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蒸汽船!”朱棣看着这条飞速而来的船只也立刻猜到了它的身份,毕竟没有船帆又能跑的这么快,恐怕也只有传说中的蒸汽船了。
蒸汽船的速度奇快,眨眼间就来到朱棣的船队附近,这时朱棣才发现,蒸汽船的甲板上也站满了人,穿的衣服各式各样,甚至还有一些女人,估计都是坐船的客人,而他们也都一脸兴奋的打量着周围的景色,估计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坐这种船。
蒸汽船似乎也看到了朱棣这边,特别是当看到船上燕王的旗号时,这条船估计也吓了一跳,所以根本没敢靠近,在朱棣船队前面特意转了个小弯避开了。
看着速度又快又灵活的蒸汽船,朱棣也不禁露出羡慕的神色,难怪之前李节特意给自己写信,告诉他蒸汽船日后必将取代风帆船,只是现在的蒸汽船还不太稳定,需要时间来改进,不过现在看来,蒸汽船的性能已经相当优越了,旁边的风帆船与它一比,简直就像是老太太一般。
“如果这次能顺利回去,一定要早点把蒸汽船引进过来!”朱棣当即在心中暗自发誓道,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在亲眼见识到蒸汽船的性能后,他就再也看不上老旧的风帆船了。
目送着蒸汽船远去后,朱棣他们的船队也终于缓缓的驶进了太津港的范围,港口的官员早就接到了消息,所以这时也有专门的官员迎接,引着他们的船进到港口停靠。
船还没有停稳时,站在船头的朱棣就看到了港口上迎接自己的李节,这让他也是心中一松,如果是别人来迎接,那情况可能不太妙,毕竟朱允熥如果对自己动手,可能会支开李节,但现在李节亲自来了,说明情况还不算太糟糕。
李节也笑呵呵的看着朱棣的船只停下,然后朱棣迈步下船,他也急忙上前迎接道:“四叔您一路辛苦了!”
朱棣这时却打量了一下李节,随后这才笑道:“辛苦谈不上,只不过我一路上都在想,你们叫我来京城到底要商谈什么事情?”
“这个等下您见到陛下亲自和他聊吧,我就不多嘴了!”李节却是卖了个关子道。
“等下?陛下他也在太津?”朱棣闻言也露出惊讶的神色问道,现在已经快中午了,而且他又刚到太津,肯定来不及去京城了,所以在他看来,最快也要等到明天才能见到朱允熥。
第631章 叔侄密谈(上)
朱棣很快就知道李节说的“等下”是什么意思了,在火车轰隆隆的前进声中,朱棣坐在华丽的车厢中,面前摆放着一桌丰盛的酒宴,虽然车子行动的速度很快,但并不怎么颠簸,至少正常进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车子也是用那个蒸汽机带动的?”朱棣在经过最初的震撼过后,很快也反应过了,当即一脸震惊的问道,铁路和火车毕竟才刚修好,他又孤居海外,自然也没有得到消息。
“不错,和蒸汽船一样,这东西名叫蒸汽机车,不过现在百姓们更愿意称它为火车,以它的速度,傍晚之前咱们就可以回到京城。”李节笑着回答道。
“火车?”朱棣重复了一下这个陌生的名字,他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不过想到蒸汽机的确需要燃料来驱动,倒也可以理解。
“对了,刚才我看这车子是在两根铁轨上跑,想来修建这么一条铁路的造价肯定也不低吧?”朱棣忽然又想到车子下的铁轨,于是再次关切的问道,他现在对这个火车和铁路也动心了,只是不知道造价自己能否承担?
“这个……”李节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道,“不瞒四叔,火车的造价虽然昂贵,但最贵的其实是脚下的铁路,而为了修建这条铁路,不但朝廷出了银子,而且银行还出面集资,最后算下来,估计能够和倭国一年白银的产量相比了。”
“这么多!”朱棣听到这个回答也不由得惊叫出声,虽然他猜到铁路的造价不菲,但也没想到竟然这么贵,毕竟倭国一年的白银产量最少也有几百万两,这么多的银子,以高丽的国力恐怕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拼凑出来。
“毕竟是第一条铁路,前期没有任何的经验,所以花费当然要大一些,随着技术的成熟,日后修建铁路的成本肯定会下降许多,但依然不会是个小数目。”李节再次解释道。
别看北京到太津的距离并不算太远,但毕竟是第一次修建铁路,需要克服不少的难题,有时出了问题,甚至还要拆了重建,所以才导致花费巨大,这也就是有朱允熥的全力支持,否则换一个人做皇帝的话,这条铁路肯定修不起来。
“这哪是铁路啊,简直就是拿白银在铺路,这么贵我可修不起!”朱棣闻言也不禁报怨道,他本来还想在高丽,甚至是美洲也搞一段铁路的,可是现在看来,自己根本修不起。
“其实铁路之所以贵,主要是现在的铁价太贵了,毕竟咱们大明的钢铁产量有限,铁路消耗的又这么大,所以铁价当然不会便宜,但如果能大量的生产钢铁的话,让铁价降下来,那铁路的成本可能就会节省几倍。”李节再次道。
大明的钢铁产量虽然一直在增加,但还是无法与后世的相比,主要是大明境内大都是贫铁矿,冶炼钢铁很困难,再加上这个时代的技术限制,所以大明的钢铁产量虽然在增加,但速度并不快,远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
“听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起来了,高丽西边好像发现不少大铁矿,而且矿石的品质很高,只是高丽并不缺铁,所以开采的量也不大,如果能开采出来,应该能让铁价下降不少。”朱棣闻言也不禁自语道,如果高丽有足够的铁,倒是可以与大明交易,以此换来铁路的技术。
“高丽那边的确盛产煤和铁,不过这件事还是等见到陛下再说吧。”李节微微一笑道,然后就招呼朱棣坐下吃菜,并没有过多的解释。
朱棣本来想再问一下李节,朱允熥见自己到底要谈什么,但看到李节似乎不愿意聊这个话题,最终他也没多问,干脆和李节一起边吃边闲聊,等到吃完饭他还躺下睡了一会。
等到朱棣再醒来时,火车也正在缓缓的开进北京站,等到车子停下之后,李节也请朱棣下车,这时天色将晚,按说应该给朱棣安排住处,休息一下再去见朱允熥。
但朱棣在车上睡了一觉,之前也是吃饱喝足,所以完全不累,而且他也急着要见朱允熥问清楚情况,否则根本安不下心来,所以在他的要求下,李节也只能带他直接进宫。
其实对于朱棣心中的想法,李节也能猜到,毕竟这次忽然叫他回来,他心中肯定会乱想,但李节依然不打算解释,毕竟有些事情他不方便开口,还是让他和朱允熥去谈吧,毕竟他们叔侄之间更方便一些,自己这个朱家的女婿,算起来依然是个外人。
朱允熥似乎也早知道朱棣会来见自己,所以一直在暖阁中等候,当李节两人进宫后,他也亲自来到宫门前迎接,叔侄二人见面后也都是十分亲热,完全看不出彼此有什么心结。
朱允熥将朱棣迎到暖阁,然后挥手让其它人退下,朱棣本以为李节应该会留下,却没想到李节这时也告退离开,这让他皱起眉头,如此一来,整个暖阁中也只剩下他和朱允熥两人了。
“四叔请座,您这一路肯定十分辛苦,我本来是想请您休息一晚再和您详谈,不过您既然执意要见我,那不如今晚咱们叔侄二人就彻底长谈!”朱允熥拉着朱棣坐下,并且亲手给对方倒了杯茶水道。
“陛下客气了,咱们有话就直说吧,这次陛下召我入京到底所为何事?”朱棣也没有客气,伸手将茶一饮而尽,然后就直接开口问道。
“这个……”只见朱允熥迟疑了片刻,似乎有些不好开口,不过最终还是正色道,“好吧,我知道四叔您是个直爽人,所以我也就不绕弯子了,您之前提出想建海军学校,我其实很犹豫,四叔您应该知道我在犹豫什么吧?”
“能猜到一些,不过陛下放心,我大力发展海军,主要目的是要将日后的重点放在美洲那里,绝不可能威胁到大明的安全!”朱棣再次直接道,他这时也终于明白李节为什么要离开了,这些话的确不方便让外人听到。
第632章 叔侄密谈(下)
李节告退离开暖阁后,也没有在宫中停留,而是直接回家休息,毕竟这一天他也挺累的,而朱棣与朱允熥他们叔侄,可能要聊一整晚才会出结果,所以他也没必要等候。
朱玉宁也早为李节准备了晚饭,夫妻这么多年,只要李节能回家,她都会陪着李节一起吃晚饭,这已经是他们夫妻间的习惯了。
“夫君,你说四叔和允熥能谈成吗?”朱玉宁给李节挟了块鱼肉开口问道。
李节请朱棣来北京这件事,朱玉宁也知道的很清楚,因为本来就是朱雪晴提议的,她们姐妹间无话不说,所以朱玉宁也早就知道,因为这件事关系到自己的两个亲人,所以朱玉宁也格外的关心。
“现在还不好说,不过以我对四叔的了解,他应该会认真的考虑陛下的提议,到时就算不会全部答应,也有商量的余地。”李节笑着回答道。
“那就最好,只是四叔若是答应,日后想见他们恐怕就更难了。”朱玉宁说到最后也叹息一声,身为皇族,他们虽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有时却也身不由已。
“玉宁你不必伤心,无论何时何地,我和孩子都会陪着你的!”李节看妻子有些伤感,当即也轻轻的握住她的手安慰道。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还没亮,李节就被宫中派来的人叫醒了,然后他匆匆忙忙乘着马车进宫,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
当李节来到暖阁时,只见朱棣与朱允熥都在这里,两人都是眼睛发红,看样子一整晚都没睡,而在两人的面前,则摆放着一幅巨大的地图,将大明、高丽、倭国,甚至是大半个太平洋都囊括其中。
“参见陛下!”李节上前行礼,随后又笑着向朱棣道,“四叔辛苦了,您和陛下谈的可还愉快?”
“愉快个屁,早知道你们打的是这个主意,我就应该多带点人来!”朱棣却是瞪了李节一眼道,他现在后悔把姚广孝留在高丽了,如果把他带在身边,至少他也有个可以商量的人,不像现在只能自己做决定。
“听四叔话中的意思,您和陛下应该是谈妥了吧?”李节闻言却是哈哈一笑,他之所以没有提前告诉朱棣,其实就是不想让朱棣有太多时间思考,因为有些事情考虑越多,反而越不容易做出决定,现在快刀斩乱麻反而更好一些。
“姐夫你说的不错,昨晚我和四叔虽然有些小的争执,但大的方面还是达成一致,这也要多谢四叔对我和姐夫的信任!”朱允熥这时也笑眯眯的开口道,看他的表情就能知道,这次与朱棣的交谈达到了他的目的,甚至解决了他的一块心病。
“你们两个啊,我现在可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你们手上了!”朱棣这时白了李节和朱允熥一眼再次道,不过话是这么说,但他并没有半点愤怒的样子。
“四叔您这次的确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也并非一无所得,至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您会得到大明的倾力相助,至于美洲大陆则任由您去驰骋!”李节这时也再次笑道。
“不错,四叔您也不必担心我这边,既然我已经答应了您,就绝不会反悔,只要我在位一天,朝廷就会给你提供最大的便利,至少上百万的人口、各种物资与人才,都会分批送到你那里!”朱允熥这时面色严肃的道。
“好,有陛下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大哥的在天之灵都在看着我们,今日的约定也是在他的见证下达成,若违此誓,当天地厌弃!”朱棣这时也站起来立誓,说完也伸出一只手掌。
朱允熥也明白朱棣的意思,当即也站起来道:“若违此誓,当天地厌弃!”
朱允熥话音刚落,就与朱棣击掌三下,这个誓言在朱标的在天之灵,以及李节的目光下终于达成,而李节也深信,这个誓言将会影响到未来整个世界的走向。
朱允熥与朱棣商谈的内容其实也并不复杂,总的来说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朱棣放弃对高丽的掌控,以此来换取大明对他的全力支持,让他在美洲重新立国。
表面上看,似乎是朱棣吃了大亏,毕竟他打下高丽后,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现在高丽被他经营的相当不错,在海外独立成国,不像其它的藩王那样受大明的管制。
现在要朱棣把高丽交给大明,哪怕换来大明支持他在美洲重新立国,但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想要在美洲建立一个不输于高丽的国家,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但换个角度想一想,高丽三面环海,唯一接壤的就是大明,海洋上又被倭国挡住,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的潜力,如果朱棣是个保守的人,那么他窝在高丽倒也不错。
可惜朱棣是个积极进取的人,区区一个高丽,根本无法填满他的野心,这也是当初他为什么积极寻找美洲的原因,毕竟只有那里,才是更适合他的天地。
所以朱棣在经过一整晚的考虑后,终于还是决定同意这个交换,他本来就是个极为果断的人,对于高丽,他虽然有不舍,但也觉得高丽实在太狭小了,更何况当初他之所以来高丽,本就是李节调他去的,算是捡了一个便宜,现在还给朝廷也理所应当。
誓言立下了,但这么大的事情,光靠一份誓言肯定无法让人信服,所以还必须要一份详细的盟约,这也就是朱棣和朱允熥聊了一整晚的原因,因为这份盟约的内容需要规定的比较详细,而有些细节上的分歧,才导致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
不过现在大体上的事情都谈的差不多了,所以朱允熥和朱棣干脆亲自执笔,然后将两人之前谈妥的条件一条条的写下来,李节则在一旁帮着他们参谋一下,免得有什么纰漏。
等到这份盟约写好之后,双方也都没有了异议,于是在李节的见证之下,朱棣与朱允熥分别在盟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并且盖上印玺,这份盟约也算是彻底达成,这让旁边的李节也终于松了口气。
第633章 参观
北京火车站,做为第一座开建的火车站,整个车站的占地面积极大,而且整个车站分为前后两部分,其中前面也就是普通人见到的车站,可以在车站中买票、等候,火车也会在这里停靠,供人们上下车。
不过车站的后半部分却是不对外公开的,因为这里更像是一座工厂,火车的车头与车厢就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能够在这里工作的人,要么是顶尖的工匠,要么是求真书院出来的机械人才。
“四叔你看,这里全都是大明最顶尖的人才,他们在这里并不仅仅是为了生产火车,同时也是为了研究火车的性能,发现问题加以改进,毕竟火车现在才刚开始运行,经常会发现一些问题,这些也全都要靠他们来解决。”李节在宽敞的工厂里一边走一边向身边的朱棣介绍道。
朱棣看着眼前这些复杂的机械,心中也不禁暗自赞叹,虽然完全看不懂,但他却知道这些东西组装起来后,就变成了自己之前乘坐的火车,跑起来丝毫不输于快马,而且还不知疲倦,只不出问题,甚至可以一直跑下去。
朱棣在和朱允熥签订了盟约后,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准备在京城呆上几天,毕竟他难得来京城一次,而且盟约虽然签订,但后续的施行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所以完全不用着急。
其实朱棣与朱允熥签订的那个交换盟约,完全是一个大纲样的东西,只规定了一些大概的东西,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