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1041章

大明镇海王-第1041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税也是一样,自己征税了还可以以国家的形式去做一些大事,比如开疆拓土、移民、搞基建之类的,这些才能够真正惠及老百姓。
  你要是不征税,国家没钱,结果便宜的还不是那些士绅豪强、商人之类的,他们该剥削老百姓的一样继续剥削,而国家却是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所以啊,弘治皇帝对于这些御史言官之类的也没有什么好感,他们不过是一群乱咬人的狗吧了。
  真要是信了他们的,这朝廷还不知道要多乱呢。
  今天可以弹劾刘晋,把刘晋弄倒了,明天也可以弹劾佀钟、王守仁,把他们弄倒下,到时候这换来换去的。
  谁来替自己干活?
  谁来替自己治理这大明的江山?
  换一些尸位素餐、只会溜须拍马又或者是只会讨好文官、讨好士绅商人的官员上来吗?
  弘治皇帝可不是刚刚登基的那个年轻天子了,都已经弘治二十八年了,他已经看过太多、太多的东西了,也明白了很多的事情。
  这沈淮如此的胡乱弹劾刘晋,这帽子乱扣,自己这个当皇帝的都看不下去了。
  反倒是刘晋一直以来对这个沈淮都是毫不在意,肚里大的很,这让弘治皇帝也是对刘晋再次高看起来。
  当然,也对刘晋更加的放心和信任,面对这样的弹劾、攻讦都能够大肚的人,那自然也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人。
  于是弘治皇帝出面狠狠的训斥了一顿沈淮,倒也没有拿这个沈淮怎么样,因为这是的工作职责,还是老祖宗朱元璋定下来的。
  这当皇帝的有时候也是拿这些御史言官之类的没有什么办法,打又打不得,杀又杀不得,有时候他们还巴不得被皇帝给杀了,这样可以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也只能训斥一番,让他知趣点,不要像疯狗一样的乱咬人。
  但谁知这个沈淮,他不仅仅没有丝毫的收敛,反倒是有些变本加厉起来,以前是三天两头的弹劾刘晋,现在则是干脆变成了每天都要上书弹劾刘晋了。
  每天的早朝,沈淮都要站出来弹劾刘晋,理由也是每天不一样,今天攻讦刘晋左脚先迈进金銮殿是不对,明天攻讦刘晋说坐汽车来上早朝是不行的,会将废气污染到皇宫。
  总之是不依不挠,每天换着法子的不断弹劾刘晋,大有不把刘晋扳倒就不放弃的样子。


第1823章 弘治皇帝要学乾隆?
  乾清宫尚书房内,弘治皇帝和众大臣在开小会,早朝现在是越来越走个过场,谈论不了什么国家大事了。
  正是应了那句古话,重要的会议人少,人多的会议不重要。
  大明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在这尚书房内讨论决定出来的,至于早朝很多时候只是做一个通报;  实在是有些事情需要早朝讨论的,这才会放到早朝上去讨论,大部分时候都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的。
  “陛下,朝鲜国燕山君请求我大明能够出兵相助,他们在西非这边节节败退,丢城失地;  依然打不过西班牙舰队了。”
  佀钟将一份奏疏递送上去,这份奏疏是朝鲜国国君燕山君写给弘治皇帝的奏疏。
  名义上来说,大明天子也是朝鲜国、倭国、吕宋、暹罗、苏禄五个藩属国的天子;  这几个国家的君王也是大明天子的臣子,每年都是要向大明帝国这边朝贡的,时不时还要大明这边觐见一番。
  有什么事情了,自然也是少不了要抱紧大明帝国的大腿来。
  这不,朝鲜国和西班牙人争夺西非殖民的战争,腾出来手来的西班牙实力强大,尤其是海上力量强大,打的朝鲜国在西非这边是丢城失地,一块块殖民地重新被西班牙人给重新多夺回去了。
  没办法,现在也只能够找大明爸爸帮忙了。
  弘治皇帝接过奏疏;  快速的看了起来。
  “臣李(long)启奏大明皇帝陛下……西方蛮夷,不通教化、不识礼数;  妄图与我东方文明世界为敌;  争夺我文明世界之殖民地与财富,臣虽极力相争,但奈何我朝鲜国小力弱;  终不可敌也;  臣请皇帝陛下发大明天师为臣做主,维护我东方世界之利益和秩序。”
  “你们也都看看吧。”
  弘治皇帝快速的看完,随即也是照例将奏疏传给刘晋、王守仁、朱辅、韩文他们这些大臣看看。
  刘晋接过奏疏非常快速的看起来。
  “好家伙,这口气和语气和后世某些西方人的嘴脸是一模一样啊。”
  “自诩文明,其他人都是野蛮,张口闭口都是东方世界的秩序、利益、文明之类的。”
  看完奏疏,刘晋是真的想笑了,
  明明是两个强盗在西非这边争夺殖民地和利益,燕山君却是可以说的冠冕堂皇、义正言辞的,将西班牙人形容为野蛮人,西班牙人同他们争夺西非殖民地,那就是野蛮对文明的挑战,是对文明秩序和正义的挑衅。
  “陛下,西班牙和朝鲜国在西非殖民地的争夺,对于我们大明来说并无什么关心,从一开始我们大明就保持着中立的原则。”
  “朝鲜国争夺不赢,那是朝鲜国自己没有本事,如果我大明介入的话,那还不如我大明直接将这些殖民地给全部抢夺过来更直接。”
  刘晋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始终保持中立;  西非殖民地算是大明留给其它国家最后的一块可以争夺的殖民地了。
  大明这边没必要参合其中,如果参合,那就是将所有的殖民地都给占光了,这显然是与初衷不符的。
  大明占领的土地已经足够多了,西非这边也还有大量藩国和殖民地,还是有必要留下一些土地给其它国家,让他们去抢夺和瓜分,这样才不会眼红大明的殖民地。
  将来如果有后起之秀的强大国家,它们也只敢去和西班牙、朝鲜、波斯他们抢夺西非的殖民地,而不敢挑战大明帝国的霸权。
  历史上德国崛起之后,因为全世界的殖民地都被老牌的英法给抢夺干净了,故而德国和几個后起之秀也是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目的就是为了挑战原有的殖民体系和秩序。
  “是啊,陛下,刘公所言有理。”
  “西非殖民地的事情,我大明没必要参合其中。”
  “朝鲜国和西班牙双方的势力其实是势均力敌的,甚至于可以说朝鲜国的国力是要更强大的,人口更多,每年收到的税收也多。”
  “再加上和我们离的很近,朝鲜国的发展比西班牙是要好很多的,打不过只能说明朝鲜自己的不行。”
  朱辅也是跟着表示了赞同。
  “臣以为,我大明可以适当的借款给朝鲜国,让他们购买更多的军火武器同西班牙人作战,但我大明不宜介入其中。”
  王守仁也是跟着说道。
  毫无疑问,老王现在也是一个腹黑男,这房贷款,卖军火武器也是已经玩的很溜了。
  直接出兵介入的事情是吃力不讨好,到处得罪人,背后借钱卖军火武器对于大明来说那就是闷声发大财的办法了,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去做。
  “陛下,西非之地,朝鲜国和波斯国是结成同盟的,西班牙和倭国是同盟,我大明介入的话,对藩属国倭国来说也是不公的,且西班牙一直以来同我大明关系就非常不错。”
  韩文也是跟着说道。
  “嗯,既然诸位爱卿的意见都一致,那就回复燕山君这边,告诉他,借钱卖军火武器都可以,但我大明不会介入其中。”
  弘治皇帝见大家的意见都很统一,也是点点头下旨道。
  “是~”
  重大臣一听,连忙齐声的回道。
  这朝鲜国想屁吃呢,就因为是藩属国,我大明难道还有义务帮你们朝鲜国来抢夺殖民地?
  想什么呢,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纵然是朝鲜国和大明的关系是很不错,但也不可能说出兵帮你们抢殖民地吧。
  如果说朝鲜国本土被西班牙人进攻,大明不帮忙,这肯定是说不过去的,殖民地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能够借款给你,卖军火武器给你已经是最大的极限了。
  讨论完朝鲜国的事情,其它的事情就没有了。
  现在大明国泰民安,国富民强,蒸蒸日上的,需要拿到尚书房来讨论的事情并不多,大家每天开一个小时的会议也就差不多了。
  “有件事情朕一直都想去,但是却始终没有去做。”
  弘治皇帝看看众人,想了想也是缓缓的将自己内心之中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情说了出来。
  众人一听,顿时就来精神了,这弘治皇帝都已经是皇帝,还有什么事情想做而做不到的呢。
  “朕一直以来都想要去大明各地,看看我大明的万里河山,看看我大明的繁华鼎盛。”
  “以前的时候,大明内忧外患,朕纵然是想去,也没办法去,因为不可能抛开国家大事而去顾自己的那点事情。”
  “但是现在,朕这样的想法是越来越强烈了,朕想去大明各地走一走、看一看,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弘治皇帝看向外面,他虽然是皇帝,手握乾坤,享受着世间最尊贵的地位,但同样也是犹如一道枷锁一般将他牢牢的锁在了这个皇宫之中,他顶了天也就是在京城各处走一走。
  他从出生开始一直到现在,连北直隶都没有出国,最远也不过是去天津这边走一走、看一看而已。
  这大明的繁华世界也只能够从书本上看一看,从报纸上听一听,自己却是从来未曾去看过一眼。
  以前的时候或许这个年头还并不强烈,因为大明内忧外患,他这个皇帝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没办法脱身去到处游山玩水。
  而且那个时候交通不便,他身体又不好,大臣们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太子朱厚照又年幼贪玩,他也不放心。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已经具备了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条件了。
  首先就是大明繁荣富强、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没有内忧也无外患,他可以放心的多。
  其次就是太子也已经长大成人,越来越成熟了,还有一大堆的孙子在哪里,大明的国本稳固,纵然是自己在外面出了什么事情,太子也可以顺理成章的继承大统,让大明江山稳固。
  再加上现在的交通条件也是越来越好了,火车、汽车、公路、铁路到处都是,弘治皇帝出行就方便多了,也更舒适多了。
  另外就是无线电通讯的出现,即便是弘治皇帝不在京城,也依然可以遥控整个大明,随时随地的掌握大明的情况,指挥控制大明的一切。
  所以弘治皇帝就想要出去看看、走走,看看大明的繁华盛世,看看大明的万里河山,这其中其实还有一层的考虑。
  弘治皇帝也是快要五十岁的人了,五十知天命,在古代平均寿命仅仅只有三十多岁的情况下,能够活到五十多岁的话,已经算是不错了。
  弘治皇帝想趁着自己现在身体还不错,能动能吃,能看能走的时候去看看这大明的河山,不然要是到了五十岁之后,身体可能大不如前的情况下。
  到时候即便是想去大明各地走一走、看一看,恐怕也是不行的,身体不高,大臣们是不会允许弘治皇帝外出的。
  而且身体不好,出去了也没办法好好的感受大明的繁华盛世,想尝一尝当地的美食恐怕也是没有什么胃口,尝不出什么来。
  所以想要出去看看的话,现在正是最好的时候了。


第1824章 这是好事啊
  “弘治皇帝要学乾隆吗?”
  听到弘治皇帝话,刘晋也是忍不住脑海中想起了历史上七下江南的乾隆了,这货是真的去游山玩水找美女的,硬生生的造完了螨清朝的国库,让沿途各地的官府是苦不堪言,又是建行宫,又是想尽办法的去招待的。
  他爷爷康熙就不一样了;  他下江南算是真正的办大事去的,查水利、看百姓生活,一切从简,也没有给经过的地方造成什么压力和负担,所到之地,看到百姓生活穷苦;  也是不断的减免税收。
  “这出去看看、玩玩倒也没有什么,关键是别学乾坤啊;  学学康熙还是可以的。”
  刘晋的心里面其实是并不反对此事的,皇帝也是人嘛,想要到处走走看看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更何况,现在的大明朝繁荣富强的,这当皇帝的难免有些自豪感,想要到处看看,也是人之常情嘛。
  刘晋自己都规划着干到五十岁就不干了,然后去到处游山玩水,看看风景、品尝下各地的美食之类的。
  人嘛,有时候也是要为自己而活一次的。
  但其他的大臣就不这样想了。
  “陛下,万万不可啊。”
  “大明万万黎民的一切、大明的江山社稷可全系于陛下的身上;  陛下又岂能将它视为儿戏?”
  “陛下乃是天子;  理应位居庙堂之上,坐镇中枢,运筹帷幄,统筹万局;  岂能离开京师?”
  “况且陛下出行,随行众多,沿途又要大兴土木、兴修宫殿,劳民伤财的,非百姓之福啊!”
  佀钟第一个站出来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这大明的天子,出了一个朱祁镇逞英雄,结果坑了大明几十万将士就算了,差点让神州大地再次被异族所窃,要不是于谦力挽狂澜,后果是真的不堪设想。
  现在弘治皇帝又要闹这样的一出,这不是要让好不容易才繁荣富强起来的大明又陷入动荡之中吗?
  你要是在外面有个三长两短的,这大明恐怕又要风雨飘摇了。
  再说了,皇帝出行,随随便便也是有几千人同行的话,这行宫什么的一定少不了的吧,到时候还不知道要花多少的银子在上面,还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呢。
  不行,坚决不行,必须坚决的反对。
  “是啊,陛下,佀公所言有理。”
  “陛下乃是天子;  天子就应该有天子的责任;  岂能如同一般的老百姓一般随意到处游玩,天子身系大明的江山社稷,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重大,岂可到处游玩。”
  韩文也是跟着表示了反对。
  佀钟和韩文的话也是让弘治皇帝忍不住暗暗神伤了,这当皇帝有时候也是真的有太多的无奈了,这想出去玩一次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自己当然也不能算是出去玩,这是去考察大明各地的民情,看看大明各地百姓的疾苦。
  没想到大家竟然如此的反对,这让弘治皇帝也是很无奈。
  “陛下如果是想要散散心的话,臣以为可以在北直隶的范围内走一走、看一看,有什么事情的话也是可以随时的回京。”
  朱辅想了想也是提出了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北直隶范围内走走、看看还是可以的,估计着弘治皇帝也是在京城待久了,待的有点闷了。
  毕竟每天都是早朝、会议、奏疏的,也就是现在不算什么累,放在以前的话,弘治皇帝每天批的奏疏都不知道有多少,那才叫真的累。
  “陛下,臣以为这其实是好事。”
  “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对于大明来说也是好事。”
  这时刘晋发言了,也是让其他的大臣都傻眼了。
  大家原本觉得的吧,刘晋身为内阁首辅,肯定应该是要劝下弘治皇帝不要出去的,谁知道刘晋竟然还说这是好事。
  也是让大家大跌眼镜。
  这皇帝出去游玩可真不是什么好事,你刘晋又不是不知道,这要是玩着、玩着玩野了性子,以后搞不好经常都要出去游玩。
  像历史上螨清时候的乾隆皇帝,这个文艺青年、盖章狂魔,去江南玩过一次之后,那对江南是念念不完了,皇宫就跟牢笼一样了,无论如何也是待不住了。
  前前后后也是去了一次又一次,都恨不得将京城迁到江南去了。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开心的笑了起来,还是刘晋懂自己,体贴自己。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