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第9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威胁,那更是完全没有。
本地的这些殷商后裔现在已经完全认可和接受大明人,他们相信那一套说法,大明人将他们看成自己人,他们也觉得这似乎好像是很不错的,也认可这一点,再加上他们虽然骁勇善战,但并不具有很强的侵略性。
宗教信仰这一套又弄出来,对大明人,他们是极为喜欢的,认可彼此的身份,和睦相处,关系还是很好的。
至于欧洲人,已经完全退出了黄金洲的争夺,根本就不敢来抢夺大明的土地,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威胁和竞争。
相比之下澳洲这边反倒是还要更威胁一些,因为澳洲本地的土著是黑皮肤的昆仑奴,他们和天生就尿不到一起,大明人也不喜欢他们。
不过这些澳洲土著,战力低下,也不足为虑,大明在广袤的澳洲仅仅只有2000驻军,有两千驻军就足够了,杀的澳洲的土著只能不断的迁移到更偏僻的荒漠地带去。
澳洲和黄金洲面积大,但很安全,离本土远,大明人数量少,一直都没有什么太多的存在感。
在大明人的印象中,黄金洲那是黄金、白银矿特别多,想要冒险,想要一夜暴富的可以去这里探险,找黄金。
此外就是黄金洲北境的人参,质量好又便宜,千河口这里的鱼干好吃又营养,还有北境的鱼干,也是质量很好,价格又便宜。
至于澳洲,大家的印象中就澳洲的袋鼠肉,据说有滋阴补阳的功效,故而深受欢迎,此次之外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印象了,甚至于还不如一些海外殖民地和藩国的印象深刻。
“不管如何,毕竟是我们大明的藩属国,能帮的还帮一帮吧。”
“让大明医学院和大明皇家医学院这边派一支团队过去,协助他们抗击瘟疫。”
想了想,弘治皇帝还是下旨道。
“是~”
李东阳连忙点头。
这黄金洲的土著,一轮又一轮的瘟疫,要不是大明这边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提供了技术和方法,估计着黄金洲本地的土著可能要死光光了。
几年前的时候,黄金洲爆发了天花大流行,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后来还是在牛痘预防接种的办法下才逐渐的控制住了疫情。
可是在黄金洲这边,依然还时不时会爆发天花,一些部落直接被天花病毒给扫的干干净净。
“报,江南急报~”
这时,有小黄门急匆匆的来到尚书房,将一份电报递上来。
“什么?”
“江南苏州、扬州出息疫情!”
弘治皇帝急速的看完,顿时就说道。
“你们也看看吧,这时刘晋从江南这边发回来的电报,苏州、扬州两地今年出现了大水灾,现在也是爆发了大规模的疫情,苏州城这里的医馆都已经人满为患了,还要大量的患者甚至于都地方可治。”
弘治皇帝将电报递给李东阳、刘健、佀钟等人。
“这水患都已经过去几月了,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出现疫情了?”
李东阳、刘健等人接过电报,急速的看了起来。
“是啊,这水灾都已经过去几月了,当时没有出疫情,现在竟然好端端的出疫情了。”
刘健也是觉得很奇怪。
“不管情况如何,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要想办法控制住疫情,同时找到疫情的源头来。”
“有刘晋在江南的话,倒是让人放心了不少。”
弘治皇帝想了想说道。
“嗯,有刘晋坐镇调度的话,确实是可以更放心很多。”
李东阳也是点点头,刘晋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做事一向也是雷厉风行、非常的果断,有他在江南主持,这疫情就容易控制的住。
也幸亏是刘晋在,否则换个人的话,还真是要担心了。
“立即按照刘晋这边的请求,调集物资、调拨款项、派遣人员前往江南,务必控制住疫情,不能让它传染开来。”
弘治皇帝思索一番,也是迅速的下旨。
今年还真是不顺。
先是旱涝灾害同时在南北上演,现在黄金洲这边闹瘟疫,江南这边又闹疫情,和前些年是真的没办法比。
所幸的是大明现在有钱、有粮,同时医学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应对起这些事情来的时候也可以更加的游刃有余。
要是换成十几年前的话,弘治皇帝觉得肯定是够呛,当时国库空穴,要钱没钱,要粮没粮,遇到灾害,也只能够等老百姓自己慢慢的熬过去了,每次都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是~”
众人连忙齐声的回道。
……
扬州府,刘晋和王守仁正式到处视察,查看扬州、苏州两地的疫情。
现在也是已经逐步的摸清楚了,疫情在扬州和苏州两地是最严重的,其它地区也有一些,但并不算太过严重。
“这血吸虫到底是什么?”
王守仁也是累啊,那边在忙着建长江大桥,这边又出现疫情了,关键是扬州和苏州两地的官员都还不上报,硬是让刘晋和太子给撞到了这事,这才让他给知道了。
他这个南直隶布政使完全可以被评为不及格,接连出事,还都是江南这边。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用显微镜才能够看到,肉眼是很难看到的。”
“一般是由于我们人接触到了含有这些幼虫的疫水而感染,这些幼虫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内,然后在人体内寄生,大量的繁殖,进行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
刘晋想了想说道:“等大明医学院的教授、大夫来了之后,用显微镜就可以看出来了。”
“这个东西其实并不是疫情之后就有的,而是在整个长江流域、长江以南的省份都有,甚至于连南洋各省都有。”
“在平时就会有很多人患上这种疾病,只是不会一下子爆发如此猛烈而已。”
“之所以现在会大规模的传播传来,也是跟洪灾有关,洪灾过后,极其容易爆发这种疾病,但好在是它的传染需要通过水来传播,想要控制住疫情倒也不难。”
听到刘晋的话,王守仁也是微微松口气。
第1664章 生活习惯要改
“刘公,王大人~”
李安源急匆匆的来到刘晋和王守仁的身边,这一次前来江南的医疗团队就是他带队的,他在抗疫方面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曾经还率团前往过黄金洲抗击天花。
甚至于他为了研究黄热病,还亲自前往过非洲这边,对诸多传染性疾病都有着极深的研究,算是大明在传染疾病领域的权威。
“李教授,情况怎么样?”
看到李安源,王守仁也是连忙问道。
“情况还算乐观,尽管扬州、苏州两府的情况特别严重,有大量的病人患病,但是这种血吸虫病,它的传染性不算太强,只要不接触疫水就不会被传染,倒也不需要封城、封路等紧急措施。”
“但血吸虫病并不仅仅只是苏州、扬州两地有,在整个长江流域、乃至长江以南的大片地区都广泛存在。”
“平时虽然没有大规模的爆发,但也危害极大,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死在这种疾病之下。”
“而且目前,我们还没找到能够有效治疗血吸虫病的方法和药物,换上此种疾病的病人,我们现在也只能够祈求他们自己能够挺过去了。”
李安源一边说也是一边直摇头。
“真的就没有办法治好吗?”
王守仁一听,眉头深深的皱起。
现在从扬州和苏州上报上来的数据来看,两地有几十万人感染了这种血吸虫病,如果真的没治的话,那意味着有大量的人会死于这种疾病之下。
“目前来说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无论是《千金方》、《神农本草经》还是《肘后方》、《三因方》等古籍,还是现在编写的诸多医书,我们对这种血吸虫病的研究都太少了。”
“主要是以前这种血吸虫病没有大规模的爆发,或者是即便是爆发了,也没有受到重视,故而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对它的研究太少了。”
李安源无奈的摇摇头说道。
“嗯,这样吧,我让大明日报这边报告和刊登此消息,同时向天下群医求援,看看有没有一些大夫知道好的方子和办法来治疗这些血吸虫病。”
一旁的刘晋想了想也是说道。
整个南方好几个省,血吸虫病既然广泛存在,说不定就有大夫对此有研究,摸索出了有效的方子和治疗办法。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现在又有电报,如果真有好的方子和办法,我们也能够很快就实行起来。”
李安源一听,顿时眼睛都亮了。
现在的交通和信息都非常的通畅,前几天他还在京城,但是现在人都已经到了江南这里来了。
消息通过电报一传到京城,命令就下达到了他这里,他也是马上马不停蹄的就组建了医疗团队前来了江南。
通过乘坐火车,短短两天不到的时间,他就抵达江南这边了,这效率和速度,那是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的。
“除了控制住疫情之外,我们经过多地的走访,也是发现了江南地区血吸虫病大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想了想,李安源又和王守仁、刘晋说起他们这边的研究发现来。
“赶紧说说。”
王守仁顿时就来精神了,连忙问道。
“我们通过显微镜,对血吸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发现有钉螺大量存在地区,血吸虫病就爆发的特别厉害。”
“我们也在钉螺里面发现了大量的血吸虫,这钉螺是血吸虫最主要的寄宿体,此外,在牛、猪、羊、马、猫、狗、鼠等动物身上也是发现了血吸虫,但数量并不多。”
“同时我们也是发现,江南地区这次之所以会大规模的爆发血吸虫病,这跟江南地区人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江南地区多水,是水乡,河网密布、四通八达,江南人的生活也是与水息息相关,人们习惯性的往江河里面倾倒粪水、同时也习惯性的在江河里面洗刷马桶、夜壶,再加上随地大小便等等。”
“甚至于在部分地区,还有人直接饮用江河里面的水,而且还不烧开,喜欢喝生水。”
“同时江南地区富庶,人们一直以来都有饲养牛羊猪、鸡鸭鹅等,人畜混杂,并且对牲畜的排泄物、粪便等等随意的排泄到江河、田地之中。”
“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血吸虫病的传染和扩散,这也是水乡地区血吸虫病严重的重要原因!”
李安源不愧是大明传染性疾病研究的权威,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对江南地区的血吸虫病传染情况大致的摸索清楚。
“可是我们江南地区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生活?”
王守仁一听,想了想也是说道。
“对,江南地区确实是一直都这样生活,但并不代表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是对的。”
“我这边有查阅扬州、苏州两地的地方志,也有和本地的大夫进行过相关方面的了解。”
“血吸虫病在江南地区本身就很流行,平时就有大量的人患有这种疾病,在两地的地方志当中,我们也是有查到。”
“这种血吸虫病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尤其是在渔民之中最为严重,也最为常见。”
李安源也是立即回道。
“那我们要如何去做?”
在李安源这个权威面前,王守仁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够听话了。
“我们现在能够做的主要就是预防为主,想要长期的控制血吸虫病,这生活习惯还是要改一改的。”
“首先我们要控制钉螺,组织各地的村民去将田地之中的钉螺全部打捞集中掩埋,而且这个钉螺必须要每年定期的进行消灭,没有了钉螺,血吸虫就没有了主要的传染、寄宿体,就可以极大的控制血吸虫病的爆发。”
“第二短时间内来说,不要让老百姓在有血吸虫的水里面游泳、嬉戏、玩乐,血吸虫病的幼虫是可以直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寄宿的。”
“第三就是加强人畜粪水的管理,家家户户挖粪水池,所有的粪水都必须经过沉淀、发酵、杀死血吸虫,防止成为新的传染源。”
“第四就是要加强饮用水管理,不饮用江河之水,井水要烧开之后再喝,多喝热水,不仅仅是为了预防血吸虫,还可以预防绝大多数的疾病。”
“第五,在洪涝期间要特别的注意和进行大规模的消毒,大量的使用生石灰在有污染的沟渠、田间地头进行消毒。”
“第六,人畜分离,尽可能的不要人畜混杂在一起,离的太近了,不仅仅是血吸虫,还会有其它传染性的疾病容易由牲畜传播到人身上。”
李安源一条条的说了出来,针对的还是以预防血吸虫病为住,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爱干净、爱卫生。
“我立即让人去办。”
王守仁仔细的听,也是让身边的官员给记住,立即着手去办理,能够做的事情,现在就赶紧去做,不能再继续扩散和传播下去。
“我这边会让大明日报向全大明的人专门报道此事,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
刘晋想了想,也是补充道。
这血吸虫病可不仅仅只是江南有,整个长江流域都有,相关的经验和教训自然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其实不单单是血吸虫病,一直以来农村地区都存在诸多的疾病,像小孩子极容易得蛔虫,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健康、不干净引起的。
这个时期人们基本上都是喝生水,根本就没有喝热水、开水一说,主要是烧开水非常的不方便,需要耗费大量的柴火。
即便是到了后世,还有大量的农村地区依然保持着喝生水的习惯,对喝开水和热水,很多人都觉得麻烦,冬天还好,夏天就更是如此。
至于人畜混杂,随意排放粪水、随地大小便之类的,那就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有人对这方面的事情都不重视,也不在意,这也就导致了各种疾病非常的流行。
这也是古代为什么人均寿命低的缘故,有大量的小孩子夭折,这跟不健康、不干净的生活习惯有极大的关系,同时大人也往往会承受不住,容易病倒,甚至于直接病死。
“我们大明人一些不健康、不干净的生活习惯是必须要好好的改一改了。”
想到这些,刘晋也是微微感叹一声。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最难做的事情恐怕就是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了,对于大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那更是如此。
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关键是人往往还愚昧而无知。
大明的大城市还好一些,随着大明日报的传播,大家多多少少的都能够听得进去,能够慢慢潜移默化的进行一些改变。
像喝开水,随着一个个大城市的熟水店越来越多,大家慢慢的也就会习惯了去喝开水,喝热水,同时新式楼房的流行,也是让粪便之类的排放得到了管理,城里面的各种疾病反倒是更好控制,这农村地区,也只能够慢慢来了。
估计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让大家慢慢竖立起健康、干净的生活习惯。
第1665章 重赏之下出良方
“卖报~卖报!”
“江南地区的疫情已经查清,是一种叫血吸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此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接触含有血吸虫的污染水源,不必过于惊慌和担忧。”
“苏州和扬州两地没有进行封锁,所有生活正常,物价平稳。”
“朝廷悬赏三万两白银征集治疗血吸虫病的良方,附带血吸虫病相关病理症状。”
很快,伴随着新一天的到来,在大明各大城市之中,大明日报开始详细的报道起此次江南疫情的情况。
首先就是告诉所有人,这次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并且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