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942章

大明镇海王-第942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哪里是踢球啊,都是一群少爷在哪里随随便便的玩一玩,能提好球才怪,关键是这些人一个个几千万的年薪。
  十几亿人口,踢球还要靠什么归化球员。
  麻蛋,想想都气人,这不是将十几亿人的脸都给抽的红红的。
  再看看现在,京津地区的人口虽然很大,但总人口也就是不到两千万人,可就是这不到两千万人,这里面涌现出来的足球人才就非常的多。
  正在比赛的两支球队,球员的水平都极高,停球、运球、过人等等都可以看得出来,水平很不错。
  更重要的是双方球员的精神,敢拼敢抢,努力去拼,而不是像后世的那些白斩鸡,毫无精气神,没有丝毫的荣辱感,看着就气。
  所以刘晋算是知道了,这踢球啊,哪里是华夏人不行啊,是后世的那些人不行,把足球给玩死了,再也没有任何的希望。
  当然了,这也跟后世的环境有关,后世人口多、地少,足球场占地大,很难搞起来,建起来了也真不是普通老百姓玩得起的只有有钱人才可以玩得起。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大明是地广人稀,搞足球场就很容易了,弄平一块地来就可以了,小孩子都可以去踢球,自然而然就会诞生很多的足球人才。
  再加上现在没有什么娱乐项目,足球成为了重要的娱乐项目,热度很高,收入也还是很不错的,踢球的人也多。
  这足球水平自然就高!
  “还是现在的大明好,那那都让人舒服!”
  一边看,刘晋也是一边感叹,也不枉自己努力了怎么多年,总算是方方面面都让人舒服了。
  看着足球比赛,吃着来自各地的水果,身边是老婆和孩子,这小日子过的,别提有多带劲了。
  “嗯?”
  看着球赛的时候,刘晋也是会拿着望远镜到处乱看看。
  这时,刘晋的目光停留在一个欧洲老头的身上,他此时此刻竟然不是在看球赛,竟然是在画画,画的就是球场热闹非凡的比赛现场。
  再用望远镜仔细的看看他的绘画,即便是刘晋是个门外汉也能够看得出来,他的水平相当高,竟然将足球比赛的现场给完美的画了进去。
  “竟然有欧洲的画家跑到我们大明来,而且还一把年纪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家,要不然还可以去见一见,求副画当做收藏品。”
  刘晋笑了起来。
  随着大明帝国的强大,与世界各地的往来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大明京城这边,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外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甚至于在大明京城的大户人家这里,很多都还买了不少的女白奴当下人使用,有些普通家庭的甚至于还大量纳妾,而妾的来源就是白奴,基本上都是来自欧洲。
  此外就是还有大量前来大明这边求学、经商、游历的人,数量也是不少,特别是有很多人前来大明这边学习大明的医学、技术、工匠等等。
  这也就导致了在大明京城这边,看到老外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不过这会画画的欧洲人,还是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刘晋这才注意到了他。
  刘晋当然不知道,这个在球场上绘画的正是从欧洲过来的达芬奇,他在淞沪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前往了南京,然后乘坐火车抵达了京津,来到了大明的京师,听说足球很火,也是过来看看,随即又将它用画画的形式给画下来,准备带回欧洲去向大家展示大明的点点滴滴。


第1648章 大明读书人的鄙视链
  “今天的比赛看的真过瘾!”
  “三公队最后那一下的绝杀球宛如流星一般划破球场,惊艳全场!”
  球场贵宾通道,刘晋带着一大家子走了出来,刘晋的大儿子还在意犹未尽的谈论着比赛的事情。
  “爹,下周还来看球赛吗?”
  “下周再看看吧,有时间就带你们过来看。”
  “爹爹,我下周还想来看球,你就带我们一起来看球好不好?”
  “好,好~”
  没办法,刘晋是个女儿奴,可爱的小家伙一撒娇,刘晋立即就答应下来。
  “你啊,不能太过于惯着孩子了。”
  徐婉儿看着这一幕,也是只能提醒起来。
  她知道刘晋政务繁忙,有时候周末都要去加班处理国家大事,哪里有空说每个周末都过来看球,有时候好不容易有休息的时间了,那也是要好好休息、休息的。
  “看看球赛而已,有空就多带他们出来玩玩。”
  刘晋笑了笑,不以为意。
  自己现在是真的很忙了,陪小家伙们的时间太少了一些。
  或许对于这个时期的大明人来说,男人主外,女人主内,这孩子都是自己去玩,哪里需要大人陪。
  但刘晋是穿越者,来自后世,受到后世教育的影响,觉得工作虽然重要,但陪伴自己的家人同样很重要,特别是孩子,还小的时候要多陪一陪。
  “达芬奇先生,您的绘画真的是让人佩服万分,仅凭一支铅笔,竟然能够将球场内的一切展现的淋漓尽致,实在是佩服!”
  “过奖了,过奖了~”
  当刘晋来到外面的时候,一下子又看到了那个画画的欧洲白胡子老头,此时此刻,在他的身边聚集了七八个读书人模样打扮的人,一个个都在对着一副巨大的素描绘画赞不绝口。
  “达芬奇?”
  刘晋一听,顿时就微微停下了脚步。
  达芬奇的大名刘晋自然是如雷贯耳,他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被后世誉为世界上最贵的画,同时他文艺三杰之一的大名也是写进了历史的教科书。
  这样鼎鼎有名的历史大人物竟然也是这个时期的?
  “好像还真是这个时期的,1500年前后。”
  “还真别说,搞不好真是达芬奇本尊来到了大明啊。”
  仔细的对比下,刘晋顿时就来精神了。
  这要是大名鼎鼎的达芬奇来到了大明,那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去见见的,这可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大画家,还是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
  “你们带孩子先回去吧,我去看看。”
  刘晋对着徐婉儿和李贞吩咐道。
  两人一看刘晋的样子,顿时就猜到了,也是没有说什么,带着孩子就先回去了。
  “诸位兄台,这副画,我能否看一看?”
  刘晋来到了达芬奇等人的身边,笑着行礼道。
  文征明、汤珍、祝允明、蔡羽、达芬奇几人一听,顿时就齐刷刷的看向刘晋。
  刘晋长相英俊、面带微笑、衣着虽然普通,但是气度却是极为不凡,再加上身边还跟着几个贴身的家丁,这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人,也是赶紧笑着回礼。
  “兄台请看~”
  文征明将画递给刘晋,刘晋缓缓展开,仔细的看了起来。
  不得不说,大师级的画家就是大师级的画家,即便是素描,竟然将整个热闹的比赛现场画的清清楚楚,淋漓尽致,甚至于都能清楚的看到观众席上面的观众。
  “真是不可思议,用素描都能够将球场比赛画的如此真实,厉害、厉害啊!”
  刘晋看完,也是赞不绝口。
  这达芬奇还真是名不虚传,绘画水平之高,早已经到了化境,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素描都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着实厉害。
  “兄台也知道素描?”
  文征明一听,也是笑着问道。
  “哈哈,略微知道一点,这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绘画方式。”
  刘晋笑了笑,随即看向达芬奇问道:“想必这肯定是老先生所做了?”
  “献丑、献丑了,难登大雅之堂。”
  达芬奇也是谦虚的说道。
  来到大明之后,他才知道大明人一直以来都讲究谦虚,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管有再大的本事,做人还是要低调、谦虚。
  这一路走来也是让达芬奇收益良多,和很大大明人接触,他发现确实是可以印证这句话,人人都可以是你的师父,所以也是变的谦虚很多。
  “我叫刘……刘明,不知道诸位兄台高姓大名?”
  刘晋看了看大家,也是介绍起自己的名字,介绍的时候也是改了下自己的名字,这要是说出刘晋来,恐怕大家也都知道是谁了。
  “刘兄,我叫文征明,这位是来自欧洲佛罗伦萨的达芬奇先生,这位是蔡羽、这位是祝允明、这位是汤珍~”
  文征明笑着和刘晋介绍起几人了。
  “原来是文兄~”
  “你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贯耳,吴中四才子啊,我和唐伯虎还挺熟的,时常听他提起你,说你的绘画和书法是大明一绝。”
  刘晋一听,顿时就微微睁大眼睛。
  没想到眼前之人竟然是文征明,这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在后世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区区一点薄名,不足挂齿,惭愧、惭愧!”
  文征明一听,对方竟然和唐伯虎认识,这就更亲近多了。
  “见过蔡兄、祝兄、汤兄~”
  “见过达芬奇先生~”
  刘晋也是向其他几人行礼。
  “见过刘兄~”
  几人也是回礼,这一看都是读书人,读书人之间礼可是非常重要的。
  “诸位远道而来,我是京城本地人,又和大家一见如故,不如由小弟做东,请大家去望月楼聚聚。”
  随即刘晋也是提议大家换个地方继续聊天,在这球场门口这里聊天显然是不太合适的。
  “这……”
  几人互相看了看,随即也是互相点点头说道:“既然刘兄如此热情,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就该如此嘛~”
  刘晋高兴的笑了起来,随即也是命人去安排好。
  很快,几辆四轮马车就载着众人来到了望月楼这里。
  望月楼顶楼的包间内,众人坐在一起,还没到饭店,茶水、瓜果也是上了上来,彼此也是互相的聊了起来。
  “刘兄既然和唐兄认识,想必也是在朝中为官了?”
  文征明也是问起刘晋的事情来。
  “我确实是在吏部做个小官~”
  “在弘治十二年的时候也是和唐兄同期,故而和唐兄认识。”
  刘晋点点头回道。
  “刘兄谦虚了,在朝廷吏部为官,你又如此的年轻,未来前途无量啊。”
  文征明、蔡羽、汤珍、祝允明四人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再次仔细的打量刘晋一番。
  刘晋和唐伯虎都是弘治十二年高中的,再看看刘晋的样子,这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多岁的样子。
  那对方高中的时候年龄可就很小了,可能只有十几岁就高中了,这还在吏部为官,这吏部可不是一般的地方。
  吏部尚书号称天官,掌管天下百官,这吏部的官员那自然是一个个了不得,更何况刘晋还如此的年轻,这以后,那真是前途无量啊。
  “哪里,哪里,也都是为天子效忠,为黎民百姓做点微不足道的事情罢了。”
  刘晋谦虚的摇头。
  “刘兄真是我辈之楷模!”
  “我虽然也是读书人,但说出来都不好意思,连中举都难,更别说高中进士了,蹉跎一生啊,蹉跎一生啊。”
  文征明看着刘晋,也是羡慕无比。
  他虽然号称吴中四大才子之一,可是一辈子连举人都没有考上,唐伯虎当年可是应天府相似第一,弘治十二年的时候又高中进士,现在更是已经在南云省这里当了一州的州府。
  这或许是他文征明一生的遗憾,虽然说有才,可是却考不上举人,终究来说,在刘晋他们这些正儿八经的进士面前还是要矮上一大截的。
  就像历史上的唐伯虎,因为牵连进科考鬻题案,虽然最终没有被判刑,但却是一辈子不能为官,只能为小吏。
  这对于唐伯虎这样的大才子来说,简直就是侮辱,所以他宁可不去当什么小吏,也要表示自己的清高。
  虽然写了《桃花坞》这样的诗词出来,表示自己不在意虚名、不重视功名什么的,但这只不过是郁郁不得志的一种表现罢了。
  像现在,唐伯虎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当官当的顺风顺水的,哪里还有什么桃花坞桃花仙人之类的。
  说到底啊,在科举制度之下,这些读书人其实人人都想要高中,人人都想要当官。
  但是八股制度下,想要高中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即便是文征明这样的大才子连举人都考不上,由此可见科举的难度了。
  当然文征明是苏州人,这南直隶自古以来都才子辈出,科考难度在这个时期那是地狱级的,中举那是真的难。
  故而在大明读书人鄙视链当中,这举人看不起秀才,进士又看不起举人,能够进翰林院的又看不起进不了翰林院的进士。
  在刘晋这个正儿八经进士为官的面前,文征明、蔡羽、祝允明、汤珍等人顿时就觉得自己矮了好几节,没办法,大明的读书人就这样尿性,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服比自己厉害的。


第1649章 留下达芬奇当老师
  “是啊,是啊~”
  “刘兄如此年纪就已经在吏部为官,弘治十二年就已经中进士了,和刘兄相比我等实在是惭愧!”
  祝允明也是跟着恭维道。
  这里面有恭维,当然更多的发自内心的佩服。
  祝允明也是吴中四大才子之一,自号枝山,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祝枝山,明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仕途之旅极为坎坷,从十九岁中了秀才之后,五次参加乡试都没有中举,在弘治六年的时候第六次参加乡试,这才中了举人。
  在之后,他七次参加会试都不第,甚至于连他自己的儿子都中进士了,他都还没有中进士,于是就绝了科举为官的年头。
  和眼前的刘晋相比,他的科举之路实在是太艰难了。
  到现在也就是一个举人的身份。
  “弘治十二年的会试,我也有参加,可惜没能和刘兄见上一面。”
  祝允明略带遗憾的说道。
  他那一次没有中进士,失落之下和一群同样落榜的学子跑去游山玩水去了,故而也就没有看到刘晋中状元游街的一幕,不然也就能够认出刘晋了。
  “那确实是一大憾事,我也早就听闻祝兄的书法冠绝江南,很早就想要找祝兄要一副墨宝了。”
  刘晋笑着回道,这读书人之间嘛,少不了互相吹捧一番。
  “刘兄现在多大了?”
  文征明想了想问道。
  “已经三十多了~”
  “那刘兄真是博学多才啊,弘治十二年高中,当时可是二十左右啊。”
  “想必肯定是一次就高中了!”
  文征明算了算说道。
  “我确实是一次就中举,然后次年会试也是一次就金榜题名了,这都是运气,运气!”
  刘晋谦虚的说道。
  “今日能够认识刘兄,真是三生有幸!”
  “像我至今已经连续参加了五次乡试,却是次次名落孙山,实在是惭愧、惭愧!”
  文征明感叹一声,这人比人啊,真的气死人。
  对方一次就中举,然后参加会议,一次就中了进士,年纪轻轻就已经在吏部为官,这前途无可限量。
  可是自己呢,已经考了五次乡试了,竟然连中举都如此之难。
  “文兄不必气馁,只是时运未到罢了,以文兄之才,金榜题名也是迟早的事情。”
  刘晋连忙安慰道。
  事实上,历史上的文征明,科举考试比起祝允明还要更加的坎坷。
  他前前后后参加了九次乡试,全部落榜,三年一次的乡试,九次就是二十七年,他从18岁开始参加乡试,一直考,考到了四十五岁都中不了举人,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后来他还是在以为尚书的推举下,通过吏部的考核之后才获得了翰林院待诏的小官职位,后来还成为了皇帝的侍讲,只是他始终受到正儿八经翰林们的鄙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