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佩印绶,领俸禄的人了。
看着眉飞色舞的魏夫人,荀文倩暗自得意。
不管皇后来不来,也不管魏夫人将来能升至什么样的官职,这第一步是她推上去的,魏夫人永远都是她的党羽。
希望这能弥补一些荀攸的失误,缓和与并州人的关系。
魏夫人有了正式官职的事很快就传开了,蔡琰、袁权先后来贺。荀文倩借此机会,置办了酒席,请她们一起聚聚。几个女子聚在一起,说些女人间的事,逗逗皇长子,开心热闹。
黄猗与吕布一起出征,袁权与魏夫人便有了不一样的关系,不免多说了几句话。
但也仅仅是几句而已。
魏夫人很兴奋,谈笑风生,滔滔不绝。袁权却不愿多说话,大多时候只是含笑听着。若非有人主动找她说话,绝不轻易开口。魏夫人倒是想和她多说几句,但一来抽不开身,二来也找不到太多的话题,只得作罢。
荀文倩产后体弱,时间稍长,便有些精力不济。蔡琰等人见状,纷纷主动告辞。
出了帐,蔡琰与袁权、王异同行,说些闲事。
“去我帐里坐坐吧。”蔡琰主动邀请道。
三人经常一起处理文书,早就是闺中好友。王异一听便拍手笑道:“听说令史帐中书多,早就想去观瞻一番,今天总算有机会了。”
袁权却有些犹豫,正准备说话,蔡琰笑道:“你不就是担心阿衡么,放心,我让人去请她,一起来说说话。正好前两天有人送来一件皮裘,我穿着有些紧,想着阿衡或许合适,只是一直没时间送过去。今天请她来,送好她,当作新年礼物。”
袁权感激地看了蔡琰一眼,没有拒绝。
蔡琰身为天子近臣,有着她们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在杨修、黄猗不在的时候,对她们姊妹的照顾也是最多的。新年还有一段时间,蔡琰已经想到了新年礼物,可谓用心。
三人一起来到蔡琰的帐篷。
帐篷很宽大,仅次于一旁的御帐,只是里面堆满了文书,就连行军榻上都摆了不少书。蔡琰收拾了一下,总算腾出一片空间,能让四人就坐。
王异却不肯安坐,得到了蔡琰的允许后,翻看蔡琰的藏书。当她看到那些书中有不少是根本不认识的异域文字时,她不由得惊叫出声。
“令史,这是什么文字?”
蔡琰转头看了一眼。“那是希腊文,你手上那部书叫《亚历山大战记》,是一位希腊雄主征战万里的行记。说起来,此人也是惊才绝艳,可惜死得早。”
“那这一部呢,看起来文字又不太一样?”
“这是梵文,天竺的文字,浮屠教的原典就是用这种文字书写的。要想了解浮屠教,必须研究这种文字才行,否则都是转抄的,难免失了原义。”
王异一边问了几种,都是她从未见过的文字,有些连国名都没听说过,不禁大为咋舌。
“令史,你是怎么学会这么多异域文字的?”
蔡琰连忙谦虚道:“我也没学会,只是收集了一些书来,还没时间研究。”她又对袁权说道:“还是姊姊说得对,求学问道,才是最适合我的。只是眼下还脱不开,无法倾心就学,只能先收着。”
袁权目光微闪。“昭姬,愿意带一个笨学生吗?”
蔡琰略一思索,便听懂了袁权的意思,笑道:“姊姊太谦虚了。阿衡若是愿学,一定能有所成就。”
王异凑趣道:“我也想学,可以吗?”
“你就是不想学,恐怕也不成。”蔡琰掩嘴而笑。
“为何?”王异和袁权不约而同的问道。
“你们营里那两个胡女训练成绩如何?”
“挺好的,这些胡女不愧是狩猎女神的后裔,本来就有底子,经过训练后,进步神速。云禄经常夸奖她们,说是女营的骑士若能都像她们一般刻苦就好了。”
“天子也听说了,嘱咐安东尼多找一些好苗子来,充实女营。西域万里,小国林立,各种语言都有。你们这些女营的官员要是能懂一些异域文字,也能向她们了解一些信息,有所准备。”
袁权与王异互相看了一眼。“天子这是准备西征?”
“这倒没有说,只是有可能。”蔡琰指指王异手中的《亚历山大战记》。“这部书就是天子特意嘱咐安东尼找来的,天子命我好好研究,尤其是其中的地理、人文。文秀,你回头问问那两个胡女,看她们是不是听说过这书里的地名。”
王异连声答应。
正说着,袁衡来了,带进来一股冷风。她披着一件旧氅,小脸冻得通红,一边呵着手,一边跺着脚。“怕是要下雪了,外面好冷。”
蔡琰起身,将袁衡搂了过来,拉到后帐,取出准备好的皮裘,裹在袁衡身上。雪白的长毛围着袁衡的小脸,看起来如玉琢一般。
“啧啧,不大不小,正好。”蔡琰赞道。
袁权一看,就知道蔡琰这是有意为袁衡定制的,而不是什么别人送她,只是紧了,才转送给袁衡。她心生感激,却不说破。“阿衡,还不谢过令史。”
“谢过令史姊姊。”袁衡乖巧的行了一礼。
“嘻嘻。”蔡琰捏了捏袁衡的小脸。“去吧,喝杯奶茶,暖暖身子。”
袁衡应了一声,凑到袁权身边坐下,又和王异点头致意。“主簿姊姊,这是什么书?”
王异也很喜欢袁衡,坐了过去,和她说笑起来。
蔡琰又取出两套笔墨,分送给王异和袁权。“这是河东刚送来的狼毫笔、松烟墨,用着挺不错的。天子赏了两套,你们一人一套,留着用。”
袁权、王异吓了一跳,连忙推辞。“天子所赐,我们如何敢受。”
“天子吩咐的,谢你们平日相佐之情。”蔡琰眨眨眼睛。“新年将至,女营可能要全部放假省亲,这是个宣传女营的好机会,你们尽快拿个方案出来,看看如何惠而不费,发放新年礼,吸引更多的女子加入女营。”
袁权、王异会意,躬身答应。
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将来
刘协下了马,站在帐前,跺了跺脚。
当值的曹昂上前,接过马缰,将战马牵到一旁的帐篷里去。
刘协抖了抖肩上的雪花,转身四顾。
东侧的荀文倩帐篷里亮着灯,有人影落在帐篷上,看起来还没睡。
西侧稍远的蔡琰帐篷里也亮着灯,人影更多,其中还有一个小巧的身影,也不知是谁。他想了想,转身去了荀文倩的帐篷。
帐门口的女卫大声通报,帐门掀开,露出魏夫人微红的半张脸。
刘协举步入帐,帐中有淡淡地酒气,有肉香,还有小儿特有的尿臊气。刘协走到摇篮前,低头看了一眼儿子。
“好像又长大了一些。”刘协说道。
两世为人,这也是他第一次有孩子,总觉得很新鲜。
“刚出生的孩子见风长。”魏夫人说道。“陛下要抱一抱吗?”
“呃……”刘协看看自己的手,又看到袖子上的雪花。“算了,我刚巡营回来,身上凉得很,别冻着他。”
“不妨事的。”魏夫人将孩子抱了起来,直接塞到刘协怀中。“小孩的屁股上有三把火,就算丢到雪地里都冻不死,哪能怕这点冷。陛下,这孩子生在北疆,将来一定能像个北方汉子一样强壮、结实,特别能活。”
刘协抱着孩子,不敢乱动。他瞅了魏夫人一眼,知道她今天大概是欢喜得紧了,有些口不择言。不过他也习惯了,这货之前还怀疑他不能生呢。
大概是被刘协身上的寒气刺激,孩子皱起鼻子,打了个激零,随即扯开嗓子,哇哇地大哭起来。魏夫人伸手在襁褓上一摸,不禁笑道:“他倒是机灵,知道是陛下,特意尿了。”随即便接了过去,到后帐更换尿布去了。
刘协这才反应过来,托着孩子屁股的手有些温热。他送到鼻端闻了闻,倒是没什么味道。
荀文倩看得仔细,不由得笑出声来。“陛下,洗洗手吧。”说着便要起身。
刘协示意她不用动,起身走到帐外,在地上捧起一些雪,擦了擦手,返身回帐。
“下雪了?”荀文倩说道。
“下雪了,估计这一场雪不会小。”刘协坐在榻边,眉宇间闪过一丝不安。“也不知道温侯他们会不会遇到麻烦,走的时候,冬衣准备得不是很充分。”
荀文倩沉默了片刻。“陛下放心吧,温侯他们从小就生活在草原上,应该知道如何应对。”
刘协苦笑。“那些马贼没什么问题,我担心的是温侯和黄猗。人啊,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了衣食无忧,未必还能再适应塞外的苦寒。”
“也未必吧。”荀文倩说道:“要说锦衣玉食,还能胜过陛下?陛下都能适应塞外的苦寒,他们有什么不能适应的。黄猗虽是高门子弟,如今也能吃得下苦,我觉得应该不会有问题。”
“我们都是走投无路,不得不吃这个苦。”刘协点点荀文倩的鼻子。“你却是自投罗网。”
荀文倩红了脸。“一切皆是拜陛下所赐。”
刘协笑了,双手抱膝,出了一会儿神。“再过几天,就该为他取名了。我一直在想,该为他取个什么名字才好。你有什么想法?”
荀文倩歪着头,出一会儿神。“他是陛下的第一个孩子,就取名为泰吧,泰为一,又有国泰民安的意思,愿大汉中兴,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刘协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就叫刘泰。那将来再有一个皇子,就叫刘安。如果生皇女,就叫太平公主。”
“你想得还真远。”荀文倩噗哧一声笑了,随即又道:“叫刘安怕是不太合适,那可是反臣。”
“哦,那倒也是。”刘协拍拍额头。他笑了一会儿,慢慢收起笑容,又道:“泰一是北方神,这孩子又生在北方,将来就封在北方吧。正好公达是幽燕都护,有公达为师,他一定可以成为大汉北藩。”
荀文倩脸上的笑容微变,随即又恢复了正常。“陛下,孩子太小,还不能考虑这些呢。等他满了七岁,再封王不迟。”
刘协自嘲的一笑。“初为人父,没经验,不自觉地就想远了。”过了一会儿,他又说道:“可是有些事,提前想想也是好的,总比到时候手忙脚乱的好。你说呢?”
荀文倩附和地点了点头,却没说话。
刘协站了起来,意味深长地看了荀文倩一眼。“大汉内忧外患,外患之首便是北疆胡虏。若我儿长大后能为大汉守疆靖边,建不朽功业,名垂青史,又岂是人间富贵可以相提并论的。”
荀文倩心头一紧,抬起眼皮,打量了刘协一身,坐了起身,欠身施礼。
“唯。”
刘协轻拍荀文倩的肩膀。“好好休息,想想将来,目光放得长远些。”
“唯。”荀文倩再次答应,声音大了些了。
——
黄猗裹紧羊皮袄,抬起头,看了看四周。
“温侯,雪太大了,一时半会怕是走不了。不如就地休息吧。”
吕布点点头,愤愤不平地骂了一句。“可惜了,追了三天,却被这一场大雪搅了好事。”
黄猗轻声笑道:“温侯,这次远征,本不在杀伤,而是考验在草原上的生存能力。哪怕一个首级也没有,只要能将这些人全部带回去,温侯就是有功之人。”
“是么?”吕布将信将疑。
“若是天子责怪,我欠你一顿酒。若是天子不怪,你欠我一顿酒。如何?”
“那行,一言为定。”吕布大笑,伸手与黄猗三击掌。
一旁的将士们听得清楚,纷纷鼓噪起来。“温侯,长史,不管你们谁输谁赢,我们都要喝酒的。”
“放心,少不了你们的。”吕布笑道。
“要喝酒,就要活着回去。”黄猗趁势说道:“这雪一时半会停不了,你们说说,如何才能确保每个人都活着回去,还要全头全尾的。若是冻坏了,将来也不方便,对吧?谁最擅长在这种天气求生的,跟大伙儿说说应该注意什么。说得好的,回头我和温侯请他喝酒。”
“当真么?”一个粗壮的汉子叫了起来。“是长史和温侯一起请,还是单独请。”
“你老母的,还想我们单独请?美不死你。”吕布笑骂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不急,不急。”黄猗挥挥手。“除了警戒的人之外,大家都取过来,围在一起说话,暖和些。趁着下雪,不能行军,我们正好将之前段时间的得失总结一下。回去之后,我和温侯向天子汇报,若是天子满意,几顿酒又算得了什么。”
“还是长史大气。”一个声音喊道。“温侯怕婆娘,得了赏钱也不敢请客,要一个子儿也不少的交给婆娘攒着。”
众人哄笑。
“放屁。”吕布勃然大怒。“谁造老子的谣?站出来,看老子不撕烂你的破嘴。”
众人笑得更加开心。
第四百八十二章 群策群力
看着恼羞成怒的吕布,黄猗摆了摆手,笑道:“你们啊,要么是没婆娘,要么婆娘都是粗笨之人,没一个能和魏夫人相比的。”
“就是。”吕布立刻出声附和。
“那是,我们都是在刀口上讨生活的人,大多是光棍,没婆娘,就算有婆娘也是抢来的居多。哪能和温侯的夫人相比,当然,更不能和长史的夫人相比。长史,这四世三公的女人究竟有什么不同,是不是特别香,特别软?”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一个个挤眉弄眼。
黄猗也不恼。“四世三公的女人也是女人,只不过多见过一些事,多读过一些书。富贵时,她们上得厅堂,不骄不纵。贫困时,她们下得厨房,不怨天尤人,更不会背着你做见不得人的事。内人到了凉州后,学得一手煮羊羹的手艺。等回去之后,有机会请你们尝一尝。”
“当真?”有人说道:“我们没登四世三公的高门,能吃一口长史夫人炖的羊肉羹也不错。”
“这还能骗你?”黄猗反问道:“你们再想想,如果你们像温侯一样,如孤狼一般在关东流浪,无地可依,你们的婆娘能不能还像魏夫人一样不离不弃?”
“屁呢,早就跟人跑了。”一个汉子啐了一口。“老子要是死在这里,那婆娘连一滴眼泪都不会掉,转身就带着老子的家产嫁人。”
“所以,你们要是有魏夫人那样的婆娘,会不会特别宠着?”
“那倒是,真有那么好的婆娘,还不当个宝似的哄着。”
“那温侯做得有什么错呢?”黄猗坐腿坐下。“千金易得,贤妻难求。能遇上,便是此生福气,让着一点又何妨?男人嘛,出生入死,饮雪卧冰,图的不就是封妻荫子?你真要是立了大功,就算再死了,朝廷也会有重赏,不会让你们的妻儿受苦。有这样的日子过,还有谁愿意改嫁呢?”
“有道理,有道理。”几个将士互相看看,连连点头。
吕布看在眼里,佩服不已。这些读书人真能说,几句话,竟将惧内这么丢脸的事说成了美德。
“当然,最好的结果还是既立了功,又活着回去。”黄猗拍拍手。“那么,我们就先讨论一样,如何才能活下去。”
“先得有吃的。”一个将士应声说道。“只要有吃的,走到哪儿都不怕。”
“屁,先得有水。”另一个将士反驳道:“饿两天肚子不会死人,可要是没水喝,两天就渴死了。”
“……”
将士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起来。黄猗一边听,一边问,不时的调整话题,很快就将讨论的重心转到草原上的水源。
与中原的河流不同,草原上的河流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除了几条大河之外,有些河一到旱季就会干涸。因为河道本来就浅,一旦干涸,这条河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让按照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