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镇海王-第1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域这边非常适合种植水果,普通、哈密瓜、苹果、香梨、红枣、核桃等等,这些水果的产量不仅仅高,而且品质极高,含糖量非常高。
在这个没有农药和化肥的年代里面,西域的水果一直以来都非常畅销,畅销大明各地,非常吃香,价格比较贵但销售的非常旺盛。
这也是让西域各部族的百姓们从中尝到了甜头,种植的规模越来越大,收入也是越来越高,总体水平来说,西域这边的收入水平在大明各省当中都能够排进中上游。
这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西域这边的水果产业,得益于铁路系统,西域的水果可以直销到大明各地,不至于像以前,即便是有再好的东西也卖不出去,换不来银子,换不来自己想要的粮食和茶叶、盐巴等等。
在以前的时候,广袤的西域,交通极其的不便,更重要的是各部族之间战火纷飞,纷争不断,马匪、马贼之类的也是多如牛毛,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西域各地之间的商贸往来,让西域各部族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空有富饶的西域,这里的各部族却是生活的水深火热,并不能这里的资源、优势来变得富裕起来。
现在就不一样了,大明帝国为了加强和巩固对西域的统治,在西域这边修建了多条铁路和公路,同时也是鼓励和支持西域各地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优势产业,这才有了现在西域的繁华和富庶,有了西域各部族的安稳和富庶的生活。
“哈哈,那是当然,吐鲁番可是最适合种植哈密瓜和葡萄的地方,哪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累积,种出来的水果最甜了。”
刘晋一听,顿时就笑着说道。
第2247章 野生动物的天堂
刘晋一家人坐在房车里面有说有笑的。
说实话,刘晋对于现在的这种旅游方式那是相当的满意了,去哪里都不会累,很轻松,也都舒舒服服的。
坐车累了就在车上睡一觉,睡醒了就可以坐在窗户旁边看看道路两边的风景,没有什么烦心的事情,遇到了喜欢的地方,还可以直接让车队停下来玩一玩。
自己手下的这些随从、下人、仆人会将所有的一切都安排的妥妥的,让自己一家人可以舒舒服服的游玩。
这才是生活,这才是享受,这才是旅游。
后世的旅游和这个比起来相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景点基本上都被人给圈起来了,到处都是人、人山人海的,是看风景还是去看人啊。
还有过度的商业化,让游客的旅游体验越来越差,很多人都已经不喜欢去旅游了,而是选择了跟团自驾游,自己开车去一些不知名的地方,反而可以体验到不同的风景,品尝到不同的美食。
现在就不一样了,大明到处都是景点、到处都是美景,还随便看,全部都是免费的,即便是去后世的一些知名景点,现在依然也是免费的,旅游对于大明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的词汇。
只有那些真正有钱的人,还有闲情逸致的人才会去旅游,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现在还没有旅游一说,顶了天也就是在自己周围开个车转一转而已。
当然,能够像刘晋这样奢侈旅游的人自然是极少、极少的,这都足足待了一个车队出来,有随从、有下人、有仆人,什么都给准备的妥妥的,关键是还不差钱。
放在后世来说,有这样的条件,那自然是去哪里也都很舒服的,不能拿来跟普通人比。
“快看,快看!”
“好多的马、骆驼和羊群!”
这时,李贞看着窗外广袤草原上面的出现的马群、骆驼群和羊群激动的喊了起来。
“停车!”
刘晋一看,顿时也是来精神了,对着旁边的下人就吩咐道,很快,整个车队都缓缓地停下来,下人们迅速的准备好一切。
等刘晋、徐婉儿、李贞等人下了车的时候,桌子、椅子、茶水、点心等等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刘晋他们可以一边喝着茶一边欣赏着眼前的草原风光。
“这马群、骆驼群和羊群的规模还挺大的,这至少都有几千的规模了吧。”
“看这个样子,这些都还是野马、野骆驼和野羊群!”
刘晋拿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眼前广袤草原上无忧无虑生活的马群、骆驼群和羊群。
在周围仔细的搜寻一番,没有看到放牧的牧人,在看看这些动物的身上都没有任何的标记,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野生动物。
如此庞大的野生动物群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有点后世纪录片里面所播放的非洲大草原动物迁移的画面了。
几千的野马、几千的野骆驼、几千的野羊,此时此刻无忧无虑的在水草丰美的草原上觅食。
当年刘晋率领大军横扫西域和河中等地区,在河中地区,大明铁骑横扫四方,所过之处,血流成河,杀戮无数,直接将这里的中亚游牧部族给杀的杀,驱逐的驱逐。
结果就是广袤的河中地区,除了少数的汉民移民点之外,其它地方都荒无人烟,有些地方甚至于几百里都没有任何的人烟。
这给了河中地区的野生动物大量的生存空间和资源,让这些野马、也骆驼、野羊等等开始肆意的繁衍生息起来。
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种群的数量越来越庞大,逐渐的霸占了河中地区荒无人烟的草原地区,形成了这里最具特色的野生动物群落。
过往的汽车和火车上都能够时不时的看到这些庞大的野生动物群,都成了这里的一大特色了。
“还是地广人稀好啊!”
“人过的轻松,连带着野生动物都可以过的更轻松!”
看着这庞大的野生动物群,刘晋也是忍不住感叹起来。
想想后世,人多地少、资源少,野生动物几乎都要绝迹了,像野马、野骆驼、野羊什么的,数量都已经极其的稀少了,甚至于都已经绝迹了。
有野生动物的地方必然会有大量的偷猎者,尤其是一些珍稀的有价值的,偷猎就更加的猖獗了,靠保护区都保护不住。
现在的大明帝国就不一样了,才几亿人,却是分布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可以说到处都是地广人稀,哪里都是人烟稀少。
大明的老百姓可以过的舒舒服服、轻轻松松,这自然界的动物们也都可以跟着过得轻松。
眼前如此庞大的野马群和野骆驼群,如果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哪里能够繁衍壮大到这种程度。
也足见大明人的富足,面对如此庞大的野生动物群,竟然没有什么人去捕抓这些野马、野骆驼的。
河中地区的人是非常富足的,算是大明最富庶的省份,比起京津地区来丝毫不差。
河中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从一开始又都是实行机械化的耕种模式,家家户户都有上万亩的土地和养殖场。
这里是大明最重要的粮仓和肉仓,靠着种植和养殖业,河中人都可以过的非常不错,谁还有空来去抓这些野马野骆驼啊。
另外就是现在大明帝国的马匹、牛羊、骆驼等等牲畜的价格在大幅度的下跌,牛肉、羊肉的价格仅仅只是比猪的价格贵几文钱而已。
这样的价格可以说非常的便宜了,马匹和牛羊的价格低,这自然而然的,大家也都没有什么动力去抓这些野生的。
价格低还不好抓,还有很大的危险性,生活又富足。
不像后世,普通的老百姓生活压力大,这自然而然会想方设法的去赚钱,去让自己过的更好,有野生资源的地方,那几乎都是会被扫的干干净净,人人争先恐后,就怕自己输了,抢不到。
就像后世超市做活动,只要是免费的东西或者是打折扣的东西,必定会被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哄抢的一干二净。
很多人说这是素质的问题,是国人的劣根性问题,看看老外们就不会这样,野生的大雁、鸭子在身边都没人去抓。
这其实是非常片面且带有歧视的。
我们的人口多、压力大,自然是什么都要去争,而像澳洲、新西兰、加拿大这些地方就不一样了,地广人稀,资源多,并且人均收入也都很高。
所以他们竞争压力小、生存压力小,这自然而然的对周围的一切都有更高的包容心,这就好比是富人和穷人的区别。
如果换成是其它的一些竞争压力大、生存压力大的地方,比如南美等地区,情况其实也都是一样了,甚至于比我们还要更惨。
现在的大明帝国情况就和后世的那些欧美发达地区差不多,老百姓生活富足,收入高,地广人稀,竞争压力很小,这自然而然的对于自然也就更宽容,纵然是有大量的野生动物群,也没有人去抓捕和狩猎。
所以这河中地区才能够有如此庞大的野生动物群体!
自己辛辛苦苦的为大明朝打下了如此庞大的疆土,抢占了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土地和资源,还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嘛。
为的就是即便是大明人的狗那也是要过的比全世界其它地方的人过的更好、更舒服。
就如同后世一样,为什么很多人会崇洋媚外,会拼了命的去移民到国外去,即便是再过往当狗一样的活着也不愿意回来,说到底其实差距太大了,在国外很容易就能够过得不错。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1世纪之后才逐渐的慢慢的好转过来,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国内大学教授的工资甚至于都没有别人餐厅里面的服务员、刷盘子的人高。
“嗷呜!”
当刘晋看着庞大的野生动物群陷入思索的时候,远处的一座山头上,狼王在对着天空嚎叫,身边跟着几十头膘肥体壮的成年狼。
刘晋赶紧通过望远镜看了过去,这些狼一看就是活的很滋润,一个个体型庞大,显然在这里根本就不缺食物,有着庞大的野生动物群,狼都可以过的很好。
这些狼以这些羊和马为食物,但同样的也是因为这些狼群,所以人类就更加不会深入这片广袤的无人区,变相的起身也是在保护了这些动物群。
“不错,不错!”
“去南非的时候,一定要去非洲草原上看看!”
第2248章 凛冬城的资源
夏日的凛冬城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珍惜着这短暂的温暖时光,对于这种寒冷的城市来说,夏日是短暂而宝贵的,是值得好好珍惜的。
凛冬城最有名的茶楼李记茶楼这里,刘晋选择了一个靠窗户的位置,点上一壶茶,再来点李记茶楼特有的一些小吃,一边看看繁华而热闹的李记茶楼,一边听一听茶楼里面这些茶客们的谈话。
凛冬城一直以来都是大明帝国流放罪犯的地方,这座原先是西伯利亚汗国的都城,后来被大明帝国灭亡,纳入大明帝国统治的广袤区域。
东边是广袤无边的西伯利亚地区,土地广袤、但是极其的寒冷,人迹罕至,几百里、上千里都杳无人烟,只有极其少数一些原始的渔猎部落在其中生活。
西边是乌拉尔山脉,亚欧之间的分界线,过来乌拉尔山脉就进入了欧洲。
在以前的时候,西边的土地也是属于金帐汗国分裂之后所形成的几个汗国,后来也都被大明帝国相继灭亡。
导致在西边的广袤土地上,同样也是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广袤肥沃土地变成了草原,大量的森林所覆盖。
几百里、几千里都没有任何的人烟,一直到了梁赞公国之后,这才开始陆续的有了村庄和城镇,但是数量依然非常的少,人口非常的稀少。
凛冬城往北就是北极圈,哪里更是寒冷无比,荒无人烟;往南则是大明帝国的中亚省,这个原先哈萨克汗国的地方,被纳入大明帝国的统治之后。
大明帝国在这里建立了大大小小几十个移民点,迁移了几十万人过来,算是凛冬城四方人口最多的方向。
但即便是人口最多的方向,相比起中亚省广袤的土地面积来说,依然是人烟稀少,只有移民集中的城镇地区才有人,大部分的地区也都是荒无人烟的草原、森林。
处在这样位置的凛冬城,毫无疑问是人人都不想来的地方,也是流放罪犯的理想场所。
流放到了凛冬城,即便是想逃你都没地方逃,连抓都不需要抓你,周围动辄都是上千里的无人区足以让你永远的消失在其中。
大量的罪犯被流放到了凛冬城,多年下来,凛冬城这里的人口数量早就已经突破了30万人,这个数字对于大明的其它城市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这里,那绝对是妥妥的一座大城市了。
凛冬城的规模都一扩再扩,嫣然已经有了后世一个大县城的样子了。
或许是因为基本上都是被流放到凛冬城这里的,故而这里的民风极其的彪悍,刘晋仅仅只是在茶楼这边喝杯茶的功夫就看到了下面接到上面有两次有人打架斗殴了。
双方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多的争吵,看不顺眼就撸起袖子干起来,打的拳拳到肉,鼻青脸肿的,然后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周围的居民对此似乎也是见怪不怪了,在凛冬城这里,打架那是家常便饭,甚至于都已经形成了一些惯例和规矩了。
比如单挑那就是单挑,其他人不能插手,不然就会变成群斗,一旦变成了群斗官府这边可就要抓人了,到时候免不了被官老爷一顿板子。
再比如打架归打架,但是不能动刀子,动刀子的话就会出人命,那事情就大了。
总的来说,流放到这里的都是身上带着罪的,不说十恶不赦吧,至少也都不是好欺负的对象,打打架可以,闹出人命的话,指不定对方家人就会报复了,不用怀疑这一点,凛冬城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狠人,要不然也不至于被流放到凛冬城这里来了。
除了街道上打架、争吵的人之外,就连这茶陵里面喝茶的人都显得非常的粗俗不堪,一个个说话的时候嗓门老大了,生怕周围的人听不见一般。
茶楼里面喝茶的人,多少还是要讲究一点素质的。
在京津地区,一般都是有钱人、读书人什么的去茶楼里面喝茶,毕竟茶楼里面的消费其实并不便宜,一壶茶的钱足够在外面不知道喝多少壶了。
这没有点身价和闲情逸致的人谁去茶楼喝茶啊,自己在家泡壶茶不香吗?
所以这进茶楼喝茶的,尤其是一些高档茶楼喝茶的人,那都是有身份有地位有钱的人,这三五好友聊天的时候,往往也都是聊到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故而这声音自然是会尽量的小一些,以免被人听到。
可是这凛冬城这里的茶楼就不一样了,一个个五大三粗,粗俗的很,喝茶的时候,往往都是一口喝完,一壶茶三两下就喝完了,小二都不得不不断的添水。
“我给你们说,我们凛冬城这里又发现一个大煤矿了!”
一个长着满脸横肉、五大三粗,身上刺青的壮汉拿起茶壶对着就猛喝一口,然后爆出一个新闻来。
“又发现大煤矿了?”
旁边的人一听,顿时就竖起了耳朵。
凛冬城在最开始的时候,主要的产业就是西伯利亚的皮毛,这里的动物资源极其的丰富,貂皮、鹿皮、熊皮、虎皮、狼皮、狐狸皮等等,产出的量非常大,并且质量也是非常好。
皮草买卖直到现在依然还是凛冬城这里的主要产业之一,这里的居民,十个有九个都在做这个皮草生意。
后来奴隶贸易又兴起了,到时候大明帝国还有进攻乌拉尔山脉以西的那些汗国,这些汗国的草原人经常去劫掠东欧的斯拉夫人卖到凛冬城这里。
让凛冬城在那段时间内迅速的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奴隶贸易点,奴隶买卖非常的火爆,大量的东欧女人被贩卖到这里,然而有很大一部分都被这里人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