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1091章

大明镇海王-第1091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幼,那也太贵了吧,谁用得起啊。”
  “可不是嘛,几十两银子啊,这一年都白忙活了,听说这每个月还要电费呢,这电费也是很不便宜呢。”
  “还要交电费啊?”
  “当然了,这电灯用的就是电,当然要交电费了,不然你以为这个电灯会自己亮起来啊?”
  “这也太贵了吧,我还想着说给家里面也安装下这个电灯,现在想想,有如此多的银子,这烧煤油灯都够烧不知道多少年了。”
  “就是,就是,还是烧煤油灯好,不需要花那么多银子。”
  “我们是觉得贵,但是你看看京城这边,安装电灯的人太多、太多了,还有很多人都在等着安装呢。”
  “我侄子是帝国理工大学毕业的,学的就是电气专业,现在就在大明电气商行里面工作,他说现在他们非常的忙,整个京城安装电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京城大户人家那是家家户户都要安装电灯的,还用油灯的话会被人笑话的,很多小区这里,有钱人也都是在开始安装电灯了,能够用得起电灯啊,那是身份的象征。”
  “另外,大明电气商行也是开始在天津、淞沪、南京等等我们大明的城市开办分行,开始将电推向我大明的各大城市。”
  “现在生意非常好,忙的不得了,一直在招人,不过啊他们只招中学文化以上的新式学校毕业的学生,说是这个电气比较专业,如果不懂的人很容易出事,还需要专业的培训呢。”
  “这京城有钱人还是非常多的,这有钱人肯定是要装电灯的。”
  “我家先生也是准备装电灯,不过已经等了一个多月了,却始终还没有轮到,说是现在需要安装电灯的太多了,业务太繁忙了。”
  商业街区这里,人们漫步在明亮的街道,看着道路两边的明亮商店,也是不断的讨论着。
  天子脚下的老爷们就是不一样。
  见多识广,大人物什么的也是见多了,起起落落的事情也看过了, 电灯这种新奇的事物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很容易就接受的。
  安装电灯的人很多、很多,夜幕降临的时候,京城一处处区域都开始变的明亮起来。
  京城隍宫的城楼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盏明亮的灯光亮起,旁边站着执勤的宫廷侍卫,皇宫的主要道路上也同样安装了电灯,夜幕降临,路灯形成了一条笔直、明亮的直线。
  一处处宫殿这里,灯火通明,尤其是乾清宫,那更是被灯火照的金碧辉煌。
  以前使用油灯,虽然也是比较明亮,但肯定是没办法和电灯相比,电灯一亮,刺破黑夜,照亮各个区域。
  再加上皇宫里面的电灯都是特制的奢华灯具,不仅仅可以照明还具有装饰的作用,乾清宫上面也是使用了电灯去装饰。
  将这座犹如玉玺一样的建筑给完美的呈现出来,也是让京城旧区的人能够看到这座明亮的建筑。
  住在京城老城区的人,基本上都是京城的达官显贵。
  到了晚上的时候,达官显贵们云集的区域这里,家家户户的门口这里都亮起了一盏盏灯,将自己门口的李府、王府、张府等等给照亮,同时也是让自家大门口这里变的无比明亮。
  一处处奢华的府邸内,同样也是灯火通明。
  明亮的电灯照亮了黑夜,提供了充足的光明,也是让大户人家的晚上变的更加热闹起来。
  一处处区域的灯光不断亮起,整个京城比起以前来变的更亮了,宛如一座不夜城一般,又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漆黑的夜晚之中绽放着无尽的光芒。


第1910章 电灯的影响力
  京城南区新城的一处小区这里,一群老大爷一边照看着孙子孙女,一边也是互相在哪里聊着天。
  “老李头,你家昨天是安装电灯了?”
  老王头看看身边的老李头问道。
  “是啊,是啊”
  “我儿子一个多月前就去报备安装了,这等了一个多月才来安装,好家伙,就几个人过来倒腾了那么不到一个小时,除了一开始收的10两银子安装费之外,电灯2两银子一个,再加上电线、开关、电表箱之类的,最后又收了几十两银子。”
  “这钱也太好赚了。”
  老李头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吐槽起来。
  用这个电灯可真是不便宜啊,太花钱了。
  “这也太贵了吧?”
  “几十两银子啊,这可是真心贵。”
  旁边的几个老头一听,也是纷纷直点头。
  “老李头的儿子有出息,几十两银子而已,根本就是毛毛雨了,听说老李头儿子一年都可以几百两银子呢。”
  “是啊,几十两银子对老李家来说是小钱,这房子都已经买了好几套了。”
  “现在能够装的起电灯的,那都是有钱人啊,都是大户人家呢。”
  听着旁边人的话,老李头脸上也是备有面子,很是高兴,但嘴上还是说:“太贵了,太花银子了,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何必去花那个冤枉钱。”
  “也就是我儿子说有了电灯的话,晚上的时候也可以做事,搞搞设计什么的,可以多赚一些银子,还有我孙子晚上的时候也可以做做作业,要不然我可不会同意花这样的冤枉钱去装什么电灯。”
  “老李头,这电灯怎么样?好用吗?”
  有人连忙问道。
  “用是好用,那开关哒的一声就亮了,远比以前的蜡烛、油灯要亮多了,关的时候,也是开关一关就熄灭了,方便的很,尤其是晚上的想起床上个大小号什么的,非常方便,不需要像以前用蜡烛一样,摸摸索索的去找火折子,麻烦。”
  “还有装了这个电灯之后,晚上的时候读书就方便多了,我给你们说啊,这小孩子读书可是很重要的,老是用蜡烛的话不够亮,会影响视力,有条件的话还是要去装这个电灯的。”
  老李头认真的说道。
  “可是这个安装费太贵了,还要购买电线、电灯泡和电表箱什么的,一下子几十两银子,太贵了。”
  “是啊,是啊,几十两银子,可不是几两银子,我儿子可不比你老李头的儿子有出息啊。”
  “哪里,老王头,你儿子大家还不知道,听说你们家的股票都价值几万两银子,还在经常买了十几套房子。”
  “你们家啊有钱的很,就是一直以来都比较勤俭节约,但这个银子该花还是要花的。”
  “就是啊,老王头你儿子不差那点钱,说不定早就已经去申请安装了,只是还没有轮到而已。”
  “我儿子就不行了,就是个上班打工的,一年也才100多两银子的收入,只够维持家里面的开支,剩不下多少银子,这一下子花几十两银子那是真心舍不得。”
  “是啊,太贵了,用不起,我有个亲戚上个月就装了电灯,这个月的电费都要好几百文呢。”
  “几百文一个月啊电费啊?”
  “可不是嘛,都差不多快要1两银子了呢,也就是晚上的时候用一用,这电费可是一点都不便宜啊。”
  “这那些大户人家一个月的电费要多少?听说很多大户人家的电灯都是不关的,一晚上都亮着,这电费岂不是要很多银子了。”
  “对于那些大户人家来说,这点银子算什么,根本就不算,现在主要是安装电灯都是大户人家,你要是连电灯都用不起的话,那就是小门小户了。”
  “没错,现在动不动都是你家装电灯了没有,这要是没装电灯都要被人看不起了。”
  “是啊,现在王公贵族、有钱的大户人家都在装电灯,能够用上电的都是有钱人,老王头,你家有钱的很,赶紧去装电灯啊,不然可就掉身份了。”
  “嗨呀,我们都是平头老百姓,什么身份不身份的,我是觉得这个电灯太贵了,这银子还是省着点花比较好。”
  京城奔驰汽车制造厂的一个车间内,眼看着马上就要到下班的时间了,工人们都在加紧将手头上的活干完,这样下班的时候就可以早点下班了,同时也是讨论着工厂这边安装了电灯的事情。
  “还是我们汽车厂舍得,这电灯一出就安装了,以后我们上班的时候就不用担心看不清了。”
  “可不是嘛,这冬天的时候天色暗,看不太清楚,上次老张就因为看不清弄错了,结果导致十几辆汽车不得不返工。”
  “这以后有了电灯,看的更清楚了,大家这方面的错误就不会犯了。”
  “是啊,这有了电灯就方便多了。”
  “听说主任家里面都已经安装电灯了。”
  “我也是听说了,你们谁家里面装电灯了吗?”
  “没有呢,太贵了,实在是不舍得装这个电灯呢。”
  “是啊,要是十几两银子的话,咬咬牙就装了,可是这各种各样的费用加起来要收几十两银子,太贵了,舍不得。”
  “我也是舍不得,也就是晚上的时候用一用,没必要。”
  “”
  众人一边讨论着也是一边忙碌着。
  身为奔驰汽车厂的员工,他们的收入待遇等等都还是很不错,工作积极性很不错,努力工作,一个月基本上都有十几两银子,是普通人收入的几倍,再加上年底的时候还有一笔年终奖什么的,算下来,一年的总收入超过200两银子。
  这个收入纵然是在京城这边,也是能够让他们过上不错的生活。
  就在大家等着下班的时候,车间主任拿着一个告示了进来,拿起铁皮喇叭对着车间的众多工人说道:“大家静一下,手里面的事情先停下,我这里有事情要宣布。”
  听到车间主任的话,众人也是纷纷停下手中的事情,聚到车间主任的身边。
  “刚刚厂里面经过了研究之后决定,以后我们工厂在晚上的时候,额外再加班三个小时。”
  “也就是说,大家五点下班之后,先在工厂食堂吃饭,休息下,从6点钟开始一直加班9点钟再正式下班。”
  “当然,工厂不会让大家白加班的,加班工作的三个小时,加班费是平时上班的2倍工资,也就是说,大家晚上的时候加班三个小时就相当于工作了六个小时,几乎差不多是一天的样子。”
  “这以后的大家的收入还可以再增加大概差不多七成多差不多将近八成,以10两银子为例,如果晚上加班三个小时候的话,以后一个月可以拿到差不多18两银子,而且年终奖的时候,我们的绩效更好,大家的年终奖也是可以获得更多。”
  “详细的加班通知等下我会张贴出来,大家都可以仔细的看看。”
  主人说完也是将告示交给一个工人,让他去张贴这个告示。
  “以后晚上还可以加班了啊?”
  工人们一听,顿时就兴奋起来。
  对于这个时期的大明人来说,加班是可以接受的事情,只要有加班工资,一切都好说,反正大家都想着多赚一些钱,让生活过的更好一些。
  现在听到晚上加班3个小时可以让收入增长差不多8成左右,很多人默默的算了算,顿时就觉得这个加班是可以的。
  “那是当然,不然你以为工厂这边花了大钱去安装电灯是干嘛用的?”
  “当然是为了让大家可以加班、做事、多生产一些汽车。 ”
  “大家都没意见吧?”
  “如果有不想加班的,或者是不方便加班的可以说出来,工厂这边原则上是自愿的,愿意加就加,不愿意加也不强制要求。”
  主任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也是笑着说道。
  看大家的样子,对于加班是并不抵触的。
  奔驰自行车的薪酬待遇是非常不错的,各种各样的福利也多,这加班收入可以增长很多,这可是大家以前都不敢想的事情。
  至于说加班会不会太累,会不会没时间陪家人什么的,这些在大家看来,都是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手头上要有银子,能够买得起房子,供的起月供,还能够有钱吃好喝好、穿好来。
  “没意见”
  “巴不得能够加班呢,这样就可以多赚一些银子。”
  “是啊,是啊,上三个小时就相当于6个小时的工资,这样的好事怎么会有意见呢。”
  “主任,今天开始吗”
  众多的工人纷纷非常一致的回道。
  “明天开始,今天大家先回去好好的休息,和家里面商量好,然后再安排好家里面的事情,明天开始大家就要上夜班了。”
  主任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也是满意的直点头。
  现在的大明人基本上都是苦日子过来的,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更何况一直以来大明人都是强调勤奋努力,更何况这个班完全是值得去加的,收入又很大的增长,为什么不加?


第1911章 儿子的安排
  京城刘晋的府邸内,刘晋的书房中。
  外面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寒冬腊月,天寒地冻,再加上又是晚上,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房间内却是温暖如春,明亮犹如白昼,几盏水晶吊灯照出了房间内的场景,刘晋正在和自己的儿子讨论着什么事情。
  “父亲,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我去南非殖民地,哪里有什么好的,天涯海角的蛮荒之地。”
  刘晋的二儿子刘达得知自己要去南非,整个人的抵触情绪非常强烈,非常不愿意去。
  一旁的大儿子刘信也是不解的说道:“是啊,父亲,在京城这边不是好好的吗?”
  “为什么非要二弟前往南非呢?”
  刘晋看看自己的大儿子刘信,再看看二儿子刘达,他们两个都是弘治十三年生的,刘信是徐婉儿生的,算是真正的嫡长子,刘达则是李贞生的,都是在同一年出生,两人相差不大,只是相差了几个月的时间。
  按照大明的规矩来说,他们两个已经是长大成人了,甚至于都可以娶妻纳妾了。
  英国公张伦这边也是早就已经催促着刘晋赶紧让刘信将她女儿娶走了,不过刘晋并不打算让他们太早成亲,至少要等到十八岁之后才会给他们安排成亲的事情。
  当然了,除了大儿子刘信之外,其他的孩子都是没有定娃娃亲的,刘晋有七个儿子,四个女儿,无数人削尖了脑袋想要和刘晋结儿女亲家。
  但刘晋也只答应了英国公家,这还是当初老英国公张懋在世的时候,张懋亲自和刘晋替这事情,刘晋自然是不能让张懋面子上过不去,所以才答应了张伦女儿和刘信之间定娃娃亲的事情。
  来自后世的刘晋,更多的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自己去追求自己的爱情,自由恋爱,而不是说从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定自己的终身大事。
  刘信和刘达都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了,也都已经长大了。
  因为刘晋所创办的新学中学部分只有三年,没有后世的高中,所以刘信和刘达也都已经从大学毕业了,都是大明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高材生。
  毕业了,自然是要安排以后的道路了。
  刘晋不是普通的文官,是文官之首,同时又靠着军功获得了辽国公的铁帽子,所以这子女的道路安排上,也是和普通的文官不一样的。
  如果是一般的文官,也是可以再安排自己的孩子去读四书五经,然后考科举走做官的道路,比如王守仁的父亲王华自己是状元,儿子是探花,父子都牛叉。
  但刘晋家现在算是勋贵集团的代表了,这后代以后就是勋贵集团了,也就意味着不能够再去走文官路线了。
  所以在大儿子刘信的安排上,刘晋安排他进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去从军,大明皇家军事学院毕业之后,基本上就是在大明军中工作了。
  等刘晋以后嗝屁了,他就可以继承刘晋辽国公的爵位,同时也是可以在军中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将来说不定也能够和张懋、朱辅差不多,进入五军都督府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