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第7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京城这里的女孩子,一个个传的花枝招展,又涂了胭脂水粉等等,看起来全部都像是贵族家庭出身的千金小姐一样。
道路两边的商店非常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大玻璃窗户的商户,能够看到里面的商品,看到里面热闹的销售场面。
眼前所有的一切都让阿里帕夏看的目不转睛,以至于身边坐着李东阳和刘晋的事情都忘了,甚至于都忘记了要和两人聊一聊。
刘晋和李东阳对于京城这里的一切自然是早已经习惯了,也就没有什么兴趣看了,到时候都时不时看看眼前这个阿里帕夏。
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一国宰相,这也是一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也是人杰,是值得好好学习、学习,互相交流一番的。
特别是刘晋,看着眼前的大维齐尔,一下子就看到了他眼神之中的惊讶和震惊,这让刘晋也是响起了一个人,一个后世的大能人。
“刘晋,你在想什么呢?”
李东阳一下子就看出了刘晋似乎想些事情,笑了笑问道。
既然阿里帕夏在忙着看外面,自己可以和刘晋聊一聊,最好是能够说服刘晋来帮自己湖广这边说说话,将这个京广铁路从湖广地区过。
“看到奥斯曼帝国的宰相就让我响起了一个叫李鸿章的人。”
刘晋回过神来,笑了笑说道。
“李鸿章?”
“我怎么没有听过这个人的名字?”
“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李东阳一听,这还是自己本家老李家的人啊,但仔细的想一想,自己似乎好像真的没听说。
“他啊,是一个大能力、大智慧之人,只是可惜了生不逢时!”
第1263章 强悍的生产力
密云铁厂,伴随着钢铁工人们齐声的喊着号子,用力的拉开了高炉的出水口,一股炽热的钢水从中汹涌而出,接着迅速的被分流到一个个事先铸好的模块当中,直接就被加工成了各种各样的粗胚。
阿里帕夏和摩西等人在刘晋、傅瀚的带领下,全程观看了这一次的炼钢过程,当看到汹涌而出的钢水时,阿里帕夏和摩西等人的眼睛都挣得大大的。
“难怪大明帝国能够修建起大量的铁路,没有强大冶炼技术,雄厚的钢铁工业,根本就无法支撑起来。”
“这一次开炉所冶炼出来的钢铁,比我们奥斯曼帝国一年的钢铁产量都还大。”
阿里帕夏一边看也是一边感叹。
现在也是终于明白为什么大明人好像有用不完的钢铁一样了,这建房子用罡劲,这修马路、修铁路还是用钢铁,军队之中人人都佩戴了铠甲、头盔,火枪大炮用的也是最好的钢铁,骑兵的马刀看起来很轻盈,却是非常锋利,又有韧性……
原先的时候,阿里帕夏还觉得大明人是在糟蹋上好的钢铁,现在总算是明白了,是大明人的钢铁产量足够大,足以支持大明方方面面对钢铁的需求。
这仅仅只是一个高炉而已,这样的高炉密云铁厂这边足足有好几个,而像密云铁厂这样的钢铁厂,大明又有很多,这大明的钢铁岂能不多?
全世界的钢铁加起来恐怕都还没有大明人一家钢铁厂冶炼出来的钢铁多。
“如果我在欧洲能够开办一个这样的钢铁厂,绝对能够赚大钱,这哪里是铁水啊,这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至于摩西,此时此刻,他的双眼里面全是银子,眼前在不断流淌的钢水,在他的眼中就是银子。
钢铁的价格无论实在欧洲还是在奥斯曼帝国,又或者是世界其它的地方,它的价格都很贵,以前的大明,钢铁的价格也不便宜。
即便是现在有大量的钢铁厂,钢材的价格依然还是不低,冶炼钢铁是一个大买卖,非常赚钱的买卖,摩西是一下子就看准了这一点。
“宰相阁下,这是我们大明技术最先进的钢铁厂,这里冶炼出来的钢铁也是我们大明最好的钢铁,我们大明军方一直以来都是使用密云铁厂制造出来的武器装备,因为这里的钢铁最好,能够制造出最好的武器。”
一旁的刘晋则满脸笑容的和阿里帕夏、摩西介绍起来,对方这次主要是来购买军火武器的,自然是要想办法多坑一些银子出来。
“这是我们的蒸汽压铸机,蒸汽锻造机~”
带着他们出了冶炼车间来到加工车间,加工车间这里,伴随着蒸汽机的呜呜声,一台台机器传来阵阵的轰鸣声。
阿里帕夏和摩西一直看的很认真,只见工人们将一个个原件放到压铸机下面,伴随着压铸机看起轻轻一亚,一件具有特殊弧度、弯曲的零件就压铸完毕。
锻造机这里,工人们钳着一个个钢胚在锻造机的之下,只见锻造器发出阵阵沉闷的锻造声,显然这个锻造机力气极大,每一次的捶打都远比靠人力捶打要更加的有力、有效,这样锻造出来的胚胎,绝对要比人力打造出来的胚胎更好一些,关键是更加省力、轻松。
“这是我们蒸汽冲床、钻床、车床、镗床、铣床等加工机器,全部使用蒸汽动力加工零件,速度快、质量好。”
“以我们大明的火枪来说,我们大明制造出来的火枪,全部都是使用无缝钢管加工出来的,无论使用多少次,都绝对不会炸膛。”
“而且这样加工出来的枪管,它的射程更远,精度更高。”
刘晋拿着一个刚刚才加工出来的枪管,很是自豪的向阿里帕夏和摩西等人介绍起来。
阿里帕夏拿着手中的枪管,仔细的看了起来。
手中的钢管,枪管非常的厚实,但重量并不大,手指轻轻的一弹,发出清脆的响声。
“好钢啊~”
阿里帕夏仅仅只是听一听声音就知道制造枪管的钢材是好钢。
“难怪大明的火枪射程如此之远、射速如此之快、精度还很高,原来如此。”
“我们奥斯曼帝国制造出来的火枪和大明的火枪相比就差的太远了,因为我们的枪管都是用铁皮卷起来制造的,密封性差,很容易就炸膛。”
“这火炮也是如此,大明的火炮极其的恐怖而强大,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原来根本就在于他们使用了上等的钢铁以及一体化的浇筑技术。”
阿里帕夏一边看也是一边默默的总结,得出了几个关键点,当然,火炮和火枪的制造技术远不止于此,想要制造出好的火枪和大炮来,技术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
京城彩云纺织厂,巨大的车间内,伴随着蒸汽机的带动,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在不断的运转,飞梭不断的旋转,一根根线迅速的纺织成一匹匹布,速度极快。
“这是我们大明最先进的蒸汽织布机和蒸汽纺纱机,使用这两种机器,一个工人一天就可以纺织出十几匹布匹,效率是传统纺织技术的几百倍。”
“单单是这一个工厂,一年就可以生产出几百万匹布匹。”
参观完密云铁厂,刘晋又带着阿里帕夏和摩西等人参观起纺织厂来,这一次阿里帕夏和摩西也是提出了要求,想要参观大明的诸多工厂、学校、港口、火车站等等。
看在银子的份上,再加上自古以来的好客传统,弘治皇帝也是欣然答应了,所以也是派遣了刘晋和傅瀚全权负责此事,带着他们在京津地区的诸多地方进行参观。
“一个工厂一年就可以纺织出几百万匹布?”
阿里帕夏和摩西看着眼前忙碌的纺织厂,飞梭的转动,机器的轰鸣声,还有女工们熟练的操作,一根根白色的棉线迅速的汇聚,接着很快就变成了长长的布匹。
如此可怕的效率,简直让人大开眼界。
第一次看到,布匹竟然还可以用机器来纺织,而且效率竟然还如此惊人,一个工厂一年生产出几百万匹布,比整个奥斯曼帝国生产出来的布匹还要更多。
“难怪大明人的布匹价格可以如此之低,原来他们是使用机器来纺织布匹,即便是卖的价格比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低几倍,他们依然有着非常可观的利润。”
摩西双目绽放精光,一下子就看到商机。
这一条条纺织线哪里是织布啊,这简直就是在印银票啊,机器开动,源源不断的布匹就从生产线上面生产出来,白花花的银子滚滚的流回来。
……
天津造船厂,一个个巨大的造船船坞这里,一艘艘正在建造的大船上面,造船工人们正在忙个不停。
有的船只才刚刚铺设龙骨,能够看到船只很大,巨大的龙骨看起来就有些恐怖、狰狞;有的船只已经快要建造完成,庞大的身躯,威武不凡,工人和它相比,就好像是巨人和蚂蚁一样。
“这是我们大明最大的造船厂,这里能够生产各种各样军用、民用的战舰、船只,每个月都可以下水三百多艘各式船只,全年可以下水超过三千艘各式船只。”
站在一艘即将下水的船只面前,刘晋自豪的向阿里帕夏和摩西等人介绍起天津造船厂的情况来。
天津造船厂,目前大明最大的造船厂,雇佣几万员工,每年可以生产几千艘各式船只,当然了,作为技术最强,实力最强大的造船厂。
天津造船厂这里主要建造都是大型船只,比如大明海军的军舰,各大商行的远洋商船。
“仅仅只是一个工厂,一年下水超过三千艘船只!”
阿里帕夏和摩西一听,又再次微微瞪大了自己的眼睛,为大明造船厂强大的造船能力所深深的折服。
“我们奥斯曼帝国所有的造船厂、作坊加起来,恐怕也比不过这大明的一家造船厂吧,如此巨大的船只,我们即便是能够制造,恐怕一年也制造不出多少艘来。”
“难怪大明人能够纵横四海,抢占世界各地的肥沃土地,没有强大的造船厂支撑的话,他们根本就不可能通往世界各地。”
随着刘晋、傅瀚带自己参观大明各地的工厂、学校、港口等等,阿里帕夏是越看就越深深的感叹。
大明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差距真的不是相差一点、半点,而是相差亿点。
大明的钢铁厂、纺织厂、造船厂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一个个巨大的厂房里面,机器轰鸣不停,流水线的作业方式,看到源源不断的商品从生产线上面生产出来。
先进的技术、可怕的效率、优质的质量,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完爆奥斯曼帝国,让还处于手工作坊阶段的奥斯曼帝国相关的产业显得是如此的落后。
此时此刻,这位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他的心里面只有感叹,已经没有了任何想要和大明帝国对比的心思了,差距太大,已经没有办法去对比了,只剩下深深的忧虑!
第1264章 你们挺好的,请继续保持
阿里帕夏的心情非常沉重。
在刘晋和傅瀚的陪同下,他参观了京津地区的很多地方,密云铁厂、彩云纺织厂、天津造船厂、天津港、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大明医学院等等。
亲眼看到了大明强大的生产力和先进的技术,让他看到奥斯曼帝国和大明之间存在的犹如鸿沟一般的巨大差距。
以前只是看到了军事上的差距,认为奥斯曼帝国只要武装起足够强大的军队来,奥斯曼帝国还是有可能找大明帝国一雪前耻的。
可是现在,真正见识了大明帝国的强大的一面,阿里帕夏心里很清楚,奥斯曼帝国根本就不是大明帝国的对手。
如果再次招惹大明帝国的话,只会自取其辱,被揍的更惨。
坐在天津回京城的火车上面,看着窗外的景色。
京津地区和西域、河中地区所看到的又有所不同,在这里,村庄众多,并且还热闹非凡,一处处村庄内的人很多,房屋也都修建的很漂亮。
至于广袤的平原,竟然很少能够看到有种麦子的,基本上种植都是蔬菜、水果以及玉米和番薯这些,同时能够看到一处处巨大的养殖场。
能够看得出来,这里的人明显要比大明其它地方的人更加的富裕,上好的良田都不种粮食了,据说京津地区两座大城市的人口超过千万,所需要的粮食全部都从辽东、江南、南洋运输过来。
京津地区周围的这些土地,种植粮食不赚钱,反而是种植蔬菜、水果、搞搞养殖业更加赚钱,因为庞大的城市人口就是一个无底洞,再多的蔬菜水果都可以消化掉。
“宰相阁下,似乎心事重重!”
刘晋看了看阿里帕夏,其实也能够理解阿里帕夏的心情,正如同后世的李鸿章前去漂亮国所看到的一样。
看到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让人绝望的差距,内心之中的感受就可想而知了。
眼前这个阿里帕夏,估计也是差不多吧。
一直以来,奥斯曼帝国的人还是很骄傲和自信的,作为横跨三洲的大帝国,他们拳打欧洲人,脚踩波斯人,搂着高加索的美人,屁股上坐着阿拉伯骆驼,岂能不自信?不骄傲?
可是现在,在军事上被大明帝国揍的满地找牙,割地赔款,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合约,这亲自来一趟大明之后,更是看到了巨大的差距,内心之中的骄傲和自信一下子就撕的粉碎,自然就心事重重了。
“没有来大明帝国之前,我就已经听闻了刘尚书你的大名,你是高人子弟,才华横溢,为大明的发展制定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让大明变成了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这一次,能够有幸和刘尚书相识,有机会向你请教一些治国之道,实在是三生有幸。”
阿里帕夏回过神来,脸上带着笑容,再次仔细的看了看刘晋。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恐怕任谁也很难想象,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是主导了大明近十年巨变的人。
仔细的研究大明近十年的历史,几乎所有的大事,刘晋都有参与,也都是在刘晋的参与下大明才不断的进行改革、变强。
阿里帕夏很想向刘晋请教下治国之道,看看他对奥斯曼帝国有什么建议没有。
“宰相阁下过奖了,这一切都是我们大明天子圣明,雄才大略,千古一帝,我这做臣子的,仅仅只是起辅佐的作用。”
刘晋一听,谦虚的回道。
“尚书大人,谦虚了。”
“来到大明,一路所见所听,也是让我感触良多。”
“我们奥斯曼帝国和大明帝国之间有着很多共同性,都是一方大帝国,有着广袤的国土,庞大的人口、英明的君主。”
“历史上,我们两国之间也是有着不错的往来,只是前几年,因为一点小误会,闹出了一些矛盾,但现在也是化干戈为玉帛了。”
“看到大明帝国今日的强大和繁荣,我也是深感高兴,也是希望能从大明帝国的强大和繁荣之中,学习一些东西。”
“尚书大人乃是高人子弟,又是闻名天下的名臣,胸有丘壑,不知道能否给我们奥斯曼帝国一些建议?”
阿里帕夏也是老狐狸了,对着刘晋的马屁就是一顿猛拍,接着就虚心的请教起来。
“我对贵国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也不好发表任何的意见和看法。”
“但据我所知,奥斯曼帝国是横跨三洲的强大帝国,你们在欧洲揍过欧洲的骑士,在中亚打的波斯人满地找牙,高加索女人给你们暖被窝,中东的阿拉伯人给你们当坐骑,地中海的欧洲国家是你们掳掠的对象。”
“这足以说明你们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帝国!”
“也足以说明你们的制度和诸多政策等等方面是非常符合你们的国情,根本就没有必要学习我们大明,而是应该继续保持下去,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这样才是真正符合你们奥斯曼帝国的一切。”
刘晋一听,眼珠子微微一转,想了想便说道。
“建议?”
“狗屁建议,我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