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倭寇这个东西,现在还不算太严重,再过几十年,倭寇成祸患,剿都剿不完,骚扰了大明东南沿海地区长达几十年。
后来等到倭国战国时代结束,德川幕府建立之后,建立起对倭国的统治和控制之后,倭寇的来源大大减少,再加上明朝的剿灭,所以才算是慢慢的清剿干净了倭寇。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点那就是倭国这边对武士的控制,现在的明朝对倭国有足够的震慑力,又名义上倭国的宗主国,大明朝廷这边的话还是很有用的。
对付倭寇要两手硬,一方面坚决剿灭那些闹事的倭寇,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倭国这边施加巨大的压力,解决倭寇就不难。
“至于海盗,最关键的还是要收拾支持海盗的这些大家族和大商人,只有将这些大家族和大商人给收拾了,海盗就难成气候,到时候朝廷的水师就足以收拾掉这些海盗。”
听到刘晋的分析,众人纷纷点头,这一下子算是认清楚了海盗和倭寇的来源,知道了这些海盗和倭寇的根,想要对付他们就不难了。
“解决眼前的海盗和倭寇并不算什么,未来如果我们要去大明之外的世界赚银子,那我们就不仅仅要对付眼前的海盗和倭寇。”
“在南洋地区也有海盗,在天竺、中东、欧洲,那更是海盗遍地,多如牛毛,除此之外,一旦牵扯的利润太大,不仅仅是海盗,其它的国家也会和我们大明产生利益的冲突,到时候要对付的就不是海盗,而是其它国家的水师了。”
“所以从根源上来我们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师,可以横扫全球的强大水师来给我们护航,保护我们的利益。”
“到时候不管是遇到海盗、倭寇之类的,又或者是和其它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地盘,我们都可以足够的强硬,拥有足够的力量。”
听完刘晋的话,在场的人纷纷点头,朱厚照更是兴奋无比,小眼睛当时闪烁着光芒。
这货最崇拜的就是霍去病、卫青这样的将军了,听到打仗就兴奋的不行,历史上的朱厚照还亲自率军和南下劫掠的草原大军干架了,而且竟然还让他打赢了。
宁王朱宸濠起兵谋反,得知消息的朱厚照更是兴奋不行,亲自统兵南下平叛,可是谁知道还没有到江西,宁王就被王守仁给收拾掉了,这个朱厚照竟然让人放掉了朱宸濠,然后他要来再重新剿灭一次。
由此可见这个朱厚照绝对是一个战争狂热份子。
现在听到刘晋说要打海盗,剿灭倭寇,还要建强大的水师横扫世界,整个人都觉得热血沸腾。
“对~对,我们必须要建一支可以横扫四海的水师,要将全世界都打趴下,这样才没有人敢惹我们大明。”
朱厚照紧握着自己的拳头,连连点头。
张懋、朱辅、徐光祚一看,顿时也是露出了笑容,看到朱厚照,他们就看到勋贵们未来大有可为,一直以来他们被文臣们打压的实在是太惨了。
张懋,他一个堂堂国公爷,干的最多的事情竟然是祭祀太庙,整个勋贵集团手中没有任何的权力,所有的权力都被文臣们给把控。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要弄回来,但实在是太难了,连皇帝想要调兵遣将都必须要经过兵部的同意才行,更别说他们这些武将勋贵了。
“不过这个事情需要从长计议,也不是我们说了算,还需要朝廷上下一起努力才能够实现。”
“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就是先开发这里~”
刘晋笑了笑,接着指了指书房当中的巨大地图上宝岛的位置。
第375章 蔗糖
“琉球?”
众人看向刘晋所指的地方,齐声的说道。
这个时候的宝岛还不叫宝岛,历史上在春秋战国时期称宝岛为‘岛夷’,在当时天下划分九州,这宝岛就被划进了扬州范围,不过在当时看来,这里还是蛮夷之地,有一个‘夷’字就足以说明。
到了先秦时期,这里又被称为瀛洲,秦灭汉兴,这里又被称为东瀛,到了三国又被称为‘夷洲’,唐至宋朝时,这里又改为了流求,元朝到明中期这里又改为琉球。
所以此时张懋、朱厚照、朱辅、徐光祚等人才会说琉球。
事实上宝岛这里的名字有很多,‘东番’、‘鸡笼’、‘大湾’、‘大员’、‘台员’等等,只有到了万历年间,因为宝岛的地形如弯弓,浮海如平台,所以才有‘台~~湾’这个名字。
“对,就是琉球。”
刘晋笑了笑点点头,接着指了指地图说道:“大家请看,琉球的位置非常关键,它上个进朝鲜和倭国,下可至南洋吕宋,还可以到澳洲这边,同时又是东南沿海的咽喉之地,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
宝岛的位置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现在这个时代因为还是陆地为主,所以并不突出,但是一旦进入航海时代,宝岛的位置就一下子凸显出来。
众人听着刘晋的话,仔细的一看,然后再一分析,顿时就纷纷点头。
“以前还真没有发现这个琉球如此的重要,现在看来,这琉球确实是至关重要。”
张懋摸着自己的胡子说道。
这个时代的大明朝廷对于琉球根本就不重视,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这个时代的琉球还没有开发出来,宝岛真正的开发者是郑成功和他的后代,他们迁移到宝岛的时候,带去了几万人口,正是这几万人口开始了宝岛的开发。
因为没有开发出来,所以这个时代的宝岛其实是蛮夷之地,在书中的描述是瘴气横生,蛮夷不通教化。
宝岛上面的汉人非常、非常少,甚至于在明初的时候,朝廷还组织人手将琉球上面的汉人迁移到漳州、莆田一带去,算是放弃了这个地方。
另外一个就是宝岛和神州隔海相望,往来本来就极为不便,再加上元末就开始倭寇和海盗,大明朝廷也是觉得去开发这里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再者就是这里天气炎热,瘴气、蚊虫很多,很容易滋生各种各样的疾病,迁移过去的汉民难以适应这里的环境,而且这里条件艰苦,也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愿意迁移过去。
其中最让人害怕的就是蚊虫,蚊虫这东西不仅仅叮咬人如此简单,它还会带来疟疾,疟疾这个东西,在金鸡纳树没有被发现之前,它根本就无药可治。
只有等到欧洲人从南美洲这里发现金鸡纳树,用金鸡纳树的树皮磨成粉治疗疟疾之后,疟疾才是被人类所攻克。
“未来我们要南下南洋、澳洲就绝对避不开琉球这个地方,另外清剿东南沿海的倭寇、海盗,也是少不了要以琉球为基地。”
“开发琉球势在必行!”
刘晋斩钉截铁的说道。
“刘晋,据我所知,琉球这个地方,上面的汉民很少,这里瘴气横生,蛮夷又非常的野蛮,想要开发这里可不容易啊。”
“而且我们是为了赚钱,可不是为了赔钱的,真要有基地的话,这浙江、福建、广东都有很多基地,而且本身就有基础,特别是泉州这里,以前都是郑和下西洋的一个关键点,根本就没有必要费力去开发琉球。”
成国公朱辅想了想说道。
在他看来,开发琉球,那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必要,因为福建离琉球就很近,仅仅只是一水之隔而已,而福建这边本身就有非常不错的基础。
“开发琉球当然是有钱可赚的,我刘晋怎么可能做赔钱的买卖。”
刘晋笑了笑说道。
听到刘晋的话,众人眼睛微微的一亮,仔细的想一想,似乎好像还真是这样,刘晋做的买卖从来就没有亏本过。
“琉球这里虽然是蛮荒之地,这里瘴气横生,蛮夷凶狠,但琉球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是我们将来南下南洋、澳洲的必经之地,开发这里,建设港口,建造船只等等,都可以为将来打基础。”
“另外江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一向我们都插不进手,但是琉球不一样,如果是我们自己开发的话,等于是在东南沿海地区有了立足之地,以后就可以插手进去就容易多了。”
“另外琉球这个地方,虽然诸多条件非常的恶劣,但是琉球也有琉球的诸多好处。”
“这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在这里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于在琉球南部地区这里还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如果将整个琉球开发出来,等于是我们大明以后多了一个大粮仓,北方出现灾荒的话,直接就可以从这里将粮食调运到北方来赈灾。”
刘晋开始缓缓的讲述起开发琉球的好处来。
“刘晋这里靠近热带,即便是在冬天,这里也很少会下结霜、下雪,所以在冬天的时候,我们大明北方各地都没有办法种植的时候,这里却是可以种植蔬菜、水果,到时候用船一运到京城来,随随便便也是可以大赚特赚的。”
“当然这些都是琉球开发以后才可以慢慢来做的,短期内,我们开发琉球想要赚钱的话,可以做两样事情,一样是种植水稻,另外一个就是蔗糖。”
“蔗糖?”
众人仔细的听着,在刘晋的描述当中,这琉球不仅仅不是蛮夷之地,而是一块宝地,只要稍加耕种,这里就可以收获真金白银,更是为未来打下基础。
听到种植水稻,大家并不意外,但是这蔗糖,众人就再次疑惑起来。
“对,蔗糖~”
刘晋点点头,接着从一旁的一个罐子里面倒出了一碗糖。
“大家请看,这个就是蔗糖,想必大家平时也经常吃,并不陌生。”
众人拿着刘晋递过来的碗,仔细的看了看,也纷纷点头,朱厚照这个贪吃鬼,甚至于还直接抓起一些糖直接美滋滋的吃起来。
“老刘,为什么你家的糖比宫里的还要更好吃?”
很快,朱厚照就发现了一点,刚刚吃的糖比起宫里面的糖味道还要更纯正,没有一丝的杂味,甜的让他忍不住又吃了几口,接着拿出一把糖仔细的看起来。
其他人一听,顿时也抓起一把糖放到桌子上仔细的一看,然后在细细的品尝一下,顿时一个个眼睛都微微亮起来。
刘晋拿出来的糖,颜色雪白,颗粒非常的细腻,味道非常的纯正,吃起来没有一丝的杂味,这绝对是最上等的好糖。
“这糖是我自己用黑糖加工而成的,我将它成为白糖。”
刘晋笑了笑解释道。
这个时代的糖,还没有白糖,只有等到嘉靖的时候熬糖的人无意间才熬出了白糖,所以现在的糖基本上都是黑糖。
黑糖颗粒大,颜色难看,味道也不算纯正,但即便是这样的黑糖,在这个时代也是属于奢侈品的行列,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吃得起的东西。
当然不仅仅大明如此,这个时代整个地球上都是如此,糖这种东西都是奢侈品。
想要吃甜食,一个是蜂蜜,但蜂蜜的产量非常有限,根本就满不足了大家的胃口,另外一个就是靠糖。
但是糖这个东西,它的产量同样非常低,糖一直就属于奢侈品的行列。
从先秦时期用麦芽熬制的饴糖,它是精贵的调味品,一般用在祭祀、国宴上面,甚至于还是一种补气养血的昂贵药材。
到了唐朝的时候,通过丝绸之路,古印度的蔗糖技术传入华夏,这个时候糖相对就更容易获取,但因为地域气候的缘故,只能够南方产出,产量依然很少,依然还是属于昂贵的奢侈品。
到了宋朝开始有糖霜,因为技术的提高,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提升,糖从以前专属于宫廷和显贵的东西,慢慢发展成为了一种昂贵的商品,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依然还是吃不起的东西。
只有到了十八世纪,欧洲人开始使用甜菜制糖,糖的产量才开始大幅度提升,才慢慢的算是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的嘴里面,但价格依然非常的贵。
明朝这边还算好,因为很早就有驯养蜜蜂产蜂蜜,再加上蔗糖,这糖虽然贵,但也不算太过分,但是在这个时代的欧洲,糖绝对是只有真正顶尖的王公贵族才能够吃起,吃的到的东西,价比黄金,绝对不是开玩笑。
大明这边,即便是产糖量还可以,但是这一斤糖的价格即便是最差的糖也是要上千文,质量上等的好糖,甚至于一斤糖都要卖几两银子,价格可谓是昂贵至极。
对于三两银子就可以娶老婆的时代来说,如此昂贵的糖,一般的老百姓根本就不舍得去吃,它是属于有钱了才能够吃得起的奢侈品。
第376章 商定
“白糖?”
大家仔细的看了看手中色如白雪,细如沙粒的白糖,这种糖从来没有见过,又是刘晋搞出来的新东西。
“老刘,靠这东西能够赚钱?”
朱厚照舔了舔舌头,似乎在回味这白糖的滋味。
“当然呢~”
刘晋非常肯定的说道:“大家平时吃这个糖,觉得它似乎很普通,很稀松平常,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糖可是非常昂贵的东西。”
“现在市场上最便宜的糖一斤也要上千文,像大家手中这种白糖,它甚至于可以卖到三四两银子一斤。”
“琉球这个地方,光热充足,非常适合甘蔗的生长,我们只需要招募一些人到这里去开垦土地,种植水稻和甘蔗,水稻不需要种植太多,主要是以甘蔗为主,然后用甘蔗来熬糖,我有新的制糖工艺,可以大大提高出糖率。”
“到时候再将这些蔗糖熬成这种白糖,轻轻松松一年赚个百万两银子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听到刘晋说一年赚百万两白银,众人的眼睛就微微闪烁光芒,对于刘晋的话,大家自然是非常相信的,大家现在能够发家致富,全是靠着跟着刘晋做买卖。
“招募人手开发琉球,开垦土地种植甘蔗,这都不算什么难事。”
“我们大明有的是人,有的是没有土地的人,只要给他们承诺一些好处,提供银两安家等等,随随便便招募几万人都不算什么难事。”
张懋想了想说道。
此时是大明中叶,土地兼并已经相当严重,无土地的农民实在是太多了,要招募人手真心不难。
“可是这琉球瘴气横生,蚊虫肆虐,迁移过去很容易就的疾病死亡,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即便是给再多的好处,想要招募人手也是很难、很难的。”
接着张懋也是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宝岛这个地方,明明离福建很近,为什么大家都不去呢?
关键就是这里的瘴气太厉害了,蚊虫太多,疟疾横行,很容易就私人,再加上岛上蛮夷凶狠无比,纵然大家知道这里的土地肥沃,又人烟稀少,可是大家依然不敢去,毕竟小命要紧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历史上岭南地区也是瘴气横生,蚊虫肆虐,但是现在广东地区也不至于让人谈虎色变。”
“其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就是蚊帐和蚊香,利用好这两样东西就不怕蚊虫,另外各种各样的疾病方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喝生水造成的,所以如果我们组织人移民过去,就必须鼓励大家烧开水喝。”
“还有打摆子这种疾病,在黄金洲这边有一种书的树皮磨成粉可以很好的治疗这种病,我也是已经交代了船队这边必须要寻找到这种树木,带树种引种回我们大明。”
疟疾在古代俗称打摆子,因为在临床表现的时候冷得像掉进了冰窟,热的时候又好像被火烤,冷热交替,人患病的时候傻愣愣的,所以就叫打摆子。
古代这种疾病曾经流行非常广,因为古代人缺乏卫生意识,更重要的是古代人没有喝开水的习惯,习惯性喝井水,喝河水之类的,所以不仅仅是疟疾,其它的各种疾病也很容易滋生。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