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雄 >

第32章

唐雄-第32章

小说: 唐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只是安排到这里便算完事的话,那就显不出张九龄的手段来。他深知长安城中的地痞混混油滑机警,一遇风吹草动便会分散开来隐藏到地下,使得官府的抓捕行动犹如一柄铁锤砸到棉花之上,看着吓人却没有力量。

    张九龄要求两县县令亲自召集长安城中一百多座里坊的坊正,将这次“严打”活动的目标任务分摊下去,要求这些坊正们带着本坊的坊丁专心盯着坊内的一举一动,对于那些忽然冒出来的陌生面孔进行重点排查,一旦发现疑点便迅速上报县衙,立即唤来凶神恶煞一般的官兵,先将人围住再说。

    长安城的普通百姓,很多都受到过地痞混混们的骚扰和恐吓,如今听说张相亲自主抓此事,顿时信心倍增,自发地参与到揭发和指认大军中来,将他们熟悉和认识的那些不法之徒一一揪了出来。

    这场持续一月的严打,因为领导得力,方法得当,依靠群众,手段严厉,从一开始起到了震慑人心的效果,不仅雷声大,雨点就更大。

………………………………

第七十一章 郭元忠被人盯上了

    

    就在长安城内的“严打”风暴骤然来袭之时,从洛阳前来长安散心的杨家三娘玉瑶终于到了该离去的时候。

    相比于刚来长安时的烦躁与郁闷,随咸宜公主车队返回洛阳的杨玉瑶此时心里充满的是不舍和憧憬。

    那日在大庄严寺内,虽然一群持刀的混混冲出来劫持了她,让这位不胜娇媚的良家女着实吓了一跳,但随后周承业便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抚平了美女那颗蹦蹦直跳的心。

    当张九龄和严挺之在朝堂上建议皇帝下令对长安治安进行整顿时,周承业这个没羞没臊的家伙却备下厚礼,亲自前往杨玄珪的家中拜见,摆明了就是冲着人家杨玉瑶去的。

    如今的周承业身上虽然还贴着纨绔的“标签”,但他的名声已经隐隐在长安市井之间传播开来。关于他西市买人、医馆赋诗、长街斗恶的故事越传越玄乎,到了如今竟然成了长安未嫁女子口中谈论最多的一个年轻公子。

    没办法,李商隐的诗句实在是太给力、太生动、太传神、太动情了,像那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有那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不知道赚走多少情窦初开的少女芳心。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周承业初为文贼所偷的第一首诗,也就是那首《登乐游原》,却无人知晓。

    这其中却跟张九龄和周子谅二人有关。

    当时,周承业为了引起张九龄的注意,便首先选取了李商隐这首政治味道浓郁的《登乐游原》作为敲门砖,果然起到一鸣惊人的效果。但张九龄是何等样的人物,他岂能品不出这首诗的味道,所以在第二天便单独约见了周子谅,提醒周子谅将这首诗的知情范围限制在他们三人之中。

    周子谅是干监察御史出身的,虽然作诗不一定厉害,但政治嗅觉一向灵敏,他从张相的眼神中看出了关怀的味道,所以回家之后便告诫周承业,将《登乐游原》藏在心底,就当没有做过这首诗。

    经过父亲这么一提醒,周承业也意识到了当初自己的做法实在不够妥当。在如今大唐鼎盛之时,你一个纨绔少年忽然冒出来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么扫兴的诗句,这不是典型的没事找抽么?

    李隆基如今听不进去逆耳之言,成天就喜欢听些高兴事,好大喜功的德行已经暴露无遗,如果被他得知周子谅的儿子在家中说风凉话,不仅周承业一辈子别想出头,整个周家只怕顷刻之间就要面临巨大的灾难。

    虽然《登乐游原》这首诗被人为的抹去了,但周承业“引用”的李商隐和杜牧的诗句,却在第一时间便被张九龄宣传了出去。这位德高望重的文坛领袖,好不吝啬对于干儿子周承业的溢美之词,搞得如今长安城内渐渐有一股追捧周二郎诗文的小浪潮正在形成。

    杨玄珪得知诗坛新秀周二郎登门拜见,惊奇之余更是热情接待,瞅着模样端正俊俏的周承业,真是越看越喜欢。

    周承业只是隐晦地提到来意,人老成精的杨玄珪便嗅出了味道,他笑眯眯地说道:“二郎今日来访,使我杨家蓬荜生辉,若是不留佳作一首,岂不让小老儿觉得遗憾?”

    周承业心里头一阵腻歪,本以为备下了三贯钱的厚礼,怎么也能厚着脸皮见杨玉瑶一面,现在看来,面前这位五十岁出头的老者分明是要当场考校自己的才华。

    无奈之下,周承业只好引用了一首杜牧的诗作:

    “菱透浮萍绿锦池,

    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

    鸳鸯相对浴红衣。”

    等周承业这首诗念完,忽然听得杨家客厅的屏风之后传出一声娇笑,然后便听得一阵脚步声跑了出去。

    原来那屏风之后竟然藏着杨玉燕这个鬼机灵。

    杨玉燕跑到后堂将方才周承业所念的诗复诵一遍,然后暧昧地看着杨玉瑶说道:“姐姐,你那情郎做的好诗呀!人家想要跟你相对浴红衣呢!嘻嘻……”

    杨玉瑶被妹妹臊的不行,红着脸便来撕扯,口中说道:“看我不撕烂你的小嘴,让你这死丫头再胡说八道!”

    后堂里面嘻嘻哈哈地闹作一团,前厅之中的杨玄珪却是十分满意地点头,说道:“二郎果然才华横溢,今日此来只怕不是为了见我这个糟老头子吧?”

    周承业大大方方地说道:“我与三娘在长街之上偶遇,一见之下便已倾心,这段日子难以忘怀,听闻昨日三娘在大庄严寺受了惊吓,所以便忍不住唐突登门,想要安慰几句。”

    杨玄珪其实已从女儿杨玉燕那里零零碎碎地知道了一些关于周承业的情况,今日见面之后也觉得很不错。杨家与周家本当户对,若是真能让杨玉瑶与周承业喜结连理,倒也是件大喜之事。所以杨玄珪也没有刁难周承业,好好地鼓励了一番之后,便喊杨玉燕过来,领着周承业来到杨家后院的花园之中。

    杨玉燕在前面带路,走到房外无人处时,忽然停了下来,有些扭捏地问周承业:“我听昨日救我们的郭家大郎提及,他与你似乎关系很好?”

    周承业一副十七岁的身躯中藏着的是一颗两世为人已经年近三十岁的心,他一见杨玉燕这副模样,便知道面前这位女子只怕是对郭元忠动了心思。

    周承业佯装什么也没看出来,很肯定地说道:“没错,我跟郭元忠那个家伙的关系好的很,经常结伴出游,饮酒作诗。”

    杨玉燕犹豫了片刻,然后说道:“下次大家一起出去游玩的时候,二郎可不可以唤上我一起去呢?”

    “没问题!就怕你不肯赏脸呢!”周承业一脸的高兴加热切。

    现在的杨玉燕,在男女感情方面,就像一只小心翼翼的兔子,刚刚从窝里探出个头来,禁不住任何惊吓,周承业可不敢跟她开玩笑,而且还要装出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表情。

    昨日郭元忠在大庄严寺内的表现,让周承业刮目相看。如果能够促成郭元忠与杨玉燕走到一起,而周承业又娶了杨玉瑶的话,郭元忠和周承业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十分亲密,这比刻意地去笼络收买却要强上很多。

………………………………

第七十二章 一颗芳心为君系

    

    听说周承业登门求见,后院之中的杨玉瑶心里又是欢喜又是紧张,偏偏还要装出矜持的样子,不胜娇怯地安坐于后院一架花藤之下,静静等候心上人的到来。

    昨日在大庄严寺遇险,让杨玉瑶到现在想来还觉得后怕不已,她实在没想到自己竟然在天子脚下、皇家第一寺院之中被人劫持,而且是在光天化日之下。

    当她被几个凶顽的歹徒持刀带往密林深处时,当时的心中真是万念俱灰,只怕自己女儿家的清白便要惨遭蹂躏。当时杨玉瑶已经想好了,若是歹人正要对她施暴,她便嚼舌自尽,绝不做那种乖乖就范的羊羔。

    幸好,就在杨玉瑶心灰意冷的时候,从树丛之中忽然冲出来几人将自己救了下来。当她看到昆仑奴手起匕落地杀人时,首先感到的居然不是惊吓,而是想起了周承业那张带着几分坏笑的脸来。等到歹人们全都横尸当场时,她这才被浓郁的血腥气冲的晕厥了过去。

    等到杨玉瑶转醒之后,她得知救了自己的居然是周承业的书童和家奴,那个时候她觉得被意中人保护和在乎的感觉真好。

    等到杨玉瑶有些疲惫地从长安县衙的大门中走出来时,她看到了正一脸着急在人群中翘首眺望的周承业。那个时候,她觉得自己今生若是要嫁人,那就一定要嫁给周家二郎这样的男子。

    虽然两人的认识和相遇很短暂,但周承业对杨玉瑶的这份关心和在乎,让杨玉瑶觉得自己很幸福。

    杨玉瑶沉浸在一片遐思之中,忽然听到耳边响起了那个令自己夜夜难眠的声音:“玉瑶,我来看你了!”

    周承业的声音并不大,但充满了关切和安慰的味道。

    “不是说好等我离开长安时,你才来送我么?”杨玉瑶不敢抬头看,微微低头说道,露出一段洁白如玉的后颈。
     竒_書_網 _W_w_w_。_q ǐ_S_u_W_α_N_G_。_C_ò_M 

    周承业没有正面回答杨玉瑶的问话,说道:“昨日得知你在寺中遇袭,当时真是让我心急如焚。我去了寺庙,发现你们被带往长安县衙,便又跟了过去。后来,县令送你们出来,本想上前安慰几句,却看到你和杨家小妹被坊正大人接走了。”

    “奴家就知道二郎不是凉薄狠心的男子。”杨玉瑶的声音中有安慰和舒怀的味道。

    周承业心里暗叫一声“侥幸”,这女人心呀,还真是海底针。若是昨日不去县衙门口等一遭,今天不专门来杨家探望一趟,指不定面前的小娘子心里对自己有多大的意见呢。

    一对有情人见面之后,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语,他们坐在树荫花藤之下,又说有笑的样子却是羡煞了远处负责“盯梢”的杨玉燕。

    “玉瑶姐姐来长安这么多天,脸上的笑容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舒畅过呢。难道男女之情真有这么大的魔力?”杨玉燕在心中暗自思索和琢磨。

    周承业从怀中掏出一本手抄书稿,递到杨玉瑶的面前,然后轻声说道:“玉瑶,今日我来,主要是安慰你。我知道你喜欢收集我写的那些诗作,这里有二十首诗,具是我所做,今日送于你,权当是临行前的一份礼物。”

    杨玉瑶非常珍视地讲周承业的书稿接了过来,轻轻地贴着自己的胸口捧在手心,然后抬头朝周承业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说道:“二郎,今日你来见我,是否也是为我送行呢?”

    周承业点点头,微笑着说道:“是啊,前一次我们不过是在乐游原上见了一面,结果便给你带来了这么大的一个麻烦,幸好我的好兄弟郭元忠仗义出手,否则我会抱憾终生。今后,在我的力量没有强大到足够保护你之前,我们尽量少见面,直到将你迎进周府!”

    周承业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如同这清晨的阳光一般和煦温暖,但杨玉瑶分明从他的眼睛中看出了一种自信和坚决。

    杨玉瑶觉得,此时周承业脸上的笑容,是她见过的最令人心动的笑容。她脸上没有一丝失望的神色,目不转睛地看着周承业的双眼,轻声说道:“此生再无风和月,一颗真心为君系!”

    周承业看得出来,杨玉瑶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一丝的做作和虚伪,这与后世那位风流成性的“虢国夫人”毫不沾边。

    一颗真心为君系!

    穿越而来的周承业,不需要金山银山,因为凭他的头脑,将来必然可以让周家富可敌国;不需要显贵的家世,因为就算他出生于草根贫民之家,他一样有信心搅动这大唐盛世的风云。

    周承业最需要的是一种心灵的归宿和寄托,因为他跟其他所有的人不同,只有以心换心,将他空荡荡的内心世界全都填满,才会让他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上不是那么孤单和寂寞。

    离开杨家的时候,周承业觉得自己充满了力气和信心。他没有告诉杨玉瑶,自己今日之所以提前赶到杨家道别,却是为了在接下来的半年之中,专心致志地在长安城内大干一场,让那些对周家心怀不轨的人见识一番自己的手段,让周家真正走上牢固强大的道路。

    现在的周家,看似一帆风顺,因为有第一宰相的支持和照拂,在长安城内也算有几分面子和影响力。

    但,这些还远远地不够!

    别人不知道张九龄面临的危机和黯淡前景,可周承业知道。别人不知道李林甫的极端危险可怕,但周承业知道。周家如今的一切好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旦张九龄倒台,不出一年,周家便会被彻底赶出长安,甚至是全族尽灭。

    周家最近遭遇的这些事情,不过是朝中大佬们相互试探的游戏罢了,远远低谈不上惊心动魄和残酷无情。即使如此,在这场游戏之中,已经有人开始为之付出生命,尽管还没有周家人流血。

    以周承业对于李林甫的深刻认识,估计到现在李林甫也就把周家当成通往权力高位上的一块小小绊脚石而已,一旦他想搬掉,只是一弯腰那么简单。

    但是这一次,周承业决定做一只能够把大象干翻的蚂蚁,无论如何也要让祸害了大唐盛世的李林甫无法遂愿。

    能跟一代权奸勾心斗角,真是令人向往的人生呀!

………………………………

第七十三章 再上青楼

    

    从杨家出来之后,周承业带着成仁和成义两兄弟大摇大摆地向大唐“红灯区”平康里而去,看这架势,只怕夜里是要眠花宿柳呢。

    不知情的人如果看到这一幕,肯定会在心里大骂一句“狗改不了吃屎!”,又或者替杨家三娘觉得不值。

    前脚才从心上人的家中离开,后脚便摸进青楼去喝花酒的男人,能是什么好东西?

    这次,大家却是错怪了周家二郎。

    周承业是个心思缜密而又小心机警的人,昨日陈记酒楼和大庄严寺两处同时出事之后,周承业便立即决定将自己与郭元忠、裴和安、李子琰等人交往转入地下,这样做对自己、对兄弟都有好处。

    昨日夜间,郭元忠离去之时,周承业便与他约好,今后哥几个碰头的地点从陈记酒楼转到他们之前经常出入的平康里,这样就让有心人觉得几人不过是酒肉交情,而且还是那种纨绔到家的狐朋狗友。

    当守在倚翠馆楼下的小柱子忽然看见周家二郎从门口走进来时,顿时露出欢喜的表情,热情地跑上前来迎接。小柱子说:“二郎,好久不见你来了呢!坠儿姐姐都跟我抱怨了好几回!”

    “呵呵,最近被我家大人管的很严,总是无法过来吃酒玩乐,倒是惹得坠儿不高兴了呢。”周承业一副云淡风轻的气势,摇着一柄折扇大咧咧地便上了楼。

    “哎呦,二郎来了呢!今日让哪位姑娘陪着呀?”一阵香的刺鼻地脂粉味儿扑面而来,楼上的老鸨看见周家二郎上了楼,脸上顿时堆出了一朵花,热情似火地迎了过来。不过在周承业看来,老鸨的脸就像一根大麻花,实在谈不上赏心悦目。

    “今日还是让坠儿姑娘伺候吧!”周承业派头十足地说道。

    老鸨于是喜眉笑眼地去让坠儿准备,得了赏钱的小柱子也下楼去迎接其他的客人,周承业则大刺刺地坐在供客人等候的地方,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