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863章

大明镇海王-第863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真是明智,打下了怎么大的地盘,我华夏子孙再也不用为石油、铁矿什么的烦恼了,也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
  简单的一划,刘晋顿时就满意的直点头。
  现在好像了除了中东这个旮旯之外,其它重要的产油区都是属于大明帝国的疆土了,广袤的土地,无尽的资源,无穷无尽的财富。
  自己穿越过来,奋斗怎么多年,总算是能够感受到奋斗所带来的快乐了。
  “嗯,也许该如帝国理工这边走一走,看一看了,该资助他们开展一些新的课题研究了,比如内燃机和石油的提炼,只要这两样技术弄出来了,石油时代就来临了。”
  想到这里,刘晋也是立即喊道:“来人,备车,前往帝国理工~”
  “是~”
  有下人连忙开始去准备。
  很快,一辆四轮马车在风雪之中朝着帝国理工学院这边驶去。
  帝国理工学院,刘晋出巨资建立起来的专业理工科高校,和大明皇家理工学院、帝国大学、京城机械学院并称为大明新学四学府,是最顶级的新学学府,在所有新学学子当中是犹如圣地一般的存在。
  整个大明每年有近三百万中学毕业生,其中只有最顶尖的一部分优秀学子才能够考入这四所高校,四所高校一年的招收学生加起来也仅仅只有不到三万人,也就是说只有1%人才能够考入这四所顶尖学府。
  由此可见这四所顶尖学府在新学学生心中的地位了,每年都有无数的学子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入这四所高校。
  此时已经临近年关,帝国理工学院也是早早的就已经放假了,学生们很多都已经选择了回家过年,但有一些学生离家很远,就选择了在学校国内。
  帝国理工学院的校园内,刘晋非常随意的行走着,身边跟着帝国理工学院的校长黄崇以及几个著名的教授何文源、谢耕、丁至湘。
  刘晋是帝国理工学院的创办人和资助者,同时也是帝国理工学院的所有者,再加上又是大明的吏部尚书,他好不容易来一次学校,帝国理工学院这边自然是极其的重视。
  “黄老啊,留在学校过年的学生一定要安排好,让他们开开心心的过个好年,组织一些活动,让大家热闹、热闹。”
  刘晋看着学校之中还有不少学生,也是对身边的黄崇叮嘱道。
  黄崇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大教育家,原先是一个知名书院的山长,教书育人一向都非常的严格,同时又并不是迂腐、古板之人,对于新学所带来的诸多新鲜事物比较认可。
  所以刘晋也是聘请他来当这个帝国理工学院的第一任校长。
  还别说,刘晋是选对了人,他当这个校长,以严教学,又讲究品德,帝国理工学院的学子不仅仅有着极其专业、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品德方面往往都非常不错,在新兴的科技领域大放光彩,有很多机械设计、科技新发现都是出自帝国理工学院这里。
  “请刘公放心,我都会安排好的。”
  黄崇一听,也是连忙点头说道。
  其实都不用说,他都已经安排妥当了,他黄崇的家就按在校园之中,他也是在这里过年的。
  尽管在教学上和品德上,他要求极其的严格,但在生活上面,他一向都是非常关照学院的师生。
  “嗯~”
  “最近学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研究成果?”
  刘晋看看大雪纷飞的校园,自己所创办的这些高等院校,参照的是后世欧美的教学制度,比较注重动手的能力。
  毕竟现在是科技开端的时期,理论的东西都还没有出来,一切都需要多实验,多动手,在试验中摸索出经验,摸索出理论,这没有动手的能力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现在大明最需要的也是具备动手能力的工程师和设计师,至于理论研究,现在看来或许并不是很有市场。
  纺织工厂、机械工厂、钢铁工厂等等都需要拥有极强动手能力的人,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考试的人。
  事实上科技的发展也正式从这样的一个过程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会诞生无数天才的科学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将科技不断的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让科技的力量真正绽放出来,从而大大的解放人的生产力。
  “有不少~”
  “其中化工学院这边研究出了三种颜色的染料,被纺织厂这边高价买过去了,一共卖了五十万两银子。”
  “物理学院这边研究发现了空气之中存在的一种能够加速燃烧的气体,我们称之为燃气,这种燃气是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如果空气之中没有燃气,蜡烛都是燃烧不起来的。”
  一旁的何文源教授也是赶紧向刘晋这边说起帝国理工学院这边的一些成果来。
  “燃气?”
  刘晋一听顿时就微微傻眼了,这不就是氧气嘛,怎么叫燃气呢。
  “对,就是燃气~”
  “在去年的时候,皇家理工学院的王教授发表过一篇文章,他说我们生活在空气之中,这个空气,它有压强,同样空气也是由各种各样不同的气体所组成,这些气体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作用。”
  “这篇文章也是立即吸引了大量的人参与研究空气,我们经过了多次的实验之后,这才发现了燃气的存在。”
  何文源还以为刘晋不懂这些,兴奋的向刘晋解释起什么是燃气以及如何发现燃气的。
  “原来如此,这空气竟然还有很多的成分~”
  刘晋听完,装着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
  “那是当然,这空气虽然我们看不见,但是时刻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能够研究清楚空气的组成成分以及相关的原理,就可以弄清楚很多东西出来,也可以发明出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出来。”
  何文源很是认真的说道。
  “此外,我们在天文学领域也是获得不少进展,在今年准确的计算出了两次日食,计算出了我们生活的地球同月亮之间的距离,下一步,我们准备想办法去计算出月球以及生活的地球的质量。”
  “另外,在电磁领域,我们也是发现了电会产生热的现象,我们持续的切割磁场产生电,然后利用铜线通电,铜线在持续的通电之下,出现了发热的现象。”
  何文源如数家珍一般向刘晋介绍起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成果来,这些成果在刘晋看来都是很微不足道的成果,相比起后世科技的迅猛发展来说,这似乎好像显得很一般。
  可是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它却是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一个又一个新发现,在不断的促进着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正如后世历史上的科技发展一样,很多不起眼的新发现和小发明,最终推动了整个科技取得飞跃式的进步。
  像通电会发热这种想象,后世都算是常识了,但这个科技启蒙年代,它就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第1512章 内燃机和分解石油
  “很不错嘛,要继续发扬,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
  听完何文源的汇报,刘晋也是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自己的银子总算是没有白费。
  这以后编写科技发展史,估计着以后都是写着一个个大明科学家、发明家的名字,不至于像后世一样被人评价为对现代科学没有任何的贡献。
  扯淡~
  堂堂炎黄子孙,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只要不闭关锁国,不骄傲自大,永远都是世界强族之巅的。
  自己只是稍加的引导,大明的科技发展就日新月异,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刘晋相信不需要太久的时间就可以用起点灯来也是难说的。
  “是~”
  黄崇、何文源等人一听,也是连忙点头记下刘晋的话来。
  大明的教育界原本是传统儒家一家独大,根本就没有任何其它学派和学说的生存空间,新学之所以能够崛起和迅猛的发展起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新学注重学以致用。
  就是学到的东西、研究出来的东西,它最终都是要用在生活、生产之中,不管是基础的小学所传授的内容,还是中学,又或者是高等院校,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这一点来的。
  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就可以看的出来,新学出来的学生或许不会写诗,不会写八股文,也背诵不出太多的唐诗宋词或者是四书五经什么的。
  但是他们学的东西很多,基础性的数学,加减乘除都是最基本的,简单的立体几何,基础性的单位换算等等,这些都会,都是非常有用的。
  此外,地理知识、历史知识等等,所有的都是基础性的,能够让学生从小到大的了解这个世界,知道自己在世界的那个位置,知道现在所处的朝代,知道自己的历史就可以。
  实用为上的教学理念,尽管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去考取功名去做官,但是经过新学出来的学生,掌握了大量实用性的知识,随随便便都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很受欢迎。
  到了高等院校这里,则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集合,注重探索、研究和创新,以此来利用知识服务生活和生产,进而出现了诸多重要的发明,推动了大明的发展。
  “今天过来主要是有两个任务要交给你们。”
  “你们联络下大明皇家理工、京城机械学院和帝国大学这边,四家高校联合起来一起帮我研究两个东西。”
  刘晋将今天来帝国理工的目的说了出来。
  “刘公请吩咐~”
  听到刘晋的话,几人顿时就来精神了。
  一般刘晋交代研究的东西可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也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像蒸汽机、蒸汽火车和蒸汽轮船,当初出来的时候,可是直接获得了天子的接见和赏赐,主要的负责人更是直接因此获得了爵位,这绝对是无上的荣耀。
  要知道即便是传统的读书人,他们想要获得爵位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只有位极人臣,做了很多大的贡献才有可能会被封爵,像内阁首辅刘健,他就获得了封爵,但却不是世袭的。
  由此可见想要在大明获得爵位,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除了军功之外,其它获得爵位的就太少、太少了。
  蒸汽火车的出现给大明带来了非凡的意义,整个团队获得了天子的接见,有人获得了爵位,这对于大明的工匠、搞研究的人来说无异于是巨大的鼓励。
  “一个是研究内燃机~”
  “一个是研究分离石油~”
  “内燃机?”
  “什么是内燃机?”
  “这个石油好像是猛火油吧,它还可以分离吗?”
  听到刘晋说出来的两个新名词,何文源、谢耕、丁至湘三位教授连忙问了起来。
  黄崇是校长,但不负责科研方面的事情,科研方面主要是三位教授在带头负责,所以对这些东西都很敏感。
  “我们现在使用的动力,主要是就是蒸汽机,蒸汽机是依靠将水烧开之后的蒸汽推动活塞来提供动力,我们可以称之为蒸汽机。”
  刘晋也是连忙解释起来。
  “但是这个蒸汽机它的能量损耗比较严重,因为要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蒸汽再来推动活塞转动带动机器。”
  “而且随着我们对蒸汽机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发现蒸汽机的动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很难在获得提升。”
  “这倒是真的,蒸汽机的能量损耗却是很大,蒸汽火车需要的煤炭量非常大,而且现在我们制造出来的蒸汽机,所拥有的力量始终无法在取得飞跃式的突破,用在蒸汽轮船上面的已经最大马力的蒸汽机了。”
  谢耕是主要研究蒸汽机的,听完刘晋的话,他也是深表赞同。
  “所以我就想,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研究出一种机器,直接在密封机器缸体内进行燃烧,依靠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推动活塞做工,我们可以将这种机器称之为内燃机!”
  “直接在密封的缸体内进行燃烧?”
  “这不可能啊,没有火怎么可能燃烧?”
  “而且这燃烧都是需要柴火或者煤炭的,在密封的环境下,燃烧起来,留下的灰烬怎么排出去,这活塞缸很快就会被这些灰烬给磨损殆尽的。”
  “是啊,是啊,而且在密封的环境之中,燃气很快就会消耗殆尽,没有燃气的话,根本就燃烧不起来的。”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谢耕一听,顿时就直摇头,在这个蒸汽机都才刚刚起步没有多少年的时代里面,你将内燃机,这似乎好像有些天方夜谭。
  “话不能说的太满~”
  “这燃烧又不一定非要使用柴火或者煤炭,用鯨油不是一样可以燃烧,而且没有什么灰烬,又稳定,能量又高。”
  “至于燃气,可以增加进气的管道,烧完了再吸气进去不久有燃气了,至于火的话,我们做工实验,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燃烧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可以利用电磁火花来点火,活塞缸体之中做到高温高压是很清楚的事情。”
  一旁的丁至湘沉思一会开口说道,觉得这个内燃机理论上还是有可能可以实现。
  “如果真的可以制造出这样的内燃机,使用高然材料进行燃烧的话,理论上来说确实是可以轻轻松松的超越蒸汽机。”
  何文源思索一番也是跟着点头说道。
  “另外分解石油是不是和这个内燃机有关?”
  “石油又叫猛火油,燃烧非常的迅速,而且烧起来的时候温度非常高,又非常难以扑灭。”
  “对,这个石油和内燃机是有一定的关系,石油是一种很理想的燃烧原料,但它不仅仅只是可以用来燃烧如此简单,它还是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
  “石油如果只是简单的用来燃烧,那就太浪费了。”
  “石油还是化工材料?”
  谢耕教授很是疑惑的问道。
  “这个就需要你们这些专业的人去研究了,我也就是听说提出过,听说在欧洲这边,他们早在几百年前就有过使用石油的记录了。”
  刘晋看着盯着自己的几个教授,顿时心里面一咯噔,自己似乎好像不能讲太多,有些东西可以引导,但不能全说出来,不然就很容易暴露自己穿越者的身份了,当然尽管没有人相信穿越这样玄乎其玄的事情,可是总也解释不清为什么自己会知道这个内燃和石油可以分解的事情。
  想了想也只能够将这个锅丢给欧洲人来背了,反正和世界各地接触多了之后,大明人也是发现欧洲人在数学、天文地理、机械等诸多领域也是有着非常惊人的表现,让他们背锅似乎好像也是合理的。
  “原来如此,我也是有听说过,据说在古希腊的时候,还有人用这个石油打仗,在河上倒满石油,等对方船只过来之后,点起石油,这石油不愧是猛火油之称,在水上也都是可以燃烧起来的。”
  谢耕、何文源、丁至湘三人顿时就恍然大悟,谢耕甚至于还帮刘晋圆场起来,说起自己看过的一些国外典籍上面记载的事情。
  “刘公,此事就放心的交给我们吧,我们一定会投入大量的人手和资金去研究,必定让您满意。”
  黄崇看了看三个教授的样子,也是向刘晋保证起来。
  “那就有劳你们了,这个并不急,慢慢的研究都没有关系的,它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系统性的东西,多摸索、多总结,慢慢来。”
  “倒是这个分解石油的可以先重点研究。”
  刘晋对于内燃机并不是很急,现在有蒸汽机就差不多足够用了,现在比较急是石油的分解,如果能够分解石油就可以大量的获得石油衍生的诸多化工原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用来制造轮胎。
  用天然橡胶制造轮胎还是有些太奢侈了,而且橡胶的价格越来越高,产量始终有限,难以满足现在的需求,最终还是要依靠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