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第7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简单的教学,王根生也是骑上车,右脚一踩,车子站立起来,整个人却是一下子担心失去平衡,顿时就吓的半死。
好在一旁有伙计扶着后面,这才没有跌倒。
“没事,没事~”
“这个眼睛啊看前面,手扶住龙头,我们在后面扶着,不用担心跌倒的问题。”
店里面的伙计很有耐心的教着,也是扶住后面让王根生多试试。
王根生按照教学,接连几次都要跌倒,不过很快,他就掌握了平衡感,在伙计的帮扶下,竟然也能够弯弯扭扭的骑着走上一段距离了。
再接着,很快他就掌握了骑自行车的关键点,顺利的上手,不需要有人扶着就可以骑着自行车走来走去。
“哈哈,这个真不错,真不错~”
骑着自行车,王根生兴奋的喊了出来,真是一个好东西啊,靠自己脚蹬就可以行走的车子,绝对妥妥的。
“来,来,还有没有想要试一试的,今天我们奔驰自行车体验店开业,大家都可以随便试。”
看到王根生有模有样的骑着车,店里面的伙计也是立即对着其他人说道,很快,又有十几个人上来试车,有人学的很快,几分钟就上手了,骑的非常麻溜,有的人却是笨手笨脚,学不会。
不过好在旁边有人扶着,倒是没有跌到跌伤的。
王根生回到了店门口,有些依依不舍的将自行车还给了店里面的伙计。
“这个自行车要多少钱?”
王根生看了看自行车,对店里面的伙计问道。
“这个自行车平时要24两银子一辆,今天我们开业做活动,只要22辆银子就可以了。”
“22两银子?”
“这也太贵了吧!”
听到报价,王根生顿时就忍不住喊了出来。
“当然是不便宜的,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个自行车非常的好,你看用的这个钢都是密云铁厂的,还有这个轮胎是橡胶的,这个座椅是牛皮的,哪一样都是真材实料的。”
“再者它的用途也很多,比如这马上就要过年了,买一辆这样的自行车,带上老婆,买些土特产,骑着回老家,岂不是倍有面子?”
“这过年过节的时候,有一辆骑自行车走亲访友也是很不错的,带着媳妇,带上孩子去老丈人家,那也是比走路要好的多吧。”
店里面的伙计笑了笑,然后看了看王根生和他媳妇说道。
第1396章 风靡京津
听到伙计的话,王根生和一旁的李二秀顿时就心动了。
现在他们两个离的远一点,往来不便,如果有辆自行车的话,往来就方便多了。
京城到处都已经修通了水泥马路,骑自行车往来非常的便捷。
其次是这马上要到年关了,他们也要回山西老家了。
这回山西老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已经修通了水泥公路,也有火车通往山西,可是他们老家那个位置很尴尬,火车到不了。
以往过年回家,那都是靠走路回去,顺便看看能不能搭搭四轮马车。
如果有这个自行车的话,完全可以夫妻两个骑自行车回去。
而且有辆自行车的话,这回家过年走亲访友也会方便多了。
这些都让王根生和李二秀非常的心动,可是一想到这个自行车竟然要22两银子的时候,两夫妻又犹豫不决了。
太贵了!
真心贵。
他们两夫妻在城里面打工,王根生做建筑工人,干的是体力活,挣得多一些,一个月差不多有七两银子,李二秀在纺织厂,女人比男人的工资要少一些,不过她干活勤快,做事细心,当了小组长,工资一个月也有五两银子,两夫妻加起来,一个月挣12两银子。
可是这个自行车,竟然要22两银子,这还是现在搞促销活动,这意味着两夫妻要做两个月的时间才买得起这个自行车。
由此可见这个自行车有多贵了。
而且这个时代的大明,正是最好的时代,物价非常低。
上好的东北白面、南阳大米,一斤也几文钱,来自草原的羊肉、牛肉,一斤也仅仅只需要十几分够了,天津这边过来的海鱼肉就更便宜了,一斤五文钱左右。
一两银子绝对是妥妥的一笔巨款,足以买下非常多的东西。
相比之下,这自行车就真的太贵、太贵了。
“能不能便宜几两银子,这实在是太贵了!”
王根生想了想说道,要是十几两银子的话,他立即就买了。
可是这二十二两银子,真心是贵,不便宜。
“这个价格真的没办法便宜了,今天是开业做活动,才能够便宜,要是在以后,我们不做活动,这以后肯定没有这个价了。”
“而且这一次,因我们厂刚刚开始生产,产量不高,所以数量有限,整个京津地区也仅仅只有三千辆而已,卖完就要等明年了。”
店里面的伙计笑了笑说道,接着也是去招呼其他的客人了。
现在店里面非常的热闹,有很多人前来咨询,外面也是有很多人在试这个自行车。
“我来一辆~”
“我也来一辆~”
京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有人试过之后,当场就掏钱买下。
自行车这东西,确实是可以极大地便捷外出,特别是京津地区这种地方,到处都修了水泥马路,人流又非常多。
你说骑马吧,不是很方便,做四轮马车倒是舒服,可是养马的成本也高,一本家庭真心是养不起,也就有钱人能够支撑起来。
这大家平时外出的话,基本上还是靠走,如果有一辆自行车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去哪里都可以骑车,非常的方便,关键是这自行车还不需要饲养,停放又非常的方便。
当场就有很多人纷纷掏钱购买这个自行车。
买了自行车的,钱付完,立即就歪歪扭扭的骑着自行车兴奋的往自己家里走去,一路上招摇过市,很是吸引了众多的关注。
“老婆,我们也买一辆吧,这过年回家方便,以后节假日的时候,也可以骑车回老家。”
王根生看着店里面一辆又一辆自行车被买走,咬咬牙和自己老婆商量道。
“当家的,你说了算~”
李二秀看了看自行车,这东西貌似真的很不错,想了想也是点点头说道。
“走,取钱去~”
王根生一听,咬咬牙带着李二秀去银行取银子了。
……
随着奔驰自行车体验店的开业,一辆辆自行车出现在京津地区的大街小巷。
这种不需要马拉,也不许牛拖,靠着双脚踩踏的自行车一出现,立即就开始风靡整个京津地区。
最先关注自行车的是京津地区的送货商行。
京津地区人口、工厂、作坊、商行多,商贸非常发达,各种各样需要运送的货物非常多。
大量的货物运输用的最多的自然是四轮马车,但小件、小量的货物运输往往却是需要依靠人力,或者是推车来运输。
京津地区的人力非常贵,推车运送的速度很慢。
自行车一出现,这些运输商行立即如获至宝一般。
它速度快,一次性可以运一两百斤都没有问题,关键是在大街小巷都能够走得动,不需要担心路太小、巷子太窄进不去的问题,也不需要担心停放的问题。
用它来送一些小件、小量的货物实在是太方便。
一个个送货行立即就找到了奔驰自行车这边,一口气都是上百辆的去订货,只是奈何现在产量有限,还要用来推广自行车,故而根本就没有办法一次性卖太多给这些商行。
除了送货的商行、车行之外,京津地区需要天天上班的人,自然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自行车。
众多工厂、商行、作坊里面的管理人员,个个收入都不错,基本上都能够在京城这边买得起房子,住着自己的房子是舒服,但就是上班很麻烦,因为多少都会离的有些距离。
他们又不像大户人家可以养得起马,坐得起四轮马车,现在自行车一出现,顿时就大受这些人群的欢迎。
有了自行车,这出面就方便了,上下班也好,还是有事出去各个地方办事也都方便多了。
这些人几乎是差点将自行车体验店给挤爆了,然而这一次投放的数量有限,大部分的人都买不到自行车,只能够看着其他人骑着车在大街小巷走来走去,羡慕的不行。
自行车这东西,最喜欢的人群当然是年轻人。
年轻人都好动,又喜欢到处乱走,光靠走路的话,总是显得非常累,可是如果有一辆自行车,邀上三五好友,整个京城都可以到处游玩了。
又或者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来一场自行车比赛,你追我赶,享受着速度与激情,这才是年轻人最喜欢的事情。
自行车火了!
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彻底的火了。
整个京津地区的人一下子就不关心国家大事了,连太子殿下大婚的事情都变的不香了,大家讨论最多的变成了自行车。
这自行车有多难学,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够学得会,学不会的都是笨蛋什么的。
还有谁谁买了一辆自行车,现在都成了焦点,每天都有人找他借车什么的。
此外,还有谁谁骑着自行车,很快就追到了自己心仪的姑娘,每个周末骑着车带着自己的心爱姑娘去逛街云云的。
另外还有一些爱吹牛的老少爷们总是会说自己二舅子三姨夫的二姑爷家的儿子的同学的弟弟在自行车厂上班,能够买到自行车什么的。
总之,围绕着自行车,京城的老少爷们也是一下子就来精神了,不知道多少人都眼巴巴的攥着银子,想要买一辆自行车而买不到。
奔驰自行车体验店这里,每天都人满为患。
因为这里可以提供免费的体验活动,有几十辆自行车在这里供大家体验骑行,故而即便是买不到自行车,每天都有很多年轻人来这里学习骑自行车。
当然了,更多的人还是来咨询购买自行车的。
三千辆自行车投放到京津这个巨大的市场之中,那是杯水车薪,根本就不够,以至于买不到自行车的人天天嚷嚷着要买走体验店用来做体验的自行车。
此时此刻的京城,太子殿下大婚的事情已经不再新鲜,而拥有一辆奔驰自行车则是成为了最时尚的潮流。
每当有自行车出现在大街小巷的时候,总是能够吸引大量的目光,如果能够在手上佩戴一块手表的话,绝对是妥妥的有钱人,如果长的年轻一些的话,保管立即有大妈上前来询问你有没有婚配什么的。
至于那些在逛街的小姐姐们,则是纷纷投来害羞的神情,如果是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很快就可以收到很多书信。
在很多空旷开阔的地方,人们也总是能够看到有人在歪歪扭扭的学习骑自行车,而周围必然会有很多人围观,纷纷投去羡慕嫉妒的眼神。
这就是自行车,它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的在京津地区风靡起来,成为了时尚的潮流,甚至于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也是到了一年之中,婚嫁最多的时候。
在以往的时候,这婚嫁是绝对少不了一面镜子,去年又流行着嫁妆当中要佩两块手表,意义着长长久久。
今年,眼看着马上要过年了,很多大户人家竟然开始将自行车列入了嫁妆当中,隐隐约约竟然有成风气的意思,这结婚要是没有一辆自行车似乎好像都没有面子了,家里面要是买不起自行车的话,估计着找对象都不太好找了。
第1397章 又是一年回家时
京城,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天工纺织厂结束了一年的忙碌,开始正式放年假。
大明人做事有很多的规矩,这办厂、开商行、做生意等等都少不了要敬天祭祖,感谢上天和祖先的庇佑,祈求自己能够财源滚滚。
这逢年过节的时候,各大厂子、商行等等都少不了要放鞭炮、烟花的以增加喜庆,放年假之前,放放鞭炮、烟花,也是意义着圆圆满满,给这忙碌的一年划上一个句号。
此时此刻,不仅仅是天工纺织厂这里噼里啪啦的放着鞭炮,周围整片的工厂区,几乎都是一样,鞭炮声、烟花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在一个个工厂的大门口这里,忙碌了一整年的工人们也是三三五五的聚在一起,准备着过年的事情。
“二秀,你今年回家吗?”
李二秀和几个同乡的姐妹,手挽着手,高兴的走出了纺织厂的大门。
“回,去年没有回去,家里来信了,说孩子很想我们,不回去是不行了。”
李二秀满脸的笑容回道。
“秀姐当然会回去了,毕竟买了自行车,回去方便多了。”
“可不是嘛,秀姐今年买车,明年说不定就可以在京城买房呢。”
“一辆自行车有什么说的,大家要买,都可以买得起。”
“我倒是想买啊,可是没货啊,要是有辆自行车,这回家就方便多了。”
“可不是嘛,这走路回去,实在是太难受了,有自行车就不一样了,估计两天就可以到家了。”
“还是那些通火车的地方好啊,直接坐火车回去就可以了。”
“可不是嘛~”
“今天一起去逛街买点年货怎么样?”
“好啊,好啊,我准备给我儿子买一身过年的衣服,在给父母也买,听说那个彩云纺织厂出的成衣很不错,要不一起去看看?”
“走,走,今天买完过年的年货,明天就准备回家了。”
“……”
女人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有各种各样聊不完的东西。
这时,王根生骑着自行车一个帅气的漂移来到了李二秀的身边,这段时间他已经将自行车技术玩的如火纯情了。
“秀姐,你当家的来了,这有自行车就是不一样,来的就是快。”
“可不是嘛,这自行车看着就是好~”
“人骑在车上都觉得精神多了。”
“各位姐妹,我先走了~”
李二秀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下,坐上了王根生自行车的后座椅。
刚刚买这个自行车的时候,李二秀还是很后悔的,二十二两银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是在以前的时候,穷苦人家即便是将家给当了也拿不出几两银子,也就是时代好,大明人富起来了。
再加上工厂的出现,可以进厂打工做事,大家这才慢慢的能够攒下银子,日子变的好过多了。
但和依然是一笔巨款,一下子拿出来买辆自行车,当时就有点后悔。
可是现在,李二秀却是觉得非常值。
有了自行车,王根生每天下完班都可以过来,两夫妻可以聚一聚。
这周末放假的时候,两夫妻还可以骑着车一起在京城各地转一转、走一走,去了很多以前一直想去都没有去过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现在有辆自行车,绝对是备有面子的事情,骑着自行车走到哪里都可以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现在还可以骑着这个自行车回老家,想一想回到老家之后,骑着这个自行车去走亲访友的场景,李二秀就更觉得这个钱花的值了。
“婆娘,我们去买点年货带回去吧。”
“给娃们一人买两身新衣服,在给双方老人也买一套,你再买上两套漂亮的。”
王根生骑着自行车,整个人都神清气爽的,尽管在冬天的寒风里面,骑自行车很冷,可是看着街道上面看过来的一双双羡慕的眼神,顿时就觉得一点都不冷了。
“我的衣服还有,买新的干嘛。”
“当然要买新的了,这辛辛苦苦一整年,给自己买点新衣服总要舍得吧,更何况,这回家过年的,不穿体面点怎么行。”
“那你也买一套。”
“行~”
夫妻两个一边骑车,也是一边商量着回家过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