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道天下 >

第168章

汉道天下-第168章

小说: 汉道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文倩静静地看着兀自出神的刘协,心中忐忑。
  她在乎的并不是刘备或者关羽,她在乎的是陈纪、陈群父子。
  虽说解除了婚约,还被陈群嘲讽了几句,但荀氏与陈氏的交情还在,陈寔当年提携荀爽的情义还在。刘备向袁绍称臣,陈纪、陈群父子在里面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大致也能猜得出来。
  不知不觉,荀氏便与陈氏便走到了对立面,多少有些伤感。
  过了一会儿,刘协收回思绪,又道:“还有其他的么?”
  “有消息说,袁术有意向陛下称臣进贡,欲进女为贵人。”
  刘协再次一愣。袁术不仅愿意称臣,还想送个女儿入宫?他倒是知道袁术有个女儿,后来入了孙权的后宫,只是一辈子没有生育。
  但他完全没想到袁术会有这样的想法。
  说来也怪,袁氏经营了那么久,为什么没想过送女儿入宫,让袁氏成为外戚,大权在握?以袁氏的地位,就算这女儿长得再丑,做皇后也是稳稳当当的,何至于让何进那样的屠夫成了大将军。
  刘协向荀文倩请教这个问题。
  荀文倩轻声说道:“妾愚钝,对袁氏知之甚少,不敢作答。”
  刘协转头看向蔡琰。
  荀文倩对袁氏知之甚少,蔡琰却应该有所了解。陈留蔡氏与汝南袁氏算是通家之好。
  蔡琰欠身道:“臣闻先父言,袁氏出于虞舜,为火德,有代汉之嫌。是以孝桓有密诏,不得以袁氏女充六宫。”
  刘协恍然,哑然失笑。
  看来袁术是觉得自己年轻,没学问,身边又没什么大臣,未必知道这件事,想暗渡陈仓,混水摸鱼。就像他把“代汉者,当途高”这句谶语当成天命一样。
  唉,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令尊有没有说,朕当如何应对袁术此举?”
  荀文倩摇摇头。“妾父说,这只是传言,陛下有所了解即可,不必过于当真。以当前形势而言,陛下自有皇后,就算袁术女入宫,也未必能危及大汉。若能因此安抚袁术,使其与曹操、孙策合兵,拒袁绍于中原,对朝廷也是有益的。”
  刘协微微颌首,没有再说什么。
  既然荀彧都觉得没必要大惊小怪,他就更不在乎了。五德始终说就是人编出来的,不必当真。
  荀文倩随即又说起一件事,臧洪给荀彧写了一封信。他对天子提倡《孟子》虽有意见,却也不至于担心,可是天子言语之间对圣贤的不以为然,却让臧洪非常不安,特意写信给荀彧。
  荀彧之前不知道这件事,希望荀文倩能当面问一问,搞清楚天子的态度究竟是什么,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听完这个问题,刘协忽然意识到,荀文倩这时赶到行在来,恐怕不是偶然。
  她到河东已经有几个月了,一直没有动身,现在突然昼夜兼程赶来,可能和臧洪的这封信有关。
  对圣贤的态度,关系到王道的本质,和荀彧的理想息息相关。
  简而言之,荀彧紧张了。
  刘协没有立刻回答荀文倩,思索了片刻后,问道:“你的经学造诣如何?”
  “妾粗通文墨,不通经。”
  “那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讲……故事?”荀文倩愣住了,求助地看向蔡琰。
  蔡琰也不知道刘协想干什么,但她在刘协身边比较久,适应了刘协的跳跃性思维,并不惊讶,示意荀文倩稍安勿躁,听着便是。
  刘协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很久很久以前,太行山中有一个少年。他家世代住在山里,每天睁开眼睛,四面都是山。他很想看看山的外面是什么,却不知道哪里有路,又该怎么走。”
  蔡琰明白了刘协的意思,嘴角不由自主的上挑。
  荀文倩也有些明白了,这个少年应该就是天子自己。
  “村里有一个老人,活了几十年,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穷尽一生之力,画了一幅地图,将村里的一草一木都写在上面,巨细靡遗。”刘协顿了顿,又道:“但是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
  荀文倩的嘴角翘起一个浅浅的弧度。
  “得知少年想出山,他非常高兴,带来了自己毕生的心血,要送给少年,当作指导。你说,少年应该接受他的指导吗?”
  荀文倩欠身说道:“虽说老人没有出过山,但他的经验还是有借鉴意义的。毕竟山外的路也是路,与村里的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若能推而广之,总比一无所有,从头摸索来得好些。”
  “你说的对。”刘协挑起大拇指,又道:“少年也是这么想,接受了老人的地图,带着一些伙伴,踏上了旅途。走了没多远,他们就在山里迷路了。因为他们发现,老人的地图里有一些路与实际的道路不符,很可能是他自己没走过的。”
  荀文倩皱起了眉头。“没走过的路,如何能画在地图上?”
  “也许是听来的,也许是前人留下的地图,也许就是觉得应该如此。”
  “这不是……”荀文倩脱口而出,话说了一半,又意识到刘协并不是简单的讲故事,而是隐喻圣贤留下的经典,连忙闭上了嘴巴。
  “少年和小伙伴们产生了分歧,有的说,老人的地图没错,是他们走错了,应该重新回到起点,再走一遍。有的说,就是老人的地图错了,应该抛弃地图,自己去摸索。”
  刘协看着荀文倩。“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荀文倩沉默了良久。“妾会带上地图,继续摸索。”
  “朕也这么想。”刘协结束了他的故事,伸过手来。“欢迎你,同路人。”
  荀文倩茫然地看着刘协,手足无措。
  刘协抓住她的手,轻轻摇了摇。“携子之手,风雨同舟。”
  荀文倩明白了刘协的意思,羞涩地握着刘协的手,轻轻摇了摇。
  刘协的手很温暖,虽然有些粗糙,却也充满力道。
  “妾之幸也,亦是荀氏之幸也。”荀文倩低声说道。
  刘协握住的不仅是她的手,更是荀彧的手。
  他们要探索的不仅是人生路,更是探索王道、实现王道的路。


第四百章 关羽来也
  荀文倩的到来,表明了荀彧的态度。
  只要实现王道的目标不变,大家就是同道人,具体的办法、手段有商榷的余地。
  荀彧从来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他是一个很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为了能实现理想,他可以做一些让步,做一些牺牲。
  当理想无可挽回的破灭时,他也会从容赴死,成为理想的祭品。
  这一点可能是遗传,荀氏先祖荀子也是这样的人。他尽可能的改造了儒学,以适应当时的形势,却不愿意放弃底线,向秦始皇低头。
  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刘协和荀彧的君臣之义便随着荀文倩的到来得到了升华。
  刘协和荀文倩很谈得来,一连数日,出双入对,形影不离。
  为了方便行动,荀文倩换上了修身的骑士服,以便随时乘马。得知这是荀彧的女儿,荀攸的从妹,又见天子如此庞爱,很快就有人赶来奉承。
  马超送了一匹好马,几个羌胡首领则送上了珍藏的皮货、首饰。
  荀文倩深谙接人待物之道,应对周全,又不失君臣夫妻之礼。比起时而放肆的马云禄、吕小环等人,大家闺秀的风范尽显无遗。
  刘协很满意,虽然有时候也觉得荀文倩太守礼,近乎拘泥,有表演的痕迹。
  当然,他在诸将面前如此表现,同样也是表演。一是让诸将意识到以荀彧为首的关东人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要以为胜劵在握,可以为所欲为;一是让关东人失落的心情得到慰藉,不至于走极端,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
  平衡术而已。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马云禄散心归来,发现天子身边不仅多了两个相貌出众的羌胡女子,还多了一个知书达礼的荀贵人,刚刚抒解一些的心情顿时变得更不好了。
  ——
  轵关。
  徐晃大步下了关城,及时伸手,持住被人推得踉踉跄跄的士卒,又伸手示意其他部下不要紧张。
  见徐晃来了,正准备发起攻击的将士退了下去,却依然保持警惕。只要徐晃一声令下,他们随时准备冲上去,将这个红脸汉子放倒。
  虽然对方武力强横,他们却没有一丝畏惧。
  再强的人也是人,面对训练有素的将士,讨不了便宜去。
  徐晃看着面前的汉子,露出一丝微笑。
  “高梁亭侯,轵关都尉徐晃,敢问足下高姓大名。”
  “不敢当。”关羽很随意的拱拱手,瞥了徐晃一眼。“河东本郡人,关羽,字云长。”
  徐晃笑笑。“从徐州来?”
  关羽一愣,重新打量了徐晃一眼。“你知道我?”
  徐晃点点头,伸手相邀。“里面说话。”
  关羽心中疑惑,却也毫无畏惧,牵着马,跟着徐晃进了关。来到关尉治所,将战马拴在门前的石柱上,又将长矛倚在一旁,按着佩刀,跟着徐晃进了门。
  徐晃上了堂,叫来一个侍从。“备酒,有贵客到。”
  侍从看了一眼关羽,躬身领命,转身走了。
  关羽在一旁看得仔细,忍不住问道:“君侯,你我素不相识,何以至此?”
  徐晃说道:“你不认识我,我却早就认识你了。十三年前,你杀人潜逃,从此音讯全无。后来归涿郡刘备,随其征战,屡立战功。只是时运不济,至今官不过别部司马。我说得没错吧?”
  关羽盯着徐晃看了又看。“你究竟是谁?为何知道我这么多事?”
  徐晃拱拱手,再次行礼。“河东杨人,徐晃,字公明。先为郡吏,后随奉义将军征战。去年转为天子驾前虎贲,偶立微功,封高梁亭侯,拜武猛都尉,又转为轵关都尉。”
  关羽听了,不禁撇了撇嘴。“原来是新贵。”
  “运气好而已。”徐晃不以为忤,笑道:“以云长兄的能力,若能为天子效力,千户侯何足道。岂不闻天子北疆一战,就封了两个千户侯。”
  关羽幽幽地叹了一口气,觉得无趣。
  自己随刘备征战十余年,官不过别部司马。徐晃随天子征战不过数月,便因功封侯。他很想嘲讽两句,以示不屑,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这悬殊未必太大了。
  “天子提起过你。”徐晃说道。
  关羽回过神来,笑道:“想来是赵子龙说起的吧。在幽州时,他便与我相识。几个月前,他去了朝廷,听说深得天子赏识,拜为散骑常侍,掌左部。”
  徐晃摇摇头。“天子第一次提起你时,赵子龙尚未入职。”
  “哦?”关羽吃惊不小,来了精神,抚须而笑。“关某位卑名微,天子何以提起关某?”嘴上说得谦虚,眼神中却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徐晃放声大笑,指指关羽。“云长何必如此自抑,天子自有知人之明,更有用人之量。云长得遇天子,当乘风而起,扶万里长云,一展鲲鹏之志。”
  “哈哈哈……不敢当,不敢当。”关羽大笑,抑郁了一路的心情终于开解了不少。
  看来回河东是对的。
  关东人自以为是,以门户自重,不识能否。刚踏足河东,便遇到徐晃,气象大有不同。
  见其臣,知其君。能让徐晃这样的人倾心效力,可见天子知人善任,绝非袁绍可比。
  关羽与徐晃一见如故,遂为倾盖之交。
  徐晃盛情款待关羽,在觥筹交错之间,向关羽解说了这一年来的变化。
  关羽听到兴奋处,不禁拍案叫好,觉得天子的所作所为,处处合自己的胃口。
  徐晃顺势邀请关羽留在轵关,担任他的副将。
  关羽有些不甘。徐晃虽然热情,毕竟只是一个关都尉,做他的副将,还不如留在徐州呢。
  见关羽犹豫,徐晃不慌不忙。
  “云长,天子北疆一战,鲜卑破胆。一两年内,再来侵扰的可能性不大。且天子身边有吕奉先、赵子龙、阎彦明、马孟起诸将,暂时怕是没有空缺安置你。”
  关羽觉得有理,不禁迟疑起来。
  阎彦明、马孟起是谁,能力如何,他不清楚。但吕布、赵云的实力,他还是有数的。
  徐晃接着说道:“袁绍渡河,中原大战在即,你觉得曹兖州能挡得住袁绍吗?少得不要向河东求援。届时你我率兵驰援,破袁立功,我再向陛下表奏,岂不更好?”
  关羽听了,恍然大悟。“还是公明想得周到,敢不从命。”


第四百零一章 待之以诚
  徐晃委任关羽为亲卫将,指挥他的亲卫营,并暂时代理他的副将。
  身为关都尉,他只能直接任命曲军侯以下的将领,曲军侯以上的都尉、校尉都需要上报申请,而且现在都有了人选。只有亲卫营是他的私有兵力,毋须审批,可以直接任命。
  亲卫营人数虽然不多,却是他麾下最精锐的力量,一直缺一个实力强悍的将领指挥。
  除了指挥亲卫营之外,亲卫将还可以代替徐晃指挥其他各营,履行副将的职能。等申报得到批准之后,关羽就可以正式担任假关尉,成为徐晃的副将。
  关羽虽然有些失望,可是看徐晃真诚,勉强应了。
  徐晃随即叫来几个亲信,让他们与关羽见面。原本代理亲卫将的曲军侯徐商一见关羽,被他的魁梧的身躯和摄人的威势所震服,心甘情愿的让贤,自为下属。
  第二天一早,徐晃派人来请关羽,一起吃了早餐,然后与亲卫营全体将士见面。
  出了门,便看到十名亲卫站在门外,腰间佩着长刀,手里持着长矛,牵着战马。
  徐晃招招手,命人牵过一匹比普通战马高出一尺的枣红大马,接过缰绳,亲手送到关羽手中。
  “云长,你身材雄伟,无好马不足以逞威。这匹西凉大马送给你当座骑。”
  关羽愣了一下,连忙推辞。“无功受禄,不敢当,不敢当。”
  徐晃将马缰塞入关羽手中,拍拍关羽的手。“云长,宝马赠英雄。你这样的英雄,若无好马相配,纵有上乘武艺,也能以施展。再说了,天子若知你来,必有好马相赠,我不过是抢先一步罢了。将来你有了好马,再还我便是。”
  关羽心情复杂,说不出话来。
  他身材高大,普通的战马承受不住,难以久战。如果面对普通的对手,数合之内便分胜负,也就罢了。真遇到棋鼓相当的劲敌,比如赵云、吕布之类,久战不下,战马力竭就成了他最大的软肋。
  他曾托苏双、张世平寻一匹好马,却一直未能如愿。到了徐州之后,与苏双、张世平失去了联络,这个愿望再也不可能的了。看到吕布的赤兔时,他眼红得想直接抢。
  没想到徐晃会送他一匹。
  这匹马虽然不如吕布的赤兔,却也是难得一见的好马,价在百金以上,而且可遇不可求。普通人有这样的好马,只会自己留着,谁愿意送人,而且是刚刚认识不到一天的人。
  徐晃的诚意,让他无比温暖,心怀感激。
  “既如此,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关羽接过马缰,拱手深施一礼。
  “理当如此。”徐晃大笑,与关羽一起上马,出了关城。
  城外有两百骑士在等着,见徐晃、关羽出来,同时翻身上马,准备出发。
  关羽一愣。“关中竟有这么多骑卒?”
  “这只是我的亲卫营。”徐晃云淡风轻的说道:“轵关陉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以天子极为重视,为我配备了两千人,骑兵五百,常备战马千余匹。一旦有大战起,旬日之内,附近的屯田兵赶到,便可召集五千步骑,骑兵的数量过千。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征发几千匹战马代步。”
  听着徐晃侃侃而谈,关羽大感震惊。
  且不说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