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道天下 >

第343章

汉道天下-第343章

小说: 汉道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圣明,天子圣明啊。”麋竺向御营方向连连行礼。
  “别急,还有更好的消息。”诸葛瑾抵制不住兴奋,笑出声来。“天子要见你,可能要向你请教一些商业上的事务。”
  麋竺瞪大了眼睛。“当真?”
  诸葛瑾理解麋竺的心情,用力点了点头。
  作为一个商人,仕途仅限于州别驾从事,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有见驾机会的,更别说天子要向他请教商业上的事务。
  哪怕是客套话,这也是难得的荣耀,将来可以写入方志、家传的。
  不得不说,麋竺不愧是巨贾,又完成了一次收益丰厚的投资。
  麋竺狂喜,刘备也很高兴。
  麋竺是他的妻兄,更是他最重要的资助者。天子重视麋竺,就是重视他。
  看来有必要调整一下麋夫人的身份了。
  ——
  次日一早,刘备就接到了诏书。
  他立刻和麋竺一起赶往御营。
  有人在御营门外等着,刘备、麋竺一到,就被引入大营,来到刘协面前。
  刘协一身劲装,没戴冠,简单的挽着头巾。
  他刚晨练完,脸上有微汗,面色红润,双目有神。
  刘备、麋竺上前见礼,一揖到底。
  刘协笑盈盈地看着刘备。
  继曹操、孙策之后,三国三巨头的最后一位终于登场上了。论相貌,刘备比曹操强,没有孙策帅。论气质,刘备不如曹操,却比孙策沉稳一些。
  不管怎么比,他都是中间那一个,算不上出彩。
  除了他那双及膝长臂。
  刘协伸手虚扶,说道:“听说使君擅使双剑,能否让朕一开眼界?”
  刘备躬身说道:“陛下不嫌臣技术浅陋,臣岂敢藏私。只是臣来见驾,未曾携剑,怕是要让陛下失望了。”
  话音未落,刘协招了招手,一旁有虎贲走了过来,手中托着一只木盒。
  “打开看看。”刘协说道。
  刘备疑惑地打开木盒,发现盒中有一对剑,从长短、尺寸来看,与他平时用的双剑一模一样。只是从剑的花纹和装饰来看,这对剑比他用的更精良。
  “陛下?”
  “这是朕为你准备的见面礼,你试试看,趁手否?尺寸应该是一样的,只是稍微重一些。”刘协笑道:“里面用了一些西域来的铁英。”
  刘备心中一紧。
  双剑重步法,通常用于私斗,在战场上是没什么机会施展的。知道他能用双剑的人不少,但真正看过他用双剑,甚至知道他双剑尺寸屈指可数。
  就连法正也不可能知道。
  他与法正相见之后,就没用过双剑。
  可是天子不仅知道他擅用双剑,对剑的尺寸也了如指掌,十有八九是在他身边安排了耳目,有机会接触到他的剑。
  可是他对这个人的存在一无所知。
  “谢陛下。”刘备不敢大意,取出双剑,后退两步,离开天子丈余,双手耍了个剑花。
  正如天子所说,剑稍微重一些,其他的都非常趁手,重心调校得与他的双剑几无二致。
  由此可见,那个耳目还是个知剑之人,甚至可能是用剑高手。
  但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此人可能是谁。
  难道是关羽或者赵云?
  他们倒是见过双剑,但不至于向天子透露这样的信息。万一天子问他们,他们也会提前告诉自己,让自己有个心理准备。
  “好剑!”刘备赞了一声:“臣斗胆,敢在陛下面前献丑。”
  “等等。”刘协抬起的长刀,微微一笑。“一人独舞有什么意思,朕和你试试手。”
  刘备大惊。“陛下,万万使不得……”
  “无妨,你尽管施展,伤不了朕。”刘协说着,深吸一口气,脸上笑容散去,气势也为之一变。
  刘备正对着他,感受最深。
  刚刚还和春风一般温和的天子突然变了一个人,带着无形的威压,竟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这就是天子之威?
  刘备的额头沁出了微汗。他向一旁看了看,正好看到赵云。赵云虽然有些诧异,却还是微微点头,示意他不必担心。
  刘备知道赵云是稳重之人。既然赵云说没问题,那肯定就没问题。
  想想也是,天子身边不仅有赵云这样的高手,还有王越这样的大剑士,又日日练习,勤奋远在他之上,武艺怎么可能差。
  刘备稳住心神,摆开防守的架势。
  “请陛下赐教。”
  刘协也没客气,脚步一垫,人便向前跃出,手中长刀挥出,洒出一片银光,劈向刘备心腹。
  刘备凝神静气,舞动双剑,与刘协战在一起。


第八百二十一章 四十不惑
  高手较技,举手便知高下。
  几招一过,刘备心里有了数。
  天子的武艺超出他的想象,不仅刀法纯熟,而且反应也极快。他别说战胜天子,不被天子击败就算不错了。
  法正曾说,天子每天坚持习武,日日不辍,看来绝非虚言。
  放下了担心,刘备也放开了手脚,挥舞双剑,与刘协战在一起。
  他必须展现出他的实力,让天子放心。
  法正说得好,征讨蛮夷,最重要的不是读了多少书,而是够不够强。如果不能在战场上击败对手,教化就无从谈起。
  天子重教化,但是不迂腐。
  你看他是如何对待鲜卑人、匈奴人的就知道了。
  刘备深以为然,所以对练兵格外生心。这次来参加大阅,最大的希望就是参观讲武堂,学习新的练兵方法。
  听法正说,讲武堂在阵而后战之外,对小规模的作战方式也做了充分的探讨,以适应山地、从林作战。
  东夷多山,这种战斗会很多。
  刘备身形如龙,围着刘协游走,剑如龙爪,伸缩不定。
  刘协持刀而守,看似破绽百出,却屡屡及时磕开刘备的双剑,并不时反攻,逼得刘备不能全力以赴。
  倏忽之间,百合已过。
  刘备出了一身汗,气息也有些跟不上,便主动退出了战场。他倒持双剑,向刘协深施一礼。
  “陛下刀法精纯,大有王者气象,臣自愧不如。”
  刘协微微一笑,还刀入鞘。“剑稍微重了些,不趁手吧?应该早些给你,让你练习练习。”
  刘备连忙说道:“剑甚好,臣非常喜欢。不过疏练习倒是事实。臣最近忙于军事,好久没有练双剑了。”
  “恐怕不仅是忙于军事吧?朕听说,琅琊倡家最欢迎的客人就是你和法正。为了吸引你们光顾,连冀北的伎乐价格都涨了。”
  刘备面红耳赤,有点想骂人。
  不是骂天子,而是骂袁术。
  不用问,这消息肯定是袁术送来的。袁术身为幽州牧,为了对付冀州,最近一直驻扎在冀北。
  而且他也是最好享受之人,对舞女伎乐之类的行情最为熟悉。
  刘备很快就镇定下来,一本正经地说道:“陛下,这是有人恶意中伤,不仅是针对臣与法正,正是针对陛下的仁政。”
  “和朕也有关系?”
  “正是,琅琊的倡家最近生意的确好,却不是因为臣等光顾,而是多年大战之后,重获太平,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喜悦之余,常请倡家作乐,故而倡家供不应求,不得不到冀北购买舞女乐人。”
  “是这个原因?”刘协将信将疑。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多年大战之后,户口损耗,尤其是儿童。如今琅琊安定,不少人家都想续弦、纳妾,多生几个孩子。冀北女子身体强壮,皮肤白晢,性情又坚韧,最受欢迎。”
  “这样的女子是普通百姓买得起的?”
  刘备笑了两声。“陛下,若是平时,普通百姓的确买不起。如今冀州战事未休,加之官吏暴虐,民不聊生,人贱如鸡,买得起的人就多了。”
  刘协瞅了刘备一眼,笑而不语。
  洗手净面,一起入座,共进早餐。刘协听取了刘备的报告,问了一些与袁熙交战的情况。
  刘备一一作答。
  他这次亲自率部来洛阳参加大阅,指挥权交给了张飞、陈登和麋芳等人,法正作为军师,总揽全局。
  考虑到平定冀州之后要转战辽东,刘备希望朝廷能拨付一些战马,加强骑兵的战斗力。他本来有一些杂胡骑,但多年过去,战马损耗不少,一直得不到补充,骑兵的战斗力不断下降。
  刘协答应在刘备进入冀州战场之后,由幽州提供一部分战马。
  说完政务,刘协向麋竺请教起了海上的商路。
  作为徐州巨贾,麋竺起家的关键之一就是朐县的特殊位置。
  朐县既是中原不多的海港之一,又是横贯帝国的东西干道的最东端。早在秦统一天下时,朐县就成了大秦的东大门。
  兼有海陆之利,再加上麋竺的长袖善舞,发达顺理成章。
  但本朝重经学,门阀已然坐大,麋竺空有财富,想入仕却不容易。
  如果不是陶谦与本地大族相处不和睦,麋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入仕。如今他抓住了机会,全力支持刘备坚定彭城,不仅成了刘备器重的亲信,更成了天子的座上宾。
  他非常兴奋,知无不言。
  海上商路一直就有,南到交州,北到幽州。只是海上风浪大,有倾覆的危险,所以全程海路的并不多。
  比如从朐县到长江这一段,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走邗沟。
  而长江以南的部分,又有取道豫章、荆州的区别,走海路的反而不多。
  刘协听得很认真,还命人做了记录。
  他对麋竺说,朝廷打算对天下商路做一个总体规划,尽可能的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水陆商路是其中重点,需要做一个详细的调查。
  他亲自咨询麋竺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工作将由太学商学堂的师生负责,将来会有人和麋竺进行系统的讨论。
  如果麋竺愿意在商学堂做个教习,哪怕是兼职,那就更好了。
  麋竺喜出望外。
  对他来说,能入太学做教习,可比当官更有面子。
  刘备也这么想。
  他纳麋竺的妹妹为妾,不可避免地被人嘲讽为看中了麋家的钱。就连他的妻子毛氏都有些不屑。如今他想扶麋氏为平妻,肯定会遇到不少非议。
  如果麋竺能成为太学教习,不管他是哪一个学堂的,都算是真正迈入了士大夫的阶层,可以提高他的身份。
  “陛下这四民皆士,可与夫子有教无类相提并论。”刘备感慨地说道:“这读过书和没读过书的,区别真的很大。臣现在就有些后悔,年轻时没好好读书,走了不少弯路,就连作战都只是一腔血勇。自从法正奉诏辅佐臣的军事,臣才略知用兵之道。”
  刘协笑了。“当真这么想?”
  “陛下面前,臣岂敢虚言。”刘备正色说道。
  刘协点点头。“四十不惑,你现在有这样的感悟,并不算迟。更难得的是,你能在不惑之年自省不足,这可比很多人强多了。”
  他顿了顿,又道:“将东方交付给你,朕可以放心了。”
  刘备鼻子一酸,离席而起,拜倒在地。
  “臣,谢陛下。”


第八百二十二章 喜相逢
  刘协对刘备的表现非常满意。
  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人年龄越大,思想越固化,容易自以为是。想让他们改变既有观念,比登山还难。
  所以他一直将重心放在年轻人身上,不太愿意在中老年大臣身上浪费精力。与其生一肚子气,不如耐心等他们退出舞台。
  治国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再好的政策想要发挥作用,看到效果,至少也是十年之后的事。
  他才二十,有足够的时间和他们耗。
  刘备正当不惑之年,却能没什么心理负担的放弃固有经验,拥抱新政,非常难得。
  这也让他对刘备的期望又高了一些。
  以刘备目前的身体素质,至少还可以再战二十年,搞定三韩没什么问题。如果进展顺利,甚至有机会跨过那道浅浅的海峡,提前叩开倭国的大门。
  二十年后,看他的儿子能不能扶得起来。
  刘协与刘备详谈之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让他与讲武堂祭酒虞翻接洽,了解一些山地战、丛林战的最新研究成果。
  趁着刘协心情不错,刘备说起了刘琦。
  刘协沉吟了片刻,对刘备说道,刘表已经起程了,正在赶来洛阳的路上。如何安置刘琦,可以等到刘表见驾之后再说。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刘琦想在朝为官,还是随刘备出征,朝廷都没有意见,更不会特意针对他设置障碍。
  没必要。
  大乱之后,朝廷要兼收并蓄,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连蛮夷都会酌情选用,怎么可能将宗室排除在外。
  就算刘表有些问题,毕竟还没到禁锢子弟的那一步。
  刘备对此毫不怀疑。
  刘表最多算是有异志,有一些僭越的行为,比起直接质疑天子血脉,有意行废立之事,甚至想革汉家天命的袁绍,那可好多了。
  袁绍都能保住性命,也没影响袁谭的仕途,刘表父子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选不上散骑是他自己无能,不是朝廷设限。
  刘备再拜,表示自己将转告刘琦,让他安心等待。
  ——
  数日后,刘表到达洛阳。
  刘琦收到消息后,赶到城南迎接。
  经刘备转告,得知朝廷没有针对他的意思,刘琦这两天的心情轻松了许多。看到刘表时,他笑容满面,谈笑风生,还许诺要带弟弟刘琮、刘修去游览洛阳城。
  见到儿子心情好,陈氏很开心,刘表却有些恼火,忍不住呛了他一句。
  “大阅在即,你怎么没在营中练兵?”
  刘琦笑笑。“荆州兵练得再好,与我何干?既然如此,不如交给蒯异度,我自逍遥。”
  “你还真是逍遥。”刘表也觉得面上无光,不再讨论这个话题,问起了刘琦这两天在洛阳的见闻。
  得知袁绍也在洛阳养病,还没有见驾,刘表心中一动。
  “他是真病还是装病?”
  “应该是真病,我听袁显思说,吐血就吐了好几回。”
  刘表嘿嘿一声冷笑。“吐了几回血还不死,他究竟放不下什么?”
  刘琦有些惊讶。
  他一直以为刘表和袁绍同为党人,又曾一起在何进的大将军府任职,是志同道合的好友。怎么听说袁绍生病,刘表却是这个态度?
  刘表想了想,说道:“走,我去看看他。”
  ——
  袁绍睁开眼睛,看着走到面前,俯下身子打量他的刘表,挤出一丝笑容。
  “景升,别来无恙?”
  刘表微微颌首,在侍者取来的席上就座。“我很好。倒是你,病得如此之重,着实令人意外。本初,你这是心病吧?”
  袁绍愣住了,怔怔地看着刘表。
  刘表轻笑一声:“我听说太医署有良医,闻名山东的华佗就在其中。连他治都不好你的病,也只有心病了。”
  袁绍沉下了脸,声音也变得阴森起来。“这么说,景升从襄阳赶来,是为我治这心病的?”
  刘表点点头。“一晃十载,故友凋零,如今能为你治这心病的,大概也只有我了。”
  “那倒要见识见识景升的医术了。”
  刘表屈起手指,说出几个的名字。“何伯求,韩文节,王子师,张孟卓,臧子源……”
  刘表每说一个名字,袁绍的脸颊就不由自主的一阵抽动,原本锐利的眼神也变得怯懦起来,不敢再与刘表对视。
  这些都曾是他的挚友,如今不是阴阳相隔,就是反目成仇。
  好在刘表所知有限,要不然他念出来的名单会更长。
  “你的心病是哪一个?”刘表寒声问道。
  袁绍闭上眼睛,过了片刻,又缓缓睁开。“景升,既然你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就不掩饰了。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