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1048章

大明镇海王-第1048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府这边也不会管的。
  后来在刘晋的力主之下,大明这边宣布废除奴隶、奴仆之类的;  当然这个只针对大明人;  任何人不得奴役大明人,所有的奴仆买卖之类的协议、契约统统作废。
  故而在大明本土这边;  越来越多的大户人家开始购买外族奴隶来当丫鬟、通房丫鬟使用,至于男奴不允许出现在大明本土。
  在海外,尤其是南洋几省这里,奴隶是非常普遍的存在,每年都有数以百万的奴隶被贩卖到这里,让这里的奴隶数量连年递增,现在都已经突破千万级别了。
  这些奴隶成为了南洋几省大种植园经济之中必不可少的劳动力。
  弘治皇帝虽然看不下去如此赤果果的奴隶买卖,但也没想着去说禁止奴隶买卖或者是解放这些奴隶之类的。
  南洋的经济就是要靠这些奴隶来提供劳动力,况且南洋的大明百姓之所以能过上现在的富足生活,还不是建立在对奴隶的剥削和压榨上面。
  “刘晋,这些奴隶被买卖之后,是否还有自由的一天?”
  弘治皇帝一边走也是一边对刘晋问道。
  “当然有~”
  “根据我们大明帝国颁布的奴隶法案,奴隶也是有可以获得自由的时候。”
  “第一种情况就是奴隶劳作到60岁以后,根据我们尊老爱幼的传统;  奴隶主必须将自由还给60岁的奴隶,并且还要赐给一定的钱粮以便奴隶获得自由之后还可以生存下去。”
  “第二种情况就是奴隶死后,奴隶主必须烧毁奴隶的奴隶契约,以表示他重新自由,以自由之身通往极乐世界。”
  “第三种情况就是奴隶主觉得这个奴隶兢兢业业的为自己工作,或者是立下了大功劳,奴隶主这边报给官府这边进行审核之后,也可以给予奴隶自由。”
  “第四种情况就是女奴隶在给奴隶主生育孩子之后,只要生育4个孩子,根据我们母凭子贵的传统,也可以获得自由,当然一般情况下,只要生了孩子,奴隶主一般都会给予小妾的身份和待遇。”
  刘晋一听,也是连忙向弘治皇帝详细的说起来。
  这奴隶法案都是刘晋一手制定的,对于其中的各项规定,刘晋自然是最清楚不过了,弘治皇帝虽然审议过奴隶法案,但肯定是没有仔细的看,或者是早已经忘记的一干二净了。
  “嗯,就该如此。”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满意的点点头。
  大明帝国毕竟是礼仪之邦,文明国度;  虽然也有奴隶制度,但终归是要表现的和一般地区不一样的。
  也该给奴隶一些希望和奔头;  这不仅仅体现大明是礼仪之邦、文明国度,同样其实也是可以大大的减少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
  两人聊着天,非常随意的在月牙城这里闲逛着,不知不觉竟然来到了月牙城府衙这里。
  府衙门口巨大的空地这里,旗杆高高伫立,上面的大明龙旗在不断的飘扬。
  龙旗之下,大量的人聚集在一起,仔细的看一看这些。
  赫然竟然都是奴隶,因为这些人的长相一看就不是东方人的面孔,一个个金发碧眼、高鼻深目的,有男有女,人数众多。
  很多女人都抱着孩子,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前来,至于男奴则是一個个换上了干净整洁的衣服,穿上了鞋子。
  “这是在干嘛?”
  刘晋拉过一个路人,好奇的问道。
  “还能干嘛,当然是每月一次自由日。”
  路人见怪不怪的问道。
  “自由日?”
  刘晋更是疑惑了。
  “就是给奴隶自由的日子,在这一天,月牙城的官老爷会对符合恢复自由的奴隶宣布他们获得自由,同时赐予他们大明百姓的身份。”
  路人耐心的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
  刘晋顿时就明白了,刚刚还和弘治皇帝提到这个事情呢,没想到竟然如此巧,恰好遇到了一个月一次的自由日。
  弘治皇帝和刘晋自然是决定留下来好好的看看这个自由日的过程了。
  场地这里,一个个奴隶主穿着得体,身后站在一排排的奴隶,并不是所有的奴隶都获得自由,有些是带过来看一看的,让这些奴隶看看,看看别人获得自由的样子,这样给他们希望,让他们好好干活,这样才可以早日获得自由。
  月牙城的官员汤全穿着四品的官府,手里面拿着一个名单。
  “奴隶陈八七~”
  伴随着汤全的话喊出来,一个已经60岁的奴隶兴奋激动的站出来。
  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奴隶年纪已经比较大了,但是身体却是相当的不错,身体强壮高大,是一个斯拉夫人。
  以前的时候是一个农奴,后来被鞑靼人劫掠当做奴隶贩卖给了大明人,辗转之下来到了南洋这里成为了一名奴隶,因为本身就已经四十多岁,工作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到了60岁了。
  按照大明奴隶法案,他现在可以获得自由,成为一名自由的大明百姓。
  原先的名字都已经忘记了,他的主人是陈老爷,所以按照奴隶的顺序给他取名陈八七,意思是第八十七个奴隶。
  “尊敬的大人!”
  陈八七跪倒在地,头低下来。
  “奴隶陈八七,为奴一生,现已到甲子之年,根据我大明帝国奴隶法案,尊重我大明尊老爱幼的传统,现在本府宣布奴隶陈八七,从今天开始,你正式恢复自由,并且成为我之百姓,从此以后向大明天子效忠!”
  汤全看看眼前的奴隶,随即也是大声的宣布陈八七从此以后恢复自由了。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陈八七听完,顿时就激动地的连连磕头,整个人都激动高兴坏了,终于获得自由了。
  尽管都已经60岁了,但毕竟是自由身了,当了一辈子的奴隶,以前是农奴,后来是奴隶,没想到60岁了,竟然还能够获得自由身。
  “嗯~”
  汤全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记住,从此以后你就是大明的百姓,效忠的对象是大明天子。”
  “我记住,我记住~”
  陈八七连连点头。
  “陈老爷~”
  汤全随即对陈老爷点点头。
  陈老爷立即就明白了,当即掏出陈八七的奴隶契约向众人展示道:“这是陈八七的奴隶契约,现在我正式将它烧毁。”
  说完也是将奴隶契约扔进了一旁的火盆里面,伴随着大火的燃烧,奴隶契约被烧的干干净净。
  随即陈老爷又拿出了十块银元和一张土地契约说道:“这是十块银元和一张2亩土地的土地契约,现在我将这十块银元和2亩土地赐给陈八七,感谢他多年来为我陈家的辛勤劳作。”
  陈老爷向众人展示十块银元和土地契约,展示之外也是将这两样东西交到了陈八七的手中。
  “谢谢老爷,谢谢老爷!”
  陈八七连忙再次跪下来不断磕头,这当了一辈子的奴隶了,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可以拿到10两银子和拥有属于自己土地的一天,整个人那叫一个高兴、一个激动啊。
  “嗯,以后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来找我。”
  陈老爷笑着点点头。
  对于60岁的奴隶,大明人还是要讲究一番的。
  尊老爱幼这是优良的传统美德,到了60岁了,替你干了一辈子了,纵然是家里面的牛马也该善待了,更何况是奴隶了。
  善待这些人,不仅仅是传统,同样也是可以给自己赢得不错的好名声,这个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名声可比什么都重要,什么都金贵。
  大明一直以来讲究孝字,对老人尊重,这也算是孝的一部分,即便是奴隶,但依然还是要尊重的,该给的都要给。
  如果不给的话,这名声臭了的话,以后可就不好混了,这嫁女儿娶儿媳妇什么的,估计大家都不会太愿意了。
  特别是对于那些读书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来说,对名声就更加的看重了,断然是不会和名声不好的门户结亲家的。
  如果一个人的名声很不错,纵然家境一般,也可以获得很多人的赏识,重义轻财这也算是一直以来的一个传统了。
  以前的时候,很多富家翁都很乐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那些穷书生,不仅仅是看重了书生的潜力,更重要的是往往这些书生的人品和名声都是极为不错的。
  弘治皇帝和刘晋在一旁默默的看着,一个又一个奴隶被点名,然后获得了自由,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女奴隶了,生了孩子所获得了自由,成为了家里面的小妾之类的,也有几个是因为替主人做了大贡献,所以主人特意给他自由。


第1836章 种植园经济
  月牙城附近的一处种植园这里,弘治皇帝和刘晋正在参观这个庞大的种植园,种植园主钱老爷也是热情的随同向两人详细的介绍着种植园内的情况。
  “我这个种植园规模不算太大,仅仅只有一万多亩地,有几千亩地是我家当初移民时官府奖励给我的,剩下的都是这些年来不断开辟出来的种植园。”
  钱老爷看看身边的弘治皇帝和刘晋,这两人一看就是普通人;  身边带着几十个仆从,这些仆从一个个人高马大、训练有素,分工明确,始终将眼前的两人围在核心之中,各個方向都有人保护着。
  在听听的他们的口音,京津地区的口音;  这显然是从京津地区过来的贵人了,既然有兴趣来自己种植园里面玩玩;  这也是自己的荣幸了。
  “一万多亩地还不算大啊?”
  弘治皇帝一听,笑着问道。
  “一般般吧,这边真正的大型种植园,规模都是有几万亩,甚至于十几万亩地的,有些甚至于一整个大岛都是一个种植园,那才叫大种植园呢,需要的奴隶都好几千人呢。”
  钱老爷笑着摇摇头说道:“我这个种植园就是一般规模,现在南洋这边的种植园一般都能够达到这个规模,都是已经家庭为单位的种植园,和那些大型种植园比差距还是很大。”
  “不过我的种植园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产出还是很不错的。”
  “像眼前这片5000亩的橡胶林,目前就是我这个种植园最大的收益来源。”
  钱老爷极为自豪的向两人介绍起自己的橡胶林了。
  “这个就是橡胶树啊?”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来兴趣了,连忙仔细的看看眼前的橡胶树。
  “对;  这个就是橡胶树了。”
  “橡胶其实就是橡胶树流出来的汁液,和割松香差不多,在树上切出一些口子,这流出来的就是橡胶了。”
  钱老爷点点头,指着一盆橡胶橡胶说道。
  “钱老爷,你这5000亩橡胶林一年的收益可不少啊,现在橡胶的价格可不便宜啊。”
  刘晋也是第一次见橡胶树,也是好奇的看着,想起现在的橡胶价格,也是说道。
  “哈哈,还行,还行~”
  钱老爷一听,顿时就笑着说道。
  橡胶的价格是真的一涨再涨,它使用的领域很多,医用输血、输液,工业化工产品,轮胎等等,这些都少不了橡胶,而且很多都是无法替代的。
  这几年来,伴随着大明的汽车、自行车产业发展的极其迅猛,对橡胶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橡胶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跟着一路飙升。
  钱老爷当初种橡胶的时候是不情不愿的,因为当时大家都在种甘蔗;  种橡胶不仅仅没有什么收益,而且投资也大,还需要七八年之后才能够割胶。
  没想到风水轮流转,转眼的功法,甘蔗价格越来越低,这橡胶的价格越来越高,他这个种植园收益,一年的收益都完爆那些种甘蔗的十几年。
  “还是你们这些种植园主啊,我们京城那边,大家都在工厂、商行里面上班,一个月就几两银子,虽然说衣食成问题,但和你们南洋的种植园主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啊。”
  刘晋笑着说道。
  “哈哈,那是、那是,在工厂、商行上班,毕竟是给人做事,工钱有限,我们就是自己给自己当老板了,赚多赚少都是自己的事情了。”
  “当然,这个种植园也不是那么好管理的,还是要用心去管理的。”
  “有些人不太会管理自己的种植园,一年其实也留不到几个银子的,这方方面面的花销也是很大的。”
  “就像我这个种植园规模虽然一般,但也是买了200多个奴隶来管理,这200个奴隶前前后后就花了上万两银子,每天单单是吃饭都是个大问题,要吃掉很多的大米来。”
  “这无论是在哪里啊,有本事的人都赚钱,没本事又懒的人肯定都是混不好的。”
  钱老爷很是享受刘晋的恭维。
  要说现在最舒服的,自然是还是这南洋的种植园主了。
  有着大面积的种植园,事情都是家里面的奴隶在干,每年的收益也是相当的可观,少的也有上千两银子的收益,多的像钱老爷这种有着大面积橡胶林的,每年的收益就相当的可观了,一年几万两银子都是有可能的。
  其次就是移民到黄金洲和海外藩国、殖民地了,这些地方移民奖励大量的土地和奴隶,基本上小日子是过的相当不错,很多人家里面妻妾成群,事情都是买过来的妻妾们在做,自己负责睡了吃,吃了睡、播种下就可以了。
  像黄金洲这边,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有不少当地土著的老婆,少的几个,多的十几个,还有大量从欧洲这边贩卖过来的女奴,再加上这边的土地广袤、肥沃,随便耕种。
  故而黄金洲这边的大明人,基本上男的都是在外面闯荡寻找黄金、白银之类的,当探险家,家里面则是一大堆的女人在负责耕种土地和带孩子。
  黄金洲这片土地,人们最崇拜的就是探险家了,做梦都是想着找到一个大金矿一夜暴富的事情了。
  接下来就是移民到辽东、河中、西域、中亚、黑土、南云省这些地方的移民了,他们往往都可以拥有大面积的土地,采用机械化的耕种方式。
  家家户户作用几千亩、甚至于上万亩的土地,有自己的养殖场、牧场之类的,虽然也是累一点,但生活嘛,显然还是很富足的。
  这过的最差的就是留在大明本土的这些人,好一些的还可以进工厂、商行做事,一个月拿着几两银子的工资,小日子还可以,养家糊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差的就是那些既不愿意移民又不愿意去城里面打工的人,守着自己的家乡的一亩三分地,总觉得外面的世界未必就比自己家里面好,无论怎么说都没有用,不愿意离开的这些人。
  他们算是最穷苦,最累的大明人了,官府这边也是拿他们没有办法,他们既不愿意移民也不想去工厂、商行里面做事,留在原先的地方,时代的红利和政策是一点都享受不到,自然也就只能够看着别人越过越好了。
  这个就和后世的一些农民差不多了。
  当大家都去外面打工赚钱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就是不愿意出去,不想受人约束和管理,死守着家里面的那点田地,年年种地,种了一辈子的地。
  粮食的价格几十年都没有涨动一分,其它什么都在涨,存在银行里面钱又在贬值,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别人越过越好,发财在城里面买房,而到了自己这里的时候,累死累活一辈子,省吃俭用一辈子攒下来的钱竟然如此的不经用,生个病、孩子买个车、结婚什么的一下子就用光了。
  人有时候就是要去闯,要多走动,人挪活、树挪死,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看看这些移民出来的大明人,一个个都成种植园主,小日子过的多舒服,以前的穷苦之人,现在都成了老爷了。
  “说得好,说得好啊~”
  两世为人的刘晋自然是深表赞同。
  “哈哈,随便说说,这有钱人啊还是你们京津地区多,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