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治皇帝按照朱厚照所说的,将望远镜放大自己的有眼这里,闭上左眼,将望远镜对准了远处一个站岗执勤的侍卫,顿时就将这个侍卫面部的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连侍卫鼻孔当中露出的一根鼻毛都看的清清楚楚。
第95章 玩物丧志
“呀~”
弘治皇帝微微吃惊,接着又看向远处的高大的城楼,城楼瓦房上面的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
他忍不住拿开望远镜,擦了擦自己的眼睛,看了看刚刚的侍卫和远处的城楼。
因为有近视的缘故,自然是看的不是很清楚,看人近一点还好,远一点的话只能够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至于远处城楼那更是如此,完全看不清楚。
“萧敬,去将那个守门的侍卫叫过来。”
弘治皇帝有些不太相信,再次拿望远镜看了看那个侍卫,默默的记住了这个侍卫脸上的一个痣,鼻孔里面越位的鼻毛,接着对萧敬吩咐道。
“是~”
萧敬也是一头雾水,不过办事还是极有效率的。
很快,那名侍卫就来到了弘治皇帝面前非常恭敬的跪下,同时显得诚惶诚恐,非常的害怕,这皇帝好端端的叫自己过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哪里冒犯了天威。
“抬起头来~”
弘治皇帝看着这个侍卫下令道。
“是~”
侍卫不敢违背,谈起头直愣愣的看着弘治皇帝,心里面却是慌得很,真心不知道这弘治皇帝为何突然点名自己。
弘治皇帝仔细的看了看这个侍卫的脸,脸上的痣位置和大小对的上,鼻孔里面冒出的那根鼻毛也对的上。
顿时就忍不住又拿起来手中的望远镜再次对着远处看了起来,实在是不可思议,竟然能够将远处的一切看到如此清楚,仿佛就在眼前一般。
“父皇,很神奇吧,这可是真正的千里眼。”
朱厚照看弘治皇帝表情就得意的说道。
“确实是非常神奇~”
弘治皇帝放下望远镜,看了看依然跪着抬着头的侍卫说道:“你很不错,下去吧。”
侍卫一听,顿时如释重负,谢恩退下去,心里面也是嘀咕着,自己最近好像也没有做什么,皇帝竟然说自己很不错,实在是搞不懂。
“你们也看看这个千里眼。”
弘治皇帝将望远镜也是交给谢迁,让谢迁、刘健、李东阳三人也体验下这个望远镜的神奇。
“不可思议,远处的景色就如同在眼前一般~”
“千里眼,还真是名副其实。”
“世间竟有如此神奇之物~”
三位阁老一看,顿时也是一个个纷纷称奇。
“哈哈,神奇吧?”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更高兴了,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玩物丧志,这东西纵然是神奇,但是你身为大明的太子,将来要继承大统,怎可如此玩物丧志,竟然还将先人典籍烧毁。”
弘治皇帝看了看自己儿子的样子,原本已经熄了的火也是一下子就涌出来。
自己就这一个儿子,将来还要靠他来传承祖宗传下来的江山,可是朱厚照实在是顽劣,读书请病假,气的教书的杨廷和都想要辞职不干了。
除了不爱读书,这朱厚照还非常尚武,喜欢研究军事,崇拜卫青、霍去病,无论怎么看他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弘治皇帝拿过放大镜和望远镜,怒火一上,想要一把将这东西给摔碎,可是想了想还是没有摔下去。
他毕竟还是很疼爱他的这个独子,没有办法,就这一个儿子,他从小都非常疼爱,要不然也不会养成朱厚照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了。
当然他也是心疼东西,这放大镜和望远镜一看就知道是难得的宝物,自己和一摔,毁掉容易,可是想要再恢复就难了。
“你刚刚烧了两本书,就罚你将这两本书给抄一遍,谁都不许给你偷懒,不然朕必定严惩不贷~”
弘治皇帝平息下自己的怒火,想了想也是做出了自己的处罚。
“别啊~父皇~”
朱厚照看到弘治皇帝要摔掉自己的宝贝,整个人都急了,见弘治皇帝没有摔掉自己的宝贝转而罚自己抄书,顿时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
“哼~身为太子,玩物丧志,不惜先人典籍,罚你抄书都算是轻的了,你要是让朕知道你偷懒了,找人代抄的话……”
弘治皇帝撇着脸,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他实在是狠不下心来。
“陛下,太子年幼,只是顽劣了一些,多加管家一番就好,这抄书两本的处罚是不是太重了?”
刘健看了看朱厚照,也是上前来求情,他太清楚自己这个学生的性格了,弘治皇帝性子软,又疼爱太子,只要给个台阶下,这处罚就可以轻很多。
“你也看到了,他烧掉了两本书,要知道这书都是来之不易,寻常读书人能够有一本书都要倍加珍惜,他这个逆子倒好,竟然烧了,真的是玩物丧志,都怪朕平时对他太过纵然才会如此。”
“他虽然还小,但是身为大明的太子,他肩负着大明的的兴衰,岂可一直如此顽劣,必须要严加管教。”
弘治皇帝这一次显然是真的生气了,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父皇,我可不是玩物丧志,这千里眼可是有大用处的。”
朱厚照耷拉着耳朵,撇撇嘴说道。
“你不是玩物丧志,那是什么?”
“你今天要是不说出一个一二三来,就不仅仅是抄书如此简单了,朕少不了要打你几板子。”
弘治皇帝一听就更是火冒三丈了,看着朱厚照说道。
“前两天我不是听父皇你忧心鞑靼和瓦剌的南下犯境的事情嘛,我今天去刘晋哪里,看到这个千里眼我就立刻想到了它的一个巨大重要。”
“如果我们给边境军队的斥候都配上这样一个千里眼的话,只要站在高处用这个千里眼一看,就能够提前知道敌人的动向,及早做好防备,甚至于可以布置下埋伏,等敌人一到,立刻就打他们一个落花流水。”
朱厚照想了想说道,说起这军事的事情来,他整个人都显得非常有精神,似乎恨不得自己就亲自带领大军杀到草原上去一般。
弘治皇帝、刘健、谢迁、李东阳四人一听,顿时微微一愣,接着想了想一个个也是忍不住连连点头,似乎好像说的很有道理,千里眼在军事侦查上面确实是很有用。
第96章 10两银子一个
军事战争当中,情报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能够事先就掌握敌人的行踪,自然是可以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望远镜看得远、看的清楚,只需要派出少量的斥候就能够侦查大片的范围,这让情报的侦查能力大大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让你很远就看的清清楚楚,如果敌人搞什么空城计、虚张声势之类的,肯定是很难逃过你的眼睛。
到时候是顺势来个将计就计还是直接杀了过去,主动权都可以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为敌人的障眼法根本就没有办法瞒住你。
在古代可不比在后世,敌情的侦查往往都是肉眼去看,需要在很近的位置上才能够发现,往往大军藏在树林里面,走一走偏远小路之类的就能够出其不意的发动攻击。
虚张声势的时候,远远的用一些假人就能够迷惑住敌人,让敌人以为自己的大军主力在此,其实另外一边却是将主力调到别处。
这一切的手段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古代往往都能够奏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古代的侦查手段有限,不靠近敌军大营你根本就很难发现里面的虚实。
可是有了这个望远镜就不一样了,找个高点的地方,敌人的所有一切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并且斥候的侦查范围、侦查效率等等都要大幅度提高,对于军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尽管在场的弘治皇帝也好,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也好,都可以说是文人,并不是武人,更不懂军事方面的事情,但是如此粗浅、简单的东西,他们还是知道的,也是马上就知道了这望远镜在军事方面的巨大作用。
“这望远镜是用什么做的?”
弘治皇帝再次拿起望远镜仔细的研究起来,细细的摸了摸玻璃镜说道:“这也太奢侈了吧,竟然用的是琉璃,如此纯净的琉璃还真是非常的少见,还打磨的如此光滑。”
“可惜了,这东西作用是很大,可这琉璃实在是太贵了,如此纯净、顶级的琉璃也非常、非常的稀少,无法大规模的制造出望远镜。”
刘健看了看也是点点头说道:“确实是非常可惜,如此纯净的琉璃,本身就是价值连城了,用来制造望远镜……整个大明也制造不出几个望远镜出来。”
“太贵了,数量也太少了。”
李东阳也是跟着说道。
一旁的朱厚照看着弘治皇帝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这望远镜对军事上的作用上面,也是暗暗松口气,只要弘治皇帝不盯着自己就好,自己只要稍微再撒撒娇、卖卖乖,这抄书的处罚肯定是可以免去的。
听到几人的话,朱厚照也是想起刘晋说过,这东西其实是小玩意,似乎好像看起来应该是不值钱的吧。
想到这里,朱厚照就说道:“这东西其实也并不是太珍贵,我听刘晋的话,好像这一个望远镜只需要100两……不,只需要10两银子就能够造出来。”
同时在朱厚照的心里面也是想道:“我这样应该不算坑老刘吧,10两银子,也是很多了,要是不行的话,刘晋肯定有很多借口可以推辞掉的,我先过了这关再说。”
“罚抄两本书啊,还不如叫我去死了算了,现在也只能够先拿刘晋来顶一顶再说了。”
“10两银子一个?”
“当真?”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来精神了。
这10两银子一个的望远镜自然是不便宜,甚至于可以说非常的昂贵了,要知道在京师这边买一套还像样的二进的房子也不过只需要几十两银子就可以了,换算下后世帝都这边的房子来说,这一个望远镜要卖上百万……简直就是贵到极点了。
但是现在弘治皇帝却是觉得这东西很便宜,如果真的10两银子就能够买到一个望远镜,弘治皇帝会毫不犹豫就花钱去买,对于军国大事而言,区区这点银两根本就不算什么。
“应该可能也许大概八成是可以的~我也不是很确定,不过看刘晋这边的意思,多半是没有问题的。”
朱厚照说这个话的时候很没有底气,不过依然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嗯,死道友不死贫道,反正自己先过了这关再说,至于刘晋,他应该是吉人自有天相的。
“如果是10两银子一个的话,我觉得我们应该拿出几万两银子出来采购一批,这笔钱不能省,有个几千个望远镜,那我们就能够准确的掌握边境上面的一切,甚至于我们还可以派人深入草原进行刺探情报。”
刘健听完,沉思一会说道。
在花钱方面,他这个内阁首辅一向都是吝啬、抠门的代名词,但是这关系到军国大事的东西,他还是很清楚的,该花钱的地方不能省,甚至于要多花钱,这样才能够对大明有利,对江山社稷有利。
“嗯,我也觉得确实是应该要采购一批。”
“特别是这天气越来越冷,北方鞑靼和瓦剌频频异动,我们就更应该做好准备,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这样才可以将主动权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李东阳也是跟着附声道,这钱该花,不能省。
“这望远镜非常重要,采购肯定是要采购一批的,不过我们也应该要想办法防止这望远镜流入敌人之手,所以在管理方面应该多想想办法,防止落入贼寇之手。”
谢迁不仅仅支持采购,而且都已经开始思考这望远镜的管理使用问题了。
“那就这样说定了,通知兵部尚书马文升和户部尚书周经商量采购望远镜的事宜,另外谢爱卿,你这边制定一个望远镜的规则制度出来,以确保这望远镜不会落入敌人之手。”
得到了三位内阁大臣的支持,弘治皇帝也是很高兴,摸着自己的小胡子定了下来。
“臣遵旨~”
谢迁一听,脸上露出了笑容,连忙恭敬的说道,接着看了看朱厚照又道:“陛下,太子仅仅只是听到陛下忧心国事就想着为陛下分忧,为国效力,可见太子非常孝顺又时刻忧心国事,实在是非常的贤明。”
“臣请求陛下免去太子抄书的处罚。”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对谢迁多看了一眼,还真是从来都没有觉得这个糟老头子如此的顺眼过,这话实在是说道自己的心眼里面去了。
“是啊,陛下,太子尚且如此年幼就非常孝顺、又忧民爱国,臣也请求陛下免去太子抄书的处罚。”
李东阳看了看左右,想了想也是马上向弘治皇帝建言道。
“嗯~好吧,看在三位阁老都替你求情的份上,这一次就先免了,但下不为例。”
弘治皇帝沉吟一番,想了想也是点点头免去了对朱厚照的惩罚。
“太好了~还是父皇你最疼我了。”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开心的差点跳起来。
第97章 简直就是儿戏
弘治皇帝的命令很快就传达到了兵部尚书马文升和户部尚书周经这里,两人收到了弘治皇帝的旨意,也是一头雾水。
“这千里眼到底是何物?竟然要10两银子一个,而且一采购就是2000个,这2万两银子就用来采购这个什么千里眼?”
朱厚照手中的望远镜自然还是在朱厚照的手中,所以马文升和周经两个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千里眼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
作为户部尚书,这周经一向都是出了名的吝啬鬼,想要从他这里拿钱出来办事,那是比登天还难。
没有办法,当家才知当家的难,特别是大明朝从开国到现在一直以来都非常的穷,虽然每年收上来的粮食、布匹、丝、茶等等之类的东西很多,但是银两方面一年还不到300万两银子。
这300万两银子给朝中的官员发一发薪水基本上就所剩无几了,遇到灾荒之年,朝廷都很难拿出银子来赈灾。
所以周经另外一个绝活就是坑弘治皇帝,想尽各种办法坑弘治皇帝的内帑,反正这江山都是他们老朱家的,他们老朱家出钱也是应该的,更是合情合理的。
现在弘治皇帝一道旨意就要自己这边出2万两银子去买什么千里眼,这千里眼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竟然还要10两银子一个,他立刻就仿佛割肉一般,一千个不愿、一万个不甘心了。
“我也不知道这千里眼到底是何物,不过旨意上说了是向刘晋这里采购,这刘晋你也是应该听过的,就是那个望月楼上一鸣惊人的那个,现在也是帮陛下打理西山煤业的那个年轻人。”
“他受过高人教导,或许这千里眼真心是很有用处,不然也不会值10两银子一个了。”
马文升想了想说道,他没见到千里眼的实物,旨意上也没有写明这千里眼的作用,只是让自己这边向刘晋采购,刘晋现在是名满京城,基本上人人都知道。
“可是这10两银子采购一个什么千里眼,还一次性就要花掉2万两银子……你也知道国库空虚,根本就没剩下多少钱了。”
周经摇摇头,想到已经能够饿死老鼠的国库,他就更是舍不得花怎么多银子去买什么千里眼了。
“这是陛下的旨意,内阁这边也是通过了,我们还是遵照旨意去办吧。”
马文升和周经还是不同的,因为这笔钱还是花在军事上面的,他是兵部尚书,所以还是比较支持花钱的。
毕竟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文官彻底掌握兵权,这用在军事上面的支持那是一年比一年少,能抠就抠,能省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