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镇海王 >

第1001章

大明镇海王-第1001章

小说: 大明镇海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明朝从第一个太子朱标开始,总共十五个太子,基本上全部都是能够平稳的继位,朱标是自己英年早逝,不然他也可以当上皇帝,而且他如果当皇帝的话,给朱棣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造反,也造反不成功。
  除了朱棣造反成功,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之外,大明一朝,其他只要是被册立为太子的,全部都顺利的继位。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以往的任何朝代,太子都是高危职业,能够顺利的继位并不多,往往都是没有好下场。
  明朝的太子之所以能够平稳的继位,这跟大明朝的太子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朱元璋开始,便设立了太子府官制。
  太子府官制这一制度也不是朱元璋首创,历来就有,像什么太子太傅、太子冼马之类的,其实都是空职位,没有实权的,也掀不起什么风浪,而明朝的不同。
  明朝的太子府官员属于身肩二职,白天上朝时属于大明朝官员,要为皇帝分忧,朝会结束后要去太子府上班,和太子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分析正事应该如何处理。
  而且这些太子府属官还都是朝中重臣,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就一集提到,天下的官员几乎80%都是太子府出去的,所以后面出现了:朱棣想改立汉王朱高煦为太子,朝中大臣也不同意的局面。
  尽管电视剧有夸张的成分在里,但天下官员出太子府,却真有其事。
  太子党相当于让太子提前干起了实习皇帝,而且提前培养了自己的一批心腹,同时也加强了和皇帝的政见交流。
  很多太子府的官员,等待太子等级之后,基本上也能够迅速的成为朝中重臣,像弘治皇帝的老师刘健,以前就是太子府给弘治皇帝讲课的。
  弘治皇帝一上台也就立即提拔他,很快就让他成为了内阁首辅。
  另外历史上朱厚照的老师杨廷和,等朱厚照当皇帝了,杨廷和也是成为内阁首辅。
  这样一来,太子继位很快就可以顺利的掌握朝廷大权,因为大臣都是自己太子府出来的人。
  此外就是朝中的这些大臣,基本上都是翰林院出来的,翰林院出来之后,很多都是进了太子府左右喻德、左右庶子、左右春坊之类的,这些可以说都是太子班的人。
  总之就是一句话,在大明,只要被立为太子了,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大明继承人,以国家制度的形式来确定太子的班底,公开打造太子党。
  所以说让朱厚照来统帅大军,这其实也是打造太子班底的一个方法,让太子提前就熟悉军中的军务和将领,公开拉拢军中的将帅,为自己将来当了皇帝之后打下基础。
  这放在其它朝代,那是很不可思议的。
  皇帝是不会允许太子这样和朝中大臣、军中将领走的太近的,生怕自己的权力被架空,但大明朝的皇帝似乎好像都不担心这一点。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这大明的江山是皇帝的,同样也是太子的,但终究还是太子的。
  提前就巩固好太子的地位和权势来,对于大明朝局的稳定是非常有作用的。
  整个明朝基本上就没有因为继承人的事情出现过什么太大的动荡,当然朱棣算是特例,其它都是很平稳的保障了权力的交替,也是保证了权力始终掌握在天子的手中。
  即便是明世宗朱厚熜这个藩王之子继承大统,他也是很快就掌握了朝政大权,一个个牛气哄哄的太监,天子一句话也是可以轻易的干掉,朝中的大臣,天子不喜欢的也是能够轻松的让你回家养老去。
  现在弘治皇帝也是为以后做打算,朝中有很多大臣都是太子府出来的,刘晋、王守仁更是一直都和太子关系很好,老一辈的大臣估计着也挺不了多久了。
  年轻一辈的大臣都在太子府当中担任职务,等着老一辈的大臣回乡颐养天年了就可以立即接管朝中的职位。
  军队里面当然也是要培养太子的人,而且是必须要公开的培养,让全天下都知道,这就是大明的太子继承制度。
  历朝历代的天子防儿子防大臣的,立为太子又不给打造班底,往往太子继位的时候,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掌握大权,有些甚至于到死都无法掌握大权,最终导致大权旁落。
  与其相信外戚、相信臣子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怕被自己的儿子给掌握了权力将自己给架空了。
  事实上,明朝的太子,只要老子还在的,真心是没有一个会去造反、逼空天子的,因为根本就没有必要,自身地位稳固无比,其他皇子根本就无法形成任何的威胁,只需要慢慢等待着继承位子就可以了。
  根本不需要去造反、去逼宫什么的,不仅仅名声不好,关键是到时候还可能失败,太子官府官制的好处就可以体现出来了。


第1752章 这简直就是欺负人
  “踏踏~踏踏~”
  火车站这里,整个火车站都被封锁,一列列军列不断的开来,一支支明军不断的抵达这里,整齐的步伐显示所有的明军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严苛训练。
  朱厚照看着整齐行军的队列,仔细的看看眼前的明军,一个个身材高大、体格强壮、精神饱满;  远不是以前的那些军户能够相比的。
  以前的军户,那是破落的军户,又穷又苦,连饭都吃不饱,连衣服都没有得穿,你能够指望这样的军队有什么战斗力?
  军户制度已经糜烂,根本就不足以支撑起大明的国防需求,如果不下定决心的去废除;  加以革新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有现在无敌于天下的大明军队。
  义务兵役制度下,大明军队从全国各地的青年男子之中选拔身体素质好,同时又是良家子弟的人来当兵。
  再加上充沛的军费、可以完全脱离生产的训练和学习,参照后世军事制度设立的军事学院和军中学习制度。
  让大明所拥有的百万大军,不仅仅身体素质过硬,军事素质过硬,而且连文化素质也是过硬,人人都已经扫盲,都能够正常的读写,军官更是要对天文地理、数学、人文自然、军事、历史等等有着极深的了解和相应的要求。
  这样的军队,即便是依然使用冷兵器作战,那也是绝对是这个时期最强大的军队,更何况,大明在军事装备上;  大明一直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从最早的冷兵器加铠甲和战马;  到慢慢的发展滑膛枪、燧发火枪到现在的后装弹击针式膛线步枪;  普通的炮弹到开花弹;  再到现在威力越来越大;  射程越来越远的大明火炮。
  大明军队的武器装备一直都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始终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这就是大明军队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当然了,什么都会变,腐败的问题永远都存在,历史上多少大名鼎鼎、赫赫有名的大军最终也都慢慢的腐蚀掉,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刘晋一当上内阁首辅不久就主张对外扩张的原因。
  因为只有战争才能够不断的检验一直军队到底还存在多少的战斗力,也是哟趁着现在大明军队还可以,还有强大的战斗力,先尽可能的占领更多的土地和资源来。
  至于以后的事情,那就留给后人去做了。
  “地中海舰队和黑海舰队准备的怎么样了?”
  朱厚照看着眼前的大军,想了想问道。
  “回太子殿下~”
  身边的杨云一听,也是连忙回道。
  “在军中,没有太子,只有元帅和将军!”
  朱厚照一听,连忙强调道。
  “是~”
  杨云一听,连忙行军礼回道:“回禀元帅,地中海舰队已经抵达西极港同黑海舰队会和;  随时可以向克里米亚汗国发动进攻。”
  “另外霍英、廖原率领的十万大军已经抵达南云省西北部地区;  随时可以通过高加索山脉向伊尔汗国进攻。。”
  “好!”
  “传令下去,按计划执行!”
  朱厚照满意的点点头。
  这有电报就是好啊,大军即便是相隔千里之外,都可以随时掌握大军的动向,进行调遣,如果没有电报的话,还不知道要跑死多少传令兵呢。
  也根本就不可能说同时从三面向西进行进攻,因为铺设太开的话,彼此之间传讯不便,难以指挥。
  “是!”
  杨云一听,连忙行礼回道。
  ……
  喀山汗国与西北省接壤的边境线,里海的北面。
  伴随着朱厚照的命令下达,早就已经在边境线上面等待的十万大军开始兵分三路朝着喀山汗国的要地进攻过去。
  十万大军,人人都有战马,背上背着火枪、腰间别着马刀,马背上还有弓箭,宛如猛虎下山一般,嗷嗷叫。
  现在大明军人,基本上都是新生代大明年轻人,生长在大明新时代长大的大明人,一個个对军人都非常的崇拜,也都知道当兵的好处,更是知道当兵的时候如果遇到打仗的话,那肯定是少不了要升官发财了。
  如果足够好,立下了诸多功劳的话,将来说不定还能够青云直上。
  看看现在大明军中的那些中高级将领,很多原先都是普通的农户子弟,因为从军,表现出众,现在也是已经成为了中高级的将领,很多都还获得了世袭的爵位。
  像澳国公杨云,现在的副帅,以前不过是一个破烂的军户,后来南征北讨,一步步立下了大功劳,现在是获得了世袭的国公爵位,后辈子孙世袭罔替。
  还有霍云、霍英两人,以前是农家子弟、种田老表,如果不是义务兵役制度的话,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是老死在田地里面。
  现在他们都已经封侯了,也是世袭罔替的,更是军中的高级将领,类似于他们的太多了,这也极大的激励了大家积极参军,积极作战。
  除了这个之外,当兵也是可以发财的。
  首先就是当兵有着不错的薪酬待遇,并不是白当的,大明军人的薪酬待遇是要远高于普通人的收入,如果是军官级别的,那就更高了。
  其次就是当兵退役了,还可以转业当地方去当捕快、衙役、差役等等,也算是吃了上皇粮,也深受各大商行、工厂,尤其是镖局的喜欢,当过兵之后,找工作是很容易的事情,收入也是相当可以。
  还有在当兵期间,如果有大规模对外战争的话,那就一夜暴富的机会来了,可能一场战斗下来就可以到几百亩的土地、几百两的银子、十几个奴隶、大量的牛羊之类的。
  对于,打仗,他们是非常期盼的。
  因为好处多多,同时又有机会向天子效忠,为大明开疆拓土,封狼居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十万大军嗷嗷叫,犹如群狼一般向这喀山汗国扫荡过去。
  万马奔腾、雷云滚滚、气势磅礴,有风卷残云、席卷天下之势,同时在大军的后方,一辆辆汽车形成一支支运输大队,满载着各种各样的军需紧随其后。
  有了汽车,物资的运输就变的简单轻松多了,特别是在平原地区就更加有利于汽车的运输和行走了。
  以前还说需要马匹来运输军需,现在直接用汽车来运输,可以紧随着大军,甚至于比大军的速度还要更快。
  如此庞大的大军进攻喀山汗国,吓的整个喀山汗国是屁股尿流,提心吊胆多年,生怕大明会入侵自己。
  原本还觉得和平多年,大明应该是不会再继续往西扩张了,谁知道大明终究还是要往西扩张了。
  喀山汗国的大汗阿明也是连忙组织大军,试图抵挡明军一二。
  然而还没有喀山汗国的大军调集起来,明军就迅速的包围了喀山汗国的都城喀山城,速度之快超乎想象,甚至于用匪夷所思来形容。
  比起他们这些草原游牧部族来,似乎好像大明人才更像是草原上的部族一样,竟然在短短2天的时间内就急行军将喀山城给团团包围住。
  “大明欺人太甚!”
  “这些年来,我年年给大明进贡,又是美女又是宝马,又是皮草的,从来都不敢让我们的人越雷池半步,本以为大明人不会再西进了,谁知道大明人竟然是喂不饱的狼,已经拥有如此广袤的土地了,竟然还要往西扩张领土。”
  喀山城头上,阿明看着成为排列整整齐齐的明军,方方正正,星罗棋布,有战马不骑,全部下马,明晃晃的步枪刺刀格外耀眼。
  同时在城外,一门门大炮已经瞄准了喀山城,那巨大的炮管远不是自己城头上面的小火炮可以相比的,自己的大炮看起来就像是小孩子的玩具一样。
  “勇士们,拿起手中的弯刀,骑上心爱的战马,杀光这些大明人了,让他们知道我们草原人的厉害!”
  阿明别无选择,也不想坐以待毙,主动选择了打开城门,骑上了战马,带着自己的骑兵向明军发动了进攻。
  “杀!”
  伴随着旗帜的挥舞,喀山汗国的骑兵们犹如饿狼一般朝着明军进攻过去。
  “第一梯队,准备!”
  “开火!”
  “第二梯队,准备,开火!”
  回应他们的是明军炽热的子弹,新式的步枪之下,以前的三段式都变成了现在的两段射击,甚至于根本不需要两段射击,只需要组成一排就可以了。
  后装弹、膛线、击针式的步枪已经和后世一战的步枪没有任何的区别,活力持续输出已经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精度更高。
  “嘭~嘭~”
  战场上,硝烟弥漫,此起彼伏的枪声之下,阿明的骑兵连大明都出不来,全部被死死的压在了大明口不到百米的距离之内,极其的惨烈,连大明人的一点皮毛都没有碰到就已经被杀的干干净净。
  “一面倒的屠杀,实在是有些欺负人了!”
  拿着望远镜亲眼目睹这一幕的霍云忍不住微微摇头,差距太大了,已经不需要任何的战术了。
  “开炮,攻城!”
  随即,他又下达了开炮攻城的命令。


第1753章 摧枯拉朽
  喀山汗国的草原上,一直十万人的大军正在行军,战马排列起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长龙绵延十几里,一辆辆汽车、卡车组成的组队同样壮观、上千辆卡车后面还拖着一门门重炮。
  “发电报给霍云,让他慢一点,至少把那个莫斯科城给我留下来;  等着本帅到了才能够攻城,否则他打的再快,到时候都没有任何的功劳。”
  一匹汗血宝马上面,一身军装的朱厚照显得有些着急了。
  战争进行的速度超乎想象。
  仅仅两天的时间,喀山城被攻破,不到十天的时间;  喀山汗国被灭;  霍云摔了十万大军继续由东往西的扫荡过去,所过之处;  犹如蝗虫过境,杀戮无数。
  这也是明军一直以来的传统了,对于吞并的地区,只要命令还没有下达之前,明军要做的不仅仅是打下这片疆土,还要将这片疆土给扫荡干净,这样才不会留下太多的隐患。
  留下太多的本地异族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本身就已经有了仇恨了,等到他们缓过气来了,必然会又会反复无常的背叛大明,与其等到那个时候再来大动干戈,还不如一开始的时候就将屋子给打扫干净了,这样方便后期的移民和统治。
  霍云大军行军的速度非常快,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已经越过了喀山汗国向着莫斯科公国进攻过去了。
  到了莫斯科公国这边,那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所向披靡;  攻克卡西莫夫城,直逼梁赞城,距离莫斯科已经非常近了。
  朱厚照生怕他在自己还没有抵达的情况下就攻下了莫斯科城,那自己就算不当这个西征大元帅了。
  “是,元帅!”
  杨云一听,顿时就微微有些无语了,不过还是连忙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