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全能尖兵 >

第304章

全能尖兵-第304章

小说: 全能尖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233的兵不一样,他们必须学习所有类型的课目,空军特种部队的要学,海军蛟龙突击队的要学,陆军特种部队的绝活也要学。

毫不夸张,233的兵上天可以开飞机,下海可以指挥潜艇,小的可以执行单兵暗杀任务,大的可以指挥一个团乃至一个师的大兵团作战,简直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

所以233的兵单是培训都会经历很长的时间,一般是三年。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经过培训的人都能考核合格的,所以能从预备队晋升B组的兵,一半都不到,而经过训练成为了B组以后也不是就一劳永逸的,进入B组后大家会被派出去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上天入地,各种类型的任务都会经历,只有每一种任务都圆满完成了,积累够了足够多的任务积分,也就是拥有了足够多的经验,这才能晋升A组,而A组里也有一二三等的差别,所以可想而知,想要成为A组的尖兵是多么的困难和不容易。

是以七组的五个兵尽管现在表现还算可以,但大家并不敢放松,更不敢得意忘形,大家只要还想更进一步,那。。。。。。那就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所以星期天这一天大家都没有外出,而是集中精力一起搞了一些训练。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是星期一了!

星期一这一天,大家首先要进行高压氧舱的训练。

高压氧舱是专门为潜艇兵设计的特殊训练,主要考察潜艇兵的身体能不能适应潜艇的环境。

毫不夸张,潜艇兵肯定是世界上最为辛苦的兵种了,一出任务就是几天,要是服役的是战略核潜艇,那有可能一出任务就是三个月甚至半年,换句话说,就是三个月里大家都必须呆在一个铁皮罐子里。

潜艇在海面下航行,压力高,湿度大,温度高,而且潜艇还晃来晃去的,实话实说,大多数士兵都是无法适应这种环境,所以必须进行选拔和淘汰。

一般新兵入伍后,经过3个月的教育和训练即下连队走上工作岗位,而潜艇兵的“孵化”过程要更加漫长艰难,一般长达8个月。除了执行海军统一制定的入伍教育训练与考核大纲以外,还需根据潜艇兵种特点,训练损害管制、水下脱险等考核项目。

除了损管、脱险等基本的通用技能以外,学员在培训期间还会每人分配一个对应潜艇型号的专业,如鱼水雷、舵信、雷达、声呐、轮机等专业。这些专业之间的知识融合度很小,所学专业决定了学员将来在潜艇上的工作岗位和战斗序列,这是不可替代或变更的。换句话说,其他兵种可以随意更换工作岗位,但潜艇兵——几乎不太可能,你学什么你就只能干什么!

高压氧舱是考察一个兵是否能适应潜艇环境的最便捷途径。

星期一,早上,八点,早操和早餐结束后半个小时。

苏秦带着七组的另外四个人一起,跟着教员去高压氧舱的训练室。

其实就是一个房间里摆着一个铁罐子。

训练的时候,人钻进铁罐子,随后关上舱门,密封,加入高压氧气,受训之人安静坐在里面就可。

“我现在带你们去见负责你们今天训练的教员同志!”带队的教员一边带着大家朝训练室走去一边道。

这个教员主要负责七组的整体管理和训练安排,但每一个课目的具体训练则由相关的教员负责,其实也就相当于这个教员是大家的班主任,其他是任课老师,这样的关系!

“谢谢教官!”大家都客气地道。

“不客气,这是我的工作,大家训练途中有什么需要,或者有什么不方便直接和课目教员沟通的,可以找我。”

没一会儿,大家便走进了高压氧舱的训练室。

“这是你们的高压氧舱训练教员何庆群同志!”

“教官好!”大家齐声问好。

简单交代了一番,高压氧舱教员便道:“好了,下面开始今天的训练!首先请大家进入高压氧舱!”

高压氧舱前后左右都有舱门,此刻舱门都是打开的,大家便各自找了一个舱门进入。

待得所有人进入高压氧舱,教员便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把舱门全部关了起来。

之后,教员拿起布话器道:“检查气密性!”

“是,检查气密性!”工作人员在操作台上按了几个按钮,片刻,他抬起头看向教员:“气密性良好,可以开始训练!”

“准备训练!”

“是,准备高压氧舱训练!”工作人员答应了一声,随后啪啪啪的在操作台上按了一些按钮,片刻,嗡的一声,各种仪器启动的声音响起。

第680章 高压氧舱训练

680高压氧舱训练

高压氧舱里。

教员拿起布话器道:“加压,五米!”

“是,加压五米!”工作人员回应了一声,随后旋转操作台上的旋钮。

于是没一会儿,高压氧舱里,苏秦等人便觉得胸中一阵烦闷。

此刻,高压氧舱里的大气压力与水下五米的压力相同,大家肯定会有点不太适应,主要表现为胸闷,身体不适。

但还好,这并不影响呼吸,只要身体素质还可以,很快便能适应。

而且大家的身体素质都是非常好的,适应能力很强,是以没一会儿,大家便都适应了这种状态,身体里也不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了。

但这个测试才刚刚开始。

过了一会儿,教员再次道:“加压十米!”

“是,加压十米!”工作人员回应了一声,继续加大舱室里的气压。

这一次,大家适应得更快了。

很快,教员又道:“加压十六米。”

“是,加压十六米!”

这一次,中间停顿的时间稍长,大家适应的时间比之前稍稍长了一些。

高压氧舱的训练会把压力加大到水下十八米的强度!

这个压力可不是随意选择的,十八米的压力,不大不小,既能检查出学员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极限,但又不至于让新训学员的身体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

不一会儿后,教员通过监视器看了看情况,当他发现舱室里的情况非常良好,立即又道:“加压十八米!”

“是,加压十八米!”工作人员把舱室里的大气压力调节到了跟水下十八米一样的强度!

教员放下布话器,抬起头看着监视器。

看了几秒钟,他重新拿起布话器:“压力已到,开始吸氧!”

坐在舱室里的七组成员听到口令后,齐齐拿起挂在身旁的氧气罩戴上。

咳咳咳!

舱室里顿时一阵咳嗽之声。

高浓度氧气刚一进入肺部时大家都有些不太适应,是以咳嗽得有些厉害。

今天的这个高压氧舱测试一方面是测试人体在高压中,肺部是否对吸入的高浓度氧气过敏,另一方面测试耳膜能否调节身体内外的空气压力差的平衡。

在潜艇下潜时,如果耳膜调节不了压力平衡,将会对身体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

如果无法通过高压氧舱的测试,那就无法成为潜艇兵。

潜艇水下遇紧急情况,潜艇兵须吸氧急救,如果对高浓度氧气过敏,那也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潜艇兵。

想要成为合格的潜艇兵,必须通过文化测试、心理测试、氧过敏试验三道关。每一道关卡前都会有人要告别还未来得及开始的潜艇兵生涯。

文化水平决定了专业知识能否学好,心理素质决定了到潜艇上能否干好,氧过敏试验则是生理机能的一项补充测试。

高压氧舱里。

苏秦等人终于是适应了高浓度的氧气,很幸运,七组的几个兵没有一个出现高浓度氧气过敏的情况。

这种东西可不是能由人控制的,海上泅渡的考核中大家还可以通过精神上的坚持和相互鼓励克服困难一起完成,可是高压氧舱测试是身体最为本真的反应,谁也左右不了,不会过敏就是不会过敏,会过敏就是会过敏,谁也无法操控!

而且,也不能操控!

假设七组的一个兵出现了无法通过高压氧舱测试的情况,那就算大家关系再好也不能帮他作弊,否则一旦他进入潜艇,可能就会出现生命危险。

所以实话实说,关于这一项测试大家的心中多少都还是有点忐忑的,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过敏,身体是天生的,谁知道他是怎么样的呢!

还好,大家都通过了,都没出现无法适应高压、或者是高浓度氧气过敏的情况!

苏秦左右看了一眼,发现大家都很正常,这才轻轻地松了一口气,之后,他竖了竖大拇指,其他几个人见了,也都相互竖了竖大拇指,相互鼓励!

舱室外。

教员把目光从监视器上收了回来,随后和旁边的几个工作人员对视一眼。

“这几个兵不错!”教员暗暗地点了点头。

高压氧舱这个测试每一段时间就会开展,一些是舰艇新兵的测试,另外一些则是部队上派出的学员进行的测试,目的各有不同,但实话实说,表现能有今天这么好的还是不太多。

“下面进行最后一项测试!”教员扭头看向了旁边的工作人员。

“是!”工作人员应了一声,随后按下一个开关。

这时。

高压氧舱里忽然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随后,教员的声音响起:“高压氧舱出现危险情况,请全体测试人员立即打开舱门进行紧急撤离!”

什么?紧急情况?撤离?

七组的五个兵一怔。

这之前没有任何的通知啊!

没有人说还要测试紧急撤离啊!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这种突然袭击才能监测出大家的真实水平!

就在这刹那,噗的一声,舱室里忽然喷出一股呛人的白烟。

看到白烟,苏秦一下站了起来。

几乎就在同时,其他成员也一起站了起来。

“吸氧,闭气,然后分头查找开关打开舱门,雷云,你去那一边,石青牛,你去那一边,张小绒,你去那里,李葭欣,你去那里,我去这一边,行动!”

苏秦用手语下达指令。

大家一起出生入死这么长时间,相互之间早已经无比默契,虽然还是达不到苏秦期望的那种高度,但也很接近了,所以他比划了几个手语,大家一下就明白他的意图了,比说话还快!

苏秦大口地吸了一口氧气,随后取下氧气面罩,把氧气面罩挂在了舱室壁上,之后,他猫着腰转身去了他的责任区域。

这个高压氧舱其实有好几个门,前后左右都有,刚刚进来之时大家就分别从四个舱门进入,所以此刻出去到底应该打哪一个舱门,或者是哪一个舱门才能打得开,大家谁也不知道,只能分开查找。

苏秦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一查了一番,但没能打开。

这时,石青牛砰的一声打开了舱门。

“这边,快!”石青牛小跑过来拍了拍大家的肩膀,指了指他负责的方向。

大家连忙按顺序出了舱室。

“这些教员。。。。。真够贼的!”跑出舱门之际,大家都不由在心中暗暗腹诽。

进高压氧舱时,舱室往后左右打开了四个门,可是哪儿知道,出来的时候,舱门却在另外一个位置。

刚才大家要是没有分工,要是乱作一团,要是只是拿着前后左右那四个舱门拉拽,只怕现在都还出不来。

他们没想到的是,看到他们的表现,负责这项测试的教员和工作人员全都呆住了!

这个测试表现很好的兵他们并不是没有见过,可是只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找到了舱门而且如此训练有素的,真的是今天第一次才见!

这几个家伙到底是哪一个单位的?

大家心里都愈发好奇了起来!

第681章 风火轮

681风火轮

这一天的上午十点,大家结束了高压氧舱的训练。

不过他们并不能休息,接下来大家还要进行抗眩晕训练。

这一个星期大家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除了吃饭睡觉外几乎都得训练。

潜艇和舰艇一样,很多人都会面临晕船的问题!

抗眩晕训练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大家被教员带到了训练场。

“下面我们进行抗眩晕滚轮训练,首先由我示范,大家注意观察,有什么问题,等我完成了示范再问!”

教员先把滚轮训练的要点简明扼要地进行了讲解,随后便亲自示范。

教员即将开始示范之际,苏秦悄悄换了一下位置,来到了最后一个。

嗯?

看到这一幕,教员眼眸一凝。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示范完毕,他朝张小绒道:“张小绒同志,你先来!”

“是!”张小绒答应了一声,并无任何的退缩或畏惧。

她小跑来到滚轮面前,先把脚踩稳了,然后伸手抓住上面,稍作调整,他便对教员道:“报告,准备完毕!”

教员走上前去转动滚轮!

因为是第一次训练,所以教员转动滚轮的速度并不快!

转了一会儿,滚轮渐渐停止,随后,张小绒从滚轮上下来,看准前方就是一个一百米冲刺。

教员的要求是在滚轮上转上二十圈,然后下滚轮立即跑一百米。

对大多数第一次参加滚轮训练的士兵来说,在上面转二十圈左右,下来时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人的平衡感觉也基本丧失,所以不要说跑一百米了,就是走几步都会跌跌撞撞。

不过令教员没有想到的是,张小绒却非常轻松,从滚轮上下来后没事儿一般,跑一百米的时候也冲得飞快!

“嗯?”教员眼睛一亮:“这个女兵。。。。。不错啊!”

“第二个,石青牛同志!”教员喊。

“到!”石青牛大声答应了一声。

教员没想到的是,石青牛的表现也非常不错,就跟张小绒差不多,并无任何眩晕的感觉。

“这个兵也不错。”他暗暗点头。

之后是雷云,然后是李葭欣!

教员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个兵也都非常不错,没有一个出现了眩晕的情况。

“你们几个以前是不是进行过滚轮训练?”教员忍不住好奇地问了起来。

“报告教官,没有!这是我们第一次见滚轮!”石青牛把胸一挺,大声回答。

“没有?”教员愣了愣,没有进行过相关的训练,又不是海军出身,第一次滚轮训练能有这样好的表现,不可思议啊!

“真的没有?”教员追问,随后又道:“相似的训练。。。。。也没有?”

相似的训练?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石青牛再次回答:“报告教官,我们只是进行过原地转圈的训练!”

原地转圈?

教员一愣。

“对,一只手打直,一只手揪着耳朵,像这样!”石青牛一边说一边示范了起来。

教员看了看,顿时哦的一声,恍然大悟!

“你们知道这一次要搞抗眩晕训练,所以提前进行了适应,是吧?”他笑着问。

“报告教官,是的!”石青牛再次得意洋洋地回答了起来:“这个方法是苏秦同志教我们的!”

苏秦?

教员一愣,随后看向了站在最后一个的苏秦。

这一次的滚轮训练苏秦站在最后一位。

不过他原来并不是最后一个,而是他暗暗和其他队员换了位置,这才变成了最后一个。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想观察一下其他人的训练,看看大家的情况,好在下面休息的时候做一些合适的安排。

不过他一直往后缩的这个做法在教员看来就成了胆小害怕以及退缩的标志了。

“他?”教员有点不太相信,顿了顿,他道:“最后一位,苏秦同志!”

“到!”苏秦应了一声,昂然走出队伍。

一切就绪,教员来到滚轮面前。

他正要转动滚轮,不想,这时忽然有另外一个同事过来找他。

“雷云同志,你过来转动滚轮!”他指了指雷云。

“是,教官!”雷云把身一挺,大声回答。

教员朝外走了出去。

雷云来到滚轮前!

嘿嘿嘿嘿——

他咧开嘴朝苏秦笑了笑!

片刻!

呼的一声,他重重吐了口气,然后双腿呈马步状,气沉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