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1204章

大明镇海王-第1204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朱厚照的老师,教过朱厚照很多年的书,按照大明一直以来的传统来说,他这个老师必然是会受到重视和重用的。
  不过激动归激动,想到自己的病情之后,杨廷和又很快变的平静下来。
  年龄太大了,身体又不行了,纵然是现在让自己当内阁首辅,自己又能当几年呢?
  杨一清和杨廷和差不多,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其实也都是在想着该如何退隐下去,好好的安享晚年了。
  “陛下,朝鲜国国君、倭国倭王、暹罗国王、真腊国王、吕松国王发来贺电,祝贺陛下隆登大宝,同时宣布尊您为天子,誓死效忠大明天子!”
  “西班牙皇帝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发来贺电!”
  “奥斯曼帝国苏丹苏来曼、波斯帝国皇帝尹斯玛依一世、埃及国王发来贺电!”
  “海外藩国宁国宁王、楚国楚王、蜀国蜀王、兴国兴王……南非总督、锡兰总督、缅甸总督等发来贺电,各藩王、各殖民地总督全部宣布向陛下您效忠!”
  “罗马教皇阿德里安六世发来贺电!”
  “阿兹特克王国国王、印加帝国国王发来贺电,宣布向您效忠!”
  礼部尚书方永良向朱厚照汇报起大明帝国这边最新收到的来自全球各地的贺电。
  现在的大明帝国皇帝,可不仅仅只是这大明帝国的皇帝,同时还是众多藩属国、藩国、殖民地的皇帝。
  朝鲜、倭国、吕宋、暹罗、阿兹特克王国、印加帝国等藩属国,那是全部都要向大明帝国这边效忠的,大明帝国是他们的宗主国,这大明帝国的皇帝自然也是他们的君主,至于这些藩属国的国王什么的,那都是大明帝国皇帝的臣子。
  新皇帝登基了,他们这些臣子自然是要来宣誓效忠的,现在仅仅只是发来贺电。
  根据大明帝国这边的安排,朱厚照今天只是简单的先登基,在后面还会安排一个隆重的登基大典,到时候这些藩属国的国王全部都要亲自过来送上贺礼,同时宣布向大明帝国皇帝效忠。
  宗主国可不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宗主国,根据当初刘晋所制定的大明藩属国协议,成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好处很多,但是同样的将深深的绑架到大明帝国的这艘庞大大船上面,方方面面都要受到大明帝国的控制和影响。
  当然,等到真正举办登基大典的似乎,不仅仅是这些藩属国,大明海外的藩国、殖民地,还有西班牙、奥斯曼、波斯、埃及、法兰西等等这些国家也都是要派人前来参加的。
  现在的大明帝国几乎是关系着整个全球的方方面面,大明帝国皇帝登基,那自然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
  大家现在先发贺电,等收到大明这边的正式通知之后,也是要马上准备贺礼,同时准备派人过来参加隆重的大典。
  “嗯!”
  朱厚照微微点头,藩属国什么的都还好,这海外的藩国、殖民地实在是太多了,方永良念的口干舌燥,自己听的也是有些不耐烦了。
  但朱厚照还是耐着性子听了下去,现在当皇帝了,不再是太子了,很多东西都不能由着性子胡乱了。
  有时候就是如此,需要有耐心,慢慢的去听,慢慢的去看。
  “陛下,根据司天监推算,明年二月初五的日子是最好的日子,是举办登基大典最佳的时日,登基大典选择此日是最好的。”
  接着方永良又开始汇报起筹备登基大典的事情来。
  现在大明帝国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明帝国了,这天子的登基大典不仅仅要非常的隆重,而且还要考虑到全球各地前来祝贺的事情。
  所以选来选去之后,也是定在了明年的二月初五,而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算下来,也就是在三个月之后的事情。
  之所以定在三个月之后,这也是为了给各方一些时间来准备。
  像欧洲这边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他肯定是要派大臣前来大明祝贺的,这从欧洲这边到大明来,即便是以最快的速度,走最快的路线。
  从西班牙的地中海港口出发,乘船前往黑海,抵达南云省之后乘坐火车前来大明帝国京师这边,这是最快的路线了,算下来也是差不多要2个月的时间。
  此外大明在西非这边的藩国、殖民地,那也是要派人前来祝贺的,从这些地方来大明京师,那都是要坐船的。
  即便是乘坐现在最快的内燃机轮船,也是差不多需要花费近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抵达大明京师,而且还要一帆风顺,马不停蹄的才能够三个月的时间抵达大明。
  再加上大家还要准备贺礼什么的,算下来,其实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即便是在三个月后举办大典,对于全球各地的人来说,这依然还是很紧张的。
  大明礼部这边也是充分的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也是将时间尽可能的定在了三个月之后。
  当然时间充足一点,礼部这边的准备也是可以更充分一些,不至于太匆忙。
  “嗯,你们这边定好就可以了。”
  朱厚照听完也是点点头。
  他现在的心情很不好,没有丝毫当皇帝的开心和激动。
  现在依然在为弘治皇帝的身体而担心,弘治皇帝虽然是醒过来了,可是眼睛看不见了,而且身体也差多了,他非常的挂念,现在哪里还有心思去关心这些事情。
  好在现在大明也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大家一起商量和讨论的,商定下来登基大典的事情之后,大家也都没有什么事情要汇报了。
  早朝就这样散了。
  “刘晋,你先留下来。”
  等到大家要离开了,朱厚照却是单独将刘晋给留下来。
  等到其他人都离开了,朱厚照也是和刘晋说道:“老刘,你一向足智多谋,帮忙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治好父皇的眼睛来。”
  “陛下,太上皇的眼睛太医院的教授也都已经说了,应该是摔倒的时候导致压迫了神经,或者是因为血压和心力衰竭的缘故所造成的。”
  “所以需要静养,经过长时间的静养之后,还是有希望可以慢慢的恢复视力,并且身体也会变的更加健康的。”
  “以臣之见,我们不妨在京城周围寻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兴建一座皇家园林给太上皇好好的静养身体,相信太上皇的身体一定会慢慢的好起来,陛下您不必过于担心。”
  刘晋想了想也是说道。
  “修建一座皇家园林?”
  “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朱厚照一听,顿时眼睛微微的亮起,自己这个当儿子的,那肯定是要给自己父皇修一个好园子、大园子用来安心的静养,这样才可以显得自己更加有孝心,而且弘治皇帝确实是需要好好的静养。
  这皇宫之中虽然也是很安静,但它真的不适合用来静养,用来养老。


第2106章 就叫圆明园
  不管信不信,这皇宫它真的不是养老的地方。
  说它是汇聚了天下的气运也罢,还是说这皇宫里面有太过、太多的黑暗的宫廷斗争也好,总之这里都不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
  而且弘治皇帝已经退下来了,这朱厚照当皇帝了,皇宫就该是朱厚照用的地方了,弘治皇帝就该另外再找一个地方来居住。
  尽管这显得非常的不近人情,这才刚刚退位下来就要赶弘治皇帝去别的地方居住,但这就是现实。
  你当皇帝的时候,你可以名正言顺的居住在皇宫里面,当你不是皇帝的时候,这皇宫就不能在住下去了。
  自古以来这皇宫里面就只能够有一个男人,那就是皇帝!
  “刘晋,伱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吗?”
  朱厚照来兴趣了,给自己老爹修建一个大园子,这事情可以有,还是刘晋懂自己的心思。
  “陛下,京城周围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地方,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地方也是很多,选一个离京城近一些的,方便往来的地方,在依山势、围水湖修建起一座大的皇家园林来。”
  “太上皇一直以来都非常的节俭,这乾清宫都还是当年陛下您为太上皇修建的,现在太上皇需要静养,那自然是要好好的修建一座大园林来。”
  刘晋想了想继续说道。
  “对,对,父皇一生节俭,现在是该要好好的享受一番了。”
  朱厚照自然是连连点头,这也合他的心意。
  银子嘛,他朱厚照有的是,麾下的庞大产业每年都可以赚取极其庞大、可观的财富,几十年的时间积累下来,朱厚照可以说整个大明最有钱的了。
  “拿地图来。”
  接着朱厚照一声令下,刘瑾也是赶紧命小太监将京城的地方拿过来。
  “香山这边就很不错,哪里一道秋天的似乎,整座山都一片通红,犹如火焰山一般,非常的漂亮!”
  朱厚照手指在香山的位置落下来。
  他当过这顺天府府尹,这京城的各个地方他几乎都是走过几遍的,对于京城周围可以游玩的地方,他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哪里的景色好,他算是很清楚的。
  “香山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依托香山再加上旁边的湖,修建一座皇家园林,这肯定是很不错的。”
  “到时候可以在这园林里面种上来自全球各地的奇花异草,在湖里面再养一些鱼什么的,肯定是很不错的。”
  刘晋看着位置点点头说道。
  香山在后世那是香山公园,环境自然是不用说的。
  “嗯~”
  “就这样定了,在这里建一个大园子。”
  “叫什么名字好呢?”
  “什么宫。”
  朱厚照点头定下来,接着也是思索起这个园林的名字来。
  对这件事情,朱厚照是很上心的,这可是给自己父皇建的园林,他最爱的父皇,当然是要用心了。
  “就叫圆明园吧!”
  刘晋听到朱厚照在想名字,几乎是脱口而出的说道。
  “圆明园?”
  朱厚照一听,仔细的品味起来。
  “圆明园之意,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同时圆也有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指的是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这完美的契合了太上皇的一切,太上皇是千古一帝,宽厚而仁慈,爱民如子,又勤俭节约、勤勉无比,我大明在太上皇的苦心经营下,这才有了如今的千古盛世!”
  刘晋也是赶紧向朱厚照详细的解释起来。
  说实话取圆明园这个名字,兆头并不是很好,毕竟后世的圆明园最终都是被劫掠一空,还被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
  现在是大明帝国,以后的事情还不知道,但现在来说,应该是还没有人能够杀到大明的京师来烧掉大明的皇家园林。
  后世的圆明园被烧了,给国人留下了无数的遗憾。
  现在大明帝国这边建圆明园的话,倒也是很不错的。
  “不错,不错!”
  “好名字,好名字!”
  朱厚照听完了刘晋的解释之后,顿时就竖起了大拇指,这刘晋嘛平时说话直白的很,关键时刻却总是能够迸出一些经典的东西出来。
  “走,一起去看看父皇。”
  朱厚照的心情仿佛一下子就好了起来,带上刘晋也是去看弘治皇帝。
  此时,弘治皇帝暂时住在了仁寿宫这里。
  仁寿宫一直以来都是皇太后居住的地方,可能很多人对仁寿宫还不够熟悉,但如果换成是慈宁宫的话,大家也就知道是什么地方了。
  弘治皇帝当太上皇了,张皇后自然是成为了皇太后了,弘治皇帝和张皇后就一同搬出了乾清宫,将位置让出来让给正德皇帝和夏皇后。
  此时仁寿宫内。
  “父皇!”
  南洋公主扑在弘治皇帝的怀里面哭的不成样子。
  从小到大,弘治皇帝是最疼爱南洋公主的,将她当成宝贝一样的疼爱,尽管弘治皇帝要为国家大事忙碌,但是每天都还会抽出时间来陪陪南洋公主,感情是非常深的。
  现在弘治皇帝身体不好,眼睛还看不见了,这让南洋公主是无比的难过、伤心,这几天都是居住在宫中,陪在弘治皇帝的身边。
  “呜呜~呜呜~”
  南洋公主在哭,一旁南洋公主的儿子也是跟着一起哭。
  “傻孩子,哭什么啊。”
  “父皇这不是好好的嘛,你看看,你哭起来了,连我的宝贝外孙都一起哭了。”
  弘治皇帝摸着抱起自己的外孙,他倒是敞亮的很,坦荡豁达,并没有因为看不见而有什么太多的伤心、难过。
  南洋公主见自己的儿子也哭起来了,也是赶紧擦干自己的眼泪,但依然还是非常的伤心。
  “唉!”
  一旁的张皇后也是眼泪水直流,难过伤心的很。
  他和弘治皇帝一生恩爱,弘治皇帝身为天子却是只有他一个女人,这是千古帝王当中都没有的事情,足见弘治皇帝对她的爱了。
  现在弘治皇帝眼睛看不见了,没办法和以往一样锻炼了,连吃饭、看书什么的都要有人专门的伺候着了。
  看到弘治皇帝如此,她都非常的难过、伤心。
  “好了,好了,都不要哭哭啼啼的了。”
  “太医院的教授们不是说了嘛,只要好好的静养,还是可以慢慢恢复的。”
  “现在没有国事烦恼,我就可以安安心心的静养和休息了,相信很快就好起来的。”
  弘治皇帝听到了张皇后和南洋公主的哭泣声,一旁还有夏皇后以及朱厚照的几个重要嫔妃,也都跟着直抹眼泪的,听着都让人烦。
  “嗯!”
  张皇后等人赶紧擦干了眼泪,开始陪着弘治皇帝聊起天来。
  弘治皇帝现在看不见了,没办法看书、看报纸了,所以就喜欢有人跟自己聊天、唠嗑什么的。
  “父皇、父皇!”
  这时朱厚照和刘晋来了,人还没有到,朱厚照就吼了起来,声音很大。
  “这孩子,都已经是当皇帝的人了,还这样毛毛躁躁的。”
  听到朱厚照的声音,弘治皇帝顿时就笑了起来。
  “他啊,一直都是这样的。”
  张皇后也是笑着说道。
  很快,弘治皇帝和刘晋就走了进来。
  “都已经是当皇帝的人,还这样毛毛躁躁的。”
  弘治皇帝板着脸训斥起朱厚照来。
  “在父皇面前,我永远还是一个孩子。”
  朱厚照嬉皮笑脸的说道。
  “陛下!”
  刘晋也是向弘治皇帝行礼。
  “刘晋,你也来了。”
  “坐,坐!”
  听到刘晋的声音,弘治皇帝也是高兴起来,赶紧命人给刘晋赐座。
  这没有当皇帝了,弘治皇帝也是更加的平易近人了,更没有什么架子了,刘晋的到来,让他很高兴,就好像是多年好友来家里作客一样。
  “爷爷!”
  南洋公主的儿子见到刘晋,顿时就开心极了,赶紧喊了起来。
  “哈哈,你也在这里啊。”
  刘晋看到自己的孙子,也是笑着说道。
  刘晋的儿子基本上都被刘晋分到各地去了,很多都还去了海外的殖民地,这在身边的也只有大儿子刘信和小儿子刘清了。
  这在身边的孙子和孙女自然不多,刘晋平时也是很疼爱孙子、孙女,刘晋终究也是难逃隔辈亲的定律。
  以前的时候刘晋对自己的儿子要求极其的严格,现在对孙子孙女倒是没有那么的严了。
  朱厚照和刘晋的到来,也是让现场的气氛更加的开心,也不提什么国家大事,说的都是家里面的家长里短什么的。
  朱厚照的儿子、女儿特别多,这天天缠在弘治皇帝身边的也是不少,儿孙绕膝,吵吵闹闹的,倒也是热闹的很。
  弘治皇帝退下来了,他也是全然不关心国家的事情了,问都懒得问一句了。
  因为他相信朱厚照能够管理好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