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79章

大明镇海王-第79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杜明恩的话,金钟硕赶紧非常恭敬的接过杜明恩手中的诏书和信函,仔细的看了看诏书上面的内容,验证下身份。
  不过他只是一个县令,自然是看不出真假,但他也是马上转头对着身边的人吩咐,让人立刻快马加鞭将这东西送到汉城朝鲜国王这里去,哪里自然有人能够验明。
  “杜先生一路风尘仆仆,舟车劳顿,要不我们先去休息、休息,有什么事情我们后面再来慢慢详谈。”
  不管杜明恩的身份到底是真是假,金钟硕都非常聪明的选择了继续好好招待这大明过来的客人。
  “那就多有打扰了。”
  “不过这一次的时间非常紧急,所以还要麻烦金大人帮忙尽快联系下贵国的商人,我这一次过来也是带了大量大明的特产过来出售,然后还需要收购大量的粮食。”
  杜明恩向金钟硕表示了感谢,同时也是表示了自己这一次过来的真正意图。
  “还请放心,我这让人前去联络,大明上国有难,我们岂可袖手旁观,我朝鲜国君如果知道了,也肯定会倾囊相助的。”
  金钟硕一听,也是连忙表态。
  “那实在是太好了,不知道贵国今年收成如果?”
  杜明恩一听,顿时就高兴的笑了起来,事情还是很顺利的,有身份就是好办法,如果仅仅只是单纯的商人,对方肯定不会如此客气的。
  “托上国大明皇帝陛下的福,这些年来我朝鲜国一直风调雨顺,粮食非常充足,很多陈年的旧粮因为吃不完都已经快要发霉了。”
  金钟硕带着杜明恩等人向自己的县衙走去,一边走也是一边说道。
  朝鲜的地理位置其实非常不错,三面环海,降雨充沛,气候湿润,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这些年来也是风调雨顺,粮食年年大丰收,日子还算不错。
  “那就好,那就好。”
  听到金钟硕的话,杜明恩悬着的心也是放了下来,最怕的就是朝鲜这边也发生灾荒,粮食紧缺,那样的话,纵然是有钱也很难买到多少粮食。
  现在这朝鲜国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粮食充沛,自己这边大量采购粮食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价格也肯定是足够便宜。
  放下心来,杜明恩也是开始饶有兴趣的欣赏起这异国的风土人情来,朝鲜人的着装和大明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下穿裤腿宽大的裤子。
  至于朝鲜国的建筑倒是和大明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几乎都是仿照大明的建筑风格来设计和建造的。
  一路上,因为听说有大明使臣的到来,所有也是有很多的人聚集过来,争先恐后的想要看一看来自上国的大明人到底长的什么样。
  杜明恩等人饶有兴趣的看着朝鲜国的人,而这些朝鲜人也同样在仔细的打量着来自上国大明的人。
  “大明人都长的好高啊~”
  “而且都长的很壮,非常有精神。”
  “这大明人为什么一个个都剃光头,这胡子也都剪短了?”
  杜明恩等人给朝鲜人的印象是非常的高大、壮实,接着就是杜明恩等人剪掉了头发和胡须,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杜明恩一边走也是一边仔细的留意观察起朝鲜国的人来,和大明人相比,朝鲜人的脸型上有较大的差异,朝鲜人基本上都是国字脸,同时眼睛偏小,颧骨突出,嘴唇较厚,鼻梁更高。
  总的来说,用大明这边的审美来说,这朝鲜国的人就是一个字丑。


第185章 短发的由来
  仁川县县城内。
  县令金钟硕好酒好菜的招待着来自大明的杜明恩一行人,尽管杜明恩已经言明自己并不是大明的上使,但也是替当今大明皇帝和皇太子殿下办事的,这朝鲜是大明的属国,金钟硕也是先按照了接待大明天使的规格来接待,不敢有所怠慢。
  酒桌之上,自然是少不了一番觥筹交错,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彼此之间也更熟络一番之后,聊的自然也是更深入一些。
  “杜先生,请恕我无礼,你们的头发和胡须为何都剪掉了?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焉能有所损毁。”
  金钟硕其实一开始就想问这个问题,这些大明人实在是有些反常,穿的衣服都是统一的衣服,还是紧身无宽大袖口的衣服,不是长袍儒衫,这很不符合大明这边的着装习惯。
  另外就是杜明恩等人的头发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板寸头,胡须剃光,这更是非常的另类,不知道还以为是庙里的和尚。
  “此事说来就话长了。”
  杜明恩笑了笑,接着沉吟一番之后开始慢慢的讲述起来,主要讲述的还是刘晋在望月楼上面所讲述的一些事情。
  “因为黄金洲这边有三种高产的农作物,我大明天子爱民如子,深知民以食为天,所以这才命刘晋刘公子组建起一支船队用来前往黄金洲将这三种高产的农作物引种回大明,如此一来我大明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饥荒。”
  “刘公子乃高人子弟,他说远洋航行极为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葬身大海,除此之外,这个因为长期生活在狭小的船只上,所以个人卫生就极为重要。”
  “这头发和胡须如果留长了,打理极为不便,在远洋之中航行不比在陆地上,这淡水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所以留短发和剪掉胡须更利于航行,也不容易滋生一些不干净的东西。”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顺利的抵达黄金洲,将高产的农作物引种回来,这区区一些头发和胡须,倒也无关紧要了。”
  杜明恩笑着解释道,其实长期留短发之后,他也是发现了这留短发的好处,非常清爽不说,也不需要费功夫去打理。
  剪掉了头发和胡须对于底层的劳动者来说,好处多多,底层的劳动者不比上面那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什么事情都有人打理。
  留着长头发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用处不说,对于生活和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妨碍,还因为没有打理容易滋生出各种各样不干净的东西出来。
  “上国皇帝陛下真乃千古圣君,爱民如子,实在是让人感激涕零。”
  听完杜明恩的话,金钟硕也是发自内心的说道,对着西边大明的方向行大礼以示对大明皇帝陛下的敬重。
  当然,他这也是有感而发,现在的朝鲜国国君燕山君可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燕山君统治期间,朝鲜发生了戊午士祸和甲子士祸,大批知识分子被屠杀。
  燕山君在得知生母不是贞显王后而是废妃尹氏后,行为开始变得异常。尹氏因被指控出于妒嫉毒害成宗妃子而被成宗赐毒酒而死。
  在得知此事后,燕山君杀死了指控尹氏的严、郑两贵人和支持赐死尹氏的官员及其家眷,对世祖篡位有偏词的士林派学者也遭到燕山君杀害。
  燕山君还搜掠千名美女为其作乐,把成均馆当成花天酒地的地方,由于有民众使用谚文(这个就是朝鲜世宗大王发明的朝鲜文)书写传单痛斥燕山君,燕山君还下令禁止谚文的使用。
  朝鲜国国君残暴、屠戮士林,而上国大明皇帝一向亲近文臣,优待士绅,爱民如子,自然也是早就传到了朝鲜国这边,为朝鲜国的士林们所知、所思念。
  现在听到仅仅只是因为刘晋的一番话,弘治皇帝就要组织船队前往黄金洲引种回三种高产作物,以此来解决大明百姓的饥荒问题,足见弘治皇帝爱民如子之名绝非是下面的人胡乱吹嘘出来的。
  “这黄金洲当真有亩产几十石的粮食作物?”
  接着金钟硕又是不相信的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这刘公子乃高人子弟,自然是不会骗人的。”
  杜明恩笑了笑说道。
  “杜先生,将来你们从黄金洲凯旋而归,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将一些高产的良种引种于我们朝鲜国?”
  金钟硕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道。
  “这当然是可以的,大明和朝鲜国世代友好,往来也是不难,将来我们将良种引回大明,自然也等于是引种到了朝鲜国,当然也是可以惠及朝鲜国的百姓。”
  杜明恩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这个时代,大明和朝鲜国的关系太铁了,一点良种而已,根本就不算什么。
  “那真是太谢谢杜先生了。”
  “来敬杜先生一杯。”
  金钟硕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父母官了,这听到有亩产几十石的良种,竟然也会想着引种到自己的国家。
  “要谢也是应该谢我大明的天子,正是当今天子圣明,所以才能够有机会去黄金洲引良种回来。”
  杜明恩端起酒杯对着西边大明的方向高高举起,跟随杜明恩一同过来的人也是一个个都有模有样的学着,至于金钟硕这些朝鲜人那自然是赶紧也都一起举起酒杯向着大明天子所在的方向致敬。
  有了这一番的交谈之后,双方之间的关系也是更亲近了很多,彼此觥筹交错,开始天南海北的谈论起来。
  杜明恩这边也是拿出了一些玻璃厂造出来的玻璃制品送给了金钟硕,这东西一点都不值钱,只要有玻璃厂在,想要多少就能够烧多少。
  但是在这朝鲜国这边却是属于稀罕物,特别是这镜子,当金钟硕看到镜子的时候,整个人都忍不住为它的清晰所震撼,一下子就视若珍宝。
  对杜明恩等人也是更加的殷勤起来,这个时期的李氏王朝政治是极为腐败的,党争不绝,这个金钟硕虽然也算是个不错的父母官,但并不是两袖清风的清官。
  说来其实也挺矛盾,但又却是真实存在的。


第186章 玻璃还是玻璃
  仁川距离朝鲜国都汉城非常的近,仅仅只有四十公里,沿着汉江能够非常快速的往来,昨天杜明恩等人的到来,金钟硕也是快马加鞭的将消息传到了汉城这边。
  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一支大明商船携带大量货物来到朝鲜国的消息也是传播开来,再加上金钟硕收了杜明恩的礼物之后,这办事的效率也是极高的,四处派人联系朝鲜国国内有实力的商人。
  这个时代,对于大明上国,朝鲜国上下都是非常恭敬的,朝鲜国国君燕山君虽然残暴,但是收到了朱厚照写给他的信函,知道船队是过来求购粮食用来赈济灾民之后,那更是直接下旨将朝鲜国官仓的粮食沿着汉江顺流而下运输到仁川这里。
  至于朝鲜国的商人,得知有大明的商队过来,还携带了大量大明的货物之后,那更是一个个马不停蹄朝着仁川这里赶过来。
  来自大明的货物那绝对是这个时代最畅销的货物,因为朝鲜国什么东西都向大明这边学习的,这大明的东西在朝鲜国都是受追捧的,大明的宣纸、丝绸、瓷器、茶叶等等都朝鲜国上流人士喜爱的东西。
  尽管朝鲜国这边也可以生产纸,也养蚕织丝,同样也有自己生产的瓷器和种植的茶叶等等,而且各个方面来说都还是很不错的,可就是不如大明来的香。
  所以第二天,当杜明恩等人还在熟睡醒酒的时候,朝鲜国国君派出的大臣以及大批的朝鲜国商人就已经来到了仁川县这里。
  等到杜明恩睡醒,整个仁川县都变的无比热闹起来,朝鲜国国君派大臣运输过来的粮食已经抵达了仁川这里,同时这些商人们也都筹集了很多的粮食也都零零星星的运抵仁川这里,等待着和杜明恩这边交易。
  得知消息的杜明恩也是高兴的忙碌起来,事情比想象之中的还要顺利,连朝鲜国的国君都派大臣过来帮忙,甚至于将自己朝鲜国的粮仓都给搬空,足见对于大明,朝鲜国是何等的敬重。
  杜明恩这边首先也是接见了朝鲜国国君派遣过来的大臣,向朝鲜国国君这边表示感谢,同时也是接受了朝鲜国国君支援给大明的粮食。
  当然作为回礼,杜明恩这边也是送上了很多整套的玻璃制品,从各种各样规格的玻璃镜子到玻璃灯具,再到玻璃制的文房四宝等等,所有的玻璃制品全部都给燕山君送上好几套。
  这个一方面算是回礼,这有来有往才算是礼节,大明是朝鲜国的宗主国是没错,但是历来大明对朝鲜国都厚待有加,每次朝鲜国的朝贡,大明这边的回赠都会几倍之,从来就没有让朝贡的国家吃过亏。
  现在朝鲜国君对大明倾囊相助,自然不能不有所表示,反正玻璃制品这东西很便宜,送出去对方又喜欢,和宝贝一般。
  另外一个方面这也是刘晋的计划,这玻璃制品在大明这边价格已经炒的很高,大明的市场虽然庞大,消费能力极大。
  但终究来说还是有限的,这出海自然是要开拓海外市场,来朝鲜一次,带的主要商品就是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
  送上很多玻璃制品给朝鲜国君使用,这等于是给自己的产品做广告,还是最好的广告,到时候这玻璃制品肯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风靡整个朝鲜国。
  从而带来源源不断的巨额利润,以后这一船船的玻璃制品运过来就可以带回去一船船的金银,这个买卖刘晋自然早就已经算的清清楚楚。
  收了粮食,送上了回礼,杜明恩这边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忙起来和朝鲜国的商人做买卖。
  这做买卖是杜明恩的强项,他本身就是商人出身,所以也是学着刘晋在京城这边的搞出来的古今楼一样,将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全部摆出来,邀请朝鲜国国君派过来的大臣,仁川县县令以及朝鲜国的商人一起过来先参观、参观,再来谈买卖。
  ……
  仁川港港口附近的码头上,人流如织,普通的老百姓已经被仁川县县令金钟硕派人给暂时驱赶开,此时聚集过来的全部都是收到消息日夜不停赶过来的商人。
  此时这些商人正在不断的参观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所有的玻璃制品全部摆放在桌子上面,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玻璃制品闪闪发光,让人喜爱不已。
  在每一张桌子旁边都有海事学院的学员站立着,非常耐心的给这些朝鲜国的商人们解释这些玻璃制品的作用当然还有最为关键的价格。
  “李先生,这个是我们大明京城最畅销的镜子,在大明京城这边只要是有门面的大户人家,这嫁女儿是必须要有一个带镜子的梳妆台当嫁妆的。”
  “这东西要多少钱一件?”
  “不贵,也就是两千两银子。”
  “嘶~两千两银子一件,这也太贵了吧。”
  在一张带镜子的梳妆台前,一个朝鲜商人听到价格的时候,整个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气,这东西还真不是一般的贵。
  “当然贵了,要不然怎么是大户人家才能够用的起东西,在我们大明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够用得起的,普通的家庭,一般都是选这种镜子,只要五百两银子就够了。”
  海事学院的学员一听,笑了笑点点头没有否认,接着又拿起一面更小的多的镜子介绍起来。
  “金先生,像这种文房四宝目前是我们大明最流行的文房四宝,无论是用来送来,还是自用都是非常不错的,你看这个都是透明的,写起字来都更有灵韵……”
  “这个多少钱一套?”
  “不贵,不贵,一套也只要一千两银子,这一次来的匆忙,我们总的也没有带多少过来,刚刚已经卖出去了二十套了,现在只剩下不到三十套。”
  “另外还有这个玻璃茶具,玻璃酒具,这一次携带过来的数量都不多,卖完就没有了,所以如果金先生看准了,还是尽快收入囊中为好,下一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的买了,这东西在我们大明也是非常稀少的。”
  “……”


第187章 一本万利
  仁川港内,五艘大福船这里繁忙无比,雇佣的朝鲜人正在卖力的将一袋袋大米搬运到大福船上面,搬一袋大米就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