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第9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白乃是千古大诗人,纵然是我们东方,也只有一个李白。”
熊阑感受到了达芬奇心中的遗憾,也是笑着安慰。
“哈哈,我也知道,但是我真的很想要写出几篇千古传颂的诗词,只是奈何始终上不了台面,此乃人生一大憾事。”
达芬奇笑了笑回道。
“先生,马上就要到安宁城了,我想要邀请先生到我家中去做客,向先生请教下欧洲的文学和绘画。”
熊阑看了看前方,水天相接之间隐隐之间能够看到大陆的轮廓,安宁城要到了。
在以往的时候,他总觉得旅途非常的漫长,非常的枯燥,让人难受。
但是这一次,同达芬奇这样的学者通行,他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很快,一转眼的功夫马上就要到安宁城了。
这让他有很多的不舍,他还想要向达芬奇请教一些东西。
这路上他也向达芬奇学习了拉丁文,学习欧洲这边的绘画艺术,原先是很看不起欧洲这边的,认为欧洲人是蛮夷,自然是没有什么可学的。
但是跟随着达芬奇好好的学习一番之后,他才感受到了欧洲的文学、艺术也是非常的辉煌,完全不会逊色于大明的艺术和文学。
而且在哲学思想领域,欧洲这边的哲学思想也是给了熊阑很大的启迪,对于原本儒家的那一套思想产生了动摇,新思想在他的心中萌芽。
“我年纪大了,我想要尽快前往大明,好好的学习,安宁城我不会停留多久的。”
达芬奇笑了笑摇摇头说道。
“先生,我大明文学、哲学、艺术等等确实是非常值得学习,不过天竺这边,同样有很多值得学习的。”
“天竺本地的艺术、文学、哲学、天文地理学、数学等等也是非常的灿烂辉煌,这天竺的佛教甚至于在我们大明都非常的盛行。”
“您不妨可以在我们宁国停留一段时间,学习一番天竺这边的艺术、哲学等等。”
熊阑一听,想了想也是建议道。
随着对天竺的统治日益深入,大明人对天竺的了解也是越来越深,天竺这里曾经也是诞生了非常辉煌的文明,有着很多、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想必达芬奇必然是会感兴趣的。
第1637章 可悲的天竺人
天竺宁国一处小城市这里。
此时此刻,恰好正值一年一度的大祭祀活动,整个小城的所有人都纷纷来到了河边,在这里搭建起奢华的祭祀台,准备祭祀的贡品,同时家家户户也是准备好金银财物,准备将它献给本地的领主——熊阑!
伴随着来自大明的二胡、唢呐等吹奏出来的旋律,一身奢华服饰的熊阑踩着红地毯一步步的来到河边。
伴随着熊阑的前进,除了汉人之外,所有人都纷纷跪拜在地,离红毯最近的自然是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姓的人,紧接着就是吠舎和首陀罗种姓的人,最外围则是奴隶和贱民。
在祭祀台这里,则是坐了很多的汉人,这些汉人全部都是迁移到宁国,然后被宁国封赏在这座小城的。
熊阑是读书人,同时又是宁国的官员,故而每年的祭祀活动都是由熊阑来支持完成的。
他所需要做的事情也是很简单,
那就是现场写一篇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祭文,然后对着所有人大声的朗诵出来,再将它放到祭祀台上面去焚烧就可以了,以此来向神明表达诉求。
这项活动是非常圣神而庄严的,也是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节日。
为了统治这片广袤的大陆,统治这里庞大的人口,宁国依照原有的种姓制度加以改进,将汉人放在了最高种姓,称之为神明后裔,地位最尊贵,至于其它种姓全部都是为最高种姓的神明后裔服务的。
这种新的种姓制度起初是遭到了婆罗门、刹帝利的强烈反对,但宁国的屠刀可不会和他们讲什么太多的道理。
一番杀戮,杀到所有婆罗门和刹帝利都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且还要自我洗脑的去维护这一切。
为了巩固这项制度,宁国这边也是制定了详细的种姓法案,从法律上确立此项制度,同时在宗教上也是大肆的进行修改,在宗教上确认大明人的身份和地位。
原先的印度教,婆罗门是主管祭祀,是神的代言人,刹帝利则是主管军政,地位最是崇高,但是现在,婆罗门则是属于服务于神之子民的仆人和管家,刹帝利则是成为了宁国这边主要的衙役、官场、小吏之类的,不得为官。
至于吠舎和首陀罗,他们则是依然从事农业和劳作,奴隶和贱民自然是处在最底层,不能拥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是最卑贱的存在的。
不过宁国这边为了缓和种姓制度之中的矛盾,缓和奴隶矛盾,也是相应的做出了一些修改,稍微允许种姓的变更。
低种姓想要成为高种姓也是可以的,但是条件很难、很难,除了这辈子吃苦受累,下辈子投胎到高种姓家庭之外,也可以通过几代人的吃苦受累,学习大明的语言和文字之类的,来相应的提升一点自己的种姓。
至于奴隶,除了下辈子投胎之外,这辈子只要能够为宁王立下汗马功劳有或者是能够活到六十岁,也是可以成为首陀罗的。
这一套种姓制度极其的复杂,核心就是为了巩固大明人在这里的地位和统治。
为此,宁国这边也是专门的弄出了一些节日,通过特定的节日进行祭祀等活动,不断的向所有人竖立这个观念,将种姓制度深入其中。
达芬奇作为熊阑邀请过来的贵宾,也是坐在了祭祀台旁边。
他看着眼前黑压压跪倒在地的人群,数量非常的庞大,足足有几万人,几乎将整个河岸都给挤满了。
“可悲的天竺人!”
“自古以来都是不断的被人征服,不断的臣服一个有一个强大的部族和文明,创造出辉煌天竺文明的民族,现在却是成为了最卑贱的存在,是贱民!”
达芬奇心里面也是忍不住感叹起来。
来天竺这里已经有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内,他详细的学习了天竺这边的艺术、文化、数学等等。
他惊奇的发现,天竺这边的文明是非常辉煌而灿烂的,历史上,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诞生了诸多辉煌的文明和国度。
天竺人的宗教、数学、哲学、天文宇宙学等方面有着极其深的成就,特别是在思想哲学领域、宇宙观领域,达芬奇也是为之深深的惊叹。
然而,现在,这样一个曾经创造了辉煌文明的民族,他们却是贱民,尽管数量庞大,但却是只能够跪在最外围,连离祭祀台近一点资格都没有。
甚至于到了现在,这些贱民,他们连学习的资格都没有,全部都是愚昧而无知,想一想都让人忍不住感叹一声。
追根溯源的去了解一番天竺的历史和文化,所有的一切都是眼前这个种姓制度所造成的。
雅利安人入侵天竺,人数很少,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雅利安人发明了种姓制度这一套东西出来,并且结合宗教将它深深的烙印到了这片古老的大陆上面。
千年的岁月下来,种姓制度早已经深入人心,影响着这里的所有一切。
人们对此深信不疑,甚至于不会有一丝的怀疑,他们相信今生的困难,必须要忍受,唯有今生吃苦,下辈子才能够投胎到高种姓家庭去享受。
他们也坚信,高种姓人之所以能够享受现在的一切,那也是因为上辈子经历了无数的困难,所以才有了这一世的享受。
所以高中性的人就应该是享受的,应该是衣食无忧的,低种姓天生就该给高种姓的人服务,为他们做牛做马,受尽苦难,这样下辈子才可以变成高种姓。
这是多么荒诞的理论,然而在这片大陆上却是至高的真理。
连大明人都无法违背种姓制度,只能够加以改进,将大明人的身份地位抬到最高,继续将这套种姓制度给玩下去。
达芬奇在沉思,在为这些天竺人感叹悲哀。
这边,熊阑来到祭祀台上,早已经备好了笔墨纸砚。
熊阑挥毫泼墨,洋洋洒洒的写下了一篇祭祀文,接着对着所有人大声的朗读起来,朗读完毕之后,再送到祭祀台上面的青铜大鼎之中焚烧。
很显然,这些也都是来自大明的祭祀元素,完美的被搬运过来。
和传统的婆罗门祭祀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是宁国这边特意为之的,目的就是为了凸显出大明人的身份的尊贵。
婆罗门现在无权代替神来说话,也无权主持祭祀活动,他们只是大明人的仆人和管家,祭祀活动的相关事宜是婆罗门准备,相关种姓制度和神明的事情也是由婆罗门这边代替大明人去向所有人宣讲,但内容是大明人这边编写的。
祭祀过后就到了进献财宝的时候了,从婆罗门、刹帝利开始,所有人排着队,按照种姓制度的高低向神明贡献自己的财宝。
贡献的越多,说明越是虔诚,历经磨难,下辈子投胎到高种姓的纪律自然也就越大。
至于台上的大明人,他们则是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只需要等待就可以,等着最后代替神明收下大家的供奉就可以了。
这就是现在宁国的种姓制度,处在最高种姓的大明人过着人上人的生活,是尊贵的存在,连亲吻大明人的脚都不是随便一个人都有资格的,只有婆罗门刹帝利的人才有资格。
“思想上的禁锢才是最可怕的禁锢!”
“就如同中世纪教会禁锢人的思想和观念一样,漫长的岁月,一片黑暗,毫无光明!”
“现在的天竺也是如此,种姓制度下,这里一片的黑暗,以前留下的文学、哲学、艺术等等将失去自己的色彩,传承断绝,实在是可悲、可叹、可惜啊!”
达芬奇默默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里面在止不住的感叹。
他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尤其重视思想上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倡导个性的解放,反对愚昧的神学思想。
看到眼前愚昧的一幕,他是真的为天竺人感到悲哀。
第1638章 这才是城市该有的样子
尽管为天竺人感到悲哀,然而达芬奇什么也做不了,看这些人虔诚的样子,似乎好像又甘于其中。
据达芬奇所知,这个庞大的宁国,人口众多,有几千万人的庞大人口。
然而这其中,汉人的数量仅仅只有十几万而已,剩下的人,基本上都到天竺本地土著,十几万人统治几千万人口,光是想一想都觉得犹如走钢丝一般让人提心吊胆。
然而事实上,宁国的统治却是稳固无比,并且很少出现什么叛乱之类的,似乎这里的所有人都甘于接受异族的统治。
纵然是过的再苦再累,他们似乎好像也甘于此,甚至于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对于这些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大明人,他们不仅仅不会心生反抗,而且还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这样奇怪的现象,让达芬奇不得不佩服宗教的力量,佩服种姓制度的强大和可怕。
就如同中世纪的欧洲,在教会的统治之下,整个中世纪一片黑暗,没有一丝的光芒,所有人甚至于都还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在天竺,达芬奇没有停留太久,因为他觉得在这样一片黑暗、毫无生机的土壤上根本就孕育不出伟大的思想和艺术,自己还是要尽快前往大明。
随着和大明人接触的越来越多,和很多大明知识份子接触之后,他更加渴望能够快点抵达大明,前去大明学习华夏文明,感受璀璨而耀眼的中华文化。
从宁国的安宁城出发; 乘船一路东行; 沿着锡兰岛、麻六甲、吕宋、琉球,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之后。
达芬奇终于抵达了大明的淞沪,朕踏上了大明的本土。
淞沪黄浦江内,达芬奇站在甲板上看着眼前的淞沪。
黄浦江的两岸; 高楼林立; 玻璃窗户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一条条规划笔直的宽敞水泥马路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同时将黄浦江两岸划分的整整齐齐; 星罗棋布。
黄浦江的两岸; 码头林立,数不清的船只停泊; 船只上面飘扬着各种各样的旗帜; 最顶端的大明龙旗最是耀眼,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往远处看去,工业区这里一根根巨大的烟囱伫立; 向天空之中时刻不停的排放着滚滚的白烟; 让这里的空气都充满了工业的气息。
宽敞的水泥马路上面; 车水马龙; 四轮马车的数量非常的多,而且非常的忙;此外; 还能够看到庞大的自行车群; 人们骑着两只轮子的自行车快速的在道路上行驶; 速度极快。
黄浦江的两岸,酒楼、茶馆、饭店、酒店等等随处可见,站在船上的时候; 甚至于还能够和坐在酒楼上欣赏江景的人对视一番。
入眼所能看到的建筑,外墙全部用石灰刷的粉白; 有些讲究的; 甚至于还用上了各种的颜色,看起来的时候; 给人的感觉就非常的不错; 干净而整洁。
“终于抵达大明本土了; 淞沪!”
达芬奇下了船; 踏上了大明淞沪的土地。
黄浦江港口码头这里,自然全部都是用水泥进行了硬化; 码头这里虽然繁忙无比; 但是却非常的干净。
一处处码头都打扫的很干净; 装卸货物的也不再是奴隶,大明本土不允许使用奴隶,故而码头工人,算是现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收入颇高的一群人,有很多讲究的地方。
“大明人可真是奢侈!”
“竟然用水泥将所有的地方都铺起来了,这道路,既宽敞好走又非常的干净整洁。”
看着眼前的水泥马路,达芬奇忍不住想起了欧洲的城市。
城市的道路实在是说不出口。
有铺砖、铺石块的地方还好一些,至少来说不会太过泥泞,但很多地方基本上都是没有铺砖的,再加上欧洲特殊的气候,润湿多雨的清下。
一下过雨的时候,道路就无比的泥泞,坑坑洼洼、犹如烂泥地一般,让你根本就没有下脚的地方。
至于天晴的时候,道路自然是要更好走一些; 可是人们胡乱的在道路上倒各种各样排泄物的时候,城市就会臭气熏天,各种刺鼻的味道让你根本就忍受不住。
这也是为什么欧洲的皇室、贵族之类的都喜欢去乡下建城堡的缘故了,因为实在是难以忍受城市的恶臭。
这也是为什么欧洲人发明了高跟鞋的原因,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踩到一些不可名状的东西,方便在城市里面行走。
但即便是在城市外面建城堡,欧洲的皇室、贵族们又喜欢经常搞聚会、舞会之类的,一场聚会下来,又变的肮脏不堪,故而往往需要准备几个城堡,这个弄脏去另外一个,等清洗干净之后再又回来。
这个时期的欧洲城市,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脏乱差,又恶臭盈天,反倒是欧洲的农村和乡下,因为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农村和乡下非常的不错,空气清新,绿草如茵。
在达芬奇的印象之中,城市一直都是这样的,非常的脏,非常的臭。
然而当踏上淞沪土地的那一刻,他就彻底的改变了对城市的看法。
高楼大厦就先不说了,单单是眼前干净、整洁、规划整整齐齐的城市,道路的两边甚至于还栽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草。
此时此刻,树木枝繁叶茂,鲜花盛开,有些栽种桂花树的地方,桂花一开,花香四溢,整个街道都是桂花的香味。
在这里,你根本看不到任何的肮脏之物,你也看不到有妇女往街头巷尾倾倒那些不可名状的东西,甚至于连往来行走的四轮马车,马儿的屁股后面都挂着一个篼子,专门用来装马儿的粪便。
在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