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187章

大明镇海王-第187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律性和组织性,再加上一些武器装备,用来对付海盗、倭寇是足够了,至于行军打仗,他们还差的很远呢。”
  刘晋看了看眼前的两千多人,在刘晋看来,他们真心不是军队,只不过是一群被雇佣的武装人员罢了,拿钱办事的那种。
  既没有思想建设,又没有完善的后期保障,更没有建立属于军人的福利体系等等之类的,根本和军队谈不上边。
  当然了弘治皇帝、朱厚照、张懋他们这些人看来,眼前这些就是军队,训练严格,行动如一,再加上还有武器装备,这不是军队是什么?
  弘治皇帝既派遣了监军的太监,又往里面塞了很多信得过的人进来,指挥官也是归属了朱厚照,看的还是很重的,完全就是将它看成了一支军队来对待的。
  刘晋对此根本就没有在意,真要是让刘晋来弄一支军队,刘晋根本就不可能如此敷衍,仅仅一个月能够弄出什么军队?
  “老刘,让你来打造一支军队,你有没有信心能够让它横扫草原?”
  朱厚照看了看刘晋,再看看操场上的两千多人,想了想问道。
  “那得要看殿下愿意投入多少了,投入的越多,战斗力就越强,别说横扫草原了,横扫世界都不是问题。”
  刘晋想了想回道。
  “好,有你这话就够了,等以后我当皇帝了,绝对要让你打造出一支横扫世界的大军出来。”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高兴起来,他是一个军事迷,最想干的事情不是当皇帝,而是领着军队去打仗。
  一旁的张懋听了,也是笑了起来,或许武将勋贵的地位要有所改变,真的是要等到眼前这个朱厚照上位之后才有可能了。
  只是想一想朝中的情况,想一想文臣们的庞大势力,他又觉得这事情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办到的。
  ……
  这一天是先遣队出发前往琉球的日子。
  天津港口内,十几艘大船早就已经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资,除了武器装备之外,里面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建设用的东西,携带最多的就是水泥。
  有水泥这个东西,搞建设就容易多了,不管是修筑城墙还是修桥铺路,建设港口等等,都将变的非常轻松,后续这些船还要不断的往来天津和琉球,运输更多的物资和人员前往琉球。
  要建设一座基地,需要的人手和物资都非常庞大,也就是搞出了水泥这个东西,再加上财大气粗,不然的话,想要建个先遣基地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铛~铛~”
  伴随着一阵阵铃声的响起,一艘艘大船这里,先遣队的队员们开始纷纷登船,准备离开天津前往琉球。


第379章 不同出身的人
  十几艘大船扬帆起航,风将船帆吹的鼓鼓的,船一艘艘非常有规律的离开港口,慢慢朝着水天相接之间不断的飘起。
  “真是烦~”
  港口内,朱厚照显得有点烦躁,他整个人的心都跟着这些船已经飘到了海水。
  恨不得自己能够亲自率领先遣队在还是剿灭倭寇和海盗,到了琉球之后再和琉球上面的土著大战三百回合。
  只是这一次,刘晋和张懋,还有刘瑾都看的死死的,他即便是想偷偷的跟着一起去也不可能,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船只越来越远。
  “殿下,等以后情况稳定了,我们再找个时间一起去琉球,来日方长,机会有的是。”
  刘晋当然是看出了朱厚照内心之中的激动,笑着说道。
  “这可是你说的,以后不带我去一次琉球,我,当皇帝之后第一个就摘了你的乌纱帽。”
  朱厚照一听,这才好受一些,接着对刘晋说道。
  “……”
  刘晋顿时就觉得无语了,感觉自己这是祸从天降啊。
  “……”
  张懋和一旁的刘瑾也是无语了,历史上的太子也就只有你敢这样说了,你老子弘治皇帝现在还活的好好的,你就想着自己当皇帝的事情了,这样真的好吗?
  视野之中,十几艘大船渐渐的变小,逐渐慢慢的消失在朝阳之中。
  李远山是天津海事学院毕业的一名学员。
  作为天津海事学院毕业的学院,他可是非常吃香的,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已经有大把、大把的人挥舞着大明第一银行的银票想要签下他,让他为自己出海捕鱼、出海经商。
  而且李远山在天津海事学院当中学习的成绩非常优异,普通的学员毕业一般都是当船长,帮人出海打鱼,等经验丰富一些之后才可以往往朝鲜的航线,朝鲜航线属性了就可以走倭国航线。
  而身为优秀学院的李远山,他却是可以直接跳过前面的阶段,直接就可以带船队前往朝鲜和倭国,他以前就是刘晋麾下海船队的一员,往返倭国都有几次了,拥有非常丰富的航海经验。
  这一次也是被刘晋抽调过来,成为了先遣队副队长,负责指挥这十几艘大船。
  打头的‘大将军号’上面,李远山拿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四方的情况,刚刚离开天津港口没有多久,周围的海域之中还能够看到一艘艘渔船朝着港口这边驶来。
  “琉球道~”
  “出了渤海进入到黄海,沿着黄海一直南下,进入到东海就可以抵达琉球,整个过程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此时的周围非常的安全,所以李远山也是打开了海图,开始仔细的计算抵达琉球的路线和时间。
  他是先遣队的副队长,主要负责的就是这个工作,先遣队的队长名义上朱厚照这边派遣过来的一个叫董牧的人。
  李远山和这个董牧接触过,一看就知道是官老爷,行事作风都有带着官腔,对于李远山这样原本的泥腿子根本就看上眼。
  对于这样的官老爷,他李远山以前的时候自然是要敬若神明,但是现在,他根本就不想过多的鸟这个董牧。
  自己是靠本事吃饭的人,即便是不再这先遣队混,随随便便也能在其它的船队混的不错,衣食无忧,小日子过的优哉游哉。
  而那个董牧呢,本事没多少,张口闭口都是官腔,让人极度的不爽,要不是替刘公子办事,他才懒得和这样的人有什么交际。
  李远山和董牧两个人,几乎也是代表了整个先遣队上面的情况。
  李远山代表的是刘晋从麾下各个产业当中抽调出来的骨干,这些人出身低微,以前基本上都是泥腿子,因为跟着刘晋,给刘晋办事,做事勤快,认真,更重要的是都愿意学习,所以慢慢的都脱颖而出。
  现在基本上都是刘晋麾下各大产业当中的中低层管理,又或者是像李远山这样的,本身就是天津海事学院毕业的优秀学院。
  董牧代表的则是弘治皇帝这边塞到先遣队当中的这些人,这些人以前基本上都是当官的,是弘治皇帝从亲信的军队当中抽调出来的百户、千户以及一些武将勋贵的后辈。
  他们这些本身就有官身,一些人更是武将勋贵的后辈子孙,出身娇贵,被派遣过来,也是为了掌控这支先遣队。
  两群人天然有着巨大的区别,尽管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他们基本上吃饭在一起,睡觉也在一起,但是彼此之间还是很难说真正的融合在一起。
  毕竟阶级分明,等级森严,对于李远山他们这些人来说,现在的生活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不会说奢望于将来能够再有官身。
  而对于董牧他们这些人来说,本身就有官身在,天然上就高人一等,看不起李远山他们这些人。
  当然了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矛盾,大家只是一起相处一场,一起去琉球岛这边建先遣基地而已,等这个事情过了,大家也就各找各妈,谁都不会想着以后真正要混在一起,成为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兄弟。
  “李队~”
  就在李远山研究航线和路线的时候,一个人满脸笑容的走了进来。
  “哦,是张伦啊~”
  李远山抬头看了看,笑着说道。
  来人叫张伦,是英国公张懋的孙子,也是弘治皇帝派遣过来的人,当然了李远山只知道他叫张伦,并不知道他是张懋的孙子。
  但从张伦的身上,李远山依然能够猜测到眼前这个张伦身份不简单,多半都是京城权贵的子弟,他还知道,一个多月前大家刚刚集合在一起的时候,眼前这个张伦一身贵气,一看就知道不凡。
  现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磨砺,和大家日常的训练、学习,再加上现在穿着先遣队统一的服装,谁都看不出来,他会是一个国公爷的孙子。
  张伦起初是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派遣到先遣队这里来,作为英国公的嫡孙,他本可以幸福在国公府里面享受。
  却不想被张懋直接扔到了先遣队这里,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他整个人都晒黑了,每天的累的半死,吃也吃不好,睡还是跟着大家一起睡,这样哪里是人过的日子。
  只是无论他如何抗议,如何闹,都没有任何的用,天津海事学院这里的教官才不会管你是张懋的孙子还是谁的儿子,一视同仁,不服就搞你,搞到你服气为止。
  至于他一次次向张懋表达自己的不满,张懋也是懒得理会。
  张懋这人,鬼精、鬼精的,他可是从先遣队这里看出了一些东西,看出了弘治皇帝未来要建设一支只听命于皇帝的军队。
  弘治皇帝对这个先遣队非常的重视,只要先遣队这边表现良好,弘治皇帝未来肯定会以先遣队为基础,组建一支军队出来。
  身为武将勋贵集团,张懋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所以也是早早的就将自己的孙子扔了进来,早点在里面混。
  等到新军组建的时候,也可以提前占住坑,将来就不会像自己这样,堂堂一个国公爷过的何等的憋屈,干的最多的事情竟然是祭祀祖先,被文臣们压的头都抬不起来。
  所以尽管看着孙子吃苦,看着张伦被晒黑,但张懋无动于衷,用刘晋的话来说,以前的张伦看起来弱不禁风的,这晒一晒太阳,天天训练、训练,这身体就结实多了。
  张伦从起初的不适应,激烈的反抗,到了现在也是慢慢的适应了现在的生活,每天有规律的生活下,人的心思变的单纯,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是变的越来越好。
  他开始思索为什么爷爷要将自己扔到这里来,在想清楚了了其中的一些东西之后,也是开始认真的学习起来,积极享受、体验现在的生活。
  “李队,我还是有点弄不清楚,该如何计算船所在的位置~”
  张伦手里面拿着一个本子,上面写写画画,这一个多月来,他们白天训练,晚上上课,学习航海知识,学习一些简单的军事知识。
  张伦现在最感兴趣的就是航海知识,所以也是经常向李远山等航海学院出身的学员请教。
  “这个东西其实很简单,你看利用这个六分仪,将它对准天上的太阳,移到水平的位置,然后得到这个夹角……”
  对于张伦这样愿意主动和自己接触、请教的人,李远山还是很喜欢的,而且也觉得自己很有面子。
  以前自己是泥腿子,在地里面刨食,根本就没有机会和张伦这样的贵人接触,然而命运就是如此神奇,现在不仅仅接触在一起,而且自己竟然也还能够当一当这些贵人们的老师,甚至于还能够指挥他们。
  这就很有成就感了。
  这让他觉得自己以前辛辛苦苦学习是非常值得的,所有的努力都是有回报的,所以现在的李远山也是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每天自己都还要自学,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断的成长。
  以前小时候是没有机会也没有命去学习,现在有机会,有运气,自然要加倍努力。


第380章 遭遇倭寇
  “原来如此~谢谢李队的指点。”
  经过李远山亲自教了一遍,张伦总算是弄清楚了如何使用六分仪来计算位置了,所以也是对李远山表示感谢。
  “谢啥,都是一条船上的。”
  李远山笑了笑说道,这句话现在在天津这边是非常流行的,最早自然是从天津还是学院这边传出来的。
  大家出海,生死与共,患难与共,又长期的一起生活工作,所以彼此之间的感情是很重要的,在这一方面,天津海事学院就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培养。
  所以从天津海事学院从来的人都很团结,有什么事情,一句话,大家都会过来帮忙,一句都是一条船上的也是慢慢的在天津这边传开,成了流行语。
  “李队,我们要多久才能够抵达琉球啊?”
  张伦笑了笑,接着也是和李远山闲聊起来。
  一开始不适应这样的生活,但是习惯之后,他又慢慢喜欢上现在的生活了,对于李远山这些人,从一开始的看不起到慢慢的刮目相看。
  张伦可是知道,李远山这些人都是泥腿子出身,以前可是大字不识一箩筐,而现在呢,这些人不仅仅认识字,而且所掌握的各种知识非常的丰富,特别是天津海事学院毕业的这些人,那更是如此。
  很难想象,刘晋是如何改变这些人的,随随便便从麾下产业当中抽离一些人出来,竟然人人都识字,还能够算数,更是知道很多的天文地理知识,能力比起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书生强多了。
  “半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就可以抵达琉球了~”
  李远山拿出地图,指了指琉球的位置说道。
  “琉球这个位置很关键啊,往北可以去朝鲜和倭国,这往南可以下南洋吕宋。”
  张伦看着眼前的地图,仔细的想了想说道。
  “可不是嘛,刘公子组织大家去琉球这边建立先遣基地,肯定也是为了以后考虑的。”
  李远山笑着说道。
  两人聊着、聊着就越聊越投入,围绕着琉球竟然慢慢的谈起了以后航海的发展。
  时间在一天天的过去,转眼间就过去了十二天的时间,随着往南边不断的航行,很明显能够感觉到,气温变的越来越热。
  “霍去病号”上面,先遣队的队长董牧正拿着一个扇子不断的扇风,时不时扯一扯自己身上先遣队的队服,他总觉得这个队服难看的很,很想将它给撕掉。
  想一想自己以前穿的官府,再看看现在的队服,他总觉得自己是不是亏大了,他以前是一个皇帝卫队统领,是正五品的官,正儿八经的武将。
  被弘治皇帝派遣过来掌控这个先遣队,成了先遣队的队长,他是极不情愿的,但是皇命难违,不想来也要来。
  “还是以前的日子舒服啊~”
  想一想自己这段时间以来过的日子,他都忍不住怀念起以前在宫里面当差的日子来。
  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也是跟着大家一起在天津海事学院训练,学习,感觉这天津海事学院的训练比起他们以前的训练要严格多了,而且是真的更累多了。
  关键是还要学习,识文断字就算了,竟然还要学习这航海知识,学习各种军事知识,这让他这个过惯了好日子的人很不适应。
  但却又不得不去学,而且还不敢有什么脾气,因为太子殿下和英国公张懋当时就在天津这边,有几个和自己一样出身的人闹事情。
  不仅仅被天津海事学院这边狠狠地整治了一顿,还直接被太子殿下给免掉了官职,直接撸成了布衣,不跟着建功立业的话,以后就别想翻身了。
  所以董牧这些人尽管看不起李远山他们这些泥腿子,但大家相处的时候,也是比较客气一些,不敢有什么过激的事情发生。
  不然的话,被撸成了布衣可就惨了,他们这些人的官职那可都是祖上挣来的,一旦被撸掉了,以后想要翻身就难了。
  “已经十二天了,现在也是到了江苏、浙江以东的东海,再过几天就可以抵达琉球了,听说这琉球瘴气横生,蛮夷凶狠,我的命真是苦,竟然要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