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1219章

大明镇海王-第1219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晋觉得喜欢猛兽什么的也没有什么错,关键是要如何去利用这个事情。
  所以当时也是建议朱厚照建了这样的一个动物,专门收集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兽、奇花异草什么的,然后对外开放。
  多年下来,京城大明皇家动物园的规模是越来越大,里面不仅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珍奇动物,而且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奇花异草。
  大明皇家动物园早已经成为了京城的一个重要旅游地,所有来到京城的游客几乎都必定会去动物园里面看一看。
  看看来自世界各地的动物、花花草草什么的,常常见识,对于开拓眼界还是很有帮助的。
  大明皇家动物园这边呢,靠着售卖门票、出售玩偶、纪念品、餐饮等等也是非常的赚钱,可谓是一举多得。
  一方面朱厚照的玩心得到了满足,也不会遭到朝臣的反对,因为这个动物园是向所有人开放的,大家都可以去看看。
  另一方面也是开拓了大明人的眼界,很多的动物,大家只是听过,并没有真正的见过,但是在动物园里面,你可以看到来自全世界的各种动物,这增长了大明人的见识和眼界,也有一定的推动了大明人走向世界的作用。
  最后也是可以为朱厚照内帑增添一笔收入。
  别小看这个动物园,抛开各种各样的开支,这个动物园每年能够为朱厚照带来上百万两银子的收入。
  以至于有不少的商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也是在天津、淞沪等大城市去开办动物园,以此谋利。
  今天是周末,动物园里面的人比起平时来还要多很多倍,可谓是人山人海。
  动物园里面的门票并不贵,大人30文,小孩10文钱,一开始朱厚照就没想着靠这个来赚钱,所以门票价格订的很便宜。
  但也真是因为便宜的价格,所以一到周末的时候京城的小孩子都很喜欢来动物园里面玩,为了迎合小孩子,动物园这边专门建了一个小孩游乐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游乐项目,还是免费的,不像后世的很多此类场所,买了门票到里面还要单独再买票,坑爹。
  “大猩猩!大猩猩!”
  刘晋带着刘景在里面游玩,各种各样的动物看的刘景也是非常的高兴,当看到来自非洲的大猩猩时,小家伙更是有模有样的跟着学起猩猩来。……
  “呜~呜!”
  铁笼子外面,很多的小孩子都在学猩猩走路,旁边则是占着大人,一个个看着。
  这个时代因为没有手机,故而大家站着的时候也是难免互相的就认识一番,聊了起来,而刘晋则是默默的选择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有时候想要了解民生,在朝堂之上是看不到多少真实东西的,唯有真正的走近百姓,你才能够听得到老百姓的心声。
  “这京城的房价又涨了。”
  “房价又涨了?涨多少了?”
  “现在这南区新城这边新开的楼盘,即便是离的很远的偏远地区现在都已经需要4000多两银子一套了,至于这核心的地区,现在少了8000两银子
  想都不要去想。”
  “天啊,这郊区都要4000两银子的价格了,这核心地区竟然要8000两银子,这涨的也太离谱了吧,谁买得起啊。”
  “可不是嘛,这房价也是涨的太离谱了,我可是记得当年这京城置业第一次开盘的书香苑,当时有100多两银子就可以买到一套呢,花个几百两银子还能够买个小院子呢。”
  “大爷,那都是近30年前的事情了,我可是没听说过京城还有几百两银子的房子,这随随便便都是几千两银子了,即便是城东这边很多有地的自建房子,现在也是已经卖到三四千了呢。”
  “是,那确实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我都还是二十多岁到京城来打工,这几百两银子的房子都是天价呢。”
  “大爷,当时您有没有买房子啊?”
  “是啊,当时您要是买上几套房子的话,那现在可就发了,可以坐着吃了。”
  “买是买了一套,但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买第二套了。”
  “我这小普通的打工者,当时一个月刚刚开始只有3两银子一个月呢,当时原本还不想买房,只想着回老家建房子。”
  “因为买房的时候没办法全款付钱,要贷款,你们也知道,我这个年纪的人,最怕的就是欠债了,当时人们对于这房贷那是怕的要是,根本就不敢去签贷款,生怕自己还不上的时候,这利滚利什么的最后卖儿卖女的。”
  “我之所以买房,还是为了给孩子读书,咬咬牙也就买下来了,当时算下来,一个月要还差不多2两银子的房贷呢。”
  “那您现在可是赚大了,现在这房子可就值钱了,书香苑可是这南城的豪宅之一啊,里面随便一套都要八九千两银子呢。”
  “可不是嘛,当时买房都是大赚了。”
  “现在来看,确实是赚了。”
  “因为在我买了房子之后的几个月,这个房价就不断的往上涨,新楼盘一个比一个贵,如果当时没买的话,这后面也不会去买了,因为仅仅只是过了几年的时间,房子好像就已经涨到了上千了。”
  “不过当时买房的时候,我的很多亲戚朋友、老乡什么的都说我傻,花那么多银子去买房,还要还三十年的房贷,这一辈子都磕到房子里面去了。”……
  “他们现在肯定都后悔了吧?”
  “可不是嘛,现在一个个都后悔当初没有跟着我一起去买房,一个个肠子都悔青了,后来房价越来越高,这就更不敢买了。”
  “大爷,您的房贷还完了吗?”
  “没呢,现在还在还着,到明年就还清了。”
  “啧啧,这每个月只还不到2两银子的房贷,这也太轻松了。”
  “现在来看的话,当然是很轻松了,在这京城随随便便都找个工作,没有十几两银子都已经没人干了。”
  “但是在当时的话,这房贷可是一座大山啊,我和我内人每个月都要拼命的干活,一刻都不敢有所歇息,这一干就是近30年的时间,这时间也是过的真快啊。”
  “还是大爷您那个年代好啊,这两夫妻干一两年攒下钱来就可以付首付,剩下的月供压力也是小得多。”
  “哪像我们现在,这随随便便动辄大几千两银子的价格,那是根本想都不敢去想,这月供压力是非常大。”
  “我有个同事,家里面好不容易凑齐了首付,这每个月算下来要还20两银子的月供,这夫妻两个每天都累死累活的干活就怕还不上月供呢,又非常的省吃俭用。”
  “要我看啊,这房子还是不要买了,实在是太贵了,这京城的房子就不是给普通老百姓买的,而是给有钱人买的。”
  “这一辈子才几十年
  ,要花三十年的时间去供房贷,压力太大,又省吃俭用的,还不如吃好喝好玩好,开开心心的过着。”
  “你说的有道理,何必拼死拼活的为了那水泥盒子呢,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还不如在老家建个小楼房住的舒舒服服。”
  “话不能怎么说,有些事情也是要分两面去看的。”
  “这买房不买房,其实这钱也都是很难留住的,尤其是你们年轻人,不像我们那个时候,都是苦日子过来的人,这手里面的钱都抓的死死的,现在的年轻人,吃喝玩乐的,衣服买了又买,没穿几次就不要了。”
  “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还要买摩托车、汽车什么的,都是花钱的地方,手里面的钱也慢慢的都不见了。”
  “这买了房的话,这钱等于攒到房子上面了,到老了,至少有套房子留给子孙后代不是。”
  “再者谁也不知道这京城的房子会不会一直涨下去,像这个老先生,当初要是觉得房子贵,不卖的话,那现在估计都要后悔死了。”
  “眼下的压力也是一种动力,趋势人不断的往前努力、不断的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
  “说的也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年轻人啊,都太会享受了,我几个不成器的儿子也是如此,一个个都不好好工作,就想着发大财,靠自己都买不起房,一个个都盯着我手里面的这套房子呢,唉!”
  “这房子到底要不要买,还是要看自己的情况来,其实不买房也没有什么,现在我们大明强盛无比,也不一定非要死磕在京城,移民到关外、海外,一样可以过的潇洒。”
  “就是啊,没必要死磕在京城。”
  “……”


第2132章 珍惜当下的好时代
  刘晋一直在旁边默默的听着他们在讨论京城的房价。
  和后世差不多,这京城的房价是已经涨到了天上去了。
  核心地段大几千两银子的价格,偏远郊区的价格也是已经到三四千两银子,价格可以说是非常的昂贵了。
  尽管这些年来,大明人的收入方面也是在稳步的提高,现在京津地区的平均工资都已经到了十多两银子一个月了,这已经是最低的工资了。
  算下来一个劳动力一年可以赚到200两银子左右,但是和这个高昂的房价相比,这点工资收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想要买套房子,这至少也是要不吃不喝的做二三十年才可以,而且买的还是偏远郊区的地方,核心地段的话就更贵了。
  后世帝都这边的人均收入一年差不多也是10万左右,帝都的房价动辄也是大几百万,好的地段是上千万,算下来也是不吃不喝的要干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够买得起房子。
  如此一番对比的话,这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京城的房价也都和后世的水平差不多了。
  只是相对来说,大明人的选择要更多一些,如果不想在大城市里面混的话,大明人还可以在自己的家乡也过上不错的小日子。
  移民去关外和海外的话,那生活相对来说就更舒服了。
  后世之人就没有那么多的选择了,大城市才有工作,才能够赚到钱,但是很难在城市里面买房站稳脚跟。
  回到自己的家乡农村去生活的话,又往往很难赚到钱,所以没办法,必须要往城里面去钻,再加上庞大的人口,这房价自然而然就节节攀升。
  “按理说,这大明的房价不应该涨的如此离谱啊!”
  刘晋仔细的进行对比,顿时就觉得这京城的房价确实是高的有些离谱了。
  要知道后世的人没有选择,所以才不得不往大城市去挤。
  可是现在大明人是有选择的,他们有很多的选择,而且大明地广人稀,有的是土地和资源,人口也不多,现在才4亿多的人口,还分布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
  这京城虽然说有钱人多,工业发达,经济发达,但是这个房价还是太高了。
  “房价太高了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刘晋仔细的思索起来。
  想想后世,因为房价太过高傲,老百姓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不敢消费、不敢生孩子,不敢闯荡,不敢离职等等。
  因为有着巨大的压力,所以过的很累。
  同时城市里面各种各样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公共资源的竞争更是如此,很多都跟房子挂钩了。
  这长期下去的话,社会就会变的畸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年轻人压力太大,直接选择躺平,不结婚、不买房、不生孩子,整个社会都会失去活力和前进的动力。
  “还是现在这个社会好,虽然说这个房子是很贵,很难买得起,但是至少来说,现在衣食不愁,只要肯去努力的工作,一家人吃喝什么的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城里面是买不起房,但是回乡下老家的话,还都是能够轻松盖起小楼房的。”
  “你们可能没有经历过那个岁月,当年是逃荒来到京城的,弘治十年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天寒地冻,一到冬天的时候家家户户基本上都要断粮,大家就会习惯性去逃荒,到外地去乞讨过冬什么的。”
  “那日子,你是根本就没有体会过,又冷又饿,很多人是直接冻死、饿死在路上的。”
  “现在这个时代多好啊!”
  “不愁吃不愁喝,不愁穿的,买不起房还可以租房住嘛,总归来说,社会还是很不错的,这什么东西都是挺便宜的。”
  “这上好的粮食几文钱一斤,盐巴几文钱一斤,你们可知道在以前的时候,那些黑心的粮商、盐商,他们专门发国难财。”
  “这一道饥荒之年的时候,粮食的价格就涨上天了,一个黄花大闺女就只能够换一小袋粮食,卖儿卖女的都很难活下去呢。”
  “还有这个盐巴,以前吃的那个盐啊,几十文一斤,里面还渗了很多的沙子,一不小心牙都给你崩掉。”
  旁边聊天的几人,老者回忆起年轻时的苦难岁月来,也是不断的感叹连连。
  “老先生,真的假的啊?”
  “这盐巴渗沙子谁还来买啊?”
  “就是啊,这一个人只能够换一袋粮食?这也太黑心了吧。”
  旁边的年轻人一听,顿时就纷纷说道。
  “当然是真的了,你们可以去问问家里面的长辈就知道了。”
  “当时啊,这个盐是专卖的,只有那些盐商有资格贩卖盐,你不买盐就没的吃,再贵都要买。”
  “还有那些粮食啊,最是黑心。”
  “当年北方三省大饥荒,他们不仅仅自己囤积粮食,还官商勾结,把朝廷粮库里面的粮食都给转卖掉了,以此来哄抬粮价。”
  “哎幼,那一次啊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道路上都是尸骨。”
  “后来还是当今的内阁首辅刘公极力的赈灾,去海里面捕鱼,去朝鲜这边买粮,然后以工代赈,只要去修路就可以有鱼吃。”
  “那个时候一直有海禁,所以海里面的鱼特别多,这渔船啊随随便便的出去一趟都可以拉回来十几万斤的鱼。”
  “最长的时候,我们一连吃了几个月的鱼,以至于后来看到鱼就想吐了。”
  “现在京津两地之间的那条公路都还是当年我们修的呢,我当时也是在其中修路呢。”
  老者郑重的点点头,再次回忆起以前的事情来。
  “那些粮商也太黑心了吧?”
  “这简直为了发财是完全不折手段了。”
  “是啊,这样的人就该全族流放黄金洲。”
  “大家放心好了,后来这些黑心的粮商啊全部都遭到了报应,天子查明了所有的事情之后,这些奸商全部都被抓起来斩首示众,还被抄家了,连带着族人全部都被流放到了澳洲、黄金洲这些地方去了。”
  “真是漂亮啊!”
  “大快人心啊!”
  “可不是嘛,当时报纸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无数人都欢呼雀跃的庆祝起来呢。”
  “不过啊,最需要感谢的还是刘公,大明正是因为有了刘公才慢慢的有了现在的局面,如果没有刘公的话,我当年也都饿死了。”
  老者郑重的说道。
  他的话也是让一旁的刘晋忍不住得意的笑了笑。
  这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自己穿越过来,能够做到一些实事,为老百姓谋福祉,这就足够了。
  “你们年轻人啊,还是要多努力,努力!”
  “这是一个好时代,你们也是幸运的,生活在这样的时代。”
  “我小的时候,那个时候是真的苦,老百姓基本上都是靠种地为生,这一年到尾就在那一亩三分地上面累死累活。”
  “这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还要交一半给地主,剩下的根本就不够吃,一天只能够吃两顿,还基本上都是喝稀粥,根本吃不饱。”
  “就这样到了年初的时候基本上都要断粮,挨饿。”
  “这家家户户都穷的叮当响,吃不饱穿不暖,房子也是破破烂烂的,那个时候想的事情就是能够顿顿吃饱就可以了,吃肉那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