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255章

大明镇海王-第255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祝本端有些担忧的说道,这一次两个人决定跟随船队前往南洋地区,那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他们是徽商也是盐商,只是现在徽商和盐商的日子都不好过,去年丢了北方市场,今年一开春,长芦盐场就开始进军南方市场,长芦雪盐所到之处,他们这些盐商简直溃不成军,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抵抗力。
  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市场一点点被长芦盐场给吃的干干净净,全面退出盐商这个行列,那是迟早的事情。
  事实上,被长芦盐场这样一搞,以后就再也没有盐商了,也不会有盐商了。
  想要靠盐来赚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他们就必须要寻找新的财路,而一向胃口奇大无比的盐商们,最先看上的自然还是海贸,海洋贸易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
  在大明常见的丝绸、瓷器、茶叶到了大明之外的地方,价格随随便便也是要翻几倍,回来的时候再装满当地的特产,来回一趟,十倍的利润那是最少的了。
  而且现在黄金洲遍地是黄金的事情也是得到了确认,去一趟黄金洲可以带回来价值三千万两白银的财富,这也是吸引了整个大明的注意力。
  他们这些盐商自然也是不会错过的。
  如果真的可以去黄金洲的话,还贩什么盐啊,盐商也没有怎么赚钱的,十艘船去一趟黄金洲,一年多的时间就带回来三千万两银子,天底下就没有比这更赚钱的买卖了,一本万万利也不过如此了。
  没有办法,他们不得不转变,寻找新的出路。
  徽商主要是以盐商、粮商、茶商为主,没有涉及海商,海商主要还是浙江、福建、广东、江苏沿海地区的商人为主。
  身为徽商当中的盐商,祝本端和冯相自然是知道这些海商的。
  在江南地区,如果说有钱的话,他们这些徽商可以首屈一指,接下来就是这些出海的商人和家族了。
  徽商和大海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垄断,都是做垄断买卖,特别是盐商和海商,那是绝对垄断的地位。
  盐商的垄断地位主要是依靠朝廷的盐引制度来形成的垄断,他们掌握了朝廷的盐场,自然也就掌握了盐这个买卖,只是现在被长芦盐场给打破了,盐商没落。
  海商的垄断地位,一个是靠朝廷的海禁政策,另外一个就是靠这些倭寇和海盗,每一个出海的海商或者家族,几乎都和倭寇、海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这点,祝本端和冯相是很清楚的,都是江南地区的人,彼此很多都是有联姻的,岂有不知的。狗狗
  “会~一定会~”
  冯相郑重的点点头说道,非常肯定。
  “他们都快要活不下去了,再不折腾下的话,他们就没有任何的出路了,这南洋的财路再断掉,他们就没戏了。”
  冯相笑了笑说道,江南地区的人还从来没有如此的狼狈过。
  朝廷之上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连经济上面也是如此,他们这些徽商、盐商日子难过,这些海商的日子也难过。
  其实对于江南地区的这些海商来说,最稳定的财路还是前往倭国和朝鲜的航线,朝鲜和倭国与大明的联系非常紧密。
  而且这两个国家都深受大明的影响,大明的东西在倭国和朝鲜都非常的畅销,因为这两个国家上流社会的人什么都是向大明学习的。
  朝鲜和倭国上流社会的人都以说大明话,写汉字、读唐诗宋词为荣,这大明的茶叶、布匹、丝绸、瓷器等等绝对抢手货。
  另外,前往朝鲜和倭国要更近一些,又更安全很多,是稳定的财路。
  只是现在被北方的天津港给抢的干干净净,江南地区的海商根本就竞争不过,失去了这个重要的财路。
  前往南洋地区的财路,路途比较远,而且风险更大,一旦运气不好,遇到台风的话,那就要血本无归。
  失去倭国和朝鲜的财路,江南地区海商的日子可想而知了。
  “既然你如果肯定,那为什么还要去南洋,一旦有个不测。”
  祝本端一听,又问道。
  “因为我觉得这些海盗和倭寇肯定不是天津远洋贸易行的对手~”
  冯相笑了笑说道:“你看到天津远洋贸易行的船了没有,这些船不单单是商船,其实也是战船,两边的船舷都有几排炮孔。”
  “去年的时候,江南地区的海商当中不是传了一件事情,说江南地区的大海盗、倭寇联合想要洗劫前往琉球的船队。”
  “结果全军覆灭,琉球城的船队却是毫发无损。”
  “我一直以来都在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始终斗不过那个刘晋,斗不过他们。”
  冯相微微笑了笑,接着转个身,背靠着船舷,似乎有很多话要说。
  “继续说下去~”
  祝本端顿时就来兴趣了。
  “这段时间我们在天津、京城,你有没有发现一些特别的东西?”
  冯相看了看祝本端问道。
  “特别的东西?”
  “你是说天津这边的高楼大厦?还是说水泥路?”
  祝本端想了想说道。
  天津新城的繁华,确实是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围绕着天津港口附近,天津这边也是形成了一个差不多几里路的商业街区,非常的繁华,非常的热闹。
  “不,这些都表面的东西,真正特别的东西是京津地区的工厂、作坊。”
  冯相摇摇头说道。
  “工厂、作坊?”
  祝本端微微惊讶。
  “对,根据我的统计,单单是天津这里,大大小小的工厂和作坊加起来足足有上万家,其中单单是水泥厂就有几百个,各种各样的作坊、水泥厂,非常的密集,用工的人数也是非常多。”
  “这些在我们江南地区是根本看不到的,我们很难看到密集的工厂和作坊,即便是有,顶了天也不过是几百人、上千人的作坊,数量也不会太多。”
  “可是在京津地区,几百人、上千人的工厂、作坊根本就不算什么,几万人,十几万人的工厂、作坊都要。”
  “如此巨大的工厂和作坊,该如何管理?”
  “还有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你难道就没有仔细的去看一看?”
  “非常的标准化,你看看这海面的这些船只,只要是天津造船厂出来的船只,几乎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的差别,这是非常可怕的。”
  “还有京城密云铁厂生产的铁器,玻璃厂生产的玻璃制品,纺织厂生产出来的布匹等等,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仅仅产量大,而且质量好,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差不多,很难找到差异,都好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一般。”
  “这才是特别的地方。”
  冯相一口气将自己的发现说了出来。
  “这才是特别的地方?”
  祝本端还是有些不明所以。
  “技术~”
  “我和京津地区这些工厂主、作坊主聊天的时候,经常听到他们聊到这个词。”
  “起初我还不是很明白,这技术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一次和一个同样也是经营铁厂的工厂主聊天才知道了什么技术。”
  “密云铁厂炼铁和我们传统的炼铁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炼铁使用的是高炉炼铁,一炉铁水的重量可以超过十万斤,而且仅仅只需一天的时间就可以练出来,练出来的铁还是最上等的好铁。”
  “可能说这个你还是不太懂,我就说盐吧。”
  “我们都做盐买卖的,我们都知道这盐都是靠煮出来的,可是长芦盐场的盐它根本就不是煮出来的,它是晒出来的。”
  “一个长芦盐场用工上万人,产出来的盐却是足够供应我们整个大明使用,而且还有多余,可以用来腌咸鱼,用来销售到朝鲜和倭国。”
  “我们都去过盐场,盐场里面的灶户一天到晚的煮盐,一天顶了天能够煮出十斤盐。”
  “这就是技术,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始终都斗不过刘晋的原因,因为掌握这些技术,刘晋就处于不败之地,再加上还将皇帝和太子拉到自己的船上,我们是斗不过他的。”
  “同样的,这些做海贸的大海商、大家族也是斗不过他的,终究要败在他的手中,我听说,密云铁厂这边生产出来的大炮威力非常的惊人,去年他们栽跟头就是栽在这上面的。”
  冯相笑着说完,说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道:“这个刘晋,果然不愧是高人子弟,远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够相比的,和他斗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学一学北方人,跟着他的脚步,自然有源源不断的好处。”
  听到这里祝本端总算是明白了,顿时就沉思起来,仔细的思索一番之后,这才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最近我们江南地区的布匹滞销,也是和这个技术有关的吧,北方的布匹不仅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也是非常的便宜,便宜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没错,据我所知,京城这边的纺织厂、织布厂都是使用了京城机械厂制造出来的新式纺织机和织布机,一个人一天的时间都可以纺出好几匹布来,我们江南的布匹怎么可能竞争的过。”
  “这就是技术啊~”
  冯相点点头感叹一声道。
  “不过真正让人佩服的是,这个刘晋,他竟然愿意将这些赚钱的买卖都分享出来,让大家一起赚钱,这才是高人子弟,胸襟让人佩服。”
  “现在只不过是一些海盗、倭寇而已,你就等着看吧,那些海盗倭寇不来就算了,如果真敢来洗劫我们的船队,估计多半都要全部被打的渣渣都不剩。”


第483章 真来了
  “前面就是舟山群岛了,听说在舟山群岛这里有一伙极为强大的海盗,为首的头领还自称海王,所有南来北往的船只都必须向这个海王上贡才能够安全安无事。”
  ‘泰山号’的船首甲板上,林书鸿往望远镜看了看前方海域之中的一座座岛屿,笑着和身边的太平侯杜明恩说道。
  “海王?”
  杜明恩一听,眉毛微微一扬,笑了笑说道:“我们大明一直以来对外实行海禁,给了这些海盗、倭寇生存的空间,有些人有几条船,几个人就敢称王称霸了,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我对我们大明周边的这些海盗倭寇也是进行了一番了解,在浙江、东海这一带的海盗主要就是这个号称海王的方国珍,以这舟山群岛为根据地,外加勾结来自倭国的倭寇。”
  “去年被李远山他们干掉的王直、松浦隆信也算是这一带有名的大海盗、倭寇,不过他们主要是还以经商为主,专门走朝鲜、倭国的航线。”
  “再往南就是盘踞于浙江、福建、琉球一带的海盗团,他们的头领孙恩,号称海精,这个孙恩,一边当海盗也是一边做海商,往北往朝鲜、倭国,往南有时候也会向南洋地区走一走。”
  “到了广东、广西、琼州一带的海盗,最大的一个海盗头领叫王智,号称净海王,这个王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黑吃黑,专门抢劫其它的海盗团,另外他做事心狠手辣,所有的海船只要遇到他们,如果乖乖听话,还可以活命,稍有不听话的话,立即就会被杀的干干净净。”
  “所以在广东、广西、琼州一带,剿灭了这个王智,基本上也就肃清了这一带的海盗。”
  “如果到了南洋地区的话,南洋地区的土著造船技术不行,所以在南洋地区最大的海盗也还是我们大明人,他叫陈祖义,号称七海霸主,雄霸整个南洋的各大海域,经常往返我们大明和南洋地区做生意。”
  林书鸿对这一切似乎很熟悉,很显然为了这一次的南洋之行,他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事先就已经将这些事情给调查的清清楚楚。
  “海王、海精、净海王、七海王……希望他们都来找我们的麻烦才好,一次性将他们给肃清了,这海上就安全多了,以后我们的商船往南走就不用担心太多了。”
  杜明恩听完也是笑了笑,对于这些海盗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铛~铛~”
  就在这时,桅杆上面传来一阵铃声,同时瞭望手也是大声的对着下面的人说道:“有海盗、有海盗~”
  杜明恩和林书鸿一听,顿时就来精神来,赶紧拿出望远镜看向前方的海洋。
  只见水天相接只见,碧海蓝天之下,隐隐约约能够看到一支庞大的船队横亘在海面之上,数量非常的庞大,也足足有几百艘船,其中打头的几十艘船赫然都是大福船。
  一艘艘船只上面,锦旗飘扬,都升起了海盗特有的旗帜,同时在这些船只上面还能够看到拿着刀剑在不断吆喝的海盗。
  “海王方国珍的旗帜~”
  “海精孙恩~”
  “净海王王智~”
  “七海霸主陈祖义~”
  “还有来自倭国的倭寇团大友宗麟~”
  林书鸿看着海面上的一群群海盗船,从这些海盗船上面的旗帜和字也是很快就认了出来。
  “都来了,全来了,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海盗、倭寇全来了,简直不可思议~”
  林书鸿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整个人都有些傻眼了。
  这背后无形之中的力量是不是太强大了一些,竟然能够将这些赫赫有名的海盗、倭寇全给聚集过来,这力量强大的有些可怕。
  “全来了最好,省的以后我们在大海之上找来找去~”
  杜明恩放下望远镜,冷笑着说道。
  接着他没有再犹豫立即下令道:“准备作战~甲字作战方案~”
  随着杜明恩的命令下达,‘泰山号’上面立即升起了一面红色的旗子,接着在桅杆上面,旗语兵开始一遍又一遍的挥舞起手中的旗子向其它的船只传达杜明恩的命令。
  “铛~铛~”电子书屋
  一艘艘船只上面,急促的铃声开始不断的响起,海盗、倭寇来袭的消息也是在第一时间内传达到每一艘船上面。
  “真来了~”
  ‘徽商号’上面,祝本端有些傻眼了,没想到还真遇上海盗、倭寇了,接着他有些着急的说道:“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
  “等着看戏就行了,没看到我们的船正在变队嘛。”
  冯相倒是显得很淡定,一副准备看热闹的样子。
  只见海面上面,一艘艘船只迅速的开始变形,天津远洋贸易行的船只在外面,其它商行的船只则是处在中间,整个队形变成了一个三角形的队形,处在两边的正是天津远洋贸易行的大船。
  每一艘船上面的人尽管都很慌,也很害怕,不过因为船长都是天津海事学院毕业的,在天津海事学院,旗语、按照命令行事是最基本的课程。
  所以当杜明恩这边下达了命令,不管是不是天津海事学院的船只,都按照旗语迅速的完成了变阵,这就是统一教学的好处。
  如果不是天津海事学院的存在,这几百艘船只因为海盗、倭寇的到来极有可能变的非常混乱,到时候就会如同一盘散沙,进而被海盗、倭寇们给各个击破。
  现在则是不同,所有的船只在杜明恩的指挥下,如臂使指一般,都严格的按照了要求,排出一个浩大的阵型,在海面上犹如千军万马一般气势汹汹的正面朝着海盗、倭寇冲了过去。
  “让你们尝一尝我们密云铁厂新造出来的大炮~”
  杜明恩看着身后已经完成变阵的船队,满脸的点点头,天津海事学院毕业的学生就是这一点好,大家在海面上,只要有人指挥,所有人都能够团结一致,按照指挥行事。
  此时,天津远洋贸易行的几十艘大船上面,一排排炮孔当中一门门大门都已经伸了出来,这一次的大炮,和以往的所有火炮都不一样。
  刘晋手下专门养着上万的能工巧匠,这些能工巧匠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专门研究各种各样的机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