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第7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那肯定是为了皇后娘娘的事情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后娘娘的肚子也是越来越大了,弘治皇帝既欢喜又充满了担忧。
“嗯~”
弘治皇帝点点头。
“你也知道,皇后她已经十几年没有身孕了,现在年纪也大了,这生孩子危险很大,朕也是担心的很。”
“陛下,不必过于担心,有大明医学院和太医院的教授、御医们在,必然可以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
刘晋也是笑着宽慰道。
说实话,担心是正常的。
刘晋自己两个老婆生孩子的时候,刘晋那也是急的团团转,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要知道即便是在后世,有着先进医疗技术和条件的时代,女人生孩子都要遭大罪,受很大的苦,同时具有不小风险。
在古代,医疗技术和条件都极其匮乏的年代里面,女儿生孩子基本上和在鬼门关走一遭没有任何的区别。
在大明这边,生孩子的死亡率高达30%,这还是大明,各个方面比起世界其它地方来都要好很多的地方,但死亡率依然高的吓人。
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
一个是受限于医疗技术和条件,所以死亡率高,这个是很容易理解的。
另外就是古代结婚太早,一般女子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要出嫁,出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基本上都会怀孕。
十三四岁的年纪,正值青春发育的时候,肚子里面的宝宝会抢掉孕妇的营养,再加上身体发育需要营养,这很容易导致低龄孕妇的身体素质非常差,很容易就熬不过去,直接死掉。
其次就是身体没有发育完全,生育小孩的时候,产道容易裂伤,出现产后大出血等症状,母亲和孩子的死亡率都极高。
当然,还有古代接生的方法不科学,稳婆都是野路子,没有经过学习和教育,全凭经验来的,很多稳婆本身什么都不懂,就是因为自己多生了几个孩子就当起来稳婆,用错误的办法、错误的经验,很容易就导致孕妇和孩子的死亡。
古代没有消毒、分娩的环境卫生差,又容易感染产妇,导致感染疾病,再加上身体虚弱,一个不小心就人就没了。
还有就是稳婆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不会急救的措施,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又使用错误的办法,导致婴儿和孕妇出事。
再加上还有胎位不正啊、孕妇脱力、休克、虚弱啊等等之类,这些都很容易导致孕妇和小孩的死亡,当然,还有一些愚昧的分娩办法,更是加剧了死亡。
在中世纪的欧洲德国,在分娩的时候,如果孕妇迟迟无法分娩,可能会遭到鞭打或者是看着别人被鞭打,以此来刺激分娩。曾相传德国一位皇后迟迟不生,就被带到一个一个刑具房间内,看着20多个人被鞭打,其中2人被打死,因为惊吓过度最后分娩了。
有些地方的稳婆在接生的时候会携带几样宝贝,分别是头发、擀面杖、镰刀,孕妇迟迟生不出来的时候就会将头发让孕妇吃下去,引起肠胃的不适引发呕吐以此来增加腹部的压力,促进胎儿下滑产出。
总之各种各样的土办法非常多,有些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大部分都是愚昧而无知的,即便是能够顺利的生下来,往往也会留下极深的心里阴影、终生的伤害、疾病之类的。
古代在涉及这方面事情上面,又显得极为保守和隐秘,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对外说,也是不能随意乱说的,故而有些好的经验也没有办法传下来。
接生的稳婆都是女的,基本上都是文盲,又没有办法像大夫一样写书将好的经验记录下来,传授下去。
稳婆们的经验往往都是口口相传,或者是道听途说获取的,也没有进行过考据和研究,不知道好坏,反正生不出孩子的时候就是轮番试一遍就是了。
而且在这种事情上面,即便是皇家其实和老百姓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皇宫里面皇后、贵妃、贵人什么的生孩子,也都是从宫外请稳婆的,办法估计着也就是更文明点,但本质上并无差别。
这也是古代皇帝的子女夭折的概率也很大的缘故,说到底还是技术、愚昧和无知!
第1301章 思想观念的束缚
“话虽如此,朕依然很担心。”
“所以想将此事交给你来办,也只有你才能够让朕放心。”
弘治看着刘晋,当初自己得肠痈都能够治好,还是通过手术的方式,这让弘治皇帝对刘晋非常的信任。
他自己有着切身的体会,肠痈没有治好之前,自己明明才三十多岁,可是却是暮气沉沉,仿佛耄耋老人一般,做什么事情都不行。
肠痈治好了,身体变的越来越年轻,充满了精力,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状态都很好。
有着切身的体会,他对刘晋既是充满了感激之情又是务必的信任。
“陛下,请放心,臣一定竭尽所能!”
刘晋一听,也是连忙恭敬的回道。
“嗯~”
弘治皇帝满意的点点头,接着想了想说道:“自古以来妇人生子都是从鬼门关走一遭,每年都不知道有多少妇人因此丧命,也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刚刚出生就死了。”
“每每年级于此,朕就深感心痛。”
“繁衍生育乃是天道人伦,只有多生孩子,我大明才能够更加的兴盛,但死亡率如此之高,我整个大明人口万万,每年因此死掉的人数就极其的庞大。”
“如果能够研究出好的办法出来,大大降低孕妇和孩童的死亡率,这将是功德无量之事,对于我们大明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
说到这里的时候,弘治皇帝就显得非常难过。
张皇后给他生了两个儿子,朱厚照养大成人,还有一个则是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不得不说在医疗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即便是皇帝的儿子也容易夭折。
“陛下,爱民如子,这是天下亿万黎民百姓之福!”
“对于这方面的事情,臣也是知道一些。”
“臣和大明医学院的教授聊过此事,他们说在这方面有30%的死亡率,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
“这意味着,每三个产妇都有一个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并且新生儿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措施,死亡率也是非常高,高达40%(这不是杜撰,而是真的有这样高,在解放初期,西藏这边的婴儿死亡率高达43%,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早夭的孩子。”
眼前的弘治皇帝,他是真的爱民如子,自己老婆生孩子这件事情上都能够想到天下的黎民百姓,足见他真的是一个好皇帝,一个爱民如子的皇帝。
“所以朕才想到你,朕的肠痈都能够治好,朕相信你也是有办法能够将这个死亡率给大幅度的降低。”
“这孕妇的死亡率和婴儿的死亡率如果能够降低到十分之一左右,我大明每年就可以多出几十万人,十年就是几百万人。”
“而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弘治皇帝听到刘晋的话,脸色都微微一变,有些东西如果没有去统计的话,你还不觉得多可怕,可是真正统计出来就会觉得非常可怕。
“陛下,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来说就是接生的方法非常的单一却愚昧,因为男女大防,故而接生的都是稳婆,这些稳婆往往都是目不识丁的妇人,所用办法也都是一些土办法,像鞭打、吃头发、针刺等办法。”
“先不说有没有效果,单单是给产妇留下的心里阴影,恐怕也是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
“同时出现各种紧急情况的时候,这些稳婆往往什么医疗技术和方法都不懂,无法实施急救,造成孕妇和婴儿的死亡。”
“新生儿方面,死亡率居高不下,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分娩过程不专业,有些时候甚至于硬拉生扯,造成婴儿的死亡,也有时候分娩时间过久造成婴儿的死亡。”
“另外就是消毒不彻底,容易产生破伤风,古人言七天风,八天扔就是这个原因。”
“此外还有麻疹、天花、猩红热、肺炎、伤寒等,这些都是致命的。”
“最后就是迷信,生病了不去看大夫反而去问鬼神,巫婆、道士、和尚之类的,错过了治疗的时间,导致了孩童的死亡。”
刘晋听完也是郑重的点点头,开始详细的讲述起这方面的一些事情来。
弘治皇帝仔细的听着,对于这方面的信息,他知道都很少,毕竟从小到大,他所学,所看、所接触都是儒家经典以及所谓的帝王之术和治国之道。
这生孩子可是比较忌讳的事情,他这个当皇帝的自然是很少、很少接触和了解的。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弘治皇帝沉思许久,想了想问道。
“陛下,此事目前来说是无法去有效解决的,最关键的还是人们的思想观念!”
“一直以来,我们对这方面的事情都是比较忌讳的,缺乏对这方面的研究,即便是大夫,也只是在分娩前诊脉,开开安胎药,至于分娩的时候,大夫也是无法涉足的。”
“只是靠着一群没有医学知识,又没有任何文化的稳婆来接生。”
“如果这样的观念不改变的话,我们在这方面的医疗技术是始终得不到提高的,想要提高存活率,降低风险就必须要有大夫参与其中,专门进行研究,方可有进步。”
“但这方面的事情很忌讳,又涉及男女大防,故而即便是大夫都不愿意参与进去,而产妇和产妇的家人显然都是不愿意让男人参与进来的。”
刘晋也是无奈的摇摇头。
要是穿越到古代,最让刘晋觉得无奈的事情是什么,那一定是愚昧且无知的封建思想。
“朕记得大明医学院这边不是开设了妇产科吗?”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人们谈论这方面事情的时候都觉得很忌讳,更别说去操作了。
“确实是有开设了妇产科,但是直到现在都很难招到学生,很少有人愿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到妇产科这里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直到目前为止,妇产科这边也仅仅只是招了几个学生,至于传授这方面知识和经验,都是传统的稳婆,都是一些妇人,一来大字不识几个,二来又敝帚自珍,故而很难学到什么知识和经验,再加上又没人愿意请她们这些十几岁的小姑娘去接生,以至于一直到现在都很尴尬。”
“原本还招收了九个学生,结果因为学不到东西,又没有接生的活可接,她们的父母又将她们叫了回去,放弃了学习。”
说到这里,刘晋就真的很无奈了。
大明医学院其它方方面面的研究、教学都开展的很不错,很多都取得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外科手术领域,现在技术已经提高了很多,像切磋肠痈这种小手术,成功率已经高度九成。
可是在妇产科这边,就很尴尬了。
医学院的教授都是男的,没人懂这方面的东西,顶了天也就是传授下如何诊脉,开开安胎保胎的方子,这接生,他们也不懂,无法传授,也是比较忌讳。
所以请了一些稳婆来传授经验,可是这些稳婆又担心有人抢自己的生意,担心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故而都不愿意传授经验。
关键是传授的经验都是土办法,根本就没有什么科学可言,往往还害死人。
再加上学习这个都是一些贫穷家底的女孩子,见学不到东西,又没有人请去接生,自然而然很快又学不下去了。
“原来如此~”
弘治皇帝听完,想了想也是点点头表示了理解,接着想了想说道:“那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去解决?”
“陛下,臣以为此事要解决,首要就是要打破思想的束缚,摆脱落后观念的影响。”
“一是要开展对这方面的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同时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
“二是要增加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投入,投入更多的人,更多的钱财来研究,让更多人的进行学习。”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有影响力的女性来给天下人做表率,让天下人知道女性生育的艰难和所要面临的风险,让更多的人知道孕妇和婴儿因为不正确接生而导致的死亡率有多高。”
“从而让更多的人重视此事,也慢慢的改变大家的观念,促进医疗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存活率,降低风险。”
刘晋想了想也是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足够有影响力的女性来天下人做表率?”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知道刘晋话中的意思了,这是要让皇后娘娘给天下人做表率、做案例了。
想到这里,弘治皇帝就微微皱眉,接着再三思索起来,良久这才说道:“你说的有道理,确实是该有人站出来给天下人做表率。”
“皇后她母仪天下,是我大明女子的榜样,她如果能够为天下女子做表率的话,必然可以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让天下人效仿。”
“刘晋,此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不仅仅要保证皇后娘娘以及腹中胎儿的安全,而且要以此为例来给天下人做榜样!”
“臣遵旨!”
第1302章 大明医学院妇产科专业
自己一个堂堂吏部尚书被弘治皇帝安排了这样的任务,刘晋也是有些够无语了。
不过这都已经习惯了,以前当户部侍郎的时候还去打过仗、管过军事,是文官出身,又做了武将做的事情。
总是自己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而且刘晋觉得,如果能够将这件事情给做好的话,那也是造福万民的事情,比起做一些其它的事情来也更有意义。
出了皇宫,刘晋一边乘车回家也是一边仔细的思索起来。
想要降低生育的风险,降低婴儿的死亡率,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医疗技术的全面提升才可以。
现在能够做的事情,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人的观念。
“大明早报要好好的利用,多多的进宣传。”
“大明医学院这边相关的专业要办起来,各种各样的研究要做起来,妇产科医生要培育起来,妇产科产业要做起来。”
想到这里,刘晋也是让车夫转道去大明医学院。
大明医学院,随着治好了弘治皇帝的肠痈,同时因为专注于医学领域的研究,云集着大批名医,制定出系统和完善的教学、医疗制度。
大明医学院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大,来大明医学院求医、求学的人非常多,单单是医学院的学生就有上万人,每天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前来附属医学院这里求医。
“大人,您怎么有空来医学院?”
大明医学院的院长张志刚、副院长李安源得知刘晋到来,也是急忙过来迎接。
“过来看看,有些事情也是要和你们这边交代、商量下。”
刘晋看了看眼前繁忙的大明医学院,里面的学生很多,学习也都很刻苦。
这个时代,能够学习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更何况,还是能够学习一门将来足以当营生的技艺时,每一个人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
全天下,也只有刘晋开办的这些学校愿意免费教大家宝贵的知识和技能,换其它的地方,根本就不可能,想要学别人的知识和技能,那是需要付出足够代价的。
“人很多嘛,看起来都很勤奋。”
刘晋很是满意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校园之中的这些学生,很多都是一边走路一边都在学习,非常的用心、非常的刻苦,再想一想后世的大学,里面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当猪在养,真正认真学习的没有几个。
“当然要勤奋了,除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