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420章

大明镇海王-第420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敢提出这个事情和问题来,因为这必然会激怒整个大明的皇室宗亲。
  尽管大明的藩王们没有人的实权,和被圈养起来的猪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是藩王们毕竟姓朱,这天下毕竟还是他们老朱家的。
  他们这些藩王都已经和猪一样了,被圈养起来,你还想怎样?
  难道连衣食无忧都不能给这些藩王?
  恐怕这些藩王把事情一闹大,到时候皇帝也是不得不去处理那些臣子。
  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问题,但却是从来也没有人想着去解决的事情。
  纵然是皇帝也是如此,你以为弘治皇帝会不清楚此事?
  他很清楚,甚至于比大家都更清楚。
  可是他也没有办法,这皇室宗亲都已经到这地步了,这最后的体面总是要给的,不能太过了,不然会让人说你刻薄寡恩,连自己宗亲都如此对待,让天下人怎么看你?
  在谢迁看来,以前是大家都不能提这个事情,现在这些藩王既然自己想要出海,这等于是打破了这样的一种局面。
  也正是解决大明这个巨大包袱的好机会。
  “可是藩王出海,他们的目的可不仅仅只是想要打个殖民地如此简单,他们肯定是要建立自己的国家和朝廷的,到时候我们大明又该如何?”
  刘健想了想立即说道,藩王出海,目的肯定不纯,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是啊,如果真的允许他们出海,可能在过个几十年,海外遍地就可能出现秦、汉、唐、楚等等了,他们一旦羽翼丰满,必然又会想着入主中原了。”
  李东阳也是跟着忧心的说道:“此例不能开啊!”
  “刘公,李公~”
  “即便是没有这藩王,这殖民法一出,将来世界各地还会少那些野心勃勃之人?”
  “况且都是海外之地,远离我大明,对我大明又能够有多少的影响?”
  谢迁一脸无所谓的说道。
  “不知道刘公和李公知不知道,我大明各地的藩王所侵占的土地有多少?”
  “很多~”
  听到谢迁的话,刘健想了想说道。
  “岂止是很多,简直就是已经到了危及大明根基的事情了。”
  “刘公,单单是你家乡河南,大大小小的藩王所侵占的土地已经到了河南土地的三成左右,三成土地啊。”
  “再加上大大小小的士绅、地主,河南又能够有多少土地是给老百姓的?”
  “河南耕地在我大明各省当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每逢有灾荒,河南又有多少人逃荒?”
  “每一次都是饿殍满地,易子而食的想象也是屡见不鲜?”
  “这一切和河南大大小小的藩王不断侵占地方田地是密不可分的?”
  谢迁的声音都放大了很多。
  藩王,他们不仅仅需要朝廷的大量供应,同时你以为这些藩王在地方上就真的老老实实?
  藩王的家族都是越来越庞大的,起初的那点土地之类的根本就不够分,那怎么办?
  当然是不断的想方设法去侵吞更多的土地,兼并土地,这几乎是成了藩王们的日常工作了。
  反正他们这些藩王又没有什么追求,无非就是多生孩子,多占田地。
  对于藩王们的这种行为,朝廷上下的大臣也都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面,有大臣也是不断的向上面写奏疏,可是弘治皇帝对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于有些时候,这些藩王哭穷的时候,弘治皇帝还会赏赐一些土地、地方的税收、盐引之类的给藩王。
  藩王们仅仅只是侵占一些土地而已,这在弘治皇帝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
  可是天下的藩王越来越多?
  他们明里暗里侵占的土地已经庞大到超乎想象的地步了。
  听到谢迁的话,刘健和李东阳沉默了。
  这是事实,藩王虽然是被圈养起来的猪,但这也是老朱家的猪。
  虽然没有什么野心,但是在地方上,他们是一边不断的侵占田地,地方税赋,同时又是在地方胡作非为,横行一方,为非作歹。
  地方官员虽然有监察之权,但是却没有任何权力去审核、缉拿这些藩王,只有皇帝才能够处置这些藩王。
  至于皇帝,一般只要不是什么大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又不是跟自己抢夺江山,仅仅只是在地方上占点田地,欺男霸女罢了,那个地方会少了这样的人?
  纵然是没有这些皇室宗亲,同样也会有其他的人在地方上干这些事情。
  这也就导致了地方这些藩王们往往无所顾忌,吞并土地来那更是变本加厉了,不单单是河南,只要是有藩王的地方,周围的土地慢慢的都会变成藩王的土地。
  “谢公或许你是对的,藩王的问题确实是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
  良久,刘健缓缓的点点头。
  藩王的问题,真的是已经到了危及大明的时候了。
  再不解决了这个问题,大明迟早都要被越来越庞大的藩王们给吃垮掉的。
  “让藩王们留在大明,将来必定会危及我们大明的根基,将他们弄到远离我们大明的海外之地,随他们怎么折腾,那都不管我们大明什么事情了。”
  谢迁笑了笑说道。
  他支持藩王出海,也不仅仅是为了大明朝廷,同样也是为了自己,为了正在蓬勃发展起来的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地。
  如果弘治皇帝和朝廷都可以允许、鼓励藩王他们出海了,那么对于普通人来,岂不是更稳了?
  藩王大规模出海,在谢迁看来,这对大明朝廷,对大明,对大明百姓,对大明天子,对大明藩王来说都是好事。
  朝廷可以减轻负担,从此以后慢慢的甩掉一个越来越沉重的报复,朝廷的财政每年单单是节省下来的支持都非常的可观。
  对大明来说,藩王出海,可以促进海外殖民的发展,藩王在海外打下的殖民地,说到底也是属于大明的,每年都还可以收取一笔不菲的税收。
  对于大明的老百姓来说,藩王出海了,他们的土地就可以重新回到老百姓的手中,各个藩王的封地这里,大家的身上也少了一个吸血鬼,日子自然要更轻松很多。
  对于大明的天子来说,这藩王出海,其实也是好事,减轻负担,国家更轻松,大明天子也更轻松。
  至于说将来会不会出现有些强大的藩王来反入主中原,那就不用太过担心了。
  都是海外之地,远离大明,在这样的地方,他们要站稳脚跟都还不知道要多久,大明本身根基在这里,又岂会害怕他们?
  对于藩王来说,这也是好事。
  甘心当猪一样的藩王是有的,但大部分的藩王其实都是不甘心,也很无奈。
  祖宗法制在这里,他们不想当猪都不行。
  如果朝廷和天子能够允许他们出海,这对于藩王来说,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他们再也不用局限在小小的封地上面,很多藩王本身其实也是有很有才华的人,他们也能够到海外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最重要的是自由,这才是藩王们最渴望的东西。
  总之不管对于那个方面来说,藩王出海都是好事,对大明各个方面都是好事。
  藩王出海,藩王们积攒下来的庞大财富肯定要用出来吧。
  这买船也好,招兵买马也好,都是需要花银子的,这银子花出去了就能够促进大明造船业,兵器制造业,航海业等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藩王去海外,肯定不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必然会带着大量的人去海外,又能够带动更多的人从大明迁移到海外,去开拓更多的殖民地和生存空间。
  “可是,可是,陛下能够同意他们出去吗?”
  李东阳想了想问道。
  他们觉得好处多多没有用,关键是要弘治皇帝觉得好,同意他们出去才有用,如果弘治皇帝不同意,纵然是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对于大明方方面面来说都是好事,可是对于弘治皇帝来说,这其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将来这些去海外的藩王会不会和大明反目成仇?
  这些藩王们会不会在实力强大之后来抢自己儿孙的江山?


第757章 仁慈的弘治皇帝
  乾清宫弘治皇帝的书房内,弘治皇帝同样也是陷入了沉思。
  藩王出海的风声,他当然不可能说不知道,厂卫得到了他的启用,耳目遍布天下,这些风声一出来,他立即就知道了。
  而且厂卫这边很快也是查清楚了放出这些风声的人。
  背后就是宁王、蜀王、郑王等地方实力强大的藩王,这些藩王一起在制造风声,为藩王出海做准备。
  厂卫这边也还查到了这些藩王的异动,不仅仅只是放出风声如此简单,甚至于都在积极准备着出海建国了。
  “藩王出海~”
  弘治皇帝默默的念叨着,他弘治皇帝算是一个好老人,对皇室宗亲一向也是优厚有加,以前即便是朝廷穷的都要当掉裤子了。
  只要下面的王爷们哭穷,他弘治皇帝还是会给一些好处的。
  没有银子,那就给赏赐点土地,盐引给他们,实在是不行就赏赐当地的一些税赋给各地藩王,让这些皇室宗亲多多少少都有些收获。
  除此之外,今年朝廷税收充足,朝廷上下官员都涨薪了,弘治皇帝也是相应的给自己的皇室宗亲们涨了待遇,可以说弘治皇帝对得起这些藩王了。
  但地方的藩王绝对是永远喂不饱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
  无法从政,又不能够做工农商之类的,藩王们又被限制了行动,所以藩王能做的无非就是不断的造人,为老朱家开枝散叶。
  这藩王的数量是越来越多,宗室越来越庞大,你赏赐再多都是不够的。
  “既然你们愿意出去,朕又岂能不同意?”
  “海外之地,远离大明,你们想出去打下一块地方自成一国,也没有什么,世界如此之大,如果全都是我们老朱家的国家,或许也是不错的。”
  弘治皇帝脸上露出了笑容。
  藩王是一二沉重的包袱,将大明朝廷的腰都慢慢的压弯下去,前几年的时候,他都已经能够明显感觉到,大明朝廷越来越难以支撑起藩王们的开支了。
  再加上地方上的官员也是屡屡上奏说地方藩王侵占田地,欺男霸女之类的,弘治皇帝很早前都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以前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办法去解决,皇室宗亲都已经成猪了,这当皇帝的总不能太过分了吧?
  至少来说不能让他们连这点富贵都享不了吧?
  可是数量越来越庞大,朝廷是真的越来越难支撑,这也是事实。
  现在藩王们既然自己想要出海,这正是一个解决藩王问题的好时机。
  相比起刘健、李东阳他们担心未来会不会出现的不确定性事情,弘治皇帝更看到的是藩王们对大明的巨大影响。
  藩王问题必须要解决。
  与其等到许多年后,藩王将大明给吃垮掉,最终改朝换代被人给杀了,还不如现在将他们给放出去,让他们自己在海外闯荡,或许也可以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多一条路。
  说实话,弘治皇帝知道这些风声的时候,不仅仅没有丝毫的担忧,反而笑的很开心,终于有机会来解决这些藩王了。
  “世界很大嘛~”
  “澳洲、黄金洲、非洲、欧洲,好地方很多,就看你们自己有多大的本事了。”
  “嗯,澳洲和黄金洲不行,只能去非洲、天竺、中东、波斯这些地方了,有本事你们把欧洲给抢了也行。”
  弘治皇帝来到一张世界地图前面,仔细的看着地图。
  在庞大的地图上面,弘治皇帝一一看向一处处地方,这些藩王们自然是要弄到最苦、最难的地方去。
  像澳洲、黄金洲这样的好地方,那是必须要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的。
  自己只有一个儿子是不错,但未来或许可能会有很多的孙子之类的,他们自然是要弄到更好的地方去。
  黄金洲遍地是黄金,土地肥沃,广袤无比,澳洲也是很庞大,而且当地土著都非常的弱,都是好地方啊,必须要留给自己子孙。
  “或许我应该鼓励他们出海,有些藩王肯定是不愿意出海的,大明的花花世界过的舒舒服服,去了海外,一切都要靠自己了,到时候就没有现在如此舒服了。”
  “嗯~”
  “这出海的藩王都允许他们招募五千卫士,另外藩王们在海外打下的殖民地允许他们建国,所建之国属于大明藩属国。”
  弘治皇帝仔细的思索着。
  他纠结的地方并不在允许不允许他们出海,而是在于这些藩王出海之后,他们所占领的殖民地该如何处理的问题。
  好人做到底啊,你们出海为了什么,弘治皇帝岂能不知道?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允许你们建国算了。
  将他们当成大明的藩属国,这也是等于获得了大明的保护。
  一旦在海外被人欺负了,这大明还可以出兵帮忙。
  说到底还是弘治皇帝仁慈。
  “这以后指不定全世界都被我们老朱家的子子孙孙给占光咯。”
  想到这里,弘治皇帝也是笑了起来。
  以前之所以要防备藩王,那是因为大明这点地方,如果藩王有实力了,那都会动了不该有的心思。
  可是现在不一样啊,世界大的很,别的不说,单单是一个非洲就比大明大很多、很多,即便是这藩王们都出去了,他们也都未必有实力瓜分掉这个庞大的非洲。
  更何况非洲仅仅只是众多大洲之中的一个而已,世界很大,有足够的地方供老朱家的子子孙孙们去折腾,没必要将他们都圈养在大明,当成猪一样来养着,对大明,对藩王,对老朱家都不是好事。
  “立即召内阁大臣,六部尚书前来议事~”
  弘治皇帝笑了笑,然后下令道。
  尽管自己的意向是如此,但此事还是要和大臣们好好商量、商量的,弘治皇帝觉得肯定会有很多人反对的。
  正如同当年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儿子们时遭到了很多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一样,他估计着自己也肯定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是~”
  萧敬一听,连忙恭敬的回道。
  ……
  南昌宁王府。
  宁王朱宸濠每天都在焦急的等待着从京城这边传来的消息。
  风声也是已经放出去了。
  说实话,他现在每天都是提心吊胆。
  这种事情上,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就会给自己遭来灭顶之灾。
  一旦弘治皇帝觉得自己是有不臣之心,朝中大臣觉得这些藩王在闹事之类的,那他就真的完蛋了。
  现在大明蒸蒸日上,强盛无比,他纵然是想要谋朝篡位也几乎是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朝廷的大军征战四方,打的四方都服服帖帖,北方的草原人现在在为大明牧马放羊,女真人差点被灭光,东边的倭国和朝鲜成了藩属国,南面南洋这边更是灭了一通的国家。
  明军的强大可想而知。
  此时更是有张懋、刘晋、王守仁、杨云这些能文能武的忠臣,想谋反,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最好的结果其实还是上面这边允许他们这些范围出海。
  “王爷~”
  这时,刘养正面带笑容的走了进来。
  “是不是有消息了?”
  看到刘养正,朱宸濠立即激动的问道。
  “王爷,蜀王、郑王他们都在联合自己一系的郡王、镇国将军等等积极谋划出海呢。”
  “此外,秦王、晋王等也都已经动了心思,也是纷纷加入了我们,也都在不断的造风声。”
  “另外朝中这边也是传来消息,内阁三阁老都表示支持我们这些藩王出海,现在最关键的就是陛下的态度了,如果陛下也同意的话,那我们出海就完全没有任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