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929章

大明镇海王-第929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出多少的粮食就要流掉多少的汗水,一粒粮食一滴汗,这丝毫不过分。
  收割的时候,那都是拿着镰刀弯着腰,一弯下去那就是一整天的时候,往往起身的时候,身子都站不直,累的半死。
  可是再看看眼前,坐在机器上面收割麦子,开着机器往前走就可以了,如此的简单,甚至于为了防止太阳晒人,还在上面加盖了遮阳的盖子,整个人是一点汗水都不用出,甚至于连脚都不用下地。
  而且这个收割的速度也实在是太快了。
  眼前这一大片的麦田,如果让自己来收割的话,用镰刀慢慢去收割,估计着都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够收割完。
  可是这些收割机呢,仅仅只是来回的走上几遍,一大片的麦田就收好了。
  不仅仅收好了,而且麦子也都已经脱粒下来装进了袋子里面,回去只要晒一晒就可以。
  如果是传统的收割办法,还要将麦子和麦秆给脱粒下来,这又是一个无比辛苦的过程,需要用力的去甩,去摔,这样才能够脱粒。
  然而有了这个收割机,这一步直接就省掉了,机器就已经完成了这一步。
  这让王大爷的感触就更盛了。
  自己种地,这麦子收割难,收割回去了,还要好好的晒一晒,晒了之后才开始脱粒,往往全身是上下都要被麦子给划出一条条痕,又痒又痛,难受至极,很多小孩子根本就受不了,也就老农人不得不忍受。
  “我们是真的老了。”
  李老头也是感叹一声。
  他也是种了一辈子的地,太清楚种地的辛苦了。
  特别是这到了收获的时候,那更是又忙又累,辛苦了一年,这收麦子的时候,那是一点都不能浪费的,收完之后还要去捡麦穗,不浪费一粒粮食。
  全家老少齐出动,收麦子、晒麦子、摔麦子脱粒、然后还要用筛子去筛干净,用风车去吹干净,最后麦子还要去脱壳、磨粉,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长,经历了无数的辛苦和汗水之后,才能够变成面粉,往往却是又吃不上几顿白面馒头。


第1625章 难怪如此富裕了
  两个老人看着收割机在田野之中来回的走动,一片片麦田很快就收割完毕,一包包的麦子堆放在水泥马路上面。
  很快,又有四轮马车前来,一袋袋的麦子往马车上一般,一下子就运回了龙头镇,整个过程是非常的快速。
  在两个种了一辈子地的老人看来,这哪里是种地啊,这根本就是在享受,甚至于可以说连汗都不需要出多少。
  唯一累的地方也就是搬运下麦子的时候,这运输都有四轮马车,在这平整的水泥马路上面,根本就不需要费多少的力气。
  想想自己以前的时候,辛辛苦苦的收麦子,收完麦子还要将麦子给扛回去,根本就不可能说有马车来给你使用。
  马车那可是连地主老财家都未必有的东西,顶了天也就是牛车了,但是道路又非常的难走,哪里像龙头镇这里,宽敞的水泥道路四通八达,这四轮马车又随处可见,很是便捷。
  不仅仅可以拉货,连人都可以偷懒的坐在上面,免去了走路的辛苦。
  “老了,老了,真的老了。”
  两人一边看也是一边忍不住的直摇头。
  时代变化的太快了。
  快的超乎两人的想象。
  这种了一辈子的田,他们也不敢想象有一天可以这样种地,可以如此的轻松。
  再看看眼前广袤无边的田野,顿时就明白了,为什么龙头镇这里的人明明不多,却是可以耕种如此庞大的田地了。
  所依赖的都是各种各样的机械了,要是依靠传统的耕种方式,纵然是再勤快,累死在田野之中,恐怕也是种不了几亩地的。
  两个老人一边看也是一边走。
  广袤的田野之中,随处可见冒着黑烟、呜呜直响的蒸汽收割机在田野之中忙碌,道路上能够看到一辆辆满载粮食的四轮马车将一车车的粮食运回龙头镇。
  金色的麦浪在随风波动,一块块麦田很快就被收割完毕,大量的鸟儿从天而降在麦田之中寻找吃食。
  两个老人也是在麦田之中仔细的看了看,顿时又忍不住一阵痛惜。
  “这机器收麦子虽然是很快,也很省事,但是这浪费的麦子也不少,你看看、你看看,这田野之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掉落的麦穗和麦子,多可惜啊,多好的麦子啊!”
  李大爷从田野之中捡起一束麦穗,很是惋惜的说道。
  再看看田野之中忙碌的这些人,似乎好像根本就没有人来捡麦穗的意思。
  想想以前自己种地的时候,田里的麦穗那是绝对不可能拉下的,必须要全部捡起来,这掉下来的麦穗可能都是一家人的救命粮食,连掉了的麦粒都要捡干净了。
  再看看现在,这广袤的田野,收割完毕之后还不知道有多少的粮食留在了田野之中,无人去捡,任由其留在田野之中,便宜了那些成群结队的小鸟。
  “都在忙着收麦子,哪里有空来捡这个麦子啊。”
  王大爷也是微微摇头,再看看忙碌的身影,广袤的田野,还有大量的麦田等着收割,真心是没空来捡这一点掉落的麦子。
  两人一边走,一边看着麦田的收割,不知不觉就离龙头镇有点远,来到了龙头镇的养殖区域。
  只见这里有大片、大片的棚区,也能够看到大片、大片的草场,同时附近的田野里面种植的也不再是小麦了,而是换成了各种各样青葱郁郁的牧草了。
  只见这些种植牧草的田野里面,有人在不断的收割牧草,然后用四轮马车一车车的拉了回来。
  而在牧场这里,能够看到有蒸汽机器在轰鸣,冒着滚滚的黑烟。
  两个老人好奇的走了过去一看,原来是粉碎机,一捆捆的牧草放进去,很快就被粉碎成一堆,再接着装上特制的漏斗形四轮马车。
  驾驶着四轮马车来到牧场这里,阀门一开,源源不断的牧草就添加到了木槽之中,养殖的牛羊就纷纷过来抢食。
  四轮马车不断的前进,牧草就不断的流出添加到了木槽之中,一整排过去,一个牧场之中,上百头牛、上千头的羊就这样喂食。
  “这……”
  两个老人再次被眼前所看到的一幕给震撼了。
  牛羊这种东西,河南老家这边也是有的。
  有些富裕之家也会养牛,养羊,但是无论是牛羊,那都是需要放养的,根本就不可能说圈养起来饲养。
  可是眼前这些牧场,一个个规模不算太大,但却是养殖了大量的牛羊,甚至于还有大量的马匹。
  这种全身的养殖方式简直超乎了想象。
  种牧草,然后用牧草来养殖牛羊。
  看这些牛羊的样子,一个个膘肥体壮的,比起放羊的牛羊似乎好像都要更好。
  “难怪这河中地区的人如此的富裕了!”
  李大爷顿时就明白了。
  这河中地区的人首先就是拥有大量的田地,家家户户都几千亩田地,如此庞大的田地,再加上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产出的粮食非常的多。
  别的不说,这随随便便家家户户产出来的粮食都能够卖一大笔的银子,即便是现在粮食价格很便宜,但量大的情况下,依然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其次就是畜牧业了。
  因为这里有优质的土地和大量的牧场,所以很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关键是这里的畜牧业和草原上游牧部族又不同,这里是固定下来的模式,专门种植优质的牧草,挑选优质的品种来饲养,再加上官府这边推广的好的养殖方式,这畜牧业的产量极为惊人,远不是那些游牧部族能够相比。
  还有一点就是这里的粮食产量多,粮食吃不完,价格又便宜,自然可以大量的用来喂养牲畜。
  抬眼望去,不仅仅可以看到饲养牛羊马匹的牧场,也能够看到连篇的专门饲养猪的养猪场,人还没有走过去就能够听到大量的猪叫声。
  再看看周围的一些山头,也能够看到很多的专门养鸡的,一大片、一大片的鸡,将整座山都给弄的光光的,不仅仅是虫子被吃光了,连草根都不剩下。
  再看看饲养的人,一袋子、一袋子的麦子就这样撒下去喂鸡看着都心痛。
  在他们这些老一辈的人看来,粮食是无比精贵的东西。
  特别是经历过大饥荒、大灾荒的老人,看粮食比自己的命都精贵。
  这喂鸡鸭鹅之类的家禽,基本上都不可能直接喂粮食的,顶了天也就是喂糠麸什么的,然后就让它们自己去找虫子吃。
  这里倒好,一袋子、一袋子的麦子就这样撒过去喂鸡,甚至于还要讲究营养搭配,还有配上大量的玉米粒。
  一袋子、一袋子的玉米粒不要钱一般的撒出去,转眼间就被鸡群给吃的干干净净,喂养了这些,竟然还要喂粉碎过的牧草。
  这些鸡就仿佛是永远都吃不饱一般,吃完麦子吃玉米粒,吃完玉米粒还能够吃草,一个个吃的咕咕直叫。
  “真是糟蹋粮食啊!”
  李大爷无比心疼的说道。
  想想当年,自己几兄弟,要是一袋子粮食的话,那都是可以活下来的。
  再看看现在,这上好的粮食就这样拿来喂牲畜。
  看看这一大片的养殖区。
  麦子、玉米、豆子、大米、高粱、番薯等等,各种各样的粮食都大把、大把的用来喂养这些牲畜。
  这舍得粮食,喂养出来的牲畜不仅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好,产量高。
  这也是李大爷感叹为什么河中地区的人如此富裕的原因了。
  粮食产量大就算了,这畜牧业发展的也是相当的好,粮食虽然不值钱,但是这牛羊马匹猪之类的还是值钱的。
  特别是现在火车开通,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大明关内去,不愁销售,价格有保证,大明人吃肉比以前多的多,自然就有源源不断的财富了。
  反观老家河南这边,在农业这方面却是已经远远落后于河中地区了,不仅仅是没有大量的普及机械化耕种,而且这养殖业也是远不如河中地区。


第1626章 英吉利海战
  西欧英吉利海峡,早晨的雾霾笼罩整个海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一般,可是偏偏海面上风急浪涛,波涛汹涌,一股浓浓的硝烟在海上秘密。
  ‘永乐大帝’号战舰是隶属于香港舰队的主力战舰,是最近才从大明本土这边来到西欧香港服役的大型战舰。
  现在欧洲、中东这边战火连天,各大强国之间战火连绵,为了充分保证大明帝国在欧洲、地中海、中东和西非等地的利益。
  大明帝国也是不断加强地中海舰队、西非舰队、香港舰队以及红海舰队的实力,不仅仅增派驻守的人员,而且也大量的增加各型号的战舰。
  香港作为大明在西欧这边唯一的殖民地,同时又肩负着保护大明在西欧地区利益的重要任务,故而备受重视。
  新服役的‘永乐大帝’号战舰,它不是普通的战舰,和传统的战舰不同,天津造船厂新设计建造的‘大帝级’战舰,全部都是采用蒸汽动力的战舰。
  依靠蒸汽和涡轮为主要动力,再配备传统的风帆,让其拥有着强大的机动性,同时采用最新造船技术建造的大帝级战舰,体型庞大,在主要的部分甚至于全部都采用钢材来进行加固。
  这是属于半钢铁战舰,对于这个时代而言,绝对是划时代的战舰!
  庞大的‘永乐大帝’号战舰在海面上劈波斩浪的前行,战舰指挥官熊瀚身穿一身笔直的白色海军服,脖子上挂着望远镜,目光坚毅的看着前方。
  毕业于帝国皇家军事学院的熊瀚,从毕业开始一直在香港这边服役,现在也是已经成为了‘永乐大帝号’的舰长,指挥着以‘永乐大帝号’为核心的整个香港舰队。
  “熊瀚,你说这次的海战,谁会赢?”
  熊瀚的身边,一身笔直陆军军装的邓勇同样脖子上挂着望远镜,目光看向前方,似乎想要从这浓浓的海雾之中看到两支庞大的舰队一般。
  “我也不知道,战争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一切皆有可能!”
  “从明面上来说,西班牙和倭国的联合舰队拥有更强大的实力,主力战舰超过76艘,基本上都是我们大明造船厂建造出来的,质量过硬,装备的炮火又都是从我们大明密云兵工厂购买的,非常精良。”
  “再加上还有近200艘大小船只、战舰为辅助,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英格兰、法兰西、葡萄牙、荷兰等国的联合舰队,实力容易不容小觑,拥有大小战船超过三百艘,绝对是将所有的海上力量都集中起来了。”
  “火炮方面也有大量购买我们自我们大明的火炮,再加上数量上的优势,这一战还真不好说。”
  熊瀚简单的一番分析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西班牙、倭国同海盗联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双方之间从一开始的互相假扮海盗掠夺对方,到了慢慢的互相宣战,互相攻击,最终也是发展到了现在,双方集中起所有的力量来进行海上大决战。
  长久的互相偷袭和掠夺都让双方疲倦无比,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葡萄牙、法兰西、英格兰都有不少的沿海港口和城市遭到了洗劫,不仅仅是大量财富的流逝,更重要的是大量人口的流逝。
  因为白奴的价格高昂,故而掠夺人口比掠夺财物更加的划算,这也导致了双方假扮的海盗肆意的在沿海地区掠夺人口贩卖给大明人,从中牟取了巨额利润,以至于现在都已经停不下来了。
  大量的私人船只和团伙加入其中,这些实力弱小的团伙,他们并不能掠夺大的城镇,但却是对沿海地区的小村落造成了巨大毁灭性的打击。
  这也是双方为何选择要迅速决战的原因,因为双方都耗不起。
  ‘永乐大帝号’在海上不断的前进,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开始渐渐的绽放出强烈的光芒,海上的大雾也是逐渐的消散。
  通过望远镜,熊瀚隐隐间已经能够看到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浩浩荡荡的往北前行,这支舰队分成两部,一部分悬挂的是西班牙旗帜,另外一部分则是悬挂的倭国旗帜和倭王旗。
  毫无疑问,这是西班牙和倭国的联合的舰队。
  “大明人?”
  很快,西班牙舰队这边也是发现了跟在后面的‘永乐大帝号’战舰,科尔斯特公爵第一时间内就来到甲板上,拿着望远镜看向后方。
  “大明帝国最新型的战舰!”
  他一下子就认出了‘永乐大帝号’战舰,这种大明帝国才有的新型战舰,西班牙这边求购了无数次,大明人都以非卖品而拒绝。
  看着后面的庞大战舰,上面巨大的炮管以及钢铁护甲在阳光下闪烁的光芒,科尔斯特公爵就忍不住微微咽口水。
  这才是心目中最理想的海上战舰,再看看战舰上面的几根大烟管,从中喷出的黑烟,在逆风这种,它根本就不需要迂回前进,而是可以直接逆风前行,速度很快。
  “蒸汽战舰!”
  科尔斯特公爵眼睛都微微泛红,要是自己手中有几艘这样的战舰,这一次的海战就没有任何的悬念了。
  “大明帝国驻香港的永乐大帝号!”
  另外一边,倭国舰队的指挥官东方月也是很快就注意到了跟在后面的大明战舰。
  “这样的战舰才是真正的海上城堡!”
  看着永乐大帝号庞大的身躯,东方月也是忍不住感叹。
  倭国是大明的藩属国,但也买不到大帝级这样的战舰,大明帝国直言这是非卖品,禁卖品,别说是藩属国了,即便是藩国和殖民地这边都不会卖,只能够大明帝国海军使用。
  “大明人来这里做什么?”
  东方月的旁边,高次郎皱着眉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