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69章

大明镇海王-第69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二牛继续在船上巡视起来,一边巡视也是一边说道。
  整个人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当中之后,他很快就克服了晕船,适应了船上的这种颠簸,其他人一个个也都开始按照刘晋所传授的方法开始不断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慢慢的克服晕船。
  田二牛拿出属于船长的望远镜向四周海域看去,很快就看到了离自己不远的‘庐山号’,看到了‘庐山号’上面也和自己‘泰山号’的情况差不多,学员们都在呕吐,很多人都在晕船,只有少数一些老水手、船员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在笑着身边的那些新兵蛋子。
  “猴子,传令,给庐山号这边打旗语,问问老李他们那边的情况。”
  田二牛的目光锁定在‘庐山号’上面的一道身影,庐山号船长李丰收,他是老水手了,早就已经适应了船上的生活,此时也在庐山号上面巡视。
  “是!”
  赵猴子此时也已经好受了很多,得到命令也是立刻爬上桅杆,开始用一面面各色的旗子向庐山号这边不断的发信息询问相关的情况。
  旗语也是刘晋借鉴后世海上航行的经验弄出来的东西,在大海之中航行,旗语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就如同行军打仗,很多时候靠吼是根本没有用的,想要指挥大军就只能看旗帜。
  很快,庐山号这边也是发现了泰山号这边的信号。
  “呼~呼~”
  站在桅杆之上,赵猴子不断的挥舞着一面面各色的旗子,旗子在空中发出呼呼的声音,接着也是拿起属于观察手的望远镜看起对面的旗子来。
  双方之间的交流非常的简单,但是却很清晰,别看旗子只有几面,但却能够传达很多、很多的信息。
  “船长,庐山号这边情况和我们差不多,船员们都眩晕的厉害。”
  赵猴子向田二牛这边回话,行事上面偏向军事作风。
  “嗯,通知下去,我们该开工了。”
  田二牛点点头,接着拿起望远镜看向来时的路,天津港口已经看不到了,只能够大概的看到一个陆地的轮廓,心中根据课堂上所学的三点计算法,大概的算出离陆地的距离,想了想也是再次下令道。
  “是!”
  赵猴子一听,顿时就来精神了。
  ‘泰山号’因为不用去朝鲜这边,只是在渤海内转一转,所以根据行程,他们在后天就会返回天津港,在这期间,他们一边说训练学院适应海上生活,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进行捕鱼。
  海洋之中的资源非常的多,其中渔业资源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源。
  在这个时代,因为大明朝廷一直以来都实行海禁,并且由于造船技术和捕捞技术的有限,所以海洋之中的渔业资源丰富到超乎想象的程度。
  刘晋来自后世,那可是很清楚这海洋捕捞是非常赚钱的行业,同样的海洋之中的渔业资源也是食物的一大重要来源。
  海洋之中鱼类富含大量的蛋白质,绝对是这个时代最理想的肉食来源,而这个时代的人最缺少的正是肉食,普通人很难吃到一顿肉。
  可是偏偏海洋之中的鱼类极其丰富,放着不去捕捞,绝对是暴殄天物。
  “铛~铛~”
  很快,随着田二牛的命令传达下去,‘泰山号’上面就响起一阵阵的刺耳的声音,一听到这个声音,船上的船员们精神为之一震,接着就开始不断的忙碌起来。
  船员们按照平时训练时的操作,站在各自的岗位上面,有人打开船尾后面经过改装的船舷,有人将欲望开始挂在穿两端的横杆上面,有人则是开始慢慢的将渔网推下海,还有人则是拿着木棍之类的东西开始有节奏的敲打船上的木板,一切都秩序井然,有条不紊。
  这就是经过了严格训练的好处,所有人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做起事情来就不会慌乱,整个船上下就如同一体,非常高效,能够做出有效的反应。
  很快,渔网就全部下水,开始在船后面拖着,跟随着船的前进,渔网的开口也开始慢慢的不断扩张,形成一个巨大的口子在海中随着泰山号的前进,不断将遇到的鱼网进去。
  “这拖网捕鱼到底行不行?”
  看着渔网下海,田二牛心里面也是没有底。
  这拖网捕鱼也是刘晋设计出来的,参考的自然也是后世的拖网捕鱼的方法,一般来说,拖网捕鱼最好还是两艘船一起作业,但这些福船毕竟是福船,不专业的渔船,这捕鱼也仅仅只是副业,所以刘晋只是简单的进行了一下改装。
  然后利用设计小型拖网来进行拖网捕鱼,一艘船进行拖网捕鱼的话,因为拖网口子没有办法张太大,捕鱼量肯定是有限的。
  刘晋只是当训练时的副业来做,顺带着做点实验,为以后打造串门的渔船做准备,积攒经验,并没有指望着真能够捕捞到太多的鱼。


第161章 观星
  渤海之中,五艘福船彼此相隔几百米的距离,互成瞭望,在波涛汹涌之中静静的航行着。
  ‘泰山号’上面,田二牛基本上已经不会晕船了,因为他找到了转移自己注意力的办法,那就是忙碌起来。
  在船上到处走来走去,不断的巡查每一处情况,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船上的工作,很快就慢慢的适应下来。
  “呃~”
  傻熊的情况依然不太乐观,甚至于看起来有点严重,不过傻熊似乎被田二牛的话刺激到了,一边晕船呕吐也是一边不断搬运重物不断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嘴里面更是含着生姜片,依靠生姜的辛辣来刺激自己的脑神经,减缓晕船的症状。
  船上有人其他的人情况也大多差不多,有人很快就适应了船上的颠簸感,有人则是天生就不会晕船,还有人则是和傻熊一样,情况有点严重,但依然还在不断坚持着。
  太阳渐渐西下,落日的余晖将海天相连之间地方变成了一片火红的世界,非常的美丽、壮观,以至于田二牛都看呆了。
  “实在是太美了!”
  田二牛忍不住轻轻的叹道。
  很快,夜幕降临,银月高挂天空,洒下一丝丝清冷的月光,在月光的照射下,一切都变的更加的黑暗和朦胧,唯有相邻的其它船只上面传来的灯火可以让你感觉到一丝丝的安全感。
  否则,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之下,人都会有一种孤独,觉得自己仿佛被世界所遗弃一般。
  田二牛拿出了笔、纸、指南针、六分仪,笔是刘晋这边让人特制的黑炭笔,并不是墨水笔,在船上时刻颠簸,自然是不可能用墨水笔,必须要制造出类似于铅笔这样的东西才更方便书写。
  指南针这个就不用说了,罗盘一直以来都被用来看风水,要制造出合格的指南针一点都不难,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
  真正的航海神奇是六分仪,六分仪历史上最早是欧洲人在18世纪发明出来的东西,它是一种光学仪器,可以测量远方两个目标之间的夹角——最常用的是测量天体与海(地)平线或天体与天体之间的夹角,测出夹角度数,再根据日历查得当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就能确定观测者所在的纬度。
  六分仪算是航海时代最为重要的定位、导航仪器,欧洲人也是在18世纪才真正将它发明出来。
  当然它的原理并不复杂,非常的简单,真正难的是制造六分仪的无色玻璃和望远镜,无色玻璃欧洲人一直到十六世纪才制造出来,至于望远镜也是十七世纪的时候才被发明出来的。
  现在刘晋制造出了无色玻璃,又明白制造望远镜的原理和方法,制造出六分仪自然就没有任何的问题。
  田二牛非常熟练的将六分仪放置在水平位置上面,压住夹子,松开读数尺,将北极星通过六分仪上面的望远镜调到视野中的海平面,接着开始不断调整下方的读数尺的位置,让北极星的位置处在望远镜的视野中间。
  然后反复摇摆以确定北极星确实是处于视野的中间位置,再记下这个度数,再翻刘晋设计出来的对照表,开始不断的拿着笔在纸上不断的计算起来。
  “北纬39度12分~”
  很快,田二牛就计算出了一个结果,接着再次仔细的重新计算几遍,得到数据相差非常小,基本上可以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他又拿出一个简易的地球仪,在地球仪上面找到了渤海的位置,再打开地图,将今天的位置记录到自己的航海日记里面。
  “还是二牛你厉害,如此复杂的东西都能够弄懂。”
  赵猴子一直跟在田二牛的身边,看着田二牛忙碌的样子,很是羡慕。
  海事学院的学员想要当船长的话,首先第一个就是要学会使用六分仪,根据北极星计算维度,这需要一个不错的大脑,需要还不错的数学知识。
  赵猴子虽然号称猴子,但是却一直以来都学不会,田二牛肯用心去学,将这个东西学会了,再加上其它各个方面的表现,所以成为了泰山号的船长。
  “这东西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用心去学,很快就能够学会的,来,我教你,这六分仪的使用上,你已经学会了,现在最主要的还是数学计算方面,这里面都是有公式的,我们根据测量到的角度就能够计算出船只的维度来。”
  田二牛笑了笑,接着也是开始手把手的教起赵猴子来。
  船上的生活其实是非常枯燥的,因为船就那么大,所有的空间都被安排满满的,睡觉对于船员们来说也是一件非常痛苦难熬的事情。
  海面的海水声一直响个不停,时不时有人晕船呕吐,再加上船只随着波涛的不断的起伏,飘荡,泰山号上面的一百多号人,大部分都很难入睡,只能够在床上不断翻来覆去,有时候实在是睡不着了,赶紧来到甲板上欣赏下清凉的夜色。
  第二天,田二牛被一阵阵海鸥的尖叫声吵醒,穿好衣服来到外面,发现船只周围有一群群的海鸥围绕。
  这些海鸥在大海之中飞行,也是需要一个歇脚的地方,在大海之中航行的船只敲好能够为它们提供一个歇脚的桅杆,所以船只的身边总是少不了海鸥的存在。
  “渤海是个内海,这里离海岸很近,有海鸥也是很正常的。”
  田二牛的脑海中想起了课堂上刘晋所讲过的,这海鸥不可能离开陆地太远,所以如果遇到有海鸥的时候,这说明周围一定是有陆地的,这也是寻找了陆地的一个方法,田二牛牢牢的记住了这一点。
  “咯吱~咯吱~”
  就在田二牛看着海鸥思索之际,支撑拖网的横梁木架发出一阵阵难听的声音,这声音让人一听就立刻起鸡皮疙瘩,有种牙酸的感觉。
  “猴子,立刻敲响铃铛,我们的拖网该收网了,看样子,收益应该不少,不然不至于发出这样的声音。”
  田二牛一听,再看看支撑横梁都呈现出一个微微的弧线,顿时也是立刻对赵猴子说道。


第162章 爆仓了
  “铛~铛~”
  泰山号上面,赵猴子拼命的敲响了响铃,伴随着一阵阵声音响起,床上的船员们一个个迅速穿好衣服,回到各自的岗位上面。
  “收网了~收网了~”
  赵猴子不断的吆喝起来。
  “收网咯,收网咯~”
  船员们顿时就来精神,一个个开不断跟着吆喝起来,船员们分成两队,开始通过轮滑和绞盘,慢慢的将拖网往船上拉。
  “嘿呀~嘿呀~嘿呀”
  船员们一边拉网也是一边开始和平时在学院学习时一样喊起了号子。
  伴随着船员们整齐的号子声,拖网也是开始慢慢的拉上来,越往上拉,船员们就觉得越来越沉,拖网里面的鱼获绝对不少。
  “好沉啊~看来捕到了很多鱼。”
  大虎用力的拖着渔网,感受着渔网上面的沉重,也是说道。
  “快来看,快来看,好多鱼啊~”
  就在这时,站在桅杆上面,负责瞭望的赵猴子最先看到拖网之中的鱼,他顿时就忍不住兴奋的叫了出来。
  听到赵猴子的声音,田二牛也是赶紧急匆匆的来到船尾这边,看向下方的渔网。
  “哗啦啦~”
  只见在海水之中,大量的鱼拥挤在一起,不断的扭曲,将海水拍打的哗啦啦作响。
  这些鱼的个头都很大,随便一看至少也都是有几斤重,有些甚至有十斤重,在更深处隐隐之间甚至于还有一头头体型硕大的鱼露出自己黝黑的背影。
  “这拖网捕鱼神了~”
  看到眼前这一幕,田二牛忍不住喜上眉梢,原先的怀疑瞬间就消失的干干净净。
  昨天的时候还怀疑这拖网捕鱼的方法可能没有办法捕捞到什么鱼,现在看来,自己还真是小瞧了这拖网捕鱼。
  “大家加把劲,中午我们吃肉!”
  田二牛对着身后的船员们喊道,顿时身后的船员们号子都喊的更加的有力。
  “嘿呀~嘿呀~嘿呀~”
  伴随着船员们整齐的号子声,渔网开始不断的脱离水面。
  只见渔网之中,一条条大鱼开始不断的挣扎起来,拼命的拍打,扭曲,哗啦啦的声音直响,让听到这个声音的船员们一个个都忍不住眼睛一亮,纵然是没有看到,也都能够想象到是何等的丰收场面。
  “船长,太重了,我们的绞盘和轮滑可能支撑不住,我看还是分批次将这些鱼捞上来吧。”
  拉到后面,船员们一个个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脸都憋的通红,绞盘这里也是发出了让人牙酸的声响,吱吱作响。
  “确实是要分批次捞上来,我估计这一网鱼至少也是有几万斤。”
  田二牛看了看渔网之中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鱼获,快速估算了一下,也是点点头回道。
  很快,有船员操控船上的横岗转移到船后面,接着开始慢慢的分批次将渔网当中鱼捞上来。
  “上鱼咯~”
  当第一批鱼被捞上来的时候,有船员也是忍不住喊道。
  顿时大家都看向甲板上还在活蹦乱跳的海鱼,大黄鱼、小黄鱼金黄、金黄,看起来就非常的惹人喜爱。
  大黄鱼在渤海、黄海、东海本来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海鱼,在后世却是因为过度捕捞,导致几乎濒临灭绝的地步。
  以至于大黄鱼的价格非常的昂贵,一斤以上的大黄鱼价格已经到了上千的地步,至于那种好几斤,十几斤的大黄鱼,那更是昂贵无比,只有真正的有钱人才能够吃得起。
  可是现在,捕捞上来的这些大黄鱼一个个个头都非常的大,随便一个都有好几斤,十几斤的大黄鱼也很常见,鱼鳞金黄,犹如黄金一般。
  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个时代的渔业资源之丰富,长久的禁海,这海洋之中渔业资源简直到了泛滥的地步了。
  除了大黄鱼,小黄鱼、带鱼、梭鱼、黑头鱼、乌贼、马鲛鱼等一个个同样体型庞大,个头都非常大,捕捞上来之后不断的在甲板上面跳来跳去。
  还有虾蟹、贝壳、鱿鱼等等,一个个个头都非常不错,特别是海蟹,被捕捞上来之后,更是张牙舞爪,似乎心情很不好。
  “好多鱼啊~”
  “好大的个头。”
  “种类好多,很多鱼都根本不认识。”
  有人忍不住叫了出来,看着甲板上面各种各样的鱼,一个个满脸笑容。
  一批又一批的鱼开始不断分批次从拖网当中捕捞上来,每一次上鱼,都会引起一阵阵的惊叹,各种各样的鱼实在是太多了,个头大,种类非常的齐全。
  “太多了,这一网足足有几万斤的鱼,这以后单单是出海捕鱼也要发财啊。”
  船员们非常的忙碌,鱼一批又一批不断的捕捞上来,一边将这些鱼不断的塞进鱼舱里面,也是一边互相笑着说道。
  “出海捕鱼,也是要开了海禁才可以,我们现在是因为在给太子殿下做事,所以才能够借机来海上捕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