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张飞避而不谈他提出的问题,坚持要渡河,黄猗暗自叹了一口气。
“如果将军需要,我们可以先造木筏,然后推入河中,组成浮桥,在半个时辰内运过两到三千步卒,在对岸建立阵地。骑兵有些困难,战马在浮桥上走,需要一定的训练。当然,最大的困难是选择时机,如果突然下雨,河面变宽,浮桥宽度不足,渡河固然不易,渡河之后来不及撤回来更麻烦。”
张飞点了点头,思索片刻。“我会谨慎从事,就请黄长史为我准备浮桥吧。”
黄猗转头看看麋芳。
麋芳也拱手说道:“有备无患嘛,劳烦长史了。”
黄猗很无奈,只得答应了,命技师们准备指导张飞麾下的工匠制作浮桥。在与讲武堂的学生一起探讨战法时,他又派人回刘备中军,找到诸葛瑾,通报相关情况,希望诸葛瑾能出面,让刘备制止张飞。
在他看来,现在绝不是主动出击的好时机。
——
诸葛瑾犹豫了很久,走进了刘备的中军大帐。
刘备与法正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歌舞。见诸葛瑾进来,他笑着招了招手。“子瑜,你来得正好,快入座,尝尝这刚到的美酒。”
诸葛瑾入座,喝了两杯酒,寒暄了几句,这才将刚收到的消息说了一遍。刘备听完,哈哈一笑,转头对法正说道:
“益德立功心切,按捺不住了。”
法正举着酒杯,点点头。“办法是个好办法,只是有些危险,要从长计议才行。”
诸葛瑾一听,就有些急了。黄猗极端不看好这场战事,这才冒着惹张飞不快的危险,让他来通报刘备。可是听法正这意思,似乎并不打算阻止张飞,还想大打一场。
“使君,军师……”
“子瑜,不要紧张。”刘备哈哈大笑。“幽燕都护攻取河间,北海相攻取渤海,张郃、高览的族人不是被俘,就是投降,早就没有斗志。大军合围邺城在即,我们抢先一步,也没什么不好。真等天气转凉,几路大军并进,哪里还有我们立功的机会?”
诸葛瑾提醒道:“话虽如此,但张郃善战,不会轻易投降的……”
刘备打断了诸葛瑾。“你知道邢子昂么?”
“听说过,德行堂堂邢子昂,是河间名士。”
“没错,他本来去行在见驾,是想谏止度田的,现在却改变了态度,要去做官了。”刘备嘿嘿一笑。“邢子昂去行在之前,曾去过张郃大营。在他之前,还有个叫卑湛的,和张郃关系更好,如今在冀州印坊做祭酒。邺城虽然未下,冀州人心却已经归顺朝廷,张郃又岂能例外。这时候和我军拼命,他怕是有病。”
诸葛瑾皱着眉头,看向法正。
他觉得刘备太乐观了,希望法正能劝劝刘备。
眼下整个大营里,最得刘备信任的就是法正。法正又是天子派来的军师,想必不会那么轻狂。
法正笑笑。“子瑜不必担心,使君不会让张将军一人面对张郃的。对了,陈元龙休整得如何,能上阵了吧?”
“恐怕还有些问题。”
“那就让他守后营吧。”法正说道:“使君将亲自上阵,击破张郃,为他报仇雪耻。”
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上浇油
诸葛瑾不仅没能劝住刘备,也没能劝住陈登。
一听说刘备要亲率主力增援张飞,与张郃决战,打算让自己守大营,陈登立刻急了,一口拒绝。
这么好的机会,岂能让张飞独擅其功。
张飞想报仇,他也想报仇。
被袁术羞辱过后,他也留意过诸军的训练,还和黄猗进行了一些交流,意识到袁术虽然无耻,却没说假话。
他的部下的确是诸军之中较弱的,不仅无法和禁军相提并论,就连刘备的中军也比他略胜一筹。
一旦大军合围邺城,他必然沦为看客,立功的机会非常有限。
陈登立刻赶到中军,向刘备请令。
他的部下虽然损失不小,却没有伤及根本。作为主力,直接进攻张郃或许有些吃力,但策应张飞,为张飞提供侧翼保护,或者作为疑兵,分散张郃兵力,一点问题没有。
刘备原本有些犹豫,可是在陈登的坚请下,他还是同意了。
等陈登兴冲冲地出了门,法正从内帐绕了出来,微微一笑。
刘备咂了咂嘴。“孝直,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妥?”
法正入座,笑道:“使君,陈元龙是英雄,前途无量,只是以士大夫自居,不肯下人。若为一郡太守,自然无妨,卧而治之可矣。可是统兵在外征伐,若不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岂能得将士死力?”
刘备摸着下巴,点了点头。
在洛阳时,他曾与关羽多次交流,关羽就着重提到了这一点。
天子练兵之法的根基是爱惜士卒。不仅是从生活上关心,更是从精神上尊重。只有将士卒看作心腹手足,加以爱惜,重视他们在战斗中积累的经验,并加以提炼,才能万众一心,所向披靡。
如果只是为了利用士卒,表现得爱兵如子,心里却不尊重士卒,不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就无法发挥士卒真正的潜力。
陈登出身世家,在这一点上,他是做得不够的。尊卑贵贱有如鸿沟。他可以做到爱惜士卒,让他们衣食无忧,却很难从心理上尊重他们,将他们看作与自己一样的士。
四民皆士这种观点,陈登是不认可的。就算认可,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真正往心里去,更不可能落实在行动上。
就连脾气火爆,经常鞭笞士卒的张飞都要比他强一些。
如果能借着这次机会,让他见识到练兵方法上的欠缺,并加以改正,或许是件好事。
他可不希望陈登将这种世家子弟的习气带到海外征伐中去。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刘备与法正商量,中军前移,随时准备驰援张飞、陈登,尤其是后者。
张郃最具杀伤力的是骑兵,而陈登偏偏没有多少骑兵。要想补上这个短板,只有刘备亲自出阵。
——
收到诸葛瑾的回复,得知刘备不仅没有阻止张飞的意思,反而全军压上,准备与张郃正面决战,黄猗很头大。
他可以为张飞准备浮桥,却无法为刘备的大军准备足够的浮桥。一旦被张郃发现,刘备就算有两三倍的兵力也无法渡河增援,只能看着张飞部与张郃硬拼。
反复权衡后,黄猗写了一封军报,命人送回行在,交给祭酒虞翻,由虞翻决定是否要上报天子,安排将领增援。
前将军段煨的大营就在漳水南岸,增援起来方便。
两天后,信使返回。祭酒虞翻奉诏去了渤海,协助孙策作战,不在行在。那封文书交给了留守的人,将上呈天子。
但天子会不会重视,甚至什么时候能看到,就说不准了。
黄猗很头疼。无奈之下,他又找到诸葛瑾,请他去一趟行在,或者给诸葛亮写封信,请诸葛亮关注一下,及时进呈天子。
诸葛瑾也很着急,立刻赶往行在。
——
诸葛瑾离营不久,张飞就发动了进攻。
为了掩饰张飞率领的主力,刘备和陈登同时在张飞的上下游佯动,做出勘察地形,准备强行渡水的态势。
张郃果然上当,派人沿着漳水构建了多个阵地。
眼看分兵的效果达到,张飞挑选了一个看起来不太可能下雨的凌晨,突然发动了进攻。
由辎重营预先打造好的木筏被推入水中,由上游用绳索进行牵引,向对岸延伸过去。几个将士在大盾的掩护下,立在筏上,准备强行抢滩。
在岸边,数百弓弩手严阵以待,压制对面随时可能出现的冀州军,不让他们走到河岸,阻挠浮桥的搭建。
经过讲武堂技师的指导,这几座浮桥搭建得很顺利。在十余游骑出现对面,发现河面上的浮桥时,十座浮桥已经搭建完毕,全副武装的徐州军将士鱼贯过桥,在对面立阵。
游骑随即开始奔射,对正在列阵的徐州军进行骚扰,并企图冲到河边,毁掉浮桥。
与此同时,两名骑士向大营急驰而去。
张飞看得清楚,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最多一刻钟,附近的游骑就会集中起来。最多半个时辰,张郃的主力就能赶到。
“快,快过桥。”张飞连声大喝,命令将士们加速过桥。
只要在对面列下坚实的阵地,才能挡住张郃的反扑。
将士们加快速度,几乎在浮桥上奔跑。
浮桥剧烈的晃动起来,有几个士卒立足不稳,落入水中。
见此情景,张飞虽然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只得让将士们保持速度,避免落水。身上披着铁甲,里面还有厚厚的战袍,就算水性再好,也很难靠自己的力量生还。
当初黄猗对他说,半个时辰以内渡过三千人,绝非虚言,是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做出的判断,不是他想快一点就能做到的。
看着对面不断冲击阵地的冀州游骑,张飞心急如焚。
浮桥的确可以运三千人,但在对方的游骑袭扰下,这三千人必然会有损失,能不能完成立阵,甚至能不能守住浮桥,都是一个问题。
要想完成既定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送百十骑过去,以骑破骑。
张飞和黄猗商量,看看有没有办法让浮桥稳一点,好让他将亲卫营送过去。
黄猗打量了张飞两眼。“仅仅是亲卫营吗?将军不过去?”
张飞老脸一红。他的确是想亲自过去的,没想到被黄猗一眼看破。
“不可以吗?”
黄猗咂了咂嘴,摇摇头,抬手一指对岸。“我劝将军不要冒险。那些游骑进退颇有章法,应该是有备而来,我担心这是一个陷阱,特别针对将军的陷阱。”
张飞一惊。“不至于吧?”
“不得不防。”黄猗正色说道:“我听说,张郃为人谨慎。他既然奉命守此,不可能对附近的地理不加以了解。哪些地方能渡,他应该一清二楚。虽有刘使君和陈将军设疑兵,将军选择的地点也必在他的警惕之中。”
第八百九十八章 尔虞我诈
张飞想了想,接受了黄猗的建议。
他被张郃击败过,知道张郃的狡猾,不想重蹈覆辙。
再被张郃击败一次,他要被关羽笑一辈子。
于是,张飞又问黄猗,该如何解决步兵面对骑兵冲击的窘迫?如果不想办法,送到河对岸的步卒守得太辛苦了。时间久了,伤亡必大。
黄猗打量了一会儿战场,叫过几个技师商量了一下,建议张飞在过漳水的步卒背水列阵,让强弩手登上浮桥,为步卒提供远程辅助。
弩的射程远,有步卒在前面挡着,弓弩手可以尽情射击。可是对骑兵来说,临河冲击,速度不可能加到极致,被弩命中的可能性大增。
张飞觉得有理,随即照计施行。
对面的步卒收缩阵营,背水列阵。近百强弩兵登上浮桥,对骑兵进行精准打击。
随着弩机扳动,十几枝弩箭飞驰而去,七八名骑士中箭。虽然落马的只有一人,其他人只是受伤,却也被吓了一跳,不敢再轻率向前。
骑兵的冲击变缓,步卒胆气复壮,缓缓向前挤压,为更多的步卒渡河提供空间。
张飞非常满意,拍着黄猗的手臂,连声称谢。
黄猗客气了几句,心里却有些遗憾。
张飞的部下终究还是训练不够,步卒结阵而斗的战斗力有限,弓弩手命中率太差,落点的控制也不准,相互之间的配合同样不够紧密。如果是他的部下,这一阵射击绝不可能只有一个落马,还让他们救了回去。
张飞练兵的水平还是不够精细,有待提高。
归根到底,还是普通士卒的积极性不够,被动的听指挥,没有主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法。
大将的部署再周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具体执行的时候还要靠前线的都伯、屯长们临机决定,才能将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这需要一批训练有素的中低级将领。
别说张飞的部下,就算是禁军,现在也做不到这样的配置。讲武堂的学生数量远远不足,毕业之后最少也是曲军侯一级,能在都伯、屯长一级配备讲武堂毕业生的极少。
将来讲武堂规模扩大,连伍长、什长都经过基本的训练,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能带着那样的精锐征战天下,何人能敌?
黄猗有些心动。
“长史,你看。”一个技师突然叫了一声,伸手指向河水。
黄猗看了一眼,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再仔细一看,发现河水似乎浅了一些,连浮桥都下沉了不少。
“怎么会……”黄猗愣了一下,抬头看向远处看去,突然大叫一声:“不好,张郃可能要突袭陈登。”
张飞正看着对面渐渐占据上风的部下兴奋,突然听到黄猗的声音,大惑不解。他回头看向黄猗,茫然道:“长史何出此言?”
黄猗脸色非常难看。“陈登选择的位置是一个砾石滩,水位比较浅,对不对?”
张飞想了想,点点头,随即也变了脸色。
战前他对附近的地形做过了解,知道哪里水深,哪里水浅。
陈登选择的地点还是他推荐的。那里水面比较宽浅,水流比较缓,上游带出来的石块大量沉积,形成了一大片砾石滩。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地形,是陈登不甘于做疑兵,也想寻找机会渡水。
他们想到了这一点,张郃自然也会想到。
如今水面突然下降,陈登会不会趁机渡河且不说,张郃却完全有可能让骑兵涉水渡河。
人不能走的,马可以走,还可以带着人走。
“立刻通报陈将军,让他千万小心。”张飞大声喝道,心急如焚。
他很想带着亲卫骑去增援陈登,但他又放不下对面的战场。如果张郃真的去袭击陈登,对面必然没有主力,正是他渡河的好机会。
“长史,我当如何?”
黄猗仔细想了想,摇摇头。“这一切都是猜测,将军不宜轻举妄动,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张飞连连点头。
张郃太狡猾了,谁知道他会不会不去袭击陈登,只是虚晃一枪,引自己分兵去救。
为了实施疑兵之际,刘备的大军分作三处,现在却成了最大的破绽。救任命一处都需要时间,都可能中了张郃的计。
最好的办法,就不为所动,照原计划执行。拼着局部受损,也要渡过漳水,逼近张郃的大营,逼他自救。
——
几乎与黄猗发现水位下降的同时,法正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夏季水盛,水位突然下降实在不正常,很难不引起人的注意。
就当他提醒刘备要小心的时候,对面出现了高览的战旗。
刘备还在怀疑张郃是不是故弄玄虚的时候,法正已经意识到不对劲。
漳水是干流,水量极大,要想使水面在短时间内肉眼可见的下降,绝不是一件小工程。这甚至不是张郃、高览就能完成的工程量,可能需要城中审配的配合。
如此大费周章,显然不会是为了虚张声势。
法正立刻提醒刘备,抓紧时间渡河,然后在对面设置防守阵地。为了避免对方的骑兵冲击,最好能阵前设置拒马,并大量运输弓弩用的箭矢。
两军交战,箭矢的消耗极大。如果来不及供应,弓弩兵就会成为普通的步卒,只能用随身携带的环首刀作战。
刘备对法正言听计从,立刻下令加紧运输,甚至冒险让将士涉水渡河。为了加快速度,将士们在十几只小船的两端系上绳索,来回拖动,以节省人的重量,多运一些物资。
见刘备不仅没有选择谨慎以待,反而加快了渡河的速度,对面的高览也不敢怠慢,命部将高翔率领数百骑发起进攻。
刘备二话不说,带着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