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驸马 >

第226章

我要做驸马-第226章

小说: 我要做驸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薄薄的羊肉片在锅里滚了几滚,李节这才笑着向对面的老朱道:“陛下您要不要先尝尝?”
  “这个东西真的能吃?”老朱却抽动了几下鼻子,脸上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问道,这股辛辣的味道他也是第一次闻到,本能的感觉有些不适,所以一时间也不敢下嘴。
  “当然能吃,不过这辣椒味道比较冲,第一次吃肯定要小心一些。”李节笑着解释道。
  老朱对李节还是十分信任的,这时终于拿起筷子,平了片羊肉后闻了闻,虽然味道还是很冲,但看李节似乎不像是撒谎,终于还是将肉片放在嘴里。
  辣!辛辣!这是老朱的第一感觉,虽然中原的调味品中也有辛这个味道,比如胡椒,但辣椒却与胡椒的辣完全不同,虽然李节在火锅的汤汁里放的辣椒不算太多,但对于第一次吃辣椒的老朱来说,依然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他感觉自己的整个口腔都像是着火了似的,一张老脸也憋的通红。
  过了好一会儿,只见老朱这才吐出一口长气道:“痛快,没想到一口肉竟然也像是喝了一口老酒一般,全身都感觉舒坦多了!”
  “陛下真是厉害,第一次吃辣椒竟然能尝出其中的滋味!”李节看到老朱的表现也露出惊讶的神色,这次他可是真心实意的夸老朱,毕竟第一次吃辣椒的人往往都比较不适应。
  “区区辣椒而已,再辣它还能比得过军中的烈酒?”老朱却是浑不在意的一摆手道,说着又连吃了几口羊肉,结果感觉越吃越有味道,简直有点停不下来。
  其实老朱喜欢吃辣椒也正常,穷苦出身的他一向都是口味极重,而且他又喜欢喝酒,以前可以说是无酒不欢,只是现在年纪大了,御医也多次叮嘱他不能再饮酒,现在这辣椒除了不会醉人,其它方面倒是和酒的感觉差不多,吃下肚子都像是一团火似的,让人全身出汗。
  当然这也和老朱年纪大了,味觉也开始退化,只有重一些味道,才能让他的身体感到愉悦,所以老年人的口味一般都比较重。
  不过无论什么原因,老朱都极快的接受了辣椒的味道,李节又将辣椒酱给他放在小碟子里,配上火锅一起吃,更让老朱吃的全身冒汗,感觉全身都活过来了。
  李节这时也终于可以尝了一下自己做的火锅,只见他夹起一片羊肉在辣椒酱里蘸了一下,然后放进口中品尝了一下滋味,眼睛也一下子眯了起来,虽然隔了几百年,但辣椒的味道依然如故。
  “父皇,你们吃火锅竟然也不叫我,在外面我可都闻到香味了!”正在这时,忽然只听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紧接着就见朱标迈步走了进来,顺便还拍了拍肩膀的雪花。
  “下雪了?”李节这时也十分惊讶的问道,之前他进宫时天还只是有点阴,刚才他又一直忙着做火锅,并没有注意外面的天气。
  “不错,刚开始飘雪花,钦天监的人说,这场初雪会下的很大,估计明年会是个好收成!”朱标这时也一脸轻松的笑道,说话时他也来到桌子前,抄起筷子夹了片羊肉就塞到嘴里。
  然而羊肉刚一进嘴,朱标的一张脸就立刻涨的通红,随即扭头就把羊肉吐出来道:“父皇你们这是吃的什么,怎么如此辛辣?”
  “不会吃就别乱吃,这叫辣椒,李节刚种出来的美洲作物!”老朱看到朱标浪费食物,当即瞪了他一眼道。
  “辣椒?”朱标吸了口凉气缓解了一下口腔中的灼热感,而在这种灼热感过后,却又感觉口舌间似乎有种特别的味道。
  “我再尝尝!”朱标又拿起筷子,夹了片羊肉小心翼翼的尝了一小口,等到慢慢的适应了这种辛辣后,这才将羊肉一口吞下,随即就向李节赞道,“味道不错,虽然与胡椒不一样,但都辛辣无比,在下雪天吃这东西简直太适合了!”
  “殿下倒是说对了,下雪天吃着红油火锅,简直是天下第一美事!”李节闻言也是大笑着赞同道,这场雪来的还真是时候。
  老朱闻言也来了兴致,当即让人把桌子搬到侧殿的一处亭台上,这里四周装着玻璃窗子,可以看到外面的雪景,这场雪也的确像钦天监预测的那样,竟然越下越大,这时地面已经开始泛白,估计晚上就会积下厚厚的一层雪。
  “北京这边的雪的确比南京下的更早更大,这么大的雪,不会造成雪灾吧?”老朱吃了几口羊肉,这时看着外面的雪也露出担忧的神色,这还只是北京的初雪,就比南京那边最大的雪还要大,所以这让他也禁不住担心起来。
  “父皇放心吧,前两年北京这边的雪比现在还要大,也的确造成了一些雪灾,不过北方这边的百姓对大雪比较适应,自有一套应对的办法,所以影响也不太大,以前可能还有一个燃料不足的问题,不过现在煤炭开采的越来越多,价钱也越来越便宜,北京这边的百姓大部分都开始以煤炭取暖了。”朱标笑着回答道。
  老朱听到朱标的回答这才放下心来,随后又询问了一下吏转官,以及阶梯田税从江南推广到全国各地的事,朱标也一一做了回答。
  旁边的李节看到老朱的模样也叹了口气,老朱还真是劳碌命,哪怕到了这种时候,也不忘关心政务。
  不过老朱的精力明显有些跟不上了,再加上吃饱了之后,人也容易犯困,所以在朱标讲到阶梯田税的推广时,老朱忽然没有了动静,再仔细看时,却发现老朱竟然已经睡着了。
  看着酣睡中的老朱,朱标与李节也无奈的相视一笑,随后两人亲自将老朱扶到床上休息。


第461章 第二支船队
  天气越来越冷,河流与湖泊也开始慢慢的结冰,不过海水因为潮汐,再加上含盐量比较高,所以暂时还没有结冰,不过今年的冬天来的比较早,估计再过一个月左右,太津港这边也会结冰,到时船只就不方便停靠了。
  趁着海港还没有上冻的这段时间,整个太津港也进入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节,所有商家都想趁着这段时间进出货物,毕竟等到港口冻上后,可能一个多月船只都无法停靠,这将会对商家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北京城的物价都会因此上涨,所以不少商家都想借此多囤点物资。
  李节与朱允熥站在港口东南侧的码头上,这里是太津的军港,海军的战船也都停靠在这里,用于保护太津港的安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北京的安全,毕竟如果敌人从海上杀过来,几乎只需要一天就能杀到北京城。
  不过现在的军港中除了战船外,还停靠了不少的商船,这些商船样式统一,上面都挂着大明的旗号,但船上的船员却衣着各异,停靠在码头的商船也正在紧张的装载着各种货物,军港甚至专门为他们开辟一条道路。
  “姐夫,这第二批去美洲的船队能保证百分百到达美洲吗?我可是把全部积蓄都投到银行里了!”朱允熥看着眼前这支忙碌的船队也有些担心的问道。
  眼前这支船队正是第二批去美洲的船队,确切的说是船队的一部分,因为还有一部分是由朱棣和张定边组织,特别是带队的依然是那位江船长,他们正在九州岛上等候,到时这边准备好之后,就会去九州岛与他们会合。
  “皇家可是船队的大股东,你怎么想起来往银行投钱了?”李节闻言也不由得笑道。
  “那不一样,皇家股份再多,收益也是归内库所有,不会给我一文,相比之下,银行那边却是可以投资,据说投进去一两银子,日后就可能换回十两甚至是百两,这么好的生意我当然不能错过。”朱允熥立刻开口道。
  银行做为船队的股东之一,也是出钱的大头,不过银行除了自己投钱外,还公开吸收私人投资,只要你手头有余钱,而且又看好这次去美洲的船队,都可以把钱投进来,到时按比例分成。
  当然了,这种投资肯定也有很大的风险,比如船队万一遇到了意外,导致收益很低,甚至可能是赔了钱,最恶劣的情况甚至是整个船队全军覆没,到时这些钱可就要打水漂了,所以朱允熥才会向李节打听船队能不能安全的到达美洲。
  “这个只有老天才知道了,不过船队之所以选择在冬天出发,其实就是想避开风暴,毕竟冬天海上的风暴比较少,不像夏秋两季那么频繁,再加上有了之前的经验,航线也探索了出来,所以这次船队到达美洲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李节笑着解释道。
  “那就好,希望我投的钱千万不要打水漂,否则日后我就要喝粥度日了!”朱允熥听后也终于稍稍的放下心来道,虽然喝粥度日有点夸张,不过他的确把全部身家都押到了船队上,甚至还借了不少钱。
  李节听到朱允熥的话也是微微一笑,他早就知道朱允熥投资船队的事,因为之前朱允熥还找朱玉宁借了钱,对于这种事,李节也并没有阻止,毕竟朱允熥早就成年了,当然也有能力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走吧,咱们上船上看看!”李节说着迈步走向那些商船道,朱允熥也立刻跟上。
  这支船队是由朝廷出面组织的,所有船只都是朝廷的官造船厂出产的,性能极为优越,不过船上的船员却来源复杂,总的来说有两部分,其中一小部分是朝廷从海军中征调出来的,他们主要负责船队的指挥与协调。
  至于剩下的大部分,则是银行出面组织的人,他们大都是有名的海商,有些同时也是这次船队的出资人,之前他们出的钱,全都用来买这些船只与货物,而人员则是他们自己组织的,大都是经验丰富。
  另外这些人之所以自己组织人手,也是想摸清楚到达美洲的航线,毕竟这条航线如此重要,肯定不能只由朱棣和张定边的人掌握,等到他们摸清了航线,日后大明这边也能单独组织船队。
  李节和朱允熥迈步上船,立刻有认识他们的人上前迎接,然后为他们介绍船上的各种装备,除了各种货物外,船上还装有足够的食物与淡水。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船队吸取了上次船队抽水的教训,因为船上装的淡水哪怕经过煮沸消毒后,依然不能保存太长时间,否则就会变质发臭不能饮用,所以这次的淡水中加了一些烈酒,据说可以让淡水保存的时间更长。
  另外船上还装有大量的豆类和茶叶,豆类可以发豆芽,与茶叶一起都能帮助船队补充必要的维生素,避免发生败血症。
  至于食物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主要是多了一些罐头类的食品,因为船上不方便升火,平时只能吃干粮,根本不能保证营养,相比之下,罐头类的食品可比干粮强多了,而且还能保存更长时间。
  上面这些当然全都是出自李节的手笔,确切的说是由他提出来,然后由求真书院实验制作出来的,比如罐头这东西,技术上十分简单,而且玻璃也早就不是问题,所以成本也十分低廉,不但可以供航海使用,还可以供应军中。
  只不过罐头太容易破碎,铁罐头的成本太高,暂时没办法制作,所以现在的罐头在运输方面损耗有点大,但就算如此,罐头依然成为一种十分受欢迎的便携食物。
  几天之后,太津港的这支船队也终于准备完毕,在李节和朱允熥的主持下,港口给船队举行了一个小式的送别仪式,然后在船员们的高呼声中,船队也缓缓的驶离了港口,只是不知道他们的能否像之前的船队那样,顺利的到达美洲?


第462章 有刺客
  第二支美洲船队离开了,李节和朱允熥亲眼看着船队消失在寒冷的海面上,两人这才跺了跺冻的有点发麻的双脚,然后转身回到自己的住处。
  天气愈发的寒冷,李节和朱允熥的任务也完成了,本来两人也应该回去的,不过朱允熥却不想回去,用他的话说,就是这段时间他实在太忙了,难得有时间来太津转一转,当然要多呆几天。
  李节之前也被吏转官的事搞的十分闹心,于也决定在太津多玩几天,就当算是散心了,于是两人就暂缓了回去的计划,反正现在京城那边也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再加上两地离的又近,就算有事也能一天赶回去。
  太津港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大直沽,这里的港口虽然有冰冻期,但并不影响它成为北方的第一大港,特别是海贸越来越兴盛,使得这里成为海上与陆地之间的交通枢纽,再加上太津背靠北京,自然是大占便宜。
  其实北京城做为国都,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限制,如果你是官员或读书人倒也罢了,但如果是商人,在北京就会感受到很多的条条框框,别的不说,光是穿个衣服都不自由。
  相比之下,太津这里就更像是一个商业城市,毕竟这里本来就是因为海贸才兴盛起来,南来北往的客商也都喜欢在太津这里置地建宅,反正这里离京城又近,住在这里和京城其实没太大的区别,而且还更自由。
  另外商人们扎堆在一起,也更方便做生意,一些商业上的信息流通十分快速,毕竟对于商人来说,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可能就是一条重要的商机,所以太津也吸引了无数商人前来居住,这些商人又给太津贡献了巨额的税收,极大的促进了太津城的建设。
  李节和朱允熥走在太津的大街上,两人都换上了便服,身边只带了几个护卫,边走边欣赏着太津城的影响,虽然天气寒冷,但太津的街头上依然热火朝天,有些新店铺正在修建,有些店铺则叫嚷着招揽客人,更有小摊小贩沿街叫卖着一些小商品,使得整个街道看起来十分的热闹。
  “相比京城,太津这里明明人口还不到京城的一半,可为何我总感觉这里比京城还要热闹?”朱允熥拿着一包点心边吃边向李节笑道,难得出来放松,所以他彻底的放下架子,甚至不顾形象的在等上买各种点心吃。
  说起来朱允熥似乎也很喜欢吃甜食,而且他这两年似乎也胖了一些,这让李节也有些担心朱允熥,怕他也和朱标一样吃成了大胖子,现在朱标好不容易才把身上的肥肉减下来,但就算如此,朱标的身体还是不太好,特别是心脏方面的问题,根本没有治疗的办法。
  “太津这边虽然人少,但却商业发达,到处都是做买卖的人,再加上这里对商业的管制也比较松,所以你才会觉得到处都是人,事实上如果算上港口的市舶税,那么太津这边的商科就已经越过京城那边了。”李节笑着解释道。
  “这倒也是,而且太津这边的晚上也没有宵禁,现在天也快黑了,咱们等下找个地方吃饭,也趁机逛逛天津的夜市怎么样?”朱允熥再次提议道。
  “太津不是没有宵禁,而是靠近港口那边没有宵禁,主城这边还是有宵禁的。”李节再次解释道。
  太津因为是海港,晚上依然可以通行,所以港口那边是没有宵禁的,每到晚上时,港口那边就格外热闹,全城的商贩都会跑到那边做生意。
  “我知道,其实我觉得主城这边的宵禁也可以解除,毕竟宵禁主要是出于军事目的,现在天下太平,宵禁就显得有些多余了。”朱允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道。
  宵禁的确是出于军事目的考虑,老朱是行伍出身,又喜欢立各种规矩,宵禁自然也不例外,比如老朱早就下旨,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这段宵禁时期如此外出,被抓住后要施在杖刑,也就是打屁股,一般京城是打四十下,其它城市打三十下。
  当然宵禁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不能外出,有些官员有通行令,不受宵禁的限制,另外如果生了重病,或是生育、死丧这些是不受宵禁限制的。
  “这话你还是和陛下说去吧!”李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