵裘服作为赌注,狄仁杰获胜之后,一声不吭地拿起裘服就走人,回家之后则顺手将这件珍贵的裘皮大衣丢给了他的仆人。
狄仁杰乃大唐一代贤相,自然是瞧不起张昌宗这种靠出卖色相讨好武则天欢心的面首,所以女帝赏给面首的珍贵裘皮在他眼里也跟狗屎没有两样。估计当时狄仁杰若不是碍于武则天的面子,真心不会跟张昌宗这货玩什么双陆。
双陆虽然是宫中十分流行普及的游戏,但玩久了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意思。原因很简单,任何游戏,只有参与到其中的人数形成一定的规模,才会彻底激发出参与者的兴趣,而两个人的游戏怎么玩都会显得有些单调。
看到皇帝跟贵妃玩的没有了兴致,一直陪在殿中的高力士,此时心念一转,于是上前说道:“启禀陛下,老奴这里最近倒是得了一种十分好玩的游戏,最适合两个人对弈””
李蛮对于高力士的话向来都很相信,既然高力士如此推崇这种游戏,那定然是个好东西,于是急切地说道:“高将军,这次可是你的不对了既然得了这么好玩的东西,怎么才想起来献于朕呢?倒教朕这几ri好生无聊”
武惠妃掩嘴一笑,然后替一脸委屈地高力士辩解说道:“陛下,也不能怪高将军呀,如果他整ri里往宫中送各种好玩的东西,御史台那帮唇刀舌剑的御史们,还不把高将军说成是专门了诱陛下荒于嬉玩的激ān佞啊。”
高力士连连点头,表示武惠妃说中了自己的担忧。
“快让人拿进宫来,今儿个既然你都把话说出来了,若是不能让朕见到这种好玩的物件,我就罚你三天不许吃晚饭”李蛮故意嗔怒地说道。
高力士领命,赶紧派自己手下的心腹小太监了一趟崇仁里,将家中那套周承业送给自己的陆战棋给送进宫来。
周二脑子里掌握的后世各种游戏活动至少有好几十种,为何独独向老高送一套陆战棋呢?这里面却有周二的苦心在里面。
唐时,象棋和围棋已经成熟,跟后世所见差不多,所以周承业压根不会考虑捣鼓这两样。他知道后世有几种棋牌类的游戏特别容易令人痴迷,比如麻将和牌九。但周二已经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