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438章

大明镇海王-第438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也是高度的赞扬和肯定了大明医学报的作用,它的出现,不知道能够挽救天底下多少人的性命。
  汤氏兄弟两个就是最好的说明,如果不是刚刚好自己看到了这个大明医学报上面的报道,这两兄弟多半可能就没救了。
  ……
  京城大明医学院临时办公楼,同时也是大明医学报的办公楼这里。
  伴随着第一期大明医学报的发行,他们也是很快就收到了很多人的来信。
  “哈哈,好消息啊,好消息啊~”
  “在山西太原这里有一例打摆子的因为及时服用了金鸡纳树树皮的药水治好了。”
  吴云屠拆开了一封信,很是高兴的和钱回、李通、张志刚、李安源几人说道。
  “我这边也是收到了一个消息,在沧州这里有两兄弟同时得了打摆子的病,沧州的陈济生先生刚好看到了我们的报纸,所以也是命人快马加鞭前来京城买药,药到病除,两兄弟很快就治好了。”
  钱回也是高兴的说道:“陈济生先生对我们创办大明医学院,开办大明医学报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认为我们是当世之神农,必定名传千古。”
  说到这里的时候,钱回也都忍不住老脸一红,他起初加入仅仅只是因为在京城这边不好得罪刘晋,后来又有高薪,所以就留下来了,现在看来不仅仅是收入高,而且貌似还能够有一个不错的名声,说不定自己的名字以后在医学界就可以和扁鹊、华佗他们一样,一直流传下去。
  这对于行医人来说,那可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了。
  “哈哈,我刚刚看了一封信,是从河南这边来的,那边也说用金鸡纳树树皮治好了一例打摆子的疾病。”
  “我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个事情,打摆子这种病以后就不可怕了,它完全是可以治好的,我们从此以后可以宣布我们攻克了打摆子这种疾病了。”
  李安源也是高兴激动的说道,一种从黄金洲带回来的树皮,它治好了一种一直以来都难以治好的疾病,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第787章 棉花、羊毛又飞涨了
  京城刘晋府上,不用上早朝的日子实在是太舒服了,特别是天气越来越冷,寒风呼啸,雪花飘飘,大早上三点钟起来准备去上早朝,那种感觉,想一想都觉得一阵哆嗦。
  左拥右抱的搂着自己两个如花似玉的老婆睡到自然醒,心情好再来个晨练什么的,这小日子它不香吗?
  反正刘晋是乐不思蜀,不想去上什么早朝,说两个月,不修满,刘晋是绝对不会去上班的。
  喝着早茶,吃着早点,刘晋也是悠闲的看看报纸。
  穿越前谁还来看报纸?
  但是现在,除了看报纸之外,似乎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了,慢慢的养成习惯之后,刘晋觉得每天看看报纸其实也挺好的。
  “大明医学报也算是办起来了,现在不仅仅大明各地的大夫会订阅,连普通人也会去订阅,读书看报纸,也算是能够长知识、开眼界的,在这个知识传播手段极其匮乏的年代,报纸的销量还真是好的出奇。”
  一边看报纸,刘晋也是一边仔细的琢磨起来。
  大明医学报每周发行一次,因为借助了大明早报的渠道,销量也是一下子就飙升起来,短短几期,大明医学报的销量就已经超过三十万份了。
  不单单是京津地区,大明本土各省,海外各省,以及大明的附属国,倭国、朝鲜、吕宋,甚至于连南洋地区的各个国家,都有人会订购大明的报纸。
  尽管传递上要慢很多,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地方的人看报纸,很多人已经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一天不看都觉得难受。
  三十万份的销量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
  要做大明早报起初的时候第一期仅仅只印了一万份,当然现在大明早报的销量每一期都已经超过百万份了。
  如此多的人看报纸,而且能够看报纸的,还舍得买报纸的,那都是大明的精英,通过报纸无形之中慢慢的对这些形成一些影响力。
  这才是刘晋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
  大明医学报的成功发行,它可以向大明上下普及很多医学知识,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
  人人都怕死,医生所说的话,相比起一般人来说,还是更具有信服力的,医生说早点结婚对孩子身体不好,容易导致生出来的小孩夭折。
  可能大家起初不会信,但如果能够拿出一些数据或者是典型的案例出来,那就更具有说服力,让大家慢慢的相信,并且自然而然会慢慢的改变。
  大明,它不仅仅要向全球不断的扩张,殖民全球,同样的,刘晋更加清楚,真正制约这个伟大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并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这些东西。
  而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和文化。
  有些东西它就应该随着老祖宗一起尘封到土地,而不是一代又一代的危害着下一代,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够真正解放束缚住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枷锁,让它真的腾飞起来。
  “慢慢来吧~”
  想到这些,刘晋笑了笑,继续看下去。
  看完了大明早报和大明医学报之后,刘晋很快又翻看大明商报。
  大明商报是一个专门介绍经商相关信息的报纸,并不是刘晋办的,而是京津地区这些商行、工厂主的老板们一起联合起来办的。
  “羊毛,棉花的价格又涨了~”
  “而且这一次涨的更加厉害了。”
  很快,刘晋就看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
  棉花和羊毛的价格再次大涨。
  去年年底的时候,棉花的价格大涨,差点就让大明朝廷这边决定立即攻打西域获取棉花了,后来刘晋想办法弄出了羊毛来替代棉花,所以这才有了羊毛和棉花一起成为重要纺织原材料的事情。
  原本刘晋以为,有了羊毛之后,再加上今年北直隶、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几省都有人看到了棉花的价格,在大规模的种植棉花。
  今年这情况应该会更好一些,没想到情况反而更加的严重了。
  棉花和羊毛的价格都涨飞了,比去年的价格还要更高。
  “这应该不至于啊~”
  “据我所知,今年大明的棉花种植面积大了十几倍,草原上的羊毛产量也是大了很多倍,可是竟然还无法满足大明这些纺织企业对棉花的需求?”
  刘晋皱起了眉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想了想也是立即起身,准备去找王守仁了解下情况,王守仁的家的京城彩云纺织厂是整个大明最大的纺织厂,制衣厂,对市场的情况肯定很清楚。
  京城彩云纺织厂这里,王守仁此时也正在愁眉苦脸,家里面们趁着自己去带兵出征南洋的时候,竟然没有听从自己的安排,在今年又大规模的扩张了彩云纺织厂的规模。
  不仅仅在天津这边建了一个大分厂,同样也是在淞沪以及浙江老家这里开了两个分厂,新建的三个分厂,规模都非常大,比起京城这里的这个厂,规模甚至还要更大。
  如此巨大的规模,还南北同时布局,虽然让彩云纺织厂的织布纺纱能力得到了飙升,但是却也带来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和更大的市场。
  市场方面还好,伴随着大明在全球殖民,大明的商人来往五洋七洲,将大明的商品源源不断的贩卖到全世界,布匹生意算是所有生意当中最好的。
  大明的布匹不仅仅价格便宜,而且花纹、色泽亮丽,又结实耐用,行销全世界各个地方,藩属国朝鲜、倭国的人喜欢大明的布匹。
  黄金洲的土著们也喜欢大明的布匹,中东人、波斯人,甚至于在印度洋这边的葡萄牙人也都喜欢大明的布匹,销量非常大,一船又一船的布匹运往世界各地,都不够卖。
  但现在却是出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原材料价格飞涨,关键是还非常难买到。
  这一次,并不是有人故意囤积居奇,而是正常的市场反应。
  “我早就跟你们说了,今年不要再建新厂了,今年不要再建新厂了。”
  “这下好了吧,棉花和羊毛都买不到了,到时候那么多人,那么多机器,全部都要停下来。”
  王守仁看了看王贵、王福说道,这两人一直在管理着彩云纺织厂。
  “少爷,我们哪里敢不听你的话,这一切都是老爷要求的。”
  “老爷说,现在大家都在拼命的扩张,如果我们不跟上的话,到时候就没有办法保持住市场龙头的地位了,这对于我们王家来说,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所以尽管少爷你一再叮嘱,但是老爷还是要求我们必须要扩张,保持住龙头地位来。”
  王贵有些无奈的说道。
  王家现在还是王守仁他爹王华说了算,尽管王守仁现在的官职似乎好像也已经不会比他爹低多少了。
  “老王~老王~”
  这时,一脸笑容的刘晋带着朱厚照笑呵呵的走了过来。
  因为和王守仁同期,再加上又一起出征了几次,都是老熟人了,所以刘晋在私底下都喜欢叫王守仁老王。
  额,一种来自后世的恶趣味,隔壁老王。
  “见过太子殿下~”
  看到朱厚照,王守仁连忙恭敬的带人行礼。
  “免了~”
  朱厚照无所谓的摆摆手,刘晋也真是的,带自己来这纺织厂干嘛,又没有什么好玩的。
  “老王,这次过来找你,是想要找你了解下这羊毛和棉花的价格为什么会突然间大涨,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今年羊毛和棉花的产量都增长了很多倍,应该不至于出现价格飞涨的事情。”
  刘晋也是没有什么废话,直接就开口问道。
  “哎呀~”
  “我也正在为此事烦恼呢。”
  “在我们去南洋出征的时候,家里面没有和我商量就大肆的开了几个分厂,在天津、淞沪、浙江,连开三个大分厂,现在羊毛和棉花的价格飞涨,我都要头痛死了。”
  说到这事,王守仁也是无奈的叹口气说道。
  “你家连开三个分厂?”
  “去年的时候,你不是说强调做成衣吗?”
  刘晋一听,顿时就微微一愣,想了想顿时就明白棉花和羊毛的价格为什么会飞涨了。
  说到底还是国人的尿性。
  任何一个行业或者产业,只有看到有人发财了,立即就会一窝蜂的拥挤进去,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的进入这个行业。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将这个行业给挤爆,变成一片红海。
  大明的纺织业,前面尝到甜头的人太多了,靠着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迅速的积累、发展起来。
  其他人看到也是纷纷进入这个行业,这两年更是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大明各地新开的厂太多了,这新增的纺纱机和织布机都不知道有多少。
  即便是增加再多的棉花和羊毛产量,也架不住大明商人、地主、大家族等等疯狂的投资到这纺织行业里面去。
  特别是今年,大明的南方、江南等地区开始发力,这新增的工厂、纺织机和织布机等等,自然而然这棉花和羊毛的价格要飞涨起来。


第788章 移民草原人去澳洲
  “成衣我们也有在做,生意也是还可以,但我父亲在我出征南洋的时候,下令兴建的新厂。”
  听到刘晋的话,王守仁无奈的说道。
  大明这边的衣服基本上都是自己买布匹回去做衣服,有条件的则是去裁缝店,找人专门量身定做,很少有成衣卖的。
  王守仁就是看准了这个机会,也是开办了成衣厂,原以为生意不会太好,谁知道生意非常的火爆。
  这自己买布匹回家做衣服,难免总是做不好,很多时候这做出来的衣服不是大小不合适,就是设计不合理,不好看。
  王家的成衣工厂制造出来的衣服,毕竟是专业的,花色、用材、设计等等自然要比很多人自己做的更好看。
  成衣一经推出,也是迅速的大卖,不仅仅在大明这里非常的受欢迎,还销往了朝鲜和倭国,让王家在这一块上面也赚足了利润。
  王家自己工厂防止出来的布匹,甚至于都不需要外销,供自己的成衣厂就可以了。
  “原来如此~”
  刘晋顿时就明白了微微点头,接着皱着眉头说道:“不是棉花和羊毛的产量不够,而是因为新厂太多了,对原材料的需求太多了。”
  “这下可就麻烦了,没有羊毛和棉花,那些新投资的纺织厂可就都要倒闭了。”
  “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新建的厂太多了。”
  “特别是南方这里,单单是今年新投资建厂的工厂都有几千家,大大小小的工厂,遍布江南各地,因为粮食价格大跌,很多地方都用良田种桑树用来养蚕。”
  旁边的王贵也是无奈的说道。
  “这可不行,怎么多的工厂,关系到方方面面,如果因为棉花和羊毛稀缺,价格飞涨,导致他们血本无归的话,这对我们大明也是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刘晋微微沉吟一番,微微摇头说道。
  北方的这些新兴资本家都是尝到了甜头,迅速的壮大起来,南方的这些人今年才算是真正的开始融入到大航海、大殖民和新兴资本的时代。
  不能让他们一进入就被人当头棒喝,这很容易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这会阻碍大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两个办法。”
  “一个减少需求,一个是增加供应。”
  “现在减少需求不行,那只能够增加供应了。”
  王守仁也是微微点头,想了想说道:“今年我大明很多地方都大规模的种植了棉花,但依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现在才刚刚入冬,前不久秋天的时候棉花才刚刚采摘完毕,储量都还有。”
  “大家还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到了明年上半年的时候,等到大家的棉花都用完了,而且冬天的时候,北方草原的羊不产羊毛了,那就真的会出问题了。”
  “西域这边的棉花怎么样?”
  想了想,刘晋又对这王守仁手下的王贵问题。
  “西域这边的棉花产量很高,不过控制西域的瓦剌准噶尔部知道我们大明对棉花需要高,也是故意太高了棉花的价格,再加上西域路途遥远,运输极其不易,西域的棉花价格是我们大明棉花价格的几倍。”
  “用西域的棉花,根本就没有什么利润,甚至于西域这边的羊毛都比我们大明控制的北方草原羊毛要更对很多。”
  王贵想了想立即回道:“不过除了西域之外,现在在天竺这边,有很多商行在采购棉花回来,天竺这边的棉花产量也非常高,关键是价格很便宜。”
  “西域~”
  “瓦剌,准噶尔~”
  “天竺!”
  刘晋听完,顿时就笑了笑说道:“正愁找不到借口来收拾西域呢,今年我们南征了南洋地区,明年就轮到对西域动武了,到时候拿下了西域,棉花、羊毛还不是随便我们去运。”
  西域一直以来都是极其重要的棉花产地,在后世,新疆的棉花不仅仅产量高,而且质量非常好,长绒棉享誉世界。
  除此之外,后世的中亚这些国家,也都是棉花的重要产国,这个一带的气候和地理实在是太适合棉花的生长了。
  除此之外,西域这些地方,有着大量优质的牧场,同样也是重要畜牧区,这里也是极为重要的羊毛产地。
  以前总觉得大明这边找不到对外积极扩张的欲望和动力,现在看来,或许并不需要自己做什么,很快,大明的这些新兴纺织资本家们就会推动大明朝廷对西域用兵了。
  大明太需要西域这边的棉花和羊毛了。
  “要打西域?”
  一直无精打采的朱厚照一听,顿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