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875章

大明镇海王-第875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乡,进城务工啊~”
  “来我们资金纺织厂,宿舍都是全新的,如果是夫妻一起的话,我们还提供夫妻房给你们。”
  “紫金纺织厂?”
  “小厂啊?”
  “是,是,我们厂是不大,但也不是小厂,算是中型厂子了,去年有一千多工人呢。”
  “一千多人的工厂还不是小厂?”
  “你们老板叫什么,哪里人啊,去年有没有给大家足额发工钱?”
  “我们老板叫夏良昇,是扬州府人士,在扬州那也是大户人家,大家可以放心,去年在我们长上班的工人,可都是一文不少的拿到了自己的工钱,不信可以问问身边有知道我们厂的人。”
  “谁知道呢,去年金陵水泥厂、纺织厂这样的大厂都没给我们发工钱,要不是最后王大人出面,我们都白干一年了。”
  “是啊,是啊,要不是王大人,我们都白干一年了,还有人要工钱被打残废了呢。”
  “我今年是不打算进厂了,这南京啊,没几个有良心的东家,不给工钱就算了,还打人,我再也不给他们做事了。”
  “等下我就坐船去淞沪,听说淞沪这边有很多北方人开的大厂子,待遇好、信誉也好、东家对我们工人也好,我早就想去淞沪了。”
  “我也是,我也是,兄弟,等下一起去呗,我有兄弟就在淞沪这边做事。”
  “行,一起去,一起去~”
  “几位老乡,几位老乡~”
  “我们紫金纺织厂虽然不是大厂,但是我们东家对大家也是很不错的,这不新修了宿舍,还特意照顾夫妻,留有夫妻房呢,这工钱也给大家提高了,何必非要去淞沪,多花路费不说了,这淞沪我也是知道一些,未必就比南京好。”
  “那些北方东家毕竟是北方人,真要出什么事情,亏钱没钱发工钱了,他们拍拍屁股就走了,我们找人都找不到,但是我们本地东家就不一样了,都是老乡,走的人走不了庙不是。”
  见他们要走,紫金纺织厂的伙计顿时就急了,赶紧说道。
  “去,去,别拦着我们,我们赶着去坐船呢。”
  “北方东家好不好又不是嘴巴说了算,大家都有眼睛去看,有心去感受的,最起码他们年底工钱给的足,不像你们南京人,不给工钱就算了还打人,鬼才给你们做事。”
  “就是,就是,我很多老乡都直接去淞沪了,有些干脆今年去出海,大家都说了,再也不给你们南京东家做事了。”
  几人丢下几句话,径直朝着南京码头这边走去,那边有船只往返淞沪,可以快速前往淞沪。
  “老乡,进城做事啊?”
  “来我们紫金纺织厂吧,待遇好,宿舍好,伙食也好。”
  紫金纺织厂的伙计见状也是无奈的叹口气,接着又满脸的笑容的去招人。
  只是似乎好像进城的这些人都不是来南京这边务工的一般,他们招人招的非常艰难。
  而同样的一幕在道路两边不断的上演,大量的工厂、作坊,都在道路两边这边和资金纺织厂的人一样。
  一边不断的吆喝,将自己工厂这边的优厚待遇给说了出来。
  有的是增加了工钱,有的则是强调自己的工作、生活环境等等之类的,都在努力的招人,可是几乎都和紫金纺织厂的人差不多,很难招到工人。
  这一幕也是让坐在四轮马车上面的刘晋和王守仁给亲眼看在眼中。
  “这招人都招到这马路上来了?”
  刘晋看着眼前道路两边热闹的场面,顿时就皱起眉头。
  这种情况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这里的工厂、作坊之类的很需要工人,他们没有招到足够的工人,所以只能够想办法到这进城的路上来招人,想要抢先一步多招一些工人。
  如果有足够工人的话,这些工厂、作坊之类的是绝对不可能到这里来招人的,就好比后世,在刚刚开始流行进城打工的时候,那个时候工厂少,进城务工的人多,那些工厂一个个都条件苛刻,但依然还是有无数人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厂,很多时候都要托关系才能够进厂做事。
  因为人多岗位少,工厂这边就可以开出苛刻的条件,依然有人会去做。
  现在反过来了,工厂多,工人少了,这些工厂、作坊就不得不开出更好的条件来吸引工人前来做事,甚至于都还要到这马路上来抢人。


第1532章 凉凉了
  “你们工厂怎么都到马路上来招人了?”
  刘晋来到紫金纺织厂伙计的身边问道。
  王大山听到刘晋的话,再上下打量下刘晋,刘晋一身衣着打扮不凡,相貌英俊潇洒,身边又跟着贴身的侍卫,再看看一旁的王守仁,同样也是差不多,顿时就知道眼前这两位不是一般人。
  “回公子的话,我们厂实在是招不到人了,所以没办法,东家就吩咐让我们到这进城的路上来招人。”
  “不单单是这条路上,在其它几条主要的进城道路上,我们都有人再招人。”
  “没办法,厂里面的生意很好,这生产出来的布都不够卖,生意红火,东家都准备今年再扩建几个厂房。”
  “可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去年在厂里面上班的工人,今年回来的连一半都没有,想要招人,却是发现很难招到人,大家似乎好像都不愿意在厂里上班了。”
  王大山无奈的叹口气。
  “其它厂和你们厂的情况好像也差不多吧?”
  一旁的王守仁皱着眉头,想了想问道。
  “是啊,大家的情况其实都差不多,也不单单是我们紫金纺织厂,其它厂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今年回来复工的工人数量基本上连一半都不到,有些厂甚至于只有十分之一二的样子,这极大的影响了我们工厂的复工。”
  “很多厂的东家现在都已经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了,因为有些订单如果不能按时交付的话,到时候可就失信与人了。”
  “所以大家现在都在招人,各种各样办法都用出来了,但还是找不到足够的人手。”
  王大山点点头,指了指道路两边招人的众多伙计。
  “知不知道大概是什么愿意导致了大家都不愿意来复工的?”
  王守仁又急忙问道。
  “还能是什么原因,当时是因为去年年底那些大厂故意不给工人发工钱呗,这大家辛辛苦苦的给东家干了一年,这到年底了,不仅仅不给工钱,还雇佣地痞流氓来打人,很多人都被打成残废了。”
  “这事情啊,伤了大家的心。”
  “很多人都直说了,再也不会给南京人打工了,还有很多人都选择去了淞沪,淞沪那边工厂也很多,不愁找不到事情做。”
  “其实啊,不发工钱的也就是那些大家族、大工厂,我们这些中小型的工厂、作坊,那都是足额的给大家发了工钱的,没有拖欠一分钱。”
  “但现在大家都怕了,那些人将我们金陵人的名声给败坏了,弄臭了,这一转十、十传百,几十万人的带动下,自然也就没人愿意来南京了。”
  王大山一边说也是一边无奈的直摇头。
  “影响竟然如此之大,这最后不都是拿到工钱了。”
  王守仁的眉头深深皱起。
  这事情真的是难办了。
  工厂不发工钱,他王守仁还可以直接将工厂主给查抄了,拿出银子来给大家发工钱。
  可是这工人不愿意来南京这边做事,他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又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几十万,甚至于有可能是上百万人都不愿意再来南京这边做事了。
  这名声一旦坏了,那就真的再也挽救不起来了。
  “拿到工钱,那是本身就应该是大家拿的。”
  “关键是这事情啊,寒了大家的心。”
  “大家辛辛苦苦的替东家干一年,这工钱一年一结,那是因为大家都信任东家。”
  “这东家要是真的有困难,好好的和大家说,给个日期,大家即便是年底拿不到工钱,那也多少会理解一下。”
  “可是他们不是没钱,工厂的效益很好,他们赚大钱了,但有钱就是不给大家发工钱,还雇佣地痞流氓来殴打要钱的工人,还将很多人给打残废了。”
  “这事情是真的寒了大家的心,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再相信了,也没人愿意来金陵了。”
  “不来这里打工又不是活不下去,现在这个年代,随随便便去哪里都能够过的不错。”
  “淞沪这边的有是工作,再不了移民去海外,也能够过的悠哉、悠哉,又何必来南京这边受苦受累就算了,还要受委屈。”
  “我自己也是给人打工的,也就是东家一直以来对我不薄,所以也是一直在给东家做事,将心比心来说,换我,我也不来南京了。”
  “但是这南京啊,又不仅仅只是那些没良心的大家族、大士绅的南京,它更是每一个普通南京人的金陵。”
  “这南京工厂有成千上万,大部分的工厂东家其实都还是很不错的,对工人好,有个工厂东家,去年运气不好,亏钱了,年底没钱了,他将自己祖上传下来的宅子都卖了,一样也将工钱给工人们足额的发下去了。”
  “也不能一棍子就将所有人给打死,有好有坏,哪里都是一样的。”
  “只是他们那些人败坏了我们南京人的名声,不仅仅害了他们自己,也同样害苦了我们南京其他人。”
  “现在其实已经不单单是工厂找不到人的问题了,其它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多的影响。”
  “以前这个时候,工厂已经开工,忙碌不停,工地这边也是一栋栋大楼在飞速的拔地而起,商业街这边总是人山人海,潮流涌动,无论做什么生意都好做。”
  “可是现在呢,工厂冷冷清清,很多工地也都停工了,没有工人,楼房都建不起来,商业街这边的生意也是变的清淡下来,甚至于连买早餐的都没生意了,很多人都将店铺给退了,准备去淞沪这边看看了。”
  “冷清多了,少的人太多了,连房子现在都开始降价了,以前要五百多两银子一套房子,现在好像只要四百多都没人要了。”
  王大山在不断的吐槽着金陵这里的变化,他是金陵本地人,对其中的感受可谓是最直接了。
  原本惹人闹闹繁华的大城市,一下子少了很多人,顿时就变的冷清起来,生意难做,什么都变了。
  “老乡,老乡,我们金陵纺织厂招工了,工钱一年给65两银子,还有新建的宿舍楼,有夫妻房呢。”
  “不去,不去,我是来金陵这边坐火车去天津的。”
  “鬼才会给你们南京人做事呢。”
  “就是,就是,做事拿不到工钱就算了,还要被打。”
  “我们可不想到时候被大成残废,你们南京人厉害,我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嘛。”
  王大山看到一伙人要进城,连忙热情的上前去招工,然而热脸贴了冷屁股,被人一阵怼。
  “两位贵人也看到了,情况就是这样~”
  “今年呐,难啊!”
  王大山走回来,笑着和刘晋、王守仁说道。
  刘晋和王守仁都皱着眉头,回到四轮马车上面,马车继续往南京城里面走去。
  “先别急着回去,去各个地方转一转。”
  刘晋对随从的侍从吩咐道,马车进城之后也是开始在整个南京城各地转悠起来。
  刘晋和王守仁则是坐在四轮马车上面仔细的看起来。
  正如王大山所说,整个南京城此时此刻都显得非常的萧条。
  以前的时候,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非常的热闹,各个街道人很多,店铺生意也是相当的红火。
  可是现在,道路上冷冷清清,往来的车马比较少,行人也少,至于店铺之类,很多都已经关闭,上面贴着转让或者转租、招租之类的信息。
  来到工厂区这边,一座座工厂这里随处可见都写着招人的字牌,待遇优厚,包吃包住什么的。
  至于工厂里面,以前的时候忙碌无比,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然而现在,一座座工厂冷冷清清,空空荡荡,门口坐着愁眉苦脸的东家,左看右看,看看有没有人过来打工。
  每当有老工人回来的时候,这些东家顿时就会满脸笑容的上前去迎接,给上一个红包,热情的欢迎,还不忘好好的聊一聊,问问过年过的怎么样,回来的路上冷不冷,家里面都好不好之类的。
  “这下可怎么办啊~”
  王守仁的眉头始终紧皱着,这事情影响太大了。
  有人才有一切,这一座原本欣欣向荣发展迅猛的大城市,一下子就少了很多人,几十万人再加上这几十万人的家人还有受他们影响的同乡、同村之类的。
  王守仁估摸着,今年南京城至少也是要少上百万人,甚至于情况还可能会更加的严重,等于是南京城少了四分之一的人。
  而且这些人还都是年轻青壮劳动力,是支持南京发展繁荣的主力,少了如此多的人,整个南京岂能不萧条?
  没有人,自然是其它什么都做不起来,原本王守仁都还筹划着修长江大桥的事情,现在南京都要凉凉了,他这个布政使是心急如焚啊。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名声臭了,想要挽回就太难了。”
  刘晋直摇头,这事情,自己也没有办法。
  大明确认的地方太多了,到处都要人,大明的老百姓去哪里都可以过的好,根本就没有必要来这里受这个委屈,这南京以后想要快速发展,怕是不容易了。


第1533章 是你们害了金陵
  金陵的大牢非常大,这里以前是大明的都城,牢房都是按照天牢的规格来修建的,非常大,也是非常的坚固。
  此时,整个大牢里面关满了人,都是去年年底被刘晋和王守仁给关押进来的官员、大商人、大士绅、大家族的人。
  他们是这一次事情的重犯,被关押在这里,等待着审判。
  张元霆的牢房内,张元霆身穿棉衣,双手背负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了。
  “又下雪了。”
  张元霆双眼微微湿润,要是在以前,此时此刻,他应该是在秦淮河花船上面一边醉卧美人膝一边看着雪花吟诗。
  但现在,他却是在大牢之中,再也没有丝毫欣赏雪景的心情了。
  他现在只想出去,在这暗无天日的牢房之中,他整个人一下子就变的苍老了许多。
  “张元霆,有人来看你了。”
  就在他看着外面的雪花发呆之际,狱卒江松的声音传来。
  听到声音,张元霆转身看了过去,来人是张元霆的好友欧阳远,自从张元霆入狱之后,很多事情都是欧阳远在帮他处理。
  花了大量的银子给大牢里面的狱卒,让他们照顾张元霆,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大冬天的也给足了保暖的衣服和棉布。
  纵然是在大牢里面,纵然是张家已经被查封了,但张元霆的张家毕竟是整个金陵赫赫有名的大家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拥有的财富也是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狡兔三窟,张家不可能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金陵这个篮子里面的,在海外也好、关外也罢,张家都有大量的产业,甚至于还和很多大家族在海外搞了一块殖民地,不是那么容易倒下的。
  不仅仅在大牢里面可以过的舒服,甚至于张元霆、曾清、蒋丞以及牢中关押的诸多官员都在想办法联络自己的亲朋好友、故交同门同乡之类的,想办法将他们给救出去。
  只是,这一次主办案件的人是刘晋和王守仁,他们两人在朝中树大根深,手眼通天,他们试过很多办法,都没有什么用。
  不管是发动官员弹劾两人,还是说向刘晋、王守仁这边示软、讨好,都没用,两人不吃这一套,所以只能够一直被关押在大牢里面,等着审判。
  “欧阳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