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师,四叔他们怎么样了?”李节让人把姚广孝请上船,随即立刻追问道,这几天开城那边没有任何消息,哪怕他派人到江华岛的港口打听,也是一无所获,这让他都快急死了。
“李伴读放心,殿下已经彻底控制住了开城,李成桂父子带着高丽的伪王逃到高丽北部负隅顽抗,殿下也正准备征讨他们的事宜,所以暂时抽不出身来。”只见姚广孝淡定的一笑道。
“四叔进了开城?李成桂父子跑了?那个伪王又是谁?”李节听完对方的话却是一脑袋雾水,怎么感觉这些和自己的计划不一样啊?
“这个……情况有所变化,殿下与蒋同知对之前的计划都做了一些修改……”
姚广孝说着就把那天开城政变的情况详细的讲了一遍,其中也特意提到了蒋瓛先修改了李节的计划,然后朱棣又修改了蒋瓛的计划。
李节听到这里也有些无语,蒋瓛修改自己的计划倒是在情理之中,毕竟蒋瓛潜伏在高丽,能够接触第一手的消息,他按照当时的形势对计划做出修改也正常,不过朱棣却完全是临时起意,或者说他自信心爆棚,也不管什么计划,直接率兵就杀进开城。
不过朱棣的自信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他利用手中的三千精兵做为前锋,后面又有郑梦周等人的军队辅助,很快就杀到王宫,李成桂父子看到情况不妙,也十分果断的退出开城,走的时候还带走了高丽王,估计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惜郑梦周早就准备好了底牌,在占据了开城后,郑梦周立刻将一个名叫王兴的孩子推上王位,王位是前高丽王王禑的儿子,本来就应该继承王位,相比之下,李成桂手中的高丽王只是他抽签抽出来的,所以才被郑梦周斥为伪王。
“郑梦周倒是个人才,借助燕王殿下的声望,他们立了新王,而且还得到了许多人的投靠,估计用不了多久,地方上的一些势力也会倒向他们,到时李成桂父子就要面临四面楚歌的情况了。”姚广孝最后笑呵呵的再次道。
不过在提到郑梦周时,姚广孝嘴上夸奖,但一双三角眼里却闪烁着几分莫名的光芒,不用想也知道,郑梦周已经成为朱棣控制高丽的绊脚石,因为高丽已经不需要另一个李成桂,以姚广孝的狠辣,再加上朱棣的果决,估计郑梦周很快就要悲剧了。
“原来如此,有大师辅助,殿下定能很快平定高丽的局势,不过大师为何不留在开城,而是亲自来这里?”李节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好奇的问道,朱棣现在正需要人手帮他控制开城,姚广孝却在这时候离开了,这可有点奇怪。
“殿下命我控制江华岛,以后大直沽来的海军,就直接驻扎在江华岛,这样有了这个港口门户,我们进可攻退可守,也就处于不败之地了!”姚广孝再次道。
开城那边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而且郑梦周虽然是个麻烦,但只要李成桂父子不死,他们双方的利益就是一致的,所以暂时也不必担心开城会出什么意外。
李节听后也赞同的点了点头,江华岛的位置特殊,如果说开城是后世的北京,那江华岛就是后世的天津,对于朱棣这个外来势力来说,只要控制了江华岛,也就控制了开城的门户,整个开城都不再对他设防。
当下船队在姚广孝的带领下停靠江华岛,说起来江华岛本就是当初流放前高丽王的地方,除了高丽王,还有不少被李成桂流放的大臣,这些大臣在当地也拥有很大的声望,所以江华岛也是第一批投靠郑梦周的地方,现在姚广孝也十分顺利的接手了江华岛的军政大权。
在姚广孝的安排下,大直沽的海军进驻江华岛,控制了整个港口的进出,以后这里也是大明与朱棣保持联系的通道,所以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这也是朱棣派姚广孝来的原因。
等到姚广孝处理完江华岛的事情后,也邀请李节去开城见朱棣,不过李节在考虑再三后,却还是拒绝了姚广孝,一来他相信朱棣的能力,对方既然已经在开城站稳了脚根,就绝不会轻易的被赶出去,所以高丽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朱棣和姚广孝处理,他也没必要再插手。
二来张定边他们那边也等着要杀向九州岛,需要方关他们的海军护航,李节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所以决定和方关早点回对马岛,尽快把张定边他们送上九州岛,这样事情做完后,李节也能早点回去。
然而就在李节正准备要动身回对马岛时,却忽然接到朱元璋的一份诏书,而当看到诏书上的内容时,李节也是皱眉自语道:“这件事怎么提前了,看来我得快点回去做准备了!”
第165章 明船之灾
“降下旗号!”随着李节的一声令下,上百艘战船也纷纷降下大明的旗号,而在他们前方,就是一片广阔的陆地,一眼看不到尽头,不知道的人可能还会以为这是块大陆,实际上这里正是倭国的九州岛。
“全速前进,所有水上的船只一率击沉!”李节再次吩咐道,方关也立刻答应一声,当即下去准备,而李节则手扶船舷看着远处的九州岛,心中也颇为激动。
九州本来是中原大地的古称,可是倭国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竟然也把一座岛称为九州,虽然他们解释说是岛上有九个令制国,但依然让李节感觉心里恶心。
“等到打下整个九州岛后,一定把这里的名字给改了!”李节目光如炬的自语道,也许是和老朱相处久了,他的性格也不知不觉受到一些影响,有些事情上也变得颇为霸道。
“李伴读,听说此行之后你就要回去了?”正在这时,背后忽然有人走上前问道。
李节回头,只见张定边一身铠甲的走了过来,经过战争的洗礼,张定边似乎也彻底的恢复了当年那个铁血猛将的风采,整个人站在那里不怒自威,再也没有之前那种慈眉善目的感觉了。
“不错,我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的路,就要靠你们自己走下去了!”李节淡笑着点头道。
听到李节的话,张定边也露出不舍的表情,他们能走到现在这一步,也多亏了李节的指点,他知道李节有私心,甚至可能是在利用他们,但张定边等人也都是心甘情愿,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路,至少现在他们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张将军,前面就是九州岛的肥前国,现任守护名叫今川了俊,此人也是倭国北朝任命的九州探题,主要是负责镇压九州岛上的南朝势力,现在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南朝势力大势已去,北朝很可能会统一九州岛,而肥前就是今川了俊的大本营,不知将军您可有信心攻破这里?”李节感觉气氛有些伤感,于是转移话题道。
肥前国是仅次于对马岛的倭寇大本营,或者说去往对马岛的倭寇,绝大部分都是从肥前国出发,当初大明曾经派使节来这里,要求当时掌控这里的怀良亲王约束倭寇,结果对方竟然扣押了大明使节,而且还杀了五人,气的老朱差点想要发兵攻打倭国。
不过现在怀良亲王已经死了,肥前国落到北朝手中,今川了俊就是北朝中的权臣之一,现在已经占据了九州岛的大部分,岛上本来有大内氏、大友氏和少贰氏,不过现在除了少贰氏依然忠心南朝外,其它两个都已经投靠了北朝。
“李伴读放心吧,我已经将九州的情况摸透了,肥前国这里位置重要,距离对马岛又近,更是岛上的政治、经济中心,只要打下这里,就能威慑岛上的倭人,另外我们后方的援军也快要到了,到时也不用担心倭人的反扑!”张定边再次一笑道,他已经摸清了倭人的虚实,所以对这次进攻九州岛也有着绝对的信心。
李节闻言也点了点头,虽然整个计划是他设计的,但是在一些细节的施行上,却还需要别人去做,比如高丽的事,就是蒋瓛和朱棣帮他补漏,现在倭国的事也不需要他来插手,毕竟像打仗这种事,一百个他捆在一起也比不上张定边和邹普胜这些人。
说话之时,李节他们的船队也终于来到了肥前国的沿海,一些打渔运输的小船看到这支庞大的船队也全都吓呆了,甚至连逃跑都忘了。
对于这些人,李节没有任何的怜悯,直接命战船撞了过去,之前他让人降下大明的旗号,本就是在暗示所有人,现在他们已经不是大明的海军,而是一只类似倭寇的海盗,只不过目标由大明变成了倭国。
肥前国本来就是倭寇的大本营之一,这里靠着倭寇的抢掠也发了横财,属于九州岛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所以这里也养了一支规模不小的水军,不过他们事先却没有任何的准备,当发现大明的海军时,他们才仓促出海迎敌。
然而海军是一个技术兵种,装备上的差距根本不是个人的勇武能弥补的,这些倭人的小船面对大明的战船,简直就像是三岁的孩童面对一个成年壮汉,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更何况大明的战船还装备了火炮、床弩这种远程武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明现在的海军几乎是无敌的,哪怕是欧洲,现在的海军也要百年后才能超过大明,更别说小小的倭国了,所以方关这上百条战船来到倭国,只要补给跟得上,他完全可以碾压整个倭国的水军。
仅仅半天时间,迎敌的倭人水军就被彻底消失,随后方关命水军一字排开,火炮轮流轰击港口,把早就赶到港口的倭人军队炸的人仰马翻,张定边他们趁乱登陆,集结成大军之后直接杀向肥前国太宰府,那里也是九州岛最大的城市。
李节看着张定边等人已经杀散了岸边的倭人军队后,并且杀向岛内后,这才再次下令道:“沿岸北上,毁掉所有港口!”
“是!”方关也毫不犹豫的再次答应道,他知道李节这是要立威,即是给倭国的一个警告,另外也是为张定边他们分散一些压力,毕竟海边的港口毁了,岛上的许多势力恐怕也很难集结在一起共同对付张定边他们。
上百艘战船一路北上,沿岸的港口纷纷被他们击毁,一时间整个九州岛的沿海也陷入到一片火海之中,虽然李节让人降下了旗号,但有见识的人肯定都能猜到他们的来历,毕竟也只有大明才有这样的实力。
不过李节丝毫不担心这样做的后果,就算是事后倭人向大明告状,只要他咬死了不承认就行了,反正倭国也没有证据,更何况背后还有老朱给他撑腰,正所谓匹夫无罪、怀壁其罪,自从知道倭国有银矿后,整个倭国都已经被老朱视为囊中之物了。
最后李节他们的船队一直杀到关门海峡,这里是九州岛与本州岛的咽喉要道,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由大内氏掌管,海峡两岸都有设有港口,来往的船只川流不息,可以说是倭国最繁忙的海上通道。
然而当李节他们的船队到达这里后,所有海上的船只全部被击沉,两岸的港口也被焚为一炬,等到大内氏的当代家主大内义弘赶到时,却只看到了两岸的焦土,至于那只船队却早就已经离开了,这让大内义弘这个有名的武将也气的哇哇直叫,但却没有任何办法。
这一天可以说是九州岛最为黑暗的一天,当地的倭人也终于体会到大明沿海百姓的恐惧,因为有人认出行凶的船只是明朝的船只,所以后来有人将这一天称为“明船之灾”,而这一天也揭开了九州岛新的序幕。
毁掉了关门海峡后,李节这才命船队回航,当他们赶到太宰府的外海时,张定边那边也已经结束了战争,太宰府虽然是九州岛最大的城市,但放在大明依然只是座不起眼的城市,张定边他们的丰富的攻城经验,所以很快就攻破了太宰府,并且将城中来不及逃跑的今川了俊活捉。
当然了,这次张定边他们也是占了突袭的便宜,岛上的倭人根本来不及反应,所以才被他们占据了太宰府,不过接下来张定边他们肯定会面临着倭人的猛烈反扑,这些就要靠张定边他们自己了,李节也只能让人将后方的物资运来,好让他们做好守城的准备。
做完这些后,李节也终于命令方关的船队返回对马岛,不过他在对马岛也只是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立刻乘船准备返航,老朱之前给他下了诏书,让他尽快做完这边的事情回南京。
想到要回南京了,李节也有些无奈,因为老朱这次让他回去,原因就是为了迁都的事,老朱准备让朱标亲自去巡视开封、洛阳等地,看北方哪座城市更适合当做首都。
也就是说,李节可能才刚回南京,就要准备和朱标一起出巡去北方,连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对此李节也十分无奈,不是他喜欢劳累,而是老朱逼着他干活,简直比后世的资本家还要可恶。
不过想到朱标,李节又有些担忧,本来他还打算回南京后,找个机会让朱标把身上的肥肉减下来,毕竟他那么胖,身体肯定会出问题,再加上为了迁都劳心劳力,万一真的像历史上那样发病,以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恐怕就真的救不回来了。
可是现在老朱催的这么急,李节也在担心自己回南京后,根本没时间让朱标减肥,所以李节这段时间也十分着急,朱标可是他的老丈人,也是他最大的靠山,万一他真的出事,那他之前的努力可就全都白费了,说不定还要回头去抱朱棣的大腿,可朱棣那个暴脾气丝毫不比老朱差,跟在他身边才是真正的伴君如伴虎。
第166章 回程
天气越来越冷,但李节乘船南下,却越走越暖和,当船队快到达长江的出海口时,李节就不得不换上单衣,要知道北方这个时节已经要穿上棉衣了。
“李伴读,再往前就是苏州了,到时我们就要分别了!”正在这时,一个人走到李节身边开口道,正是随同大军一起出征的商人顾学文。
“你不去京城了?”李节闻言也露出惊讶的神色,这次他从倭国回来,顾学文这些商人也有不少人跟着他的船一起回来,毕竟李节带着几条战船,在安全上有保证。
说起来顾学文这些人在高丽和倭国也发了笔横财,不但低价收购了张定边他们的战利品,而且还和高丽与倭国的民间交易,每条船上都是满满的货物,这些货物占用了大量的资金,需要尽快出手,所以他们跟着李节一起回来了。
“我就不去了,不过会派个管事带着一些货物去京城,毕竟京城虽然繁华,也吃不下这么多的货物,所以我决定呆在苏州,把这些货物分批调往南方售卖。”顾学文再次回答道。
当初顾学文的老丈人沈万三,就是坐镇在苏州,将全国各地的货物运往海外,成为南方沿海首屈一指的大海商,沈家也靠着海贸一跃成为江南首富,哪怕历经数次打击,但沈家依然屹立不倒,这些都是当年沈万三打下的坚实基础。
李节闻言也点了点头道:“苏州倒是个好地方,位于长江水道,又能连通于海外,不过我建议你可以再往东发展一点,比如松江府,那里虽然是个小地方,但即临江又临海,日后海贸兴起,必定是个商业重镇!”
上海可是后世中国的经济中心,李节也早就想开发松江府了,不过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只能让顾学文这些商人先考虑一下,只要能让松江的商业兴盛起来,日后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只是让李节没想到的是,他的话音刚落,顾学文就惊讶的看着他道:“李伴读您也这么认为!”
“还有别人有这样的想法?”李节听到顾学文用上“也”这个字眼,当即也好奇的问道。
“正是,当初我岳父在世时,曾经多次和我们说过,苏州虽然是个好地方,但松江的潜力却远超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