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雄 >

第147章

唐雄-第147章

小说: 唐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鄯州兵强马壮,从来都是对抗吐蕃的重要力量。去岁各位在青海湖附近痛击吐蕃,令朝野上下为之振奋,本督希望自今日之后,各军厉兵秣马、整军备战,利用四个月时间做好参战的各项准备,力争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之中再展雄威!”

    厅内众将听说唐吐之间又有大仗要打,顿时摩拳擦掌,个个神情激动。

    开完鼓劲大会之后,杜希望又分别按照序列单独接见了临洮军、河源军、宣威军、安人军、威戎军、绥和守捉、合川守捉、白水军和神威军的将领。

    鄯州境内的振武军原本驻守石堡城,这次被郭英义全部带往西川,而石堡城则由驻守莫离城一线的白水军派出一支偏师驻守。

    杜希望与其他各军将领见面时,基本上说的都是差不多的话语,无非是鼓励众将安心本职,争取在即将到来的大仗之中立下大功,只要大家用命,到时候他会极力向兵部举荐大家,使得大家能够在战后有所晋升。

    老杜在兵部这两年也不是白干的,有他这些话做鼓励和安慰,鄯州众将心思渐稳,总算是稳住了局面。

    见到王忠嗣时,杜希望的态度格外亲热,仔细询问了白水军扩编训练的具体情况,还排着王忠嗣的肩膀说:“王将军乃不世将才,日后的功绩必然不是本督可以相比的,希望你能为鄯州各军做出榜样和表率来!”

    王忠嗣如今气度非凡,沉稳老练,他没有被杜希望这一通吹捧吹晕了头脑,而是十分谦虚地说道:“都督抬举末将了,若说不世将才,我大唐非周承业将军莫属,本将与其相比,还是有许多不足!”

    杜希望见王忠嗣如此谦虚,心中更加喜欢,颔首说道:“王将军如此虚怀若谷,本督却是更加放心!实不相瞒,来时圣上曾经特意嘱咐过吾,要特别对你和周二将军进行督促,务必使你二人戒骄戒躁,再立新功。如今看来,你这里我是根本不用操心了,倒是那个胆大包天的周二,还真是让我头痛!”

    王忠嗣是个厚道之人,这大半年来白水军和神威军私下里的合作十分紧密,简直就像是兄弟一般,而白水军更多的时候却是从神威军这里得了好处,他替周二辩解说道:“都督切莫因为周将军年少,便以为他生性浮躁不稳,实际上本将与周将军相交以来,时常为其心思缜密和沉稳果断而折服。神威军有周将军坐镇,吐蕃想休想从他手中讨到半分便宜!”

    杜希望心里暗说一声但愿如此,然后再与王忠嗣交谈一会,便让人去喊周二来见。(未完待续。,!

………………………………

第二八五章 兵多也犯愁

    

    前文里就曾交待过,这两年周家与杜希望暗中走动频繁,老杜对于周二还是很照拂的。

    正因如此,所以周二眼看着各军将领走马灯似地从自己面前走进内厅,然后过一会儿又满脸激动地离开,他自己则优哉游哉地端坐椅上,喝着茶水。

    然而,当周二最后一人走进杜希望的书房时,却没见到老杜的好脸色。

    杜希望唬着脸说道:“郭使君临离鄯州时,从神威军选走精兵一万,按照编制,你麾下当还剩兵力一万整,明日本督便与其余各军主将前往伏俟城,检阅神威军!”

    周二看着老杜,使劲眨巴了几下眼睛,差点脱口问出:“我擦,老杜你这是几个意思?!”

    看着周二一副无辜加委屈的表情,杜希望又说了一句:“本督从长安来时,有闲言碎语攻讦你利用职务之便吃空饷,神威军实际兵源数目并没有两万!”

    只这一句,周二便知道了老杜的意思。感情,杜希望这是要带着各军将领,对神威军进行一次不打招呼的抽查!

    屋内没有别人,周二于是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恬着脸跟老杜商量着说道:“大人,能不能让我今日先走一步?伏俟城内呼啦啦一下子去了那么多将军,我怕手下人准备不足,到时候怠慢了各位!”

    “不行!明日你与本督同行!”

    “啥?要是我不先行一步,万一到时候露出了马脚咋办?”

    “哼。你既然敢做,又何必怕别人去查!”

    周承业拍了拍脑门,急忙解释说道:“大人,估计您是理解偏了!我就实话告诉您吧,如今在伏俟城内可不止一万兵马,而是差不多有三万之数……”

    这下轮到杜希望吃惊了,他霍然起身,盯着周二那张年轻的不像话的脸,压低声音说道:“你小子不是忽悠老夫?伏俟城里何时会有这么多的兵马?”

    周二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后脑勺,然后一脸“腼腆”地回答:“不敢欺瞒大人。多出来的近两万人中。有一万人是当初我为神威军准备的预备兵力,这次郭使君带走神威军一万正兵之后,便自行增补进入神威军。”

    “有五千人是白水军的预备兵力,现正在伏俟城与神威军一起合训。剩余的四千多人。是今年才招募进来的异族雇佣兵。属于编外之兵。”

    杜希望听了周二这话。脸都绿了,他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道:“也就是说,你非但没有吃空饷。实际上还多养了两万的部队?”

    “额,算是吧。”周二继续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呀你,真是不让人省心!”老杜都不知道该怎么数落周二了。“你知不知道,你这属于私下蓄兵!若有人弹劾你意图不轨,你的罪过可就大了!”

    按照当时大唐军中的情况,吃空饷不过是小过失,因为各军都存在这种问题,但若是大量超编制地积蓄兵力,那可就是图谋不轨的大罪!

    “大人,神威军的情况您最清楚。当初兵部虽然给了两万的编制,可户部却只给发放一万人的军饷,另外一万人的军饷一直拖欠不发。为了应付青海湖西的复杂局面,我可是自掏腰包养兵备战!”

    “当初您也是支持郭使君和我向兵部提出的停止招募镇兵而改为长征兵提议的,我派了副将贾二龙前往各地招募失地的良家子弟入伍,结果他出去不过月余,便给我招回来好几万人!”

    “我当时看见这些青壮都是老实本分、能够吃苦的好汉子,所以不忍心将其遣散回乡,所以全都招进了军中。当时王将军也知道此事,正好白水军也要扩编,于是替我解决了一万五千人的名额问题……”

    周二也不瞒杜希望,将自己招募扩编部队的内情全都交了实底。

    杜希望起初只是不信周二会吃空饷,因为他知道周家的生意如今做的有多么大,周二犯不着为了那区区一点蝇头小利而触犯法条。因为不信,所以他才想出这么一招突击点兵的办法,当着各军主将的面,替周二正名。

    如今,老杜是不用为周二吃空饷的谣言而担心了,可他却要为周二私自蓄兵的事情烦恼。

    “为了堵住别人的嘴,你现在还是不能独自返回伏俟城!你赶紧给留守伏俟城的将领写封信,委派信得过的心腹连夜送回去,让他们抓紧时间将伏俟城内多处来的近万兵力赶紧带出去,有多远给我藏多远!”

    杜希望也是个敢担当的人,立即便想到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大人,你的意思是允许一万预备兵现在就转为正规军?”

    “只要你保持神威军的总兵力不超过两万,其他的事情都好掩饰!另外,神威军和白水军合同练兵的事情暂时也不要让太多人知晓,特别是要瞒着吐蕃奸细和探子。从今日起,你和王忠嗣两人要装出内斗和交恶的假象,切莫再走的那么近!”

    周二有些郁闷地想,自己这一年来跟王忠嗣在明面上走的很近么?自己就那么没有脑子,连忽悠吐蕃人的主意都没有想过?

    在杜希望的授意之下,周二立即提笔书信数封,然后委派雷万春火速送回伏俟城内,交给哥舒翰、鲁大勇和贾二龙。

    哥舒翰接到周二的密信之后,立即去找了常建和甘瑜,让二人在三日之内为自己准备可供一万部队食用一个月的粮草。

    常建和甘瑜看过周二的亲笔书信之后,二话没说便分头去准备部队出征的一应军需物资。

    鲁大勇接到书信之后,从城中近两万预备部队中挑出一万训练时间较短、看上去稍差一点的士兵,给他们发放了神威军正规部队使用的兵器铠甲,然后集中在一处进行训练和管理。

    贾二龙接到书信之后,从鲁大勇挑剩余的九千士兵当中挑出五千人来,然后交给了白水军常驻伏俟城的参将李光弼,让其立即带着这五千兵马返回莫离城。

    至于剩下的近四千士兵,贾二龙命令他们暂时脱下训练时所穿的军服,然后带着他们出城前去支援正在布哈河下游屯田的几处屯堡。

    也就是说,哥舒翰会在杜希望带着“将军观摩团”抵达伏俟城之前,将神威军最为精锐的一万正规主力部队带走,至于他为什么要让常建和甘瑜为其准备一个月以上的粮草,那就不得而知。

    郭英义从神威军带走的一万士卒,多数是步兵。因为西川地形多山,并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军团作战,所以哥舒翰带走的这一万精兵基本上是以骑兵为主,其机动力绝对超乎常人的想象。

    让鲁大勇留守伏俟城,于情于理都很合适,毕竟他是神威军的副将,周二不在的时候,他便要按照顺序进行代理。只是他刻意只挑一万训练时间最短的士兵给各军将领观看,却有点让人想不通。

    哪个当将军的不是希望自己的军队能在人前威武雄壮、杀气腾腾?

    经过这么一番布置,如今伏俟城内便只剩一万部队,完全符合了各方的要求和标准。

    三天之后,在沿途各军的护送下,杜希望带着七八位将军抵达了鄯州都督府行辕绥戎城。

    所谓的行辕,有点像后世的前敌指挥部。

    绥戎城原本是绥戎军驻守的大本营,后来绥戎军由大唐皇帝陛下亲自赐名神威军,大本营便移往伏俟城,而绥戎城则被前任都督郭英义从周二手中抢了过来。

    众将在绥戎城中稍作停留,仔细参观了整座城池的防守工事,特别是都督行辕内的各种陈列布置,个个深受启发。就连一向不苟言笑的杜希望,在看到自己的行辕之后,也是满意的直点头。

    周二则是一脸郁闷地看着众人,心里不停地嘀咕着一句话:“这可都是老子前年用钱堆出来的啊!”

    参观完了绥戎城,数千大军护送着“观摩团”的高级将领们继续向西而行,直奔数百里外的伏俟城而来。

    之前,青海湖周边是被吐蕃人所控制,所以人烟稀少,只有吐蕃的一些游牧部落活动。

    如今,整个青海湖已经完全被唐军防护起来,因为神威军和白水军牢牢地控制着吐蕃人东进和北上的通道,所以青海湖北岸的汉人渐渐多了起来。

    看着不远处正在放牧的鄯州汉家牧民,还有偶尔开垦出来的一块一块田地,杜希望的心里思绪交集。他感叹说道:“谁言西海是不利人居的荒废之地?且不说这里是天然的优良牧场,只要百姓肯吃苦,照样能够开垦出万顷田地出来!”

    周承业作为陪同的主要将领,接口说道:“都督所言极是!青海湖这一带地域对于我大唐而言,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也是难得的牧场、果园和农场,决不能落入吐蕃人的手中!”

    其余将领闻听二人之间的对话,纷纷停了下来,仔细向着远方眺望,似乎受到了一些触动。

    又过了几日,众将安然渡过布哈河,终于抵达边塞重镇伏俟城。

………………………………

第二八六章 沙场点兵

    

    雄踞青海湖畔的伏俟城,曾经是吐谷浑人的王城,所以整座城池的规模要比小小一座绥戎城大了许多。

    杜希望当初担任鄯州都督的时候,伏俟城还在吐蕃人的手中,所以他并没有机会入城一观。如今站在这座经历战火不久的城池之下时,杜希望实在无法想象当初的绥戎军是如何仅凭七百骑便夺下了这座城池的。

    相比于墙高城厚的鄯城和湟水城,吐谷浑人当初修建伏俟城的水准还是差了一些,不仅把伏俟城修筑的毫无特色,而且整座城池的防御能力也很一般。

    但是,自从周二接手伏俟城之后,为了确保神威军在海西(青海湖以西)地区有一座坚不可摧的大本营,他从大唐内地招募了大量的建筑工匠,一天也不停歇地加固和翻修着伏俟城。

    如今,时间已经距离周二入主伏俟城有一年之久,整座城池也终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映入杜希望眼中的伏俟城,实际上已经不是昔日的伏俟城。整座城池比之一年前加厚了一丈,加高了一丈五尺,原本直溜溜的城墙外围,还修筑了至少不少于三十个的马面。

    除了添筑了能够形成自上而下立体攻击的马面,城墙上端还新修筑了好几座角台和角楼,添加了密密匝匝的女墙垛口。在每座角台之上,则摆放着令人胆寒的大型床子弩。

    这种弩,可以将长达一丈多手臂粗细的弩箭射出五百步之遥。乃是克制各种大型攻城器械的超级凶器。

    更让人觉得无语的是,伏俟城加固至今,工程仍未结束,按照周二的设想,不仅要在正西的城墙中央修筑一道雄伟的正门,还要在城门外修筑一座超大型的瓮城。原本可供人马同行的南北两座城门之外,则同样修筑外城郭,今后用来安置附近的屯户。

    杜希望是带兵打仗的行家,所以当他由远而近地仔细观察了伏俟城的防御之后,这才无法想象周二当初是如何夺下这座雄城的。在杜希望看来。莫说是七百骑兵。以伏俟城这种变态的防御程度,就算是七万大军齐聚城下,没有个几天时间的强攻,也不见得能够拿下这座城池!

    周二看到杜希望和其余众将都是一脸惊愕和难以置信的表情。心里自然十分得意。他也不做解释。只顾着带领众人向城中的大校场走去。

    不等周二他们入城之前。站在高高的角楼上负责瞭望的雷万春,便不断地将“观摩团”的行止报告给鲁大勇,好让鲁大勇领着一万士卒在校场上做好迎接检阅的各项准备。

    周二进城的时候。鲁大勇正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对着士卒们进行动员:“孩儿们,让你们在人前露脸的机会来啦!就在今日,新任鄯州都督杜大人带着各军统领亲临伏俟城,前来检阅神威军。”

    “大家经过了半年的苦练,如今已经不再是什么也不懂的普通老百姓,你们是堂堂大唐边军战士,你们是无往不胜的神威军一员!待会演练时,一个个都把眼睛给我瞪圆了,把腮帮子给我咬死了,把全身上下的力气都使出来,把杀气全都爆发出来!”

    “大家今日若是表现上佳,本将承诺给每人多加三天年假!如果在杜大人面前丢了周将军的脸,三天没有饭吃!”

    台下的士兵都是精挑细选的老实青壮,他们平时训练的时候就很听话,如今听说好好表现可以多三天假期,而偷奸耍滑则要饿三天的肚子,顿时一个个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只等杜都督来时好好表现一番。

    不多时,鄯州都督杜希望在众将领的前呼后拥下阔步走上了点将台。

    有道是:兵过一万,无边无沿;兵过十万,扯地连天。

    如果行军时每排并列五名士兵,前后两列之间的距离为两米,那么一万人的队伍便是四千米的长龙,也就是八里长。这还没有算战马和车辆需要更大的前后距离。

    那么,一万士兵在集中列队时,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