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1074章

大明镇海王-第1074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还是得益于辽东这边农业机械的大规模推广和使用,利用机器翻耕,又快又省力。
  如果是锄头来翻耕的话,纵然是累死了也翻耕不出多少土地,而且也根本就没办法进行深耕,效果就远远不行,土地里面的虫害、虫卵之类的翻不出来,冻不死,到时候病虫害就会变的严重。
  杂草和麦茬也没办法深埋到地下,同样会影响新一年的庄稼种植。
  辽东的农业之所以发达,产量高、品质好,主要就是跟辽东的机械化耕种有关,土地多,机器多,又采用了更科学的耕种的方式,自然而然产量就高,品质也好。
  现在差不多也是快要第一次春耕了,所以辽东地区这边的农民们也都开始忙碌起来,检修自己家的机械,准备接下来的春耕。
  车队不断前进,离大庆越来越近。
  当抵达大庆之后,这里的一切又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大庆这里,虽然同样能够看到一些移民点,但并不是以移民村庄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移民城镇的形式存在。
  数量不多,但是规模很大,每一个城镇都有上万的人口,大量的人聚集在一起,规划整齐的小镇,星罗棋布,周围是广袤无比的田野,中间则是热闹的小镇。
  除此之外就是能够看到一个个大型的炼油厂,纵然是在冬天的时候,炼油厂这里依然繁忙无比。
  进进出出的都是车辆,这些车辆和后世的油罐车差不多,一个车头拖着一个大罐子,里面装满了冶炼好煤油、汽油、柴油等等成品。
  这些油罐车将这些成品的油运输到冰城这里,在通过冰城的火车运往最大的消费市场京津地区,又或者是直接运到辽河口这里,再通过海运转运到大明的南方、南洋等、倭国、朝鲜等地。
  整个场面是非常热闹的,进进出出的油罐车数量非常多,同时也能够看到大量的石油工人穿着整齐的工作服,骑着自行车或者是摩托车上下班。
  大庆这里的人和辽东其它地方是不一样。
  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大明石油商行的员工,他们是跟随着公司的业务来到这里,在这里工作、生活,并不是和移民一样是响应大明朝廷号召移民到辽东省的。
  移民到辽东省的人,他们是不能再轻易的移民到其它地方去,必须要在这里至少世代居住三代人以上才可以再选择移民到地方去。
  但是这大明石油商行的员工就没有这些限制了,他们喜欢就在这里工作生活,不喜欢了,还随时可以移民到其它地方去。
  当然了,既然来到了辽东这边,在地广人稀的辽东,土地自然是不会少了你的,你可以随便去开垦,开垦出来了就是你的。
  所以很多人也是一边工作的同时一边开垦出了很多的土地,用这些土地来种植粮食、蔬菜之类的,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同时,还有大量多余的也是可以用来增加收入。
  往往男人在石油商行里面工作,女人则是在耕种土地、种种菜什么的。
  对于大明石油商行的员工来说,他们的薪酬待遇是足够高的,比起普通的大明人收入要高很多。
  因为这些人往往都是从各大高校里面招募的毕业生,都是新时代有文化、受过教育、有技能的新时代大明青年。
  往往都有着自己的技能和知识,都算是人才。
  要招募他们留住他们,这工资肯定是不能太低的。
  当然了,他们进的又是石油商行,石油是什么情况,后世之人都很清楚了,这玩意啊,那就是纯纯的土豪,后世产油的都是土豪,那些掌握油气资源的企业也都牛逼哄哄的,所以大家也都应该知道石油商行是何等的赚钱了。
  油井钻好,开关一开,银子就跟流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流出来。
  这还只是开采石油,大明石油商行不仅仅开采石油,它还包括冶炼石油、销售成品油等等,将自己的利润空间发挥到极致。
  别看它只是新成立没有多久的商行,但发展迅猛,实力强大,现在手中更是握着大量的油田,掌握着炼油技术和工厂,掌握成品油的销售等等,妥妥的是一个正在迅猛发展、崛起的石油托拉斯。
  当然了,因为石油的利润很高,现在开采石油、冶炼石油、销售石油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大家都看到了石油这个行业所蕴含的惊人潜力和巨大的钱途。
  只是石油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找到东西。
  就像这个大庆油田,它的产量和储量都非常的惊人,绝对的超级大油田,但大明石油商行才知道这里有油田,其他人哪里知道。
  等到他们知道了,这大庆周围的土地都已经让大明石油商行的人给全部买下来了,都是属于大明石油商行的土地了,其他人也就只能够干瞪眼流口水了。
  另外石油最丰富的波斯湾地区,刘晋也是早早的就布局了,和李家、张家瓜分了波斯湾这边绝大多数的地区,霸占了这里的石油资源,将来是可以慢慢的开采。
  还有黄金洲这边的油田,大明石油商行也是早早的就布局了,大量的油田、产油区那都是大明石油商行的地方,其他人纵然是想要分一杯羹,那也是只能够在其它的地方去找石油了,哪里有大明石油商行这样占尽先进。


第1881章 黑色的黄金
  繁忙的石油小镇,因石油而起。
  道路上的行人匆匆,忙着去上班。
  弘治皇帝和刘晋的车队在小镇的一处客栈这里停泊下来,准备在这里休息一两天的时间,顺带着去参观下这里的油田、炼油厂之类的。
  “刘晋,还是你会做生意啊。”
  “朕可是听说了,现在这个石油可都是被你的大明石油商行所垄断了。”
  弘治皇帝看着眼前的小镇,笑着和刘晋说道。
  “陛下,这石油商行的大股东可都太子殿下。”
  刘晋微微无语,也是连忙提醒道。
  石油这东西太重要了,而且随着内燃机的不断推广和运用,石油的作用和重要性会逐渐的不断凸现出来,刘晋可没打算自己一个人吃独食的。
  做生意自然也是拉上了太子,又或者是带上朝中的武将勋贵集团、大臣们一起来做,有钱一起赚,这一直以来都是刘晋的原则。
  这也是刘晋麾下诸多产业能够发展的一帆风顺的主要原因,因为当今大明这些有钱有势的武将勋贵、大臣,乃至天子和太子都和刘晋是一条船上的。
  麾下各个商行一到年底分红的时候,这一箱子、一箱子的银子、金子往大家的家里面搬的时候,大家对刘晋就更支持了。
  像天津远洋贸易行,这个大明最早的商行,也是大明现在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商行,它在全球各地都有自己的办事处、分支商行等等。
  别的不说,单单是每年阿兹特克王国和印加帝国上贡的黄金和白银数量就价值几千万两白银,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财富,每年都让商行的股东们笑的合不拢嘴,因为不需要做什么,坐着收钱就可以了。
  还有大明第一银行,现在大明唯一的合法可以发行银票和银币的银行,掌握着大明的印钞权和铸币权,业务早已经分布全球,不仅仅在殖民地、藩国有分行,甚至于在欧洲、埃及等地也都有分行。
  不仅仅给个人、商行等贷款,甚至于还给西班牙帝国、埃及帝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等放贷,几乎是全球债主,手里面吸收的存款都不知道有多少亿,比大明国库都有更有钱。
  所有的这些商行、工厂、买卖、殖民地等等,刘晋都没有吃独食,全部都是和人一起合伙做买卖的。
  弘治皇帝和太子基本上都是其中的大股东,每年坐着收银子就可以了,早已经将弘治皇帝太子的银库、金库给装的满满的,攒下来庞大无比的财富。
  “哈哈,是吧。”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笑了笑。
  “走吧,看看这石油是怎么开采的。”
  接着弘治皇帝也就没有再去管这个石油到底是谁垄断、掌控的事情了,毕竟自己儿子朱厚照是大股东,这赚钱了,也就等于是自己儿子赚钱了。
  这就够了。
  现在的弘治皇帝可不是以前的弘治皇帝了。
  以前的时候被文官忽悠瘸了,觉得天子就应该勤俭节约给天下人做表率,所以别看他是皇帝,但其实苦哈哈一个,内帑的银子根本就没多少,还经常被当时的户部尚书周经给薅羊毛。
  后来随着诸多产业的发力,弘治皇帝也是分到了越来越多的银子,内帑的钱越来越多,开始多到根本就用不完。
  纵然是养着大明的百万大军,内帑的银子依然游刃有余,还有着大量的结余,以至于弘治皇帝都将大量的银子存在了大明第一银行里面吃利息。
  这有钱的滋味和没钱的滋味,弘治皇帝可都品尝过,自然是清楚其中的滋味了,清楚金钱的重要性。
  他可不像朱厚照也经历自己的苦日子,所以能够给朱厚照赚钱就行了。
  刘晋带着弘治皇帝来到一处油田这里。
  油田纵然是在冬天的时候都没有停下来,开采石油的设备在不断的转动,大量的石油工人也是在忙碌着。
  一处处钻井这里,一根根管道连接,接着也是汇聚在一起,再通过管道也是不断的运往炼油厂这里。
  “这个就是油井啊?”
  弘治皇帝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的开采石油的油井和设备。
  “是的,这个就是开采石油的油井。”
  “石油就和水一样是储存在地下的,有些油井自身就有很强的压力,所以弄一根管子就可以让里面的石油自动流出来,通过这些管道直接输送到各大炼油厂里面去。”
  “炼油厂再将这些石油进行蒸馏冶炼,通过蒸馏就可以得到市场上销售的煤油、汽油、柴油等等产品。”
  “有些油井的压力不够,我们就需要使用设备将油给抽上来,又或者是想办法给油井增加压力,让它自己流出来。”
  刘晋点点头,开始详细的为弘治皇帝讲解起石油的开采情况来。
  “原来如此~”
  “来,来,打开阀门,让我看看这个石油是什么样的?”
  弘治皇帝仔细的听着,也是仔细的看着,这听完之后也就清楚了。
  “打开阀门~”
  刘晋点点头,随即对着身边油田的负责人赵文杰吩咐起来。
  “是~”
  赵文杰连忙点头,拿出铁盆放在下面,接着阀门打开,滚滚的黑色石油就不断的涌出来,转眼间就装了满满的一大盆。
  “这黑漆漆的就是石油啊?”
  弘治皇帝看了看眼前黑漆漆是石油,再闻闻浓浓的刺鼻的味道说道。
  “是的,这个就是石油了。”
  “别看它现在是黑漆漆的,但是通过蒸馏冶炼之后,它就可以得到清如水一般的煤油、汽油、柴油,它之所以发黑,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世界上有些油田里面的石油杂质少,它就不是黑色的,而是和水一样清澈透亮。”
  刘晋点点头回道。
  “哦,原来是这样啊。”
  弘治皇帝明白了,想了想又问道:“现在石油的价格可是已经到了300文一桶了,这个油田一天可以开采多少桶出来?”
  “现在就这个油田的话,单日产量可以突破十万桶!”
  赵文杰连忙回道。
  “10万桶?”
  “那一天就是3000万文,算下来折合银子3万两左右了,这一年可就是上千万了白银了。”
  弘治皇帝简单的算了算,顿时就被这个数字给震惊了。
  就眼前这些油田,这一年可以赚上千万两白银,这也太赚钱了吧。
  “这哪里是石油啊,这可是黑色的黄金啊!”
  弘治皇帝都忍不住感叹起来。
  “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只是现在石油的行情好,石油需求量大,所以价格高,但等到石油的产量大了,市场饱和之后,油价肯定会下跌的。”
  “正常来说一桶油的价格应该在100多文的样子,算下了的话,这个油田一年也就是几百万两银子,再除开人工、运输等等,利润其实并不算太高。”
  刘晋笑着说道。
  采油嘛,当然是赚钱的,非常赚钱的。
  后世中东的那些土豪,他们就是靠着石油才富裕起来的,不然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别说发财了,就是吃饭都是大问题了。
  没有发现石油之前,哪里可是穷的叮当响的。
  不过在弘治皇帝的面前,自然还是要谦虚一些的,纵然是赚钱,那也是要说不是很赚钱。
  “啧啧,黑色的黄金啊,你刘晋可真是生财有道啊。”
  弘治皇帝看看刘晋,那是一脸的不信,这账自己会算,即便是人工比较高、运输比较麻烦,投入比较大,但是这利润和收益可是摆在这里。
  看这个样子,这个油井安装好之后,也不需要什么太多的成本了,只要坐着收钱就可以了,你竟然跟我说不赚钱?
  鬼信你啊。
  “咳咳~这个大股东可不是我哈,而是太子殿下,赚钱也是太子殿下赚钱。”
  刘晋摸摸自己的鼻子,再次强调道。
  大庆油田现在是大明最大的油田,关键是离大明京津地区最近的大油田,最有价值的油田了。
  中东波斯湾这边的石油离的还是太远了一些,现在开采是容易,运输却是一个难题,在没有专业的石油运输船只之前,石油的运输都很麻烦,成本极高。
  大庆油田离京津地区近,交通便捷,可以销往大明各地,产量又高,的确是手中的一个大金矿,源源不断的银子伴随着石油的流出滚滚而来。
  “哈哈,你也有份嘛。”
  弘治皇帝顿时就笑了起来,这个刘晋真心是会做生意,生财有道啊,不得不佩服。
  这赚钱就算了,还赚的光明正大,又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发展出新的产业和领域,这才是最让人佩服的了。


第1882章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辽东肥沃而广袤的田野上,伴随着气温开始回暖,春天即将到来,辽东的第一次春耕也是正式开始了。
  只见一处处田野这里,一辆辆耕地机正在忙碌不停。
  这些耕地机有老式的蒸汽耕地机,也有新式的内燃机耕地机,老式的蒸汽耕地机冒着滚滚的白烟,时不时发出阵阵的汽笛声,新式的内燃机耕地机则是伴随着突突的声响,整个田野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旁边的公路上面,几十辆汽车组成的车队靠边了停了下来,弘治皇帝和刘晋下了车,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离开大庆之后,弘治皇帝和刘晋没有坐火车而是选择了坐汽车,为的就是方便弘治皇帝一路上看看这辽东的春耕。
  辽东现在是大明最为重要产量地之一,每年产出的粮食足够整个大明吃上几年的时间,是大明的粮仓。
  辽东的土地非常肥沃,黑土地种什么像什么,产量很高,即便是没有后世的化肥,这里的产量依然非常不错。
  但真正让辽东成为大明粮仓的原因是因为辽东这里的土地非常的宽阔、平坦,极其适合机械化的耕种。
  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辽东是移民之地,这里的土地和大明本土是不一样的。
  大明本土的土地是集中在少数地主、士绅、豪门大族的手中,真正种地的农民根本就没有多少的土地。
  辽东这里就不一样了,因为是移民之地,这里的土地都是掌握在真正种地的农民手中,在这里没有地主、士绅,更没有豪门大族,土地虽然多,但分布很均匀,家家户户、人人都有土地,也都差不多。
  这对于辽东的农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耕者有其田,自然而然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