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道天下 >

第21章

汉道天下-第21章

小说: 汉道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手很凉。
  宋都过来帮忙,脚步沉重。
  刘协摆摆手,示意她们不用急。他盯着她们看了一会儿,轻轻咳嗽了一声。
  “你们觉得朕能击退李傕、郭汜吗?”
  “自然是信的。”伏寿低声说道。
  宋都迟疑了片刻,也点点头,只是用力过猛,头上的发簪掉了下来,被刘协伸手接住。
  “不,你们不信。”刘协拈着发簪,站了起来,为宋都重新插好。“你们都不信,又如何能让别人相信?外面那么多眼睛看着呢。只要有一个人哭,马上就会哭成一片。”
  宋都猝不及防,一下子红了脸,傻傻地站着。
  伏寿盯着刘协的手,眉头越皱越紧。
  宋都不安地扭着身子,退后一步,让开了刘协。
  “陛下,你的手……”伏寿上前,握着刘协的手,面色煞白。
  刘协笑笑。“没事,朕与宁辑将军歃血为盟而已。”
  “歃血为盟?”
  “嗯。”刘协抽回手,顺手拨了拨伏寿鬓边散乱的一缕头发。“没有宁辑将军的粮食,哪能安心坚守。没有宁辑将军阻击张济,朝廷随时会溃不成军。生死之际,朕不得不如此。”
  伏寿抿着嘴唇,眼睛盯着刘协的手。“还疼吗?”
  “不疼了。”刘协捏了捏拳头。“现在提刀上阵都可以。”
  伏寿轻轻叹了一声。“陛下放心,臣妾知道该如何做了。”
  宋都站在一旁,看着刘协的手,舔了舔嘴唇,神色惊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刘协换好衣服,出了帐,董宛已经一身胡服,在帐外等着。
  当初在宫里,她就因为好动,喜欢穿轻便贴身的胡服,因此甚得先帝的宠爱。
  “陛下,走吧。”董宛摇着马鞭,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身着襜褕的伏寿。
  “你等一下。”
  刘协转身向唐姬的帐篷走去。唐姬听到脚步声,迎了出来,险些与刘协相撞。刘协连忙停住脚步,向后退了一步。
  “嫂嫂。”
  唐姬欠身行礼。“陛下这是……”
  “李傕将至,朕要去诸营巡视。塬上的事由皇后安排,有不趁手处,还望嫂嫂援手。”
  唐姬看看伏寿,伏寿曲膝致意。唐姬淡淡笑道:“陛下言重了,皇后虽年轻,却出身世家,行事颇有章法,何须妾饶舌。”
  刘协转身看了一眼御营外的大臣家属。
  无数人站在帐门口,向这边张望。见刘协看过去,有人退了回去,有人无动于衷的站着。
  “大战将至,难免人心惶惶,还望嫂嫂能够协助皇后,安抚人心。若有耍蛮撒泼,皇后一时撂不下脸面的,就请嫂嫂出面斡旋。”刘协回头看了一眼伏寿,轻声笑道:“皇后书读得多,却没见识过民间疾苦,万一遇上了,难免应付不来。”
  伏寿听了,上前行礼。“嫂嫂,有劳了。”
  见伏寿主动示好,唐姬也缓了神色,客气了几句,应承下来。
  刘协转身,招呼董宛一起离开。
  他走在前面,步伐不快,却很稳健,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
  “陛下,你笑起来真好看。”董宛跟了上来,歪着头,看看刘协,笑嘻嘻地说道。
  “朕不笑就不好看了?”刘协故意和董宛开起了玩笑。
  塬上的气氛太紧张了,他需要以身作则,展示必胜的信心。
  对自己的相貌,他还是有信心的。先帝刘宏且不说,生母王美人可是个慧质兰心的赵国美女,身材高挑,相貌出众。
  “嗯……”董宛想了想。“也好看,就是……难以亲近。那什么,天家威严太重,不食人间烟火。”
  董宛一边说着,一边扬起头,眨了眨眼睛。
  刘协转头瞥了董宛一眼,有点无语。
  这姑娘这几天是被伏寿压制得很了,报复性张狂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故意与天子调笑,这不是故意刺激伏寿嘛。
  “看来,你还是吃得太饱了。”刘协说道。
  “才没有。”董宛顿时瘪了嘴,摸着肚子。“陛下你看,一点肉肉都没有了。”
  路边一个妇人听得真切,认认真真地打量了董宛一眼,叹道:“原来皇后、贵人们真和我们一样,一天只吃一顿啊。我还以为是说说而已呢。”说着,拍了倚在身边抽泣的小儿一下。“看见没有,贵人们都一天只吃一顿,你还敢哭?再哭就把你送到西凉人的鼎里,煮了让人吃。”
  那小儿吓得脸色煞白,抬起手,紧紧地捂住嘴巴。


第四十八章 众怒
  刘协停住脚步,转头看了一眼那个孩子,心中不忍。
  那小儿约三五岁光景,瘦得皮包骨头,眼睛显得格外大。左眼好像受了伤,又红又肿,原本还算清秀的脸变了形,看起来很是怪异。
  刘协很想走过去,安慰他几句,甚至给他一点食物。
  但他控制住了自己的冲动。
  他可以给这个孩子一点食物,但他无法供应所有人食物。
  段煨能提供的粮食是有限的,否则他也没必要让非战斗人员日食一餐。
  “这是谁家的孩子?”刘协轻声问道。
  董宛看了一眼,撇撇嘴。“黄门侍郎丁冲的儿子,好像叫丁仪,偏偏最不懂礼仪,一饿就哭,整夜整夜的哭,哭得人心烦。”
  “丁仪?”刘协再次打量了那孩子一眼,尤其是他红肿的左眼,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丁冲自己就是非战斗人员,口粮仅能果腹,的确没有多余的粮食来救济妻儿。
  不过,大家都不容易,日子过得难的也不仅是丁冲。
  “安排太医给他检查一下眼睛。饿两天不会死,眼睛上的伤不处理却有可能瞎。”
  王越点点头,转身安排人去传太医。
  刘协又走到丁仪面前,弯下腰,伸手摸了摸丁仪的脸,轻声说道:“坚持一下,打败李傕、郭汜,朕请你吃肉。”
  丁仪吓坏了,仰着脸,愣愣地看着刘协,口水却不争气的流了下来,与纵横的泪水痕迹混在一起。
  “吃……吃肉?”
  “嗯。”刘协用力的点点头,直起身,看向四周,面对一双双饿得发慌的眼睛。“还有你们,打赢了,我们一起吃肉。打输了,朕和你们一起被人吃。”
  丁冲的夫人在一旁听得真切,眼神凌厉的眼神变得柔软了些。她拍了拍丁仪的脑袋。
  “竖子,还不向陛下谢恩。”
  丁仪掸掸袖子,有模有样的行了一礼。
  人群中,有人微微欠身,向刘协致意,更多的人呆立不动。
  ——
  下了塬,刘协穿过董承部曲家眷的营地。
  这里比塬上人更多,也更热闹,一路走来,不时听到路边帐篷里的哭泣声和责骂声。
  有大人哭,有小孩哭,还有大人、小孩一起哭。
  路边蹲着不少孩子,大有十来岁,小的三五岁,三五成群的挤在一起,又黑又大的眼睛四处乱看,有的凑在一起嘀嘀咕咕,脸上还带着坏笑,和塬上的丁仪等人完全不同。
  看到董宛,不少孩子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行礼。
  “少君!”
  董宛扬着马鞭,胸脯挺得高高的,满面春风,一副大军凯旋、圣主还朝的模样。
  刘协险些笑出声来,看来董宛在她父亲营中也是个名人,尤其是在这些孩子眼中。
  “少君,今天有赏吗?”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大声说道。“我们好饿,少君能不能赏点吃的。”
  董宛眼睛一瞪。“哪有吃的,我自己都饿瘪了。”一边说着,一边用力拍着空空的肚子。
  “且——”那男孩不屑地撇撇嘴。“没吃的,谁陪你玩,散了,散了。”
  更多的孩子发出嘘声,一转眼就如鸟兽散。
  “唉——唉——”董宛愣住了,徒劳的挥了两下马鞭,却没有产生任何威慑力,几乎没有一个孩子把她当回事。
  刘协终于没忍住,笑了起来。
  董宛恼羞成怒。“陛下,你还笑我!要不是……”
  “行啦,他们至少还向你行礼,朕这个皇帝才没面子,他们都没理我。”刘协拉起董宛的手。“童心最为单纯,这就是人的本性。没饭吃,谁愿意跟着你?”
  董宛半懂不懂,只是下意识地点头附和。
  ——
  董承的大营是另外一番景象。
  没有了家眷的干扰,将士们得以专心训练,营中气氛也变得严肃许多。当值的将士是精挑细选的壮汉,身材高大,相貌威武,披甲持戟,在两侧一站,顿时多了几分铁血气质。
  董承本人头戴大冠,身披甲胄,在营门口相迎,举手投足之间顾盼自雄。
  刘协很满意。
  不管能不能打,至少精神状态不错。
  行礼完毕,董宛就扑了过去,抱着董承的脖子,又哭又笑。
  “女儿,你瘦了。”董承捏着董宛的小脸,心疼坏了。
  董宛贴在董承耳边,轻声说道:“阿翁,我好饿啊,有没有吃的?”
  董承看了看天子,眼神复杂。
  刘协叹了一口气。“阿舅,我也是没办法,只好将她带到阿舅这儿来。不过阿舅也悠着点,别让她一下子吃太多,撑坏了肚子。”
  “好,好,那我让人多准备一些干粮,让你带回去吃。”
  “不行。”董宛头摇得像拨浪鼓。“营里那么多小狼崽子,鼻子灵得很,要是闻到我身上有吃的,说不定连我都给吃了。”
  董承吓了一跳,看看几百步外的大营,欲言又止。
  “阿宛说得没错,为了能让将士们吃饱饭,有力气,从皇后、贵人到营中妇孺,都日食一餐,饿得两眼发花。”刘协转身看向董承麾下诸将。“你们的妻儿都不例外,他们都在等你们胜利的消息。”
  诸将互相看看,神情各异。
  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妻儿正在挨饿,本想趁着机会发点牢骚,现在发现连董承的女儿每天都只能吃一顿,估计皇后、贵人每天只有一顿也不是虚言,一时倒找不到理由说话。
  一个中年将领出列,拱手道:“陛下,臣等虽愚昧,却也知道以大局为重。既然皇后、贵人都日食一餐,臣等家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这些人出生入死,从不曾分开这么久,实在想念得很。能否请陛下恩准,让臣等隔三岔五,有机会与妻儿见上一面。”
  “臣等附议。”更多的将领拱手施礼。
  不能送粮食过去,将妻儿接过来吃一顿,也是好的。
  刘协看向董承。“阿舅意下如何?”
  当着诸将的面,董承自然不好否决,况且他也舍不得女儿。“请陛下恩准。”
  “诸君能以大局为重,朕也能理解你们的骨肉之情,只是李傕将至,大战在即,也不能乱了主次。朕建议,以营中训练成绩为准,成绩优异的,得与家人团聚一次,并由营中提供酒食,如何?”
  有人还在犹豫,有人便迫不及待的叫道:“陛下,就这么办。训练得好的,才有资格与家人团聚。训练得不好,大营被李傕攻破,婆娘、儿女都要被人吃了,还团聚个毬?”
  更多的人七嘴八舌地说道:“就是,这年头弱肉强食,训练不肯用心,就等着当菜人吧。”
  “没错,西凉人就是禽兽。不打败这些禽兽,谁也活不了。”
  “无论如何,一定要打败西凉人。不仅要打败他们,还要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


第四十九章 群策群力
  看着突然激愤起来的诸将,董承有些慌了手脚,连声喝止。
  刘协却暗自欢喜。
  看来这次的选择没有错,这些来自洛阳周边的将士对西凉人的恨意就像火山,一点就着,省了费心引导的麻烦。
  就冲他们这咬牙切齿、捶胸顿足的表情,只要运用得当,战斗意志是不会缺的。
  幸好没让贾诩跟来,万一这些人红了眼,直接将贾诩这个西凉人撕了,那就亏大了。
  刘协示意董承不必着急,也不在意诸将是否失礼,与他们谈论起西凉人的恶行,为接下来的战术讨论积蓄能量。
  西凉人的恶行有目共睹,只不过平时敢聚众控诉的时候并不多。这些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李傕的部下,周围都是穷凶恶极的西凉人,没事都有可能翻脸砍人,更没人敢主动惹他们,有什么怨气也只能憋在心里。
  今天逮着一个机会,旁边没有西凉人,全是义愤填膺的苦主,可以尽情控诉,不用担心有人去告密,这恨意瞬间就爆了表。
  这时,远处的官道上奔来两匹战马。
  战马狂奔,几乎四蹄腾空。
  骑士伏在马背上,仍在不停的挥舞马鞭,拼命压榨战马的潜力。
  马蹄踢起烟尘,直冲云宵,在很远就能看见,并迅速向大营接近。
  虽然只有两匹战马,烟尘也只是淡淡的一层,远远算不上遮天蔽日,但带来的恐惧却铺天盖地,刚刚还恨不得要将西凉人撕成碎片的将领们一个接一个的沉默了,不少人意犹未尽,却不敢再说,憋得面红脖子粗,仿佛被捏住脖子的鸡。
  时间不长,两骑奔入大营,来到董承的面前,汇报了郭汜已率近万步骑到达华阴,第一时间进逼杨定大营的消息。其中有两千步骑逼近,随时有进攻的可能。
  董承的脸色也有些发白,额头、鬓角全是汗。
  刘协看在眼里,却一点也不意外。
  越是弱鸡,越是叫得欢,真正的斗鸡看起来反而有些呆滞,所谓呆若木鸡就是这个意思。
  趁着这个机会,刘协示意董承入帐说话。
  董承如梦初醒,连忙喝令诸将进帐,请刘协在主席就座,然后一一介绍诸将。
  刘协不急不忙,挨个交谈,有的两三句,有的七八句,内容无非他们的籍贯,家里还有哪些人,这些年的经历。
  借着这个机会,众人的情绪再次被调动起来。
  只不过西凉人已经到了眼前,大战迫在眉睫,再说大话会有打头阵的可能,没人还敢像刚才那样肆无忌惮,说话声音也小了很多。
  刘协询问完几个校尉、司马的情况,问了董承一个问题。
  如果西凉人发动进攻,他们最有可能从哪个点突破,又有可能用什么方式进攻?
  董承没有心理准备,犹豫了半天,才在地图上胡乱指了一下。没等刘协发表意见,他就心虚地缩回了手,讪讪地笑着,用力搓着手。
  刘协没说什么,将目光转向校尉、司马们。
  几个校尉、司马互相谦让了一番,一个校尉上前,在地图上点了点头。“陛下,臣以为,西凉人的进攻更有可能从这个位置开始。”
  说完,他偷偷看了董承一眼。
  他指的位置和董承所指并不相同。
  “有什么理由吗?”刘协一边问,一边命人记录。
  “呃……”校尉定了定神。“臣与西凉人交战过,西凉人不好列阵,但他们上山下坡如履平地,即使骑兵也能策马冲上山坡。这个位置虽然有坡,却拦不住西凉人,他们很可能会突然冲上来,然后从高处进行射击,扰动我军阵势……”
  刘协觉得有理,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董承。
  这个道理并不难懂,应该说,有过实战经验的人都知道,但董承身为将领,却一点概念也没有。
  也不知道他之前的战斗是怎么打的,全靠对手犯错吗?
  董承很尴尬,额头的汗珠更密。
  刘协收回目光,夸奖了那个校尉几句,命人记录好他的发言,转头又问其他人。
  见刘协问得认真,其他人不甘示弱,陆续发言。
  这些人都是直接统兵的将领,战斗的经验比董承丰富得多,大部分发言也算是言之有物。
  几个准备不足,本想胡乱说几句,蒙混过关的人还遭到了同僚的无情群嘲。
  所有人都发完言后,西凉人可能发起攻击的位置便大致有数,之前一头雾水,觉得西凉人有可能从任何位置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