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道天下 >

第132章

汉道天下-第132章

小说: 汉道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超不赞同这个意见,但他对天子的态度也非常满意。
  韩遂、马腾商议军情的时候,别说是他,就算是马腾也没多少开口发言的机会,大多数时候还是听韩遂说,其他人按照执行。
  反复商量之后,刘协决定继续进兵,做好迎战的准备。
  “战而胜之,不是胜利。”荀攸率先提出了观点。“此战当有两个目标:一是重创匈奴人、鲜卑人,争取五年以内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事;二是以战养战,缴获要大于付出。所以,对匈奴人主力的打击是很重要,对匈奴人补给的打击更重要。”
  马超看向荀攸的眼神有些怪异,觉得这个中原名士太自以为是了,根本不知道草原作战的特点。
  谁不知道后勤补给的重要,会让你轻易找到?
  他奔袭休屠泽成功了,奔袭屠申泽就失败了,成功率只有五成,还有在有贾诩提供的消息支持下才取得的战果。如果不熟悉地形,两眼一抹黑,直接去找,大概率没找到对手的补给,自己却饿死了。
  马超的眼神还没收回去,荀攸拿出一张地图,摊在杨修、马超的面前。
  “你们看看,白马铜、扶罗韩可能会将补给放在哪里?”
  马超盯着地图看了一眼,顿时愣住了。“你们有五原郡的舆图?这是什么时候的?”
  “匈奴人提供的。”荀攸说道:“美稷单于庭的匈奴人。”
  马超恍然,美稷单于庭的匈奴人必须依赖朝廷的支持才能生存,他们也有击败白马铜、扶罗韩的欲望,为汉军提供地图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他随即说道:“单于庭的匈奴人养尊处优,未必知道详情,这副舆图当经确认才可用。草原上奔驰,不仅需要舆图,还要熟悉草原的人。臣不才,愿为陛下前驱。”
  刘协哈哈一笑,伸手轻按。“卿好好养伤。这件事,朕自有安排。”


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争暗斗
  不是刘协不相信马超的能力,而是他有更好的选择。
  河南地本是匈奴右部的牧地。醯落被临阵斩首,他的部下近半被刘协收编,如今安置在西河郡,形同朝廷编户。
  他们的家人在西河,有属于自己的耕地和牧场。辛苦五年之后,他们还可以成为大汉的子民,迁到更富饶的地方。
  为此,他们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为朝廷提供兵源或者粮食。
  这一次,刘协率部出征,征发了两百忠心有保证的精锐骑士。
  两百骑士不足以完成战斗任务,做向导却绰绰有余,荀攸所用的地图就是结合这些骑士的描述完成的,比起去卑等人的提供的地图,的确精细、准确了不少。
  作战的任务,刘协打算交给吕布。
  吕布原本有三百骑,加上这两百匈奴骑士,总共五百骑,完成寻找鲜卑人的补给点的任务足矣。
  谈完了战略部署,刘协问起了杨修的近况,尤其是他在马腾军中的情况。
  比起杨修回到他身边,他更希望杨修能在马腾军中,就像当初在杨定军中一样,起到教化的作用,稳定军心,协助马腾作战。
  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他不太相信马腾的能力。
  虽然当着马超的面,刘协不好说得太直白,杨修还是听明白了。
  “征西将军出自行伍,有名将之风。与部下将士亲如兄弟,同甘共苦,能苦战。这一路东进,将士进退有序,颇有章法,非等闲可比。臣相信他能协助陛下,以少胜多,共破白马铜、扶罗韩。”
  刘协没有再说。
  马腾对部下控制极严,眼下还不是打入楔子的好时机。
  刘协随即让荀攸向杨修、马超介绍了沙陵湖之战的经过。
  得知天子不仅大破醯落,而且阵斩了醯落,不仅杨修又惊又喜,马超也大感意外。
  与匈奴人、鲜卑人作战,取胜固然不易,斩杀对方主将更是难上加难。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对吕布心生敬畏。
  吕布临阵斩将,是吕布的个人勇武所致。
  张杨斩杀醯落,却是天子运筹得来的机会。张杨的个人能力远不如吕布,但是有天子为后盾,他取得的成就足以让吕布汗颜,千户侯名至实归。
  刹那之间,马超有点明白了马腾让他来见天子的意义。
  ——
  两天后,刘协赶到了宜梁,离成宜不到三十里之遥。
  吕布赶来相见。
  连续作战数日,吕布不仅不见疲惫,反而容光焕发,一扫初到美稷的颓丧之气。
  他身边的魏续、张辽等人也不例外,人人昂首挺胸,笑容满面,充满了豪迈。
  有张杨、马腾提供的补给点,他们的游击非常顺利,斩获颇丰,累计杀敌数目已经过千,对鲜卑人的士气造成了重大威胁。
  鲜卑人已经赶到成宜,为了斩断吕布的后勤补给,扶罗韩各命万骑封锁成宜与马腾所在的山谷,自己领三万骑,驻在黄河北岸,准备迎战天子的大军。
  白马铜则驻扎在成宜西的西安阳。
  刘协随即将吕布提供的信息标注在作战地图上。
  “据你估计,扶罗韩的补给点可能在哪里?”
  吕布盯着地图看了半响,又与张辽、魏续等人嘀咕了一阵,最后在朔方城附近划了一个圈。“以朔方为中心,方圆三十里以内的某个湖泽旁。随行的牛羊要饮水,要吃草,无水不活。”
  “朕给你二百熟悉地形的匈奴骑兵,你能找到这个湖泽,并且控制住吗?”
  “找到不成问题,毁掉也很容易,控制住……有点困难。”吕布抚着下巴,几天没有整理容颜,他的胡子更浓了。“兵力太少,一旦鲜卑人反击,最多支撑一天,或许只能支撑半天。”
  “半天就够了。”荀攸说道:“前提是你发起攻击之前,要将消息及时传回御营,给陛下留下增援的时间。”
  吕布有点茫然,站在一旁的张辽却目光一闪,欲言又止。
  “文远,有何见解,不妨直言。”刘协敏锐的把握住了机会。“举行军议,就是要集思广益,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张辽诧异地看了刘协一眼,拱手说道:“谢陛下,臣无异议,只是觉得陛下此计高明,合乎批亢捣虚之义。若能成功,可一战而胜。”
  刘协把玩着手中的兵镇。“文远读过书?”
  张辽窘迫地摇摇头。“启蒙而已,不敢称读书。”
  “读书是好事,尤其是史书。能增长见识,熟知故事。”刘协收回目光,淡淡地说道:“朕虽然忙,却也每日读书,自觉受益匪浅。诸君若想有所成就,亦须沉下心来,读点书。荀侍中博学多识,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向他请教。”
  吕布等人唯唯诺诺,却没太当回事。
  只有张辽听了进去,深深地看了刘协一眼。
  刘协命人取来十套马甲,赏赐给吕布,以酬其功。
  吕布大喜过望。
  有了这十套马甲,加上之前赏赐的,他已经能组建一个小型的冲锋阵型了。
  根据吕布报上来的战功簿,刘协又赏了功劳最大的张辽、魏续、曹性三人,各赐精甲一套,战刀一口,及子弟一人为郎的待遇。
  休息一夜后,补充了粮食、军械,更换了战马,吕布带着新拨给他的匈奴骑士,再次踏上了征程。
  这一次,他没有去寻鲜卑人的晦气,而是主动避开了鲜卑人的斥候,绕道大河之南,沿着沙漠边缘,迂回西进,寻找鲜卑人的补给点。
  “不能痛痛快快的杀人了。”魏续有些遗憾地说道。
  “杀杀杀,你就知道杀人。”吕布没好气的说道:“就不能学学文远,有点谋略?”
  魏续瞅了一眼在前面探路的张辽,撇了撇嘴。“我就是个粗人,没那么多弯弯绕,只知道跟着你就行。张文远倒是有谋略,可是他迟早会攀上龙鳞,谋略再好,也不会为你所用,就像当初在洛阳一样。”
  吕布眉心微蹙,郁闷地叹了一口气。
  魏续见状,接着说道:“奉先,你不觉得天子那道诏书简直是为张文远特制的么?你说说,我们几个就算有儿子,年龄都还小,哪里能为郎?只有张文远有个兄长,可以为郎。”
  吕布转头看了魏续一眼。“你们至少还有儿子,我才倒霉,只有个女儿。”
  魏续眼珠一转。“奉先,你看到天子身边的那个蔡令史了么?”
  “看到了,又如何?”吕布不解地问道。
  他是认识蔡琰的,也知道蔡琰的学问极好,不逊男子。对蔡琰成为天子身边的令史,他一点也不奇怪。
  可是这和他女儿吕小环有啥关系?吕小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
  “既然女人可以为令史,小环也可以为郎啊。”魏续眉飞色舞。“她的武艺不比男子弱。”
  吕布心中一动,觉得可以试一试。


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
  张辽率部走在最前面,身边是一个年轻的匈奴骑士,自称姓李,因粗通医药,便取名药师。说一口流利的汉话,除了有点匈奴口音之外,与汉人没有太大的区别。
  他很自然的充当了通译,代表其他人与张辽交流。
  行军间隙,张辽向他打听了安置在西河郡的匈奴人生活状况。
  天子安排匈奴人随军为向导,张辽心存疑虑,迫切的想知道这些匈奴人是否可信,又有多可信。
  虽说当年随丁原作战的时间不长,但他对匈奴人的禀性还是了解的。和他们讲信义,无异于与虎谋皮。只要形势不利,他们随时可能转换阵营,成为敌人。
  至于家人,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但肯定没有中原人那么重视。
  张辽很担心天子太年轻,以己度人,把匈奴人想得太好了。
  说起在西河的生活,李药师来了精神,眉飞色舞。
  他的同伴也是如此,一边说一边笑。有人甚至想着五年后迁入内郡的美好前景,乐得像个傻子。
  “将军,内郡富庶吗?”有人问张辽。
  张辽不知道怎么回答。
  比起边郡,内郡肯定要富庶得多,耕地多,水土好,即使是匈奴人、鲜卑人当作宝地的河南地,放在中原也毫不出色。
  只是一想到内郡的连年战乱,他又实在夸不起来。
  相比之下,反倒是边郡祥和一些。
  虽说年年有战乱,匈奴人、鲜卑人也时常来打劫,但匈奴人、鲜卑人也不轻易杀人,如果能够掳为奴户,他们还是更愿意抢劫。
  对这一带的百姓来说,无非是经常换个交税的对象,交得更多一些而已。
  比起中原动辄屠城的杀戮,似乎也没坏到哪儿去。
  “中原很富,但现在不太平。”张辽含糊其辞的说道。
  “知道,知道。”一个匈奴骑士连声说道。
  “知道?”张辽诧异地看着匈奴骑士。“你怎么知道?”
  “在我家附近驻扎的骑士说了,最近中原也不太平,先是黄巾之乱,后有两宫之变,再后来董卓乱政,没过几天安生日子。”李药师接过了话题,侃侃而谈。“所以天子发宏愿,要以并凉为根基,荡平天下,重建太平。”
  “是么?”张辽沉吟了片刻,心情莫名的激动起来。
  类似的话,他也听过一些传言,却不怎么相信。
  没想到匈奴人也知道,看来这不是什么秘密,应该是确有其事。
  仔细想想,这也符合现状。天子麾下将士大多是凉州人,如今身在并州,将来肯定会招募更多的并州人从军。
  张辽心里有了主意。
  晚上宿营时,张辽将打听来的消息向吕布做了汇报。
  吕布听完之后“哦”了一声,没了下文。
  魏续笑道:“文远,努力啊。真要是如此,将来文远必是方面之将,或许能完成祖先未竟的心愿,建一番功业。”
     竒*書*蛧*w*W*W*。*q*Ι*s*ú*W*ǎ*Й*G*。*℃*O*m 
  张辽盯着魏续看了两眼,又看看心事重重的吕布,沉吟了片刻。
  “我的确有这样的想法。”
  魏续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冷冷的哼了一声。
  吕布也看向张辽,眼神渐渐冷冽。
  张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心跳加速,却不愿放弃这个好机会。
  “君侯,天子麾下的西凉军有多少人?”
  “不知道,三五万总该有的吧。”
  张辽摇摇头,举起一只手,翻了一翻。“至少十万。”
  “这么多?”吕布吓了一跳,魏续也愣住了。
  “天子身边的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数量不足以代表整个西凉军。”张辽拿起一根干柴,在沙地上写划起来。“河东有杨定,上党有段煨,南阳有张济,这三个人加起来至少两万人。马腾一万精锐在此,至少还有两万在金城。韩遂有两三万精锐出征,留守金城的至少也有这个数。”
  “这些加起来,可就不止十万了。”魏续忍不住叫道。
  吕布甩手就是一巴掌,喝道:“闭嘴,听文远说。”
  魏续捂着脸,却不介意,两只眼睛盯着张辽,等着他继续说。
  张辽接着说道:“帝王术讲究平衡,既然凉州有这么多兵力,并州也不能差得太远。若是并州也有十万,以君侯的威名,又是率先报效朝廷,当与度辽将军并驾齐驱,每人也有三五万兵。”
  吕布的眼神也变了。
  若张辽所言当真,他有机会成为拥有三五万人马的大将,至少需要三五个能指挥万人作战的将领。
  没有合格的将领,就算给他足够的兵力,他也打不了胜仗。
  可是就眼下来看,除了他本人之外,有能力指挥万人作战的大概只有眼前的张辽,和成宜城内的高顺,魏续、曹性等人都是匹夫之勇,跟着他冲锋陷阵还行,指挥千人作战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再往上,可就不行了。
  张杨也是如此,所以天子削减了他的兵力,只让他统领千骑,镇守成宜。
  他如果无法保证张辽、高顺的忠心,最后只能成为统领万人的大将,无法成为坐镇一方的重将。
  “文远,天子……真有这么大的雄心?”
  张辽点点头。“天子年少,雄心只怕更大。当年高皇帝征匈奴,统兵三十万。孝武皇帝巡边,边军六十万。即使卫霍,统兵也在十万以上。集并凉之人力、物力,集结二十万骑,与关东诸侯争雄,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二十万并凉骑兵,横扫关东,想想就爽。”魏续一拍大腿,大叫起来。“到那时候,袁绍、袁术兄弟还敢无视我等么?老子剁了他。”
  曹性、宋宪等人围了过来,也兴奋地连连点头。
  关东之行,受的憋屈太多了。如果能打回去,那简直不要太爽。
  吕布更是如此,脸上渐渐泛起潮红,握着杯子的手也越握越紧。
  “所以,天子劝君侯读书,绝非一时戏言。”张辽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子对君侯寄予厚望,君侯若是放过这个机会,未免太可惜了。”
  吕布目光灼灼地看着张辽,一丝笑容从嘴角绽放。
  他拍拍张辽的肩膀。“文远,你说得太对了。书,是一定要读的。不读书,如何能掌万骑,横行天下?”他又对魏续等人说道:“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对对对。”魏续等人连声附和,点头如小鸡啄米。
  “可是……我们都不识字啊,怎么读书?”曹性懦懦地说道。
  “对啊,这怎么办?”吕布也问道。他识字,但也有限,让他教魏续等人读书不太切实际。
  “你们这么快就忘了陈公台吗?”张辽愕然。“他可是博学之士,又通兵书战策,教我等读书还不是小事一桩。”
  吕布如梦初醒,用力一拍手掌。“对,绝不能让他回关东。”
  魏续搓着手。“没错,他要是实在想走,就打断他的腿。”
  话音未落,吕布飞起一脚,将魏续踹出去一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