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士孙瑞准确的把握住了李式冲击的方向,及时增加了阵地的厚度,避免了被骑兵直接穿透的后果。无数步卒号呼着向前,一边用身体支撑前面的同伴,一边向马背上的骑士刺出长矛,射出箭矢。
李式心急如焚,连声呼喝加速。
即使他作战经验不够丰富,也知道一旦失去速度,骑兵的下场有多悲惨。
在对密集列阵的步卒,阵形相对稀疏的骑兵根本无法抗衡,常常会陷入以寡敌众的境地。
骑兵加速并不需要太大的空间,只要有半个战马身位,有经验的骑士就能让战马向前突击,冲撞对手,不断扩大空间。
李式身边的亲卫都是久经沙场的骑士,看到形势不对,不用李式吩咐,就互相配合,马首、马尾相连,小范围内转圈,准备保护着李式突围。
卫尉营的卫士们大多没有类似的经验,仅凭一腔血勇,挡不住骑兵的冲撞,眼睁睁地看着骑兵渐渐活动起来,却无可奈何,只得尽可能用手中的长矛去刺、用长戟去勾推马背上的骑士。
对于这种快速移动的目标,长戟显然要比长矛好用一些。
但也仅仅是好一些而已。
骑士们不敢怠慢,挥舞手中的战刀、长矛格挡,全力反击。
看着眼前纷乱的人群,听着双方将士愤怒的嘶吼,兵器相击的脆响,李式心慌意乱。
他忽然意识到,朝廷的的南北军并非他想象的那么弱,并非一冲即溃那么简单。
此刻,他只想离开此地。
肩膀更疼了,箭头似乎更深了。
李式一阵阵头晕目眩,眼前也模糊起来,汗水更是如浆般涌出。
——
士孙瑞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虽然形势如他所料,步卒大阵挡住了骑兵的冲击,甚至困住了李式,但他清楚,这都是暂时的。
卫尉所属的步卒本来就不是野战主力,他们的职责是保护宫城,并不清楚如此对抗骑兵。
用不了多久,这些骑兵就能脱离战场,重新组织冲击。
届时这些步卒还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体力迎战,他也没有足够的把握。
“击鼓,命射声营掩护,步兵营出击。”
战鼓声炸响,左右两翼的沮俊、魏杰同时下令出击。
“发!发!”沮俊大声吼叫着,顾不得汗水如注,腌得眼睛生疼,一个劲的命令麾下的将士全力射击,阻击更多的骑兵冲击。
魏杰带着步兵营的数百步卒突出阵地,杀向李式的身后。
他要阻断李式的退路,将李式死死咬住,不给他发起第二次冲击的机会。
步兵营是南北军中实战能力最强的一支力量。魏杰原本主动请缨,首战李式,却被士孙瑞否决了。
士孙瑞将更难的任务交给了他。
七百步卒,不仅要截断冲阵骑兵的退路,还要面对随时可能增援的骑兵,风险之大,仅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但魏杰还是答应了。
他知道,除了他之外,士孙瑞没有其他的人可以依靠。
这本身就是一场豪赌。
胜了,朝廷重振旗鼓,赢得一线生机。
输了,大家一起死。
魏杰长刀高举,须发贲张。“前进者赏,退后者斩!”
“杀!”他的从子——司马魏猛率领十余名部曲冲在最前面。
正在接应李式脱困的骑兵看到步兵营杀来,立刻明白了他们的用意,不敢怠慢,数十骑策马冲来,拉弓急射。
魏猛中箭,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他反手抓往箭杆,大吼一声,将箭拔出,看了一眼策马冲来的骑士,纵身跃起,在骑士一箭射中他腹部的同时,将箭杆插进了骑士的胸口,同时将骑士撞下了马。
更多的人和马冲过他们的身边,魏猛倒地,吐出一口血沫,眼睛失去了神采。
魏杰策马从魏猛的遗体旁驰过,匆匆扫了一眼,顾不上悲伤,再次举刀大呼。
“杀——”
“杀——”步兵营的将士怒吼,跟着魏杰向前猛冲。
更多的骑士拨转马头,冲击魏杰的阵形。
移动中的步卒缺乏严密的保护,正是骑兵出击的最好机会,几骑冲锋,就能截断步卒的攻势。
“亲卫营,跟我来。”魏杰怒喝,策马前冲。
一个羌人骑士策马挺矛,直奔魏杰而来。
从魏杰的甲胄可知,这是一名比二千石大官,杀一个,抵十几个普通步卒。
魏杰冷笑一声,长刀斜挥,格开羌人骑士刺出的长矛,顺势拖刀,刀锋掠过骑士的脖子。
羌人骑士脸上的狞笑瞬间凝固,首级飞起。
第八十二章 士孙瑞的豪赌
刘协隔着士孙瑞的阵地,看到了步兵营主动出击,与飞熊军骑士战在一起,目瞪口呆。
他知道士孙瑞有赌命的想法,却不知道士孙瑞赌性这么大,居然让步卒去截骑兵的后路。
更让他感到恐惧的是,魏杰主动出击,不仅士孙瑞的左翼暴露了,他的左翼也暴露了。
如果有数十骑兵从左翼杀来……
这时候,他才真正明白士孙瑞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是真正的赌博,不仅赌上了士孙瑞的命,也赌上了他的命。
老头,你狠!
刘协暗自腹诽了一句,却无计可施。此时此刻,退是没法退了,只能硬着头皮上。
“王昌,你带十人去保护魏步兵,千万护得他周全。”
两军交战,主将是对方重点关照的对象。一旦主将阵亡,士气遭到重创,失去指挥的部队很快就会溃成不军。
王昌没有犹豫,跳上战马,带着十名侍郎飞奔而去。
侍郎步骑兼备,下马是虎贲,上马是羽林。
可惜郭武、徐晃都不在,只能由实力稍逊一筹的王昌带队。
王越不敢大意,给史阿使了个眼色,师徒俩一左一右,一手持长刀,一手持盾,随时准备为刘协挡箭。其他人则大半在刘协的左前方列阵,准备迎战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
刘协也拔了出长刀,做好了拼命的准备。
他一会儿看看正在冲杀的魏杰,一会儿看看正面的士孙瑞,偷空再看一眼远处杨奉的大营。
就在数百步之外,胡封率领两千步卒列阵,防备杨奉、杨定。
如果胡封这时候杀过来,他就只有亲自上阵砍人了,能砍几个算几个。
得到了王昌等人的增援,魏杰一边迎战截击的骑兵,一边顽强地向李式背后楔入。
战场一片混乱,刘协根本看不清楚人影。他只能靠战旗的位置和战鼓的声音来判断,至少魏杰还活着,还在战斗,还在进攻。
士孙瑞正在调集兵力加固阵势,尽力拖住李式,等待魏杰合围。
右翼的射声营射出的箭渐渐稀了,没有了之前的声势,只能隐约听到沮俊的喝骂声。
刘协第一次发现,沮俊骂起来人也很粗俗、下流,和营中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士卒没什么区别。
更远处,一片寂静,什么声音也没有。
——
胡封转身看向远处,心中疑惑。
战鼓声响了太久,超出了他的估计。
在他看来,李式最多只能冲三次阵。如果三次依然不能破阵,他就算不服气,也只能放弃。
一是战马无法支撑长时间的奔跑,二是李式控制不住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
如果能一鼓作气,击破士孙瑞的阵地,自然皆大欢喜。
三战不克,就没人愿意听李式的命令了。
可是战鼓声持续的时间已经超出了三阵,而且听起来就像没有第三阵,又或者第二阵与第三阵配合得极好,以至于分辨不出来。
正在胡封疑惑的时候,有骑兵狂奔而来,报告了一个让胡封又惊又喜的消息。
李式被士孙瑞困住了,左翼的魏杰正在出击,企图切断李式的退路。
为李式捏一把汗的同时,胡封意识到自己可能面临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魏杰出击,士孙瑞的左翼空虚,他和他身后的天子都没有足够的兵力保护。
尤其是天子。
胡封有些犹豫。
机会是好,但他骑兵太少,只有近百亲卫骑,用来突袭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如果步骑协同进攻,又会让李式的右翼暴露,一旦杨奉看到机会,突然出击,李式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而且步骑出击的速度不够快,未必能抓住天子。
没等胡封做出决定,对面的杨奉大营突然响起了战鼓声,营门大开,一队步卒冲出了大营。
胡封暗叫可惜,顾不上去捡便宜,下令准备战斗,同时派人通知李式。杨奉出击,如果不能及时击破士孙瑞的阵地,就立刻撤出战场。
两名骑士领命,策马飞奔而去。
胡封踢马轻驰,在亲卫的簇拥下来到阵前,却惊讶地发现有数十辆大车正从杨奉大营里出来,每辆大车上都是鼓鼓的麻袋,在步骑的保护下,向西南方向急行。
胡封突然意识到,杨奉出营可能不是增援士孙瑞,而是要给杨定送粮。
但他随即又否决了自己的判断。
这……怎么可能?
天子危急,杨奉不去增援,却忙着给西凉人杨定送粮食?
这一定是计,里面装的不是粮食,而是土。
权衡利弊后,胡封决定按兵不动。
——
杨奉横戟立马,看着远处的战场,一言不发。
眼前的场景,多少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胡封就在视线可及之处,但他既没有前来阻截,也没有后撤,而是在原地立阵,保持警戒。
在胡封的身后,鼓声隆隆,喊杀声震天,搅起的烟尘直冲云霄,战况之激烈,可想而知。
但他更清楚,天子御营的兵力就那么多,能打成这样,想必已经尽了全力。
他觉得天子有些傻。
为了一个杨定,值得么?
但他又有些佩服天子的傻。
天子能对西凉人杨定信守承诺,应该不会对我空许诺言。
跟着他,或许真能光宗耀祖,甚至实现大贤良师未能实现的太平盛世。
杨奉一边想,一边派出游骑打探消息,谨慎地前行。
李式正在与天子激战,想必不会有太多的兵力用来侦察。
毕竟他们的目的就是抓住天子,而不是什么杨定。李式的兵力也有限,只有全力以赴才有成功的可能。
游骑很快送回消息,前面十余里的范围内除了提供警戒的游骑,没看到其他人马。不仅没看到李式、胡封的部下,也没看到郭汜的部下。
杨奉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由,郭汜要么被李式挡住了视线,要么是不想惹麻烦,很可能不知道他为杨定送粮的事。
杨奉心中微动,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既然没有人阻击,送粮也就没什么危险可言,又何必以主力送粮?
眼前的胡封才是行走的战功啊。
杨奉稍一思索,随即做出了决定,一边命人通知杨定,准备接应粮食,一边将送粮的兵力抽出大半,准备进攻胡封,捡一个唾手可得的功劳。
第八十三章 老谋深算
就本质而言,白波军与西凉军没什么区别,具有鲜明的流寇作风。
见利而聚,见害而散。
心理负担,荣誉与否,一概不存在。
面对飞熊军,杨奉发自本能的畏惧,能躲就躲。
面对没有飞熊军配合的胡封部,杨奉却遏制不住自己的贪婪,立刻霸气侧漏,杀气腾腾。
与此相对,胡封则谨慎得多。
他迅速对比了一下双方的实力,觉得自己有一战之力,毋须后撤,随即下令击鼓迎战,并率领亲卫骑赶到阵前,直面杨奉。
两人想法相似,行动也出奇的一致,不管什么进攻的节奏与顺序,兵对兵,将对将,互砍就完了。
胡封的想法很简单,发挥自己的骑兵优势,直取杨奉本人。
白波贼就是一群拿起武器的农夫和庄丁,只要能第一时间击杀以勇悍著称的杨奉,剩下的都是废物,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看到策马而来的胡封,杨奉也有同感。
只要能干掉胡封,剩下的西凉兵就简单了,甚至可能不用打就自己散了。
但他没有胡封那么多的亲卫营,身边只有三十余骑,所以他明智的选择了攻击胡封侧翼,避免与胡封正面冲撞。
原本他还有些担心,毕竟论骑兵战术,胡封比他熟悉,胡封的亲卫骑几乎全部来自凉州,个人能力也远远超出他的亲卫。
但是双方一接触,他就意识到自己这些天来的训练并非全无用处,甚至有脱胎换骨的感觉。
三十余骑步调一致,相互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杨奉刚刚发出左转的命令,亲卫骑们已经齐唰唰的做出了反应,紧跟着杨奉向胡封的右翼奔去。
刹那间,杨奉有一种如臂使指的感觉,整个亲卫骑就像手中的长矛,挥洒自如。
他随即意识到,自己不需要避胡封锋芒,完全有资本正面硬刚。
所以,他甚至没有经过脑子考虑,立刻下达了再次转向的命令。
亲卫骑也没多想,本能的操控战马,再次调整方向,向胡封杀了过去。
胡封却被杨奉及其身边亲卫骑流畅的动作惊得心里咯噔一声,有一种不安的预感在心头萦绕。
但他没有仔细思考的时间,双方已经接触。
杨奉手持长矛,一马当先,直奔胡封。
三十余骑紧随其后,牢牢护住杨奉两翼,与胡封的亲卫骑展开了直接、粗暴的对冲。
不断有人受伤,不断有人落马。
双方一触即分。
杨奉挥舞长矛,刺杀迎面冲来的西凉军步卒,抽空回头看了一眼,又扫了一眼身后的战场。
身后的亲卫骑跟得紧紧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战场上有十余匹无鞍的战马,粗粗一看,大半是西凉军,不禁心中大定。
“转向,转向。”杨奉呼喝着,拨转马头,准备再战。
骑兵对冲,谁先完成转向,谁就有可能形成追击的局面,占据绝对的优势。
能在马背上转身而战的人毕竟是少数。
与此同时,胡封也在大声下令转向。
目光粗粗一扫,他就知道自己吃了亏,至少损失了十人,其中还包括几个武艺不错的亲信。
杨奉的实力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强。
胡封心中懊恼。
他对这个情况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准备,现在吃了亏,却无法轻易退出,只能硬着头皮再战,希望有机会凭着人数优势反败为胜。
他可以带着亲卫骑撤离战场,可是那样一来,不仅他麾下的步卒将遭到杨奉的追杀,损失惨重。正与士孙瑞激战的李式也将面临杨奉的威胁,很可能一败涂地。
以李式的脾气,届时一定会在李傕和姑姑面前告他一状,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
明知要吃亏,也只能含着泪,咽下这杯苦酒。
胡封气极大吼,纵马挺矛,直奔杨奉而去。
——
听到远处蓦然响起的战鼓声,看着越来越浓的黄土烟尘,刘协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对士孙瑞的老奸巨猾佩服不已。
很显然,这就是士孙瑞期待的结果。
他将自己的左翼交给了并不在场的杨奉,冒着被胡封插一刀的危险,集中兵力对付正面的李式。
他赌赢了。
胡封被杨奉缠住,明知士孙瑞的阵地有破绽却脱不开身。
老狐狸!
什么李式、胡封,包括杨奉在内,都被士孙瑞玩弄于股掌之上。
当然,可能还包括自己这个天子。
刘协转头看向士孙瑞的背影,心情有些复杂。
——
士孙瑞也在打量远处的战场,焦急地等待消息。
他知道杨奉有可能出击,但杨奉能不能缠住胡封,他没把握。
如果杨奉不能缠住胡封,结果依然堪忧。
几名骑士已经冲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