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1007章

大明镇海王-第1007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厚照笑着点点头,随即也是满嘴胡说起来。
  他们三人仔细的听着,心里面也是安心了许多,尽管都能够听得出来,朱厚照的话假的很。
  什么这几个国家不尊重大明,杀害大明商人之类的,这些肯定是假的,大明横扫世界,谁还敢招惹伱们大明人。
  还说什么礼仪之邦、友好之国,这就更扯淡了。
  你们大明要是是友好之国的话,这土地也就不会扩张到这欧洲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来了,全世界的土地都让你们大明人给占的七七八八了,你竟然还说自己是友好之国。
  鬼信你。
  但即便是不信也要信啊。
  而且大家也是听出来了,这朱厚照是在警告他们,警告他们对大明客气点,不然把你列入不友好的名单,你就等着那天大明铁军杀到家门口来吧。


第1762章 胜利者的悠闲小日子
  距离莫斯科仅仅只有几十公里的一处庄园城堡内,武岩从睡眠之中缓缓醒来,看看身边几个雪白、雪白的佳人,整个人也是忍不住微微腰酸。
  昨晚一晚上的疯狂,大战了一晚上,整个人都要被榨干了。
  作为一名毕业于帝国皇家军事学院的军官,这一次跟随太子殿下西征;  一路杀过来,他作战勇猛,指挥有方,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现在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太子和朝廷也是没有让将士们寒心和失望。
  即便是最普通的士兵基本上也都能够分到一片的肥沃土地,尽管现在很多人连自己的土地在哪里都还不知道,但是都已经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地契;  回到通知自己家人派人过来将土地给管理起来、种起来就来了。
  除了土地之外;  分到最多的就是牛羊和奴隶了。
  牛羊是从三个汗国这变抢到的,喀山汗国、尹尔汗国、克里米亚汗国三个游牧民族汗国放养着大量的牛羊和马匹。
  因为明军进攻的速度太快了,故而他们大部分的牛羊和马匹都落入了明军的手中,最终又分配给了这些将士们。
  武岩作为一名军官,也是分到了几百头羊,十几头牛,十几匹马,另外就是还有眼前的这个庄园城堡。
  这以前是某个莫斯科公国贵族的庄园城堡,现在也是被没收了,连带着周围的大片土地都属于武岩的了。
  另外还有几十个奴隶,这些奴隶有鞑靼人、有游牧部族的人也有斯拉夫人、立陶宛人,全部都是打乱了分配给人当奴隶的。
  还有分到了十几个女人,其中有七八个都是还非常年轻、颇有姿色的;  还是贵族的妻女之类的。
  这等于是一下子就变成了这片土地上面的主人,要土地有土地,要房子有房子;  还有牛羊、奴隶、牛马和女人。
  这也是大明军队一直以来的老套路了,明军之所以渴望战斗、渴望战争;  完全就是因为战争获胜之后;  可以获得丰厚的汇报。
  周围这一大片的土地,超过万亩的土地都是属于武岩的了,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至于眼前的庄园城堡,说实话,武岩并不是很喜欢,因为这城堡不符合大明人的审美,里面各种各样的生活设施之类的也不符合大明人的生活习惯。
  但这已经是这里最好的房子了,更好的房子都在城里面了,那些地方都已经分给了其它的军官之类的了。
  能够分到这样的一处庄园城堡,武岩已经是相当的满意了。
  后期再对庄园、城堡进行一定的改造和修葺、重新一些银子在装修一番就可以了,相比之下,现在普通的士兵都还不知道自己的分到的土地在哪里,而且即便是去了,估计着都还要自己花钱雇人去修建房屋之类的。
  这里远离大明,想要真正发展开发起来,估计着没有个几十、上百年的时间是很难的。
  当然,这对于武岩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他此时此刻就和无数的大明军官一般;  正在享受着属于胜利者的果实。
  “嗯~”
  这时身边的几个美人已经醒来,见武岩醒了,也是发出诱人的声音。
  她们还不会说大明话;  武岩也不懂本地的斯拉夫语,但是这并不妨碍武岩读懂她的意思。
  “好嘛,还来勾引我,看我怎么收拾你。”
  说完,武岩一个翻身,顿时很快整个房间内又响起了战场的厮杀声。
  一直到了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武岩这才极其不情愿的从美人窝里面爬起来。
  这日子,简直实在是累并快乐着。
  一起床,自家的女奴也是将早已经准备好的热牛奶、稀饭、面条和烤羊肉、羊排等给端了上来。
  “味道真是一般啊~”
  “这稀饭煮的太清了一些,还有这个面包,真难吃。”
  “面条也是,这女奴学了几天了,还是学不好,做的不好吃。”
  “这烤羊肉少了点孜然,羊排清炖没有放点生姜去腥味。”
  一边吃,武岩也是忍不住摇头,这里一切都好,就是吃东西,自己家的女奴现在还没有学会做,水平实在是太差了。
  当然,也不能怪这些女奴,因为这些女奴以前都是贵族家的女卷,根本就不会做什么饭食,至于农奴家的女人,那就更不用说了,脏兮兮的,武岩都不敢用她们。
  武岩吃的没有什么太多的味道,武岩的几个女人却是吃的津津有味,一边吃还一边说着武岩听不懂的话。
  不过相接处时间久一点,武岩也是大致的能够懂一些本地的语言了,大致上也是知道她们再说好吃之类的。
  这些奴隶也好、女奴之类的也好。
  被明军给抓起来起来,自然是狠狠的关了一顿,关在潮湿昏暗又发霉发丑的牢里面,或者是一群人直接关在了马舍、猪圈、牛棚之类的里面。
  每天吃也是只给吃的很少,很难吃的食物,狠狠的磨一磨这些人的脾气,不需要多久,长的不过两三个月,短也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
  这被分配给了武岩他们这些大明人军人之后,一个个就知道该乖乖听话了,也都能够接受自己的命运了。
  很多以前是贵族的人,现在也都只能够默默的接受自己奴隶的身份,奴隶好好的当着,干的好了,以后还可以给你自由,你要是偷奸耍滑,或者是想要暴动之类的,绝对是会死的很惨。
  当然,这些女人就更是如此了。
  在牛棚、马圈里面关上一些时间,又没有吃,连睡觉都睡不好的,早已经将她们所有的骄傲都给磨的干干净净。
  现在能够跟着主人,重新住进庄园城堡,睡上舒服的大床,吃上美味的食物,这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她们当然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主人给的,如果主人不喜欢你了,那你就继续是奴隶了,住的很差不说,还是要一天到晚累死累活的干活,连吃饭都吃不饱。
  还是现在的生活好,伺候好主人就可以了,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成为这里的女主人,替自己的主人来辅助打理庞大的产业,至于别的已经根本就不重要了。
  吃完午饭,武岩骑上自己的心爱的马儿在自己的土地上巡视起来。
  现在已经开始入冬了,天气也是变的寒冷起来,肥沃的土地也是渐渐的封冻起来,唯有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才可以开始耕种。
  很快,武岩就来到一处农奴们居住的村庄。
  农奴们见到武岩,顿时一个个都纷纷跪拜下来,甚至于过来轮流亲吻武岩的鞋子。
  他们理所当然的将武岩当成了这里的新贵族,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尽管大明帝国现在已经给予了他们自由,甚至于还家家户户都分到了一点土地。
  土地不多,不够他们养活自己一家老少,他们想要获得更多的土地,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大明的语言,学会讲大明话,改姓大明姓名、名字之类的,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
  所以他们还是需要依赖眼前的武岩,从武岩这边租一些土地来耕种,这样才能够获得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一家人。
  尽管分到的土地很少,尽管他们依然是非常的穷苦。
  但是他们现在对大明人充满了感激,因为他们现在是自由之身,已经不再是农奴了,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土地和财产。
  一个个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憧憬着以后可以过上更好的富足的生活。
  “想要租我土地,粮食只需要交给我三成就可以了。”
  “另外我的庄园和城堡还需要招一些人来干活,一个人干活一天我给10斤面粉。”
  武岩看了看眼前这些破烂、穷苦的农奴,也是微微摇头,随即也是对着他们说道,身边的女奴和武岩接触最多,多少懂一些,也是充当了翻译。
  听到翻译的话,这些农奴们顿时就忍不住再次纷纷跪拜下来,说着上帝保佑、感谢贵族大人康慨之类的话。
  武岩听完,也是笑了笑,没有再理会他们。
  继续在自己的土地上巡视起来,上万亩的土地,土地非常的平整、非常的肥沃。
  “看来要花些银子买一些耕地机和收割机过来了,不然这上万亩的土地哪里能够耕种的过来啊。”
  “还有外面还有大面积的无主之地,只要能够开垦出来,那都是属于我的土地了。”
  “这里的土地实在是太多了!”


第1763章 黑土省的移民问题
  京城内阁办公的地方。
  刘晋和佀钟都在忙碌不停,至于李东阳,不出意外的生病了,根本就已经无法再办公了,甚至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来上早朝了。
  这是一个让人悲伤的事情。
  其实李东阳明明还很年轻,仅仅只有六十多岁,在朝中大臣很多都是七十多岁的情况下;  他可以算是一个年轻人了。
  如果身体条件可以的话,他其实还可以继续发光发热,内阁首辅的位置他也是可以轻松坐上来的。
  然后后世之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好的身体才可以拥有一切,身体一旦跨了的话,什么都没有了。
  李东阳的身体是越来越差了;  其实整個人还是很悲凉的一个人。
  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又是治国之能臣,才能比起刘健来强太多了,但或许是上天嫉妒他的才能和仕途的一帆风顺,让他又遭遇了其它方方面面的磨难。
  生了几个儿子,全部都夭折了,连一个孙子都没有留下,以至于这死后就算是绝嗣了,在这个重视香火传承的年代,又不得不从自己兄弟这里过继了一个李兆蕃过来当继子。
  但继子就是继子,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这或许对于李东阳来说是一个巨大而沉重的打击的。
  让他晚年显得更加的凄凉,也无心于国事了。
  这一点上面,弘治皇帝以及满朝的文武大臣都能够看的出来,特别是现在大明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再加上朝中还有刘晋、王守仁、佀钟、韩文、杨一清他们这些大臣的存在。
  这让李东阳是可以完全放下心来的。
  “建造厚照城?”
  刘晋看着最新从欧洲这边发送回来的电报,朱厚照打赢了仗;  并没有急着回来,即便是现在已经开始入冬了,那边寒冷刺骨,但朱厚照并不急着回来。
  这好不容易出去了一趟,不好好玩够了,他是不会回来的。
  “在波罗的海的沿岸确实是有必要建造一座城市,这个位置也是很不错。”
  刘晋仔细研究了一番地图之后,也是对朱厚照的眼光表示了赞赏,他选的位置很不错,这个地方在后世本身就是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如此庞大的土地,只是移民百万人口过去的话,恐怕到时候是很难有效的管理起这片土地来。”
  “而当地本土的斯拉夫数量即便是经历了如此的战乱,恐怕至少也是还有上千万了,数量如此悬殊,将来必然是不稳定的因素。”
  “或许可以考虑从南云省这边将一部分的高加索人和格鲁吉亚人迁移过去,他们现在对我们大明帝国的认同感非常高,有他们帮我们镇守黑土省的话,或许情况会好很多。”
  刘远仔细的思索着。
  黑土省离大明本土实在是太远了;  要不是已经修建好了铁路直达南云省黑海东边的西极港,恐怕要移民百万去黑土省,那是有些痴人说梦了。
  百万移民都其实已经很难了,大明人小日子过的很不错,根本就没有什么人愿意移民去黑土省那样遥远的地方。
  朝廷这边也是不得不提高了移民奖励,奖励大面积的土地,奖励大量的牛羊、马匹和一大笔的安家费什么的。
  这样才好不容易从各地吸引了很多贫穷的人愿意前往黑土省。
  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黑土省的面积太大了,大量的地区都是荒芜之地,同时本地的斯拉夫人还有很多,为了大明的稳固统治,还必须要迁移更多的人到这些地方去。
  刘晋也是看中了南云省这边的本土部族。
  南云省自从纳入大明帝国的统治之后,这里一直以来都非常的稳固,当地的高加索人和格鲁吉亚逐渐的放弃了原先的部族意识形态,以大明人的身份自居,并且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南云省这里出了大明太子殿下的妃子,尽管不是太子妃,但也是正儿八经册封的,还给太子殿下生下了一个皇子。
  另外南云省这边还出了李白这个天才,科考之中名列一甲,写的一首好诗词,文采风云,现在已经是朝廷之中的大官。
  还有大量南云省的本地姑娘嫁给了驻守南云省的明军为妻为妾,民族的融合非常好。
  当然最重要的是人并入大明帝国之后,这里的人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生活,也不用再承受高额的税赋,生活安稳、富足,这才是他们对大明帝国产生认可的根本原因。
  这些也是导致了南云省的人口在激增,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南云省的人口几乎都翻倍了。
  所以刘晋才会想着从南云省这边迁移出一部分的人前往黑土省这边,同样给予丰厚的移民奖励,鼓励他们前往黑土省。
  有这些对大明认同度极高的南云省本地人,再想办法从草原、西域这些地方迁移一部分的草原牧民过去,结合大明原本的汉化政策和大明化制度,相信黑土省再经过几十、上百年的治理之后,应该是可以牢牢的控制在大明帝国的手中。
  “到处都缺人,京津地区都出现用工荒了。”
  “还有江南的南京、淞沪也都缺人,尤其是南京,缺人缺的太多了。”
  想到人的事情,刘晋也是忍不住一阵头疼。
  后世都说人多,到处都是人,说什么廉价劳动力之类的。
  现在大明是严重的缺人,尽管现在大明人的人口已经突破2亿了,但是分布在如此广袤的土地上,再加上还有大量的人口迁移到海外的殖民地、藩国,这更是进一步的加剧了大明人口短缺的事情。
  现在都已经有人在提议要开发奴隶,允许奴隶进入大明本土。
  这事情也是一直被刘晋给压下去了。
  奴隶是一柄双刃剑,用的时候是很爽,但是反弹回来的时候也必定会伤到自己。
  相比之下,刘晋更想利用的是科技的力量,用科技来提高生产力,减少对人力的依赖和需求,这才是发展的王道。
  就如同种地一样,如果是人来耕种,一个人即便是再勤奋,一年到尾下来,你顶了天也就是耕种十几亩地就到顶了。
  大明如此广袤的土地,如果依靠原始的种地方式,需要的人口还不知道要多少,即便是上亿的奴隶,恐怕也是不够的。
  但是利用耕地机、播种机、收割机等等农业机械,效率就可以极大的提高,一个人都轻轻松松耕种几千亩,甚至于上万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