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1145章

大明镇海王-第1145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还是去吧,跟着一起去黑土省生活了。
  至于祖上传下来的田地、房子什么的,真到了要走的时候,却是又有万般的不舍。
  第二天,李木匠起的很早、很早,早早的就去自己家的祖坟这边烧香。
  这一旦去了黑土省,这以后肯定是不会再回来了,这祖坟又没办法迁过去,这一次烧香之后,估计着再也无人来烧香了,也许再过上一些年就被杂草所彻底的覆盖了,再也没有人知道这里曾经还有墓碑的村子。
  李木匠一直唠唠叨叨的说了很多,很多,说自己不孝什么的,丢掉了祖上传上来的这一切,也说自己不孝,以后没办法再来烧香之乐的。
  对于以孝为主的大明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不孝了。
  烧完香之后,李木匠又是在自己家的田地,房子,菜地等转悠起来,脑海中浮现的点点滴滴,过往的一幕幕不断的浮现。
  在这大山里面生活了一辈子,从小就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这说走就走的时候,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不舍了。
  祖上传下来的田,这可是一代代先辈们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还有这房子也是辛辛苦苦一砖一瓦的建起来的,非常的不容易。
  就连家里面的菜地,李木匠自己都有开垦过,在山坡上足足忙了许久才开垦出一点土地出来,起初的时候这些土地还非常的贫瘠,后来一点点的运塘泥,牛粪等等过来这才让菜地慢慢的肥沃起来。
  还有家里面大大小小的物件,几乎每一样东西都是李木匠自己亲手打造出来的,家里面的床,桌子,凳子等等。
  所有的一切李木匠都记得清清楚楚,家里面的碗快都还是李木匠辛辛苦苦去山外买回来的,那碗碟漂亮的很,当年还被村里面人好一顿羡慕呢。
  现在要走了,这些东西全部都带不走,叫上村里面过来,田想种的自己去种,菜地想要的也自己去种,房子等李木匠走了之后,想要就占着吧,放点柴火什么的还是挺好的。
  只是如今的上坪村本身就已经没几个人了,剩下的也都是一些老人,大家种不了几个田,也吃不了几个菜,房子自己也都有。
  估计着这田和菜地都要荒芜下来,这祖上传下来的老房子也可能最终还是要倒掉的。
  “哎,多好的田地和菜地啊,都没人要了,要是在以前的话,这亲兄弟都要争的头破血流呢。”
  李木匠感叹连连,时代变化的太快了,这样的上好田地,菜地现在都没人要了,自己这房子也是很好的,也一样没人要了。
  实在是上坪村已经没有什么人了。
  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李木匠才处理完了家里面的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处理的了,都带不走,也没人要。
  只是一直舍不得,舍不得离开这里,舍不得丢弃自己的祖产,故而才一直慢悠悠的拖了几天的时间。
  等待李大的岳父母鲁篾匠来了之后,这才极其不情愿的动身出发了。
  “李木匠,真要走了?”
  “你这一走,我们村就更没人了。”
  “是啊,就剩下我们这些老骨头了,你也走了,这以后想打点凳子,桌子都找不到人了。”
  李木匠要走了,村里人都到李木匠家里面来送别,一个个都既羡慕又是觉得很突然。
  羡慕的是李木匠的孩子很孝顺,在外面都挂念着自己的父母,不远万里的回来接自己的父母一起去外面过好日子。
  很突然是因为原本大家都相约好了一起在这大山里面到老,结果李木匠突然就说要走了,这让大家很是意外。
  “我先替大家去外面看看,如果好的话,我就写信回来给你们,到时候你们也一起跟着出去算了。”
  李木匠尽管有很多,很多的不舍,但表面上却是一副笑容满面的样子。
  “李木匠,我是真想也跟着一起出去了。”
  陈老头很是羡慕的说道,他其实也想跟着一起出去算了,但是奈何自己的孩子没有写信提这个事情,也不知的欢迎不欢迎自己老两口。
  这一次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跟着李大一起出去,也免得自己的孩子亲自回来一趟接自己,太麻烦了。
  可是自己的孩子没有提这个事情,他们也是不想添什么麻烦,更何况真要走的话,这山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羁绊。
  “想出去一起出去呗,到了外面还能够饿着你不成。”
  李木匠笑着说道。
  “李木匠,你这一走啊,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回来一趟。”
  “多半可能这辈子是不回来了,太远了,上万里的道路,来回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这也难说的很呢,说不定以后时代变了,这想回来的时候啊,你就回来,你的房子,田地,菜地什么的,大家也不会动,你要是在外面住不惯啊就回来算了。”
  “是啊,虽然说外面好,外面好,但我看啊,我们指定是住不惯的,在这大山里面活了一辈子,外面那里能够住得惯啊。”
  “是啊,是啊!想这大山了就回来。”
  众人也是依依不舍的和李木匠告别,看着李木匠一家三步一回头的离开。
  走在崎区的山路上,李木匠再次回望上坪村的方向,再过了眼前的这个山头就看不到上坪村了。
  “哎,住了一辈子了,没想到到老了竟然还要离开这里,也不知的这辈子还能不能回来一次。”
  李木匠看着自己家乡的方向,忍不住驻足下来,足足看了十几分钟,这才头也不回的继续走了下去。
  “出去也好,出去也好。”
  “省得孩子挂念,以后也是可以帮孩子一些忙,带带孩子,做做饭什么的,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也挺好的。”
  相比之下李大的岳父鲁篾匠就想的开,虽然也是有很多的不舍,但想想外面的孩子,孙子什么的,这出去了也挺好的。
  他都已经想好了以后的生活了,感觉也挺不错的,这大山里面是不错,但孩子孙子不在身边总觉得不够圆满。
  “是啊,带带孩子,做做饭也挺好的。”
  李木匠也是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一行人在崎区的山路上不断的行走,山路崎区,从大山里面到最近的小镇,足足花了半天的时间,到了中午的时候才抵达了最近的小镇。
  李大也是特意的去镇上林老板的哪里致谢。
  这几年来,书信的往来全靠着林老板帮忙,这林老板也没有额外的收什么钱。
  看到李大,林老板也是很高兴,让李大坐下来,详细的聊起了外面的世界,也是让林老板听的津津有味。
  “这黑土省还真是不错啊!”
  “出去了好啊,这出去了才有出息,有好日过,留在这大山里面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这几年不见,你人都大变样了呢。”
  林老板听完也是感叹连连,尽管从报纸上已经看过了很多相关的报道了,但却是远不如当面听李大讲述一般。
  一望无际的平原,广袤而肥沃的黑土地,随便你去耕种, 随便你种地也好,养殖也罢,都是可以的,也都是可以过上富裕生活的。
  还有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方式,很难想象这一对夫妻耕种几千亩的土地的场面,也难以想象一到收获季节的时候,粮食多到都没有地方堆放的场面。
  “这些年真的是要谢谢林老板你了,要不是,我们和家里面的书信往来都要断掉。”
  “这是应该的,应该的,也就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不管如何,还是要谢谢你的,这是我路过西北省凛冬称时买的一块皮草,不值什么钱,但好在冬天的时候用来保暖是挺不错的。”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不行,不行,这可不行啊。”
  “林老板,你就别推辞了,一点小心意。”
  告别了林老板,李大一家人也是抓紧时间继续赶路,按照计划,要在天黑之前抵达凤县,到了凤县之后就可以坐汽车前往开封然后再转坐火车了,那个时候就轻松多了。


第2004章 巨变的大明
  凤县汽车站,这是这两年才修建起来的。
  伴随着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也是慢慢的开始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其中最早的就是这种长途汽车。
  长途汽车因为其快速,便捷的特性,一出现就立即火爆大明,大明各地之间的往来,除了火车之外,长途汽车就是现在大家最喜欢乘坐的了,尤其是在没有火车的地方,长途汽车是非常的受欢迎。
  票价并不便宜,然而,乘坐汽车的人却是很多。
  此时,一辆长途汽车命着大喇叭开出了汽车站,这是一趟前往河南开封的长途汽车,河南开封有火车站,而且还是中枢车站,可以去往大明各地,乘坐火车最好的就是先抵达凤县,再转乘火车。
  “大明的变化可是真大啊!”
  “当年我移民去黑土省的时候,前往开封都还是走路去的,足足走了几天的时间才抵达开封,现在竟然已经有长途汽车了。”
  “坐在这长途汽车上,人很轻松,速度又快,轻轻松松的,到了下午的时候就可以抵达开封了。”
  坐在汽车上,感受窗外吹来的封,李大也是感叹起来。
  大明的变化是真的非常大,仅仅只是几年的时间,家乡这边都已经有长途汽车了。
  “这汽车可真是一个好东西啊,这速度也太快了,这出门都不用走路了。”
  李木匠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也是感叹起来。
  原本都已经做好了要一直走路的准备了,谁知道现在竟然坐上了汽车,这速度也太快了。
  “是啊,真是一个好东西!”
  鲁篾匠也是跟着感叹。
  这出了大山之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真的是不一样的。
  这道路都是宽敞的水泥马路,根本就不是山里面的崎区山路,也总算是能够理解当初李大写信所说的一些东西了。
  坐着汽车,他们很快就出了凤县,当越过了秦岭山脉逐渐的进入河南地界之后,道路开始变得平直起来,土地也是开始变成平原,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发展的太快了!”
  “我记得当初出去的时候,水泥马路都还没有修到凤县,没想到现在都已经全部通了是水泥马路了。”
  “现在就差少数一些乡镇没有通水泥马路了。”
  “还有这道路的两边,新房子是越来越多了,越建越漂亮了。”
  “连带路上面汽车,摩托车的数量都已经很多了,到处都是了。”
  李大仔细的看着道路两边的一切,脑海中浮现出当年自己移民出去时的场景。
  那个时候还不如现在,道路没有修那么多,房屋很多都还是老式的房屋,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摩托车比较少。
  因为刚刚出来,这汽车和摩托车都非常的昂贵,只有真正的有钱人才能给买得起,可是现在,时过境迁。
  短短六年的时间,一切都变的太快了。
  道路上的汽车摩托车多了很多,很多,甚至于都已经随处可见了,摩托车和汽车的价格也是已经下降了很多,很多,开始逐渐的走进千家万户了。
  到了傍晚的时候,李大他们一行人就已经抵达了开封。
  “李大,当初你出去的时候不是说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抵达了开封吗?”
  “我们现在也就是2天的时间就已经抵达开封了。”
  李木匠想起了以前李木匠给自己的写的信,有些奇怪的问道。
  “爹,时代变了,现在出门都有汽车了,速度当然快,而且人又非常的轻松。”
  “当年我移民出去的时候,可是靠两条腿走路走到这开封的,速度当然是没办法比了,而且当时还没有修通全线路的水泥马路呢,很多地方都还是以前的那种老旧官道。”
  李木匠笑着回道。
  再看看眼前的开封,也和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几年前的开封还没有现在这样的热闹,尤其是这都已经快要晚上了,这开封到处都开始亮起电灯来了。
  电灯都已经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了,这一点可是黑土省这边没办法相比的,目前黑土省这边只有少数一些大城市才通了电。
  对于移民小镇,目前都还是没有通电的。
  通电了的夜晚,城市都变得明亮绚烂起来,晚上的商业街这里人流量竟然比白天的时候还要更多,极其的热闹。
  李大也是带着自己父母和岳父母在开封的商业街这边逛街,看看能不能买一些东西什么的。
  “哎哟,这城里人都不睡觉的吗?”
  “这大晚上的出来逛街,真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做啊。”
  “可不是嘛,还有这电灯也真是神奇,亮的很,跟白天差不多呢。”
  “是啊,可真亮,还有这商店都跟亮的跟皇帝的宫殿差不多了。”
  “哎哟,这里的东西老贵了,老贵了,这一双鞋子竟然要卖好几百文钱,这什么鞋子,真是贵!”
  “还有这衣服呢,也老贵了,看了一件衣服蛮喜欢的,竟然要一两银子,这也太贵了,有这银子买布匹都可以做几十件衣服了。”
  “就是啊,这里的吃货也贵的要是,那个什么糕点,动不动就是十几文,谁会买啊。”
  四个老人逛街也是觉得很新鲜,但看到东西的价格之后,也是纷纷直摇头,直言这里的东西实在是太贵了,根本就买不起。
  他们在大山里面一辈子,那里见识过外面的繁华商业,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各样新奇的货物等等,所有的一切都非常的新鲜,就是价格他们是无法接受的。
  李大一直跟着,脸上挂满了笑容。
  想想自己当年来开封就是路过了一些,走路走的腿都酸了,到了这里直接就在客栈呼呼大睡了,第二天就坐火车离开了,那里有闲情逸致来逛街啊。
  至于说东西贵,李大倒也觉得还好,手里面现在还是有很多银子的,但四个老人就是不肯,觉得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
  在开封这里休息了一晚上,住的客栈现在都已经是有电灯了。
  没办法,行业竞争就是如此,客栈,酒店就更是要紧随时代潮流了,电灯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了。
  这花的钱自然是要多一点,结果又让四个老人好一顿抱怨,觉得没必要住怎么好的客栈,但说到客栈的舒适度,却也是直点头,直言比自己家里面确实是更舒服,尤其是那种垫子床,舒服的很。
  坐上火车朝着黑土省前进。
  火车比起汽车来就要舒服的太多了,尤其是李大买的还是卧铺,躺着美美的睡一觉,火车就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了。
  一路上,李大也是仔细的看着道路的两边。
  相比起以前来,这几年大明的发展似乎更快,更大了。
  田野之中都是各种各样的机械,已经看不到传统的耕种的方式了。
  城市之中,高楼大厦更多了,同时也能够看到更多的工厂,作坊了,道路越修越多,一直蜿蜒到视野的尽头。
  直接通往黑土省的铁路也是已经开通了,而且还有两条线路可以选择,北线走中亚省,西北省,穿过乌拉尔山脉再经过梁赞可以直通莫城,甚至于铁路还在往波罗的海沿岸的厚照城修过去。
  南线则是经过河中地区,南云省,再从高加索山脉的西侧翻过高加索山脉到亚速海地区,沿着黑海沿岸地区一直修到了莫城。
  李大移民的大丰镇现在也是已经有火车直通,直接坐火车就可以抵达,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需要转黑海坐船了。
  交通是非常便捷的, 而且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坐着火车,一路上经过了西域的沙漠,雪山,草原,再经过富饶的河中地区,来到了葡萄酒之乡的南云省,接着就开始进入面积广袤的黑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