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条通道,朱允炆混在人群之中,尽量的让自己表现的像个普通的百姓,事实上街道上这么多人,就算他表现的异常一点,恐怕也不会有人发现。
等了片刻之后,就见一支队伍由北向南而来,人人皆穿素缟,正是护送老朱回南京的送葬队伍,而看着这支越来越近的队伍,朱允炆也是神情复杂,如果他没有出逃,现在他应该也在这支队伍之中。
第525章 逃出京城
朱允炆目送着送葬的队伍缓缓驶来,他心中也是百味杂陈,特别是在队伍之中,他也看到不少的熟人,比如驸马梅殷,以及他的五叔周王朱橚等人,甚至还有朱允熥的天子车驾。
不过朱允炆却没有看到李节的身影,当然可能是因为送葬的人太多,再加上又有护卫的士卒挡着,所以看的不是很真切,但朱允炆却宁愿相信李节并不在送葬的队伍之中,而是在暗中派人四处寻找着自己的踪迹。
随着送葬队伍的到来,两侧围观的百姓也开始骚乱起来,有人对于老朱,百姓们或许会感到畏惧,但更多的其实还是敬重,毕竟如果没有老朱,蒙元恐怕依然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元末的战乱也不会那么快平息。
更何况老朱虽然对官员苛刻,但对百姓却十分宽厚,大明从建立之初,就开始休养生息的政策,特别是从美洲带来的各种高产作物,也同样是老朱的功劳,这对于百姓来说,可都是实打实的功绩。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百姓见到老朱的送葬队伍,一时间也不少人悲从中来,最开始有人跪下,紧接着就像是排山倒海一般,街道两侧的百姓跪倒了一大片。
朱允炆混在人群之中也跪了下去,毕竟这是自己的亲祖父,不过朱允炆也没想到祖父在百姓中的威望竟然这么高,有这么多的百姓自发为他跪下送行。
“总有一天,我要让自己的威望超过祖父!”朱允炆在心中暗自发誓道,心中对于逃出京城的想法也更加坚定了。
送葬的队伍缓缓前行,两侧的百姓也纷纷跟随,一时间场面显得更加混乱,朱允炆也混在人群中,跟着送葬的队伍向城门的方向而去,而越是接近城门,朱允炆心中就越是紧张,对于他来说,只要出了城门,就相当于整个出逃的计划成功了一半。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朱允炆距离城门也越来越近,前面送葬的队伍已经有一半进入城门之中,而后面的百姓也是紧随其后,更让朱允炆兴奋的是,城门处并没有士卒盘查,这也就意味着百姓们可以随意的进出。
其实这也是朱允炆意料之中的事,毕竟送葬的队伍本来就十分庞大,再加上背后这么多送行的百姓,朝廷就算是想盘查,恐怕也没那么多的人手,这可是太祖皇帝的送葬队伍,更不可能让人随意盘查。
终于送葬的队伍全部出了城门,后面的百姓也紧随其后,依然没有士卒上前阻止,而混在人群中的朱允炆也慢慢的靠近城门,最后终于一只脚踏上了城门下的青砖上,随后一步步的穿过宽大的城门洞。
在经过城门洞时,朱允炆还特意的看了一下城门洞两侧的藏兵洞,他生怕里面忽然杀出一队锦衣卫,然后把自己拦截下来。
幸好朱允炆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直到他安全的通过城门洞后,周围依然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根本没有见到半个锦衣卫的影子,其实以现在的拥挤程度,就算真有锦衣卫发现了朱允炆,想要派人来抓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朱允炆感觉自己都快被人挤的脚不沾地了。
不过越是这种情况,朱允炆越是安心,一滴水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藏于大海之中,人也一样,他现在就像是海洋中的一滴水,周围全都是相差不大的水滴,简直比任何时候都要安全。
等到出了城门之后,朱允炆一下子就感觉开阔起来了,甚至连城外的空气闻起来都是那么的香甜,不过他这时也不敢有什么异常的表现,而是老老实实的跟着人群,沿着官道为老朱的棺椁送行。
对于这些前来送行的百姓,送葬的队伍即没有鼓励也没有驱赶,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送葬的队伍离京城越来越远,这些百姓也开始慢慢的放弃,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一直跟着送葬的队伍去南京。
朱允炆倒是很想多送一会自己的祖父,虽然当初对方选择了朱允熥做皇太孙,使得朱允炆心中有些怨言,但对方毕竟是他的亲祖父,祖孙间的感情还是扯不断的。
不过看着周围的百姓越来越少,朱允炆也不敢再送下去了,而且他现在已经离开京城两三里了,这也意味着他已经安全了,现在是时候开始他的逃亡大计了。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向自己身边的两个护卫使了个眼色,三人也趁着别人不注意,悄悄的转向东边的一条岔道。
朱允炆出城后的逃亡路线,也早就计划好了,他们会沿着这条路向东南,然后来到距离京城很近的太津,再从这里乘船出海,而只要到了长江流域,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都会有人暗中接应他。
朱允炆之所以决定走海路,主要是因为陆路虽然快,但却容易被拦截,毕竟如果李节派大军在路上设下关卡,朱允炆也很难逃过这一重重的包围。
相比之下,海路虽然颠簸,但却比陆路安全多了,毕竟海上广阔无际,想要拦截船只盘查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到了南方沿海后,就会有人接应他们,到时朱允炆的安全也更有保障,也更有把握安全的到达南京。
当然朱允炆还可以从运河走水路,不过这条更加危险,毕竟运河这条水路一直在朝廷的控制之下,只要朝廷一声令下,整条水路都会瘫痪掉,所以这条水路还不如陆路,更别说与海路相比了。
京城与太津之间的往来也十分频繁,所以这条路上也十分热闹,朱允炆带着两个乔装的护卫走在路上,也并不显眼,而且每走一步,他们就离京城远一步,这让朱允炆也感觉十分轻松,连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然而还没等朱允炆高兴太久,忽然只见前方的道路拥堵起来,路上不少的行人也停了下来,这让朱允炆脸上的笑容也是一僵,心中忽然有了一种十分不妙的感觉。
第526章 返城
“怎么回事?”前方的行人忽然不走了,而且还把道路给堵住了,后面的行人自然也开始叫嚷起来,混在人群中的朱允炆更是脸色阴沉,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他却有种感觉,前面的事很可能与他有关。
果然,很快前面就传来消息,竟然是因为前面忽然出现一队官兵,然后设下一道临时的关卡,如果行人去京城他们根本不管,但如果是想去太津的方向,却需要被他们严加盘查。
“他们果然不会轻易的放弃!”朱允炆咬牙切齿的自语道,今天出城实在太顺利了,顺利的有点不太真实,现在总算是出现问题了。
“殿下,旁边有小道,咱们试试能不能从小路绕过去吧。”这时旁边的护卫低声建议道。
朱允炆想了想也点头同意,于是三人转身进了旁边的小路,然而走出去不远他们却忽然发现,小路上也同样有官兵盘查,甚至连附近的村民回家都要被检查一番。
面对这种情况,朱允炆三人干脆钻进了田野之中,毕竟道路可以被封锁,但周围全都是田野,他不信李节能派人把他们包围起来。
然而朱允炆却还是小看了李节,因为就在他们钻进田野里不久,很快就有一队队的骑兵从田野上纵横交错而过,明显是为了抓捕他们。
另外更加糟糕的是,因为现在夏收刚过去,田地里什么都没有,使得朱允炆想找个藏身的地方都不容易,所以他们才刚进入田野不久,就差点被骑兵发现,最后还是钻进灌木丛中才躲过一劫。
“殿下,不能再往前了,这些骑兵在周围这片区域不停的巡逻,如果再往前,迟早都会被他们发现的!”这时一个护卫焦急的对朱允炆劝道。
朱允炆也知道事不可为,但他却十分不甘心,毕竟自己好不容易才逃到这里,不过现在也没办法,最终他也只能咬牙道:“撤回去!”
于是朱允炆三人小心翼翼的躲开巡逻的士卒,慢慢的退回原来的官道上,不过官道上的封锁更加严密,于是他们抱着碰运气的想法,又试了一下其它方向,结果每个方向都有士兵在巡逻。
另外朱允炆还发现,这些巡逻的士卒正在收缩包围圈,如果他不尽快想到办法逃出去的话,最后很可能会被这些士卒抓到,别看他现在化了妆易了容,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依然能够被人看出破绽。
想到这里,朱允炆也不由得更加焦急,脑子里也是乱成一团,完全想不出什么脱身的办法,最后还是他身边的护卫开口建议道:“殿下,事不可为,咱们要不还是退回京城吧,这些关卡似乎只让进不让出,估计京城那边也差不多!”
朱允炆听后也感觉有道理,当即点头道:“好,咱们立刻回京城,我再与黄先生商议一下脱身之策!”
打定了主意,朱允炆三人也立刻转身,等到他们再次来到城门前时,果然发现城门这里之前消失的士卒也出现了,只是这里的盘查虽然严密,但主要是针对出城的人,对进城的人虽然也会盘查,但并不怎么严格,顶多就是询问一下身份和进城的原因。
看到这种情况,朱允炆也终于松了口气,感觉李节虽然厉害,但还是有所疏漏,如果他让人严查所有进出的行人,那自己可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到时只能束手就擒了。
不过面对城门士卒的盘查,朱允炆还是有些紧张,生怕自己的伪装被人看穿,但现在他已经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守门的士卒抬眼头看了他一眼,随即十分不耐烦的问道:“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进城做什么?”
“启禀官爷,小人名叫张庄,是个小商人,进城是为了谈一笔小生意!”朱允炆尽量让自己表现的低声下气一些,毕竟商人的身份本就十分低贱,无论和谁说话都要放低身份,只是这种自贱的话语却还是让他感觉十分不适。
也许是朱允炆演技不错,也许是守门的士卒根本没用正眼看这个小商人,所以听到朱允炆的回话后,对方也立刻放行,当然这是进城,如果出城的话,却会被士卒拉到一旁搜查全身,甚至连衣帽都要解开,连女子都有专门的女人检查,如果进城也是这么检查,朱允炆肯定会被人查出异常来。
得到放行,朱允炆三人也立刻进城,等到从城门洞再次进到京城,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朱允炆这才暗自松了口气,然后警惕的打量了一下周围,发现没有其它人注意自己后,这才迈步进城。
梨园胡同那边肯定不能去了,倒不是怕暴露,而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在朱允炆他们离开,那个院子里的一切都会被销毁,同时也会安排其它人入住,这样日后就算有人查到那里,也不会查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只是朱允炆也没想到自己的出逃计划会失败,而且还不得不回到京城,这让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去哪里?
不过朱允炆并没有迷茫太久,他很快就将眼下的情况分析了一遍,然后决定亲自去找黄子澄,现在他必须亲自和对方商量一下接下来的计划,特别是要制定一个新的脱身计划。
另外朱允炆乔装出来这么久,也没有被人发现自己的身份,这让他也产生了一种自信,觉得自己以现在的身份去见黄子澄,应该不会被人认出来。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也终于做出决定,带着两个护卫就来到黄子澄的府邸附近,当然他可不会傻乎乎的直接登门,因为他知道,李节肯定会在黄子澄的府门外布下无数的眼线,只要自己敢露面,哪怕他已经乔装,依然可能会被人认出来。
所以朱允炆并没有急着去见黄子澄,而是先在附近的迎春茶楼,找了个雅间坐下,朱允炆知道,黄子澄每天下午回家时,都喜欢在这里品上一杯茶再回去,所以这里是见黄子澄的最佳地点。
第527章 为天下人的利益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朱允炆坐在迎春茶楼二楼的窗口,不时从打开的窗口缝隙中向外张望,现在已经到了黄子澄下值的时间,他的轿子随时都可能从这里通过。
不过朱允炆现在也面临着一个难题,因为他进到茶楼后,通过向伙计打听才知道,原来黄子澄这段时间再也没有来过茶楼,这让朱允炆也有些担心,如果黄子澄今天还是不来茶楼,自己该怎么与对方相见呢?
对于这个问题,朱允炆苦思了良久,最后还是只能想出一个十分冒险的办法,于是他伸手召来旁边的一个护卫,然后在对方耳边低声吩咐了几句,对方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点了点头,然后快步离开了茶楼。
与此同时,黄子澄坐着轿子离开了吏部,说起轿子这东西,从宋朝时就争议很大,许多人认为轿子以人为牛马,违背圣人的教诲,所以不愿意乘轿,但也有些人认为一顶轿子至少可以养活两个轿夫,所以乘轿子算是做善事。
反正上面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到了明朝时期,许多官员已经把乘轿当做一件十分正常的事,当然也有一些官员不愿意乘轿,比如李节就是其中的代表。
黄子澄喜欢乘轿,主要是他身体不太好,轿子相比马车要安稳多了,所以无论是上朝还是下值,他都喜欢乘着轿子,哪怕慢一点,但至少走的安稳。
不过今天轿子中的黄子澄却有些坐立不安,事实上这一整天他都在担心朱允炆逃离京城的事,虽然整个计划是他与齐泰等一些同伙一起制定的,但对于能否成功,他们都没有任何的把握。
不过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今天黄子澄依然照常去吏部当值,哪怕心中一直十分的紧张,却还要装做一副风清云淡的模样。
当然在这种表面的淡定之下,黄子澄却在密切关注着城中的动向,特别是老朱的棺椁被送出京城,按照他们的计划,朱允炆应该也会随之出城,只是每当城中发生一点风吹草动之时,黄子澄就会吓的不轻,担心事情败露朱允炆被抓。
对于朱允炆来说,哪怕真的被抓,估计也不会有性命之忧,毕竟他可是朱允熥的大哥,哪怕不是一个母亲,但依然是亲兄弟,所以朱允熥应该不敢杀他,毕竟朱标才刚去世,如果朱允熥现在就做出杀兄的举动,恐怕会引发其它皇族的恐慌。
不过朱允炆不会死,但并不意味着黄子澄这些人没事,其实之前黄子澄被贬官,就是因为受到朱允炆的牵连,而这次已经不是牵连那么简单了,而是黄子澄参与到朱允炆的谋反计划之中,所以如果朱允炆被抓,他和齐泰等人肯定难逃一死。
想到这里,黄子澄也不由得叹了口气,虽然在决定将全部身家都押在朱允炆身上时,他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心中也不禁有些怀疑自己之前的决定是不是太过草率了?
不过上面的想法也只是在黄子澄心中一闪而过,对于他来说,除了支持朱允炆之外,根本没有第二个选择,毕竟早在朱允炆还没有成年时,他就已经与朱允炆走在一起,可以说两人的得益早已经牢牢的捆绑在一起,如果朱允炆不能夺得皇位,那么也就意味着他的仕途也将彻底断送掉。
另外在黄子澄心中,一直觉得李节是个离经叛道之人,特别是他在求真书院教授的那些东西,更是对儒家的巨大挑战,朱允熥在他的带动下,也同样走上了一条邪路,若是让他们彻底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