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17章

大明镇海王-第17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刘晋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了对方,接连又是几个问题问了出来。
  “西域以西?安南、暹罗以南?瓦剌、鞑靼以北?朝鲜、倭国以东?”
  二楼的食客一听,顿时一个个都傻眼了,包括那个器宇不凡的中年人也同样如此,脑袋里面一片空白,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地方的任何信息。
  “这……我大明泱泱大国,位居天下之中心,北方是苦寒之地,西边是荒漠之所,南边则是瘴气横生,东边是波涛大海。”
  “唯有我大明雄踞宇内之中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们又何必要对化外蛮荒之地了解太多,大概知道一二就可以了,你这是故意刁难,我也可以同样问你呢,这从东海一直往东有那些地方,这大海的尽头又是何处,一直走到东边的尽头又会是哪里?”
  “你能够说的出来吗?”
  “如果你能够说的出来的话,我就愿赌服输,这一局就算是你赢了,我当场就向你磕头拜师。”
  林书鸿微微语塞了一下,接着想了想却是非常大义凛凛的说道。
  “说的好,这是故意刁难,哪有这样一直问下去的,任谁也不可能说尽知天下之事,任谁也不可能说真正走遍整个世界,世界之大,到底有多大,谁也不知道。”
  林书鸿的话刚刚落下,二楼当中有食客就出声支持,当说道泱泱大明,天下之中心的时候,在场的人一个个脸上也是露出了自豪的神情,显然很多人都比较赞同林书鸿的话,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去了解太多化外蛮荒之地的信息。
  “说得好,我大明之子民当是如此。”
  中年人听到林书鸿的话也是微微颔首,大明就应该是天下最好的,至于大明之外,那都是苦寒、荒漠、蛮荒之地,根本就不值得关注。


第33章 挖坑
  刘晋看了看周围众人一个个脸上洋溢出来的自豪之感,尽管这种自豪在刘晋看来是有点坐井观天的感觉,但是联想到后世,华夏遭遇了百年的屈辱历史,曾经骄傲的脊梁骨都差点被打断,以至于有太多、太多的人崇洋媚外,自卑、自惭。
  像这种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自己的那个时代是很难看到的,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这种神情,一副我就是牛叉,我就是天下第一,我大明就是天下最好的。
  “或许穿越过来,我应该要做点什么吧。”
  想到这里,刘晋的脑海中忍不住这样想道。
  “怎么?你说不出来了吧?”
  林书鸿看着微微发愣的刘晋,忍不住笑了笑再次说道。
  “对啊,肯定是说不出来了。”
  其他的食客也是跟着笑了起来,准备着看刘晋的笑话,看刘晋如何回答。
  “终究只是有点小聪明,难成大气候。”
  器宇不凡的中年人看了看刘晋,眼神之中带着一丝丝的失望,原本还觉得这个年轻人能够有什么特别的见解呢,现在看来,也不过是耍小聪明罢了。
  “谁说我不知道。”
  回过神来的刘晋一听,顿时回道。
  “店小二,麻烦你去买一匹白布过来,另外在准备笔墨纸砚。”
  接着刘晋从手中拿出一两银子对着看热闹的店小二吩咐道。
  “好嘞,客官您稍等,马上就回来。”
  店小二拿了银子,办事非常利落,径直下了楼。
  此时,整个望月楼聚集着越来越多的看客,大家都听说了楼上有几个书生在比拼什么,非常精彩,这看热闹历来都是不嫌事多,连望月楼的掌柜也是笑呵呵的一边招待客人一边静待下文。
  听到刘晋的回答,原本想看笑话的众人一个个也是非常有耐心的等待起来,有的人原本已经吃完了,有好戏看,又是再点上几个小菜,一壶好茶,来点小酒,继续慢慢的等待起来。
  “我倒是想要看看他能够说出什么来。”
  原本失望的中年人正打算离开,这人多了,总是人多眼杂,可是听到刘晋的话,也是回到了自己的桌上,耐心的等待起来。
  至于他旁边的少年则是露出了浓浓的兴趣,似乎很想知道这西域以西、鞑靼、瓦剌以北、安南暹罗以南、朝鲜倭国以东的情况,这些知识,他的老师却是从来没有教过。
  众人并没有等待太久,店小二办事非常有效率,很快就拿着一匹白布、笔墨纸砚走了上来。
  “有劳了。”
  刘晋直接摊开这一匹白布,拿起毛笔就开始在白布上面不断的画起来,观众们一个个都非常的好奇,有人甚至踮起脚来想看看刘晋到底在画一些什么东西。
  “虎子,把它挂起来。”
  很快,刘晋就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对赵二虎吩咐道。
  “嗯~”
  赵二虎一听,拿起白布就在一根柱子上面挂起来,一下子大家都看到了刘晋白布上面所画的东西了,赫然是一副堪舆图。
  “大家请看,这是我大明,这是黄河,这个是长江,北京在这里,南京在这里,这北面是鞑靼和瓦剌,东边是朝鲜和倭国,还有大海,南面是十万大山、安南暹罗,西边是西域。”
  刘晋对着堪舆图,非常简单的将几个主要的点都一一指出来。
  “这堪舆图倒是画的不错,挺准确的。”
  中年人仔细的看了看刘晋画出来的堪舆图,点点头想道。
  “不错,刘兄的堪舆图画的很准确,和我看过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林书鸿仔细的看了看,也是点点头说道。
  “那好,我来回答下刚刚的问题。”
  “这鞑靼和瓦剌区域内有一处北海(也就是贝加尔湖),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汉朝时候苏武牧羊就到过北海。”
  “但这北海它其实并不是海,它只是一个湖,在北海以北是非常广袤的平原,我们可以叫它西伯利亚平原,这里的气候非常寒冷,一年之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冰天雪地之中度过。”
  “这里渺无人烟,人口非常的稀少,只有极其少数耐寒的种族可以在这里生存,他们是通古斯人,通古斯人并不种植粮食,他们靠狩猎为生,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没有自己的文明。”
  “这里天气虽然寒冷,无法种植作物,但是资源却极其的丰富,拥有大量的金矿、银矿、铜矿、铁矿,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珍贵的动物皮毛,随随便便都能够在我们大明价值几百上千的银子。”
  刘晋一边说也是一边拿着毛笔在白布上面写写画画,详细的解说西伯利亚平原的情况。
  “再来说东边,朝鲜和倭国我们都知道一些,这两个算是我们的藩国,我就挑倭国说一说,倭国和朝鲜相隔一个朝鲜海峡,虽然是一个岛国,岛屿众多,地震、台风非常多。”
  “在大家的印象之中倭国也是属于化外蛮荒之地,非常的贫瘠、穷苦,但事实上倭国的资源非常丰富,别的就不说了,在倭国有一个叫石见的地方,这里有一座石见银矿,这座银矿含有的银子可能要超过上亿两,而且极其容易开采。”
  刘晋继续在白布上面写写画画,当说到倭国石见银矿含有上亿两白银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气,接着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根本就不敢相信刘晋的话。
  “这不可能,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银子,上亿两白银,我们大明加起来都没有怎么多白银吧。”
  有人立刻摇头说道,觉得刘晋在胡乱吹牛,瞎几把乱扯淡。
  “是啊,怎么可能一个银矿有上亿两的白银,那倭寇岂不是早就已经富的流油了,何必再来骚扰我们大明呢。”
  有人跟着附声说道。
  “上亿两白银?倭国真有这样的地方?”
  中年人听到了,眼睛同样睁得的大大的,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看了看身后面白无须的中年人,对方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显然是并不知道这个事情的。


第34章 黄金洲
  上亿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呢,现在明朝一年的税银都不会超过300万两。
  现在可不比后世,来自美洲的白银还没有大规模的流入,白银依然非常的金贵、值钱,到了明朝后期、瞒清的时候,白银大规模的流入,才开始真正的多起来,逐渐取代铜钱成为了主要货币,至于现在依然还是以铜钱为主。
  这上亿两白银数字一出,犹如超级炸弹,将所有人都炸的晕乎乎,接着一个个都连连摇头,难以相信刘晋的话。
  “我知道大家可能不相信我的话,但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个石见银矿而已并不算什么,世界上还有比这石见银矿更加让人着迷的地方。”
  “那就是黄金洲~”
  刘晋看了看周围的众人,没有理会大家的置疑,而是拿着毛笔继续在白布上面画起来。
  “大家请看,在倭国以东,这是一片非常广袤的海洋,我们可以称之为太平洋。”
  “我们如果想要抵达黄金洲,我们可以从倭国一直北上,然后在从我们所在的这个大陆最北处再往东航行,进而抵达黄金洲的北部。”
  刘晋在地图上面划出了一条线路,用后世的路线来说就是从日本这边往北走,抵达白令海峡之后往东抵达阿拉斯加。
  “黄金洲是一片非常广袤的大陆,黄金洲的面积非常大,从北一直往南,面积大概有几十个我们大明这般大。”
  “这里是一片天赐之地,土地非常的肥沃,在黄金洲的中部和东部这里有着非常广袤的平原,随便撒点种子就可以坐着等收获。”
  “除了肥沃的土地,黄金洲、黄金洲,从名字就知道在黄金洲这里,几乎遍地都是黄金,这里的土著……额也就是黄金洲的蛮夷,他们还非常的落后,连铁都不会冶炼,他们非常喜爱黄金,用黄金建起了一座座庞大的黄金城,里面的砖块都是用黄金铸造。”
  刘晋极尽夸张的描绘着黄金洲的富有,广袤的土地,无尽的黄金,同时也是点明了黄金洲的蛮夷非常容易征服,只要去了,这些黄金就可以任你随便拿。
  整个二楼,所有人都被刘晋描绘的黄金洲所深深的吸引,一个个都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难以置信,同时也是明白了,刘晋为什么说倭国的石见银矿不算什么了,和黄金相比,银子自然是不算什么。
  这遍地黄金、用黄金来建造城市,实在是太夸张了一些,可是听到刘晋的描述,有人的双眼都泛红了,恨不能现在就到黄金洲去,去将一座座黄金城给抢光。
  “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
  “黄金洲,遍地是黄金,这怎么可能。”
  中年人连连摇头,刘晋的话实在是太夸张了,简直犹如天方夜谭一般,听起来就和听远古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一般,遥不可及又非常的荒诞。
  “黄金洲除了这遍地的黄金、广袤肥沃非常利于耕种的土地之外,在黄金洲这里还有几样宝贝。”
  刘晋看着众人的神情,也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管有没有用,先给人画个大饼,或许蝴蝶效应会慢慢的引起连锁反应也是难说的。
  “还有几样宝贝?”
  众人一听,顿时就更有精神了,很想知道这黄金洲到底还有那些东西,也很想知道刘晋还能够吹出什么样的牛出来。
  “我前面说了,这黄金洲是天赐之地,是上天眷顾的地方。”
  刘晋喝口茶水润润喉咙,接着看了看众人继续说道。
  “我们大明的粮食作物,南方是以水稻为主,北方是以小麦和栗米、高粱等为主,你们有谁知道这水稻、小麦、栗米的产量有多少一亩?”
  “我是做粮食买卖的,我知道一点,我们大明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水稻一年可以种两季,早稻和晚稻,上等水田,早稻和晚稻加起来可以有5石左右的亩产,如果是中等水田的话就只有4石左右的亩产,下田就更少了。”
  “北方的小麦也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加起来的产量一年也差不多是4石左右一亩,至于栗米的产量,一亩差不多是2石。”
  听到刘晋的话,现场有商人站了出来回答道。
  “非常感谢这位朋友。”
  刘晋向对方拱手致谢,对方也是非常有礼的回礼。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我好好的为什么说起我们大明的粮食产量来,这粮食和黄金洲的宝贝有什么关系。”
  接着刘晋再次继续提起黄金洲,众人也是再次看向白布上面刘晋所画的黄金洲的区域。
  “黄金洲最宝贵的财富不是这广袤富饶的土地,也不是这遍地可见的黄金,它最宝贵的财富是黄金洲的三种农作物。”
  “这三种农作物分别是玉米、土豆、番薯,我们大明的水稻和小麦亩产也不过四五石的样子,但是黄金洲的这三种农作物,它们的产量却是可以轻轻松松的达到亩产20石,像土豆和番薯,它的产量甚至能够超过30石、40石。”
  “你们说这样的农作物是不是最宝贵的财富?”
  刘晋再次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将玉米、土豆、番薯给抛出来。
  “不可能~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怎么高产量的作物。”
  刚刚回答问题的那名商人还有器宇轩昂的中年人几乎异口同声的站起来说道。
  “这绝对不可能~”
  “是啊,怎么可能会有几十石一亩产量的粮食,这还是粮食嘛,为什么我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如果真的能够亩产几十石的话,这天下就不会有饥饿之人,人人都能够吃饱饭,甚至还会有大量的粮食剩余出来。”
  其他人一个个震惊过后,也都是跟着纷纷摇头,亩产几十石的粮食,说出去都没有人相信,要知道黄金虽然珍贵,土地虽然珍贵,但是最珍贵的是粮食,因为人可以没有黄金,也可以没有土地,却是不能不吃饭。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粮食作物,那这三样东西真的比黄金还要宝贵!”
  中年人很快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慢慢的回到椅子上,嘴里面念叨着。


第35章 刘晋瞎扯淡
  望月楼二楼,此时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桌子已经坐满了,很多后面来的人都只能站着,酒楼的掌柜赫然也在其中。
  所有人都被刘晋描绘的黄金洲所深深的吸引,广袤、肥沃的土地,遍地都是黄金,用黄金建造的城市,还有这亩产几十石的粮食。
  被吸引的同时,大家的眼神之中都是不相信,因为这实在是超出了大家的认知,总感觉刘晋是在吹牛,瞎扯淡。
  “这三种作物,土豆它非常耐寒,比起小麦还要更耐寒,它甚至于可以在鞑靼、瓦剌以北的西伯利亚平原上种植。”
  “番薯和玉米则是非常耐旱,根本就不需要上好的田地来种植,在没有太多水的地方也能够种植,我们大明的南方和北方也都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刘晋看了看众人,笑了笑继续说道。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暹罗、安南以南,这些区域是南洋,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都到过这些区域,至今这些区域的很多国家都来会我们大明朝贡。”
  “南洋这个地方没有太大的陆地,全部都是一些岛屿,但是这些地方同样非常的肥沃,和鞑靼、瓦剌以北这些区域不同。”
  “越往南走,温度就越高,降水也越多,在南洋这些区域,这里四季如夏,一年到尾都非常的炎热,在这里水稻可以一年三熟,并且因为土地肥沃,降水充沛,光照充足的缘故,这里的水稻产量亩产可以超过十石。”
  “除了肥沃的土地之外,南洋这些区域还有名贵的香料、成片、成片的红木林,各种各样的水果一年四季都不会断。”
  “这里的蛮夷非常的懒,因为他们只需要把种子撒到地上就可以有吃不完的粮食,路边、山林里面一年四季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