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爷爷只是说亲王不许擅离封地,又没说我们不能离开,而且我去南京是为了求学,又不是去胡闹,说不定皇爷爷知道后还会十分高兴呢!”朱孟熜却再次叫道。
“好了,等回去我给父皇写封信,询问一下他的意见,如果父皇同意,我当然也愿意让你多学点东西!”朱桢也顺势说道,不过话虽如此,他对这件事还是不抱什么希望。
说话之时,朱桢父子也回到了楚王府,不过刚进府门,就有人飞奔来报,北京有圣旨送到,召朱桢进京议事!
第405章 进度
李节来到求真书院,找了老半天才找到郭正林与马哈麻,只见两人正窝在书院后面的一个作坊里,正在看着几个工匠打磨一件东西,而且两人还不时在讨论着什么,竟然没有发现李节的到来。
李节也先打量了一下这个正在被工匠们打磨的东西,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这个气缸到现在还没有造好吗?”
听到李节的声音,郭正林和马哈麻这才发现了他,这让两人先是一喜,随后又苦笑道:“李兄你倒是轻巧了,之前扔了一堆图纸资料给我们,可是其中的难度之大,却让我们都快挠破头了,特别是这个气缸,这已经是我们第一次重铸了!”
“第三次?前两次都失败了?”李节闻言也再次惊讶的问道,虽然他知道气缸是整个蒸汽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制造的难度也很大,但这都过去几个月了,郭正林他们还是没有搞定气缸,这也有些出乎李节的意料。
“李兄你过来看!”郭正林这时却拉着李节来到作坊的一边,结果只见地面上摆放着两个已经气缸,猛一看似乎都没什么问题,可当靠近仔细一看,却会发现气缸壁上已经出现了裂缝,有一个甚至破了一个大洞。
“怎么会这样?”李节看到这两个气缸的惨状也不由得震惊的问道。
“蒸汽机的其它部件倒是不复杂,我们已经制造出来了,而且也组装好了,这两个气缸就是之前试验用的,结果就成这样了!”郭正林说着又带李节来到作坊旁边的一个院子,只见这里的工棚之中,一个蒸汽机赫然立在那里。
李节看到这个半完工的蒸汽机也十分激动,当即走上前仔细的观察了起来,很快他就发现,虽然这个蒸汽机看起来与自己设计的差不多,但其中有不少的细节都做了修改,使得它变得更加实用,毕竟他前也只是纸上谈兵,有些方的设计可能有些想当然了。
“不错不错,现在就差气缸了,不过这第三个气缸能成功吗?”李节激动着向郭正林两人问道,已经失败了两个了,所以李节对这第三个也有点担心。
“这个我们也说不准,不过经过两次失败,我们也吸取了不少的教训,比如第一个气缸爆开,主要是材料不过关,所以我们换上最好的钢铁,第二个则是气缸的内壁不够光滑,所以我们现在用手工一点点打磨,虽然很消耗时间,但应该可以解决之前的问题。”郭正林这时也有些不太确定的回答道。
“其实就算是再次失败也没什么,毕竟李兄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大不了我们再想解决的办法就是了!”这时旁边的马哈麻也开口表态道。
“马兄这话倒是让我放心了,你们有这份不怕失败的心,日后定然能够将蒸汽机制造出来!”李节闻言也再次笑道。
马哈麻闻言也大笑一声,随后三人又讨论了一些技术上的细节问题,比如李节对他们做出的一些修改就十分感兴趣,所以趁着这个机会也请教了一下,郭正林他们也有一些技术上的难题想问李节,虽然李节也未必能回答出来,但至少能帮他们提供一些思路。
最后李节在书院呆了大半天才离开,经过这大半天的交谈,也让他对整个蒸汽机的计划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其实除了气缸这个大问题外,蒸汽机还面临着一些其它的小问题,说是小问题,并不是说这些问题不严重,只是有其它解决的方法,只是比较花费时间和精力。
不过虽然有这些问题,但总的来说,蒸汽机的研制还是十分顺利的,毕竟求真书院集中了大明最顶尖的一批人才,而且他们还能动用朝廷的力量,将一些手艺精湛的工匠召集起来,研制一台蒸汽机自然也不在话下。
李节离开书院时算了一下时间,南京那边的解缙应该也接到自己送去的资料,并且开始研制蒸汽机了,不过以现在的进度来看,估计郭正林他们会先行一步,将蒸汽机研制出来。
不过蒸汽机的研制并非是一步到位,而是需要一点点的改进,比如后世历史上的蒸汽机,其实从发明之后,就一直被许多人改进,使得蒸汽机的效率不断提升,要知道刚开始的蒸汽车,甚至都没有一匹马的力气大。
所以解缙那边也并不是在做无用功,等到他们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后,完全可以让两边合作,将双方的研究取长补短,尽量的提升蒸汽机的效率,免得日后蒸汽机研制出来了,却连个火车和轮船都带不动。
这时天色已经不早了,李节也准备回家,不过就在他刚上马车,却见一骑飞奔而来,见到他也立刻大声道:“驸马留步,太子请您到南城会合!”
“南城?”李节听到这里也是一愣,这眼看着天都快黑了,朱标怎么会忽然跑去南城?
虽然心中奇怪,但既然是朱标相召,李节也不得不去,所以他也吩咐车夫调转马头,直奔南城而去。
等到李节出了正阳门,很快就见到了前方的朱标,而让他没想到的是,除了朱标外,还有一些东宫的官员都在这里等候,似乎是像在准备迎接什么人似的?
“参见太子殿下,您这是准备迎接什么人?”李节也好奇的上前问道。
“不错,今天六弟就要到京城了,我替父皇出来迎接一下,你不会忘了当初的那件事吧?”朱标笑呵呵的回答道。
“楚王真的来了!”李节听到这里也露出惊讶的神色,这时他才想起来,上次他和老朱聊到安南情况时,曾经建议老朱再派个儿子去安南,当时老朱和朱标一致认为楚王最合适,却没想到老朱的动作这么快,竟然把楚王给召回京城了。
“事关重大,父皇当然要亲自对六弟叮嘱一番,另外六弟之前屡立战功,父皇也想亲自嘉奖他几句,免得让他误会父亲派他去安南的用意!”朱标再次笑着解释道。
第406章 松江好玩吗
太阳西下,远处的官道上终于传来轰鸣的马蹄声,紧接着一支人马出现在远处,站在官道上迎接的朱标也露出激动的神色,当即率人上前迎接。
“大哥!”有一人骑马排众而出,当见到朱标也激动的大叫一声,随后甩鞍下马向朱标行礼。
朱标也急忙上前扶住对方道:“六弟你这一路辛苦了,快随我进宫,父皇也在宫在等着你呢!”
不过就在朱标的话音刚落,只见朱桢身后有一个少年快步上前,同时向他行礼道:“侄儿拜见大伯!”
“你是孟熜吧,上次见到你时,你还是个小不点,没想到再见到你,却已经是个翩翩美少年了!”朱标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随即就大笑着开口道。
朱孟熜见到朱标也十分高兴,听到他的夸奖,更是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多谢大伯夸奖,堂哥在京城吗,我早就想和他好好的聚一聚了!”
“当然在,允炆和允熥都在京城,只是平时都比较忙,今天你们来的消息有些突然,所以我也没来得及通知他们,这两天我会给他们放几天假,让他们好好的陪陪你!”朱标当即也再次笑道。
“谢大伯!”朱孟熜闻言也再次向朱标道谢。
不过朱标这时忽然看到李节,于是一把将他拉过来对朱桢父子介绍道:“这个是我女婿李节,你们应该听说过吧?”
“鼎鼎大名的靖海伯我当然听说过,现在咱们都是一家人了,说起来孟熜可是最佩服你啊!”朱桢见到李节也是眼睛一亮,当即也上前客气道,并且还把朱孟熜拉了过来。
朱孟熜见到李节也十分激动,只见他立刻上前行礼道:“孟熜拜见姐夫,早就听堂兄说姐夫是天下第一等的聪明人,日后还请姐夫多多指教!”
“殿下与世子太客气了,在下也对楚王殿下在南方的战绩早有耳闻,心中也是倾慕已久,今日一见,殿下与世子的风采果然远超常人!”李节也笑着吹捧道,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互相吹捧一下总没什么坏处。
这时天色已经不早了,朱标也大概给朱桢介绍了一下其它人,随后就带着他们父子回宫,毕竟老朱还在宫里等着他们,而李节自然也得陪着,毕竟朱桢父子回京,也和他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当下朱标请朱桢父子与自己同乘一车,不过在路上时,朱桢就忍不住打听道:“大伯,这次父亲忽然召我回京,也没说是什么事,这一路上我也都在担心京城这边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六弟你放心吧,京城这边并没有什么问题,父皇召你回来,是有一件重任要交给你,所以才想召你回来,然后亲口叮嘱你几句。”朱标笑着解释道。
“大伯,到底是什么样的重任,竟然还要让父王特意回来一趟?”这时旁边的朱孟熜也十分好奇的问道,亲王不能擅自离开封地,这是老朱亲自立下的规矩,朱桢也只有带兵打仗,军令在身时才能离开武昌,其它时间也都只能在武昌城附近转悠。
“这个嘛……”只见朱标却神秘的一笑,随后故意卖了个关子道,“等下还是由父皇来告诉你吧,毕竟父皇为这件事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肯定有不少的话要叮嘱你!”
看到朱标不说,朱桢与朱孟熜父子也不禁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出对方眼中的疑惑,不过他们也不好再问,所以只好压下心中的好奇,想着快点进宫见到老朱问个清楚。
朱标这时也岔开话题,询问了一下朱桢他们这几年在武昌的生活,另外还有路上的见闻等,朱桢也一一做了回答。
说起来朱桢比朱标小九岁,等他懂事时,朱标都已经快成年了,并且开始帮着老朱分担一些事务,所以兄弟二人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所以相比之下,朱标与朱桢之间的感情,远比不上他与朱樉、朱棣这些亲兄弟的感情深厚。
很快马车进到皇城,朱标也带着朱桢父子下车,然后由李节陪着,四人一起来到暖阁之中,刚一进去,就闻到一股饭菜的香味,李节本以为老朱正在吃饭,可是进去才发现,暖阁中竟然多了一套桌椅,桌子上也摆放着丰盛的饭菜。
“拜见父皇、皇爷爷!”朱桢父子见到坐在椅子上的老朱时,也立刻快步上前行礼道,朱孟熜在行礼时还不忘偷偷的打量老朱,他只在小时候见过老朱见面,现在都快忘记老朱长什么样子了。
“起来吧,都还没吃饭吧,我让人准备了饭菜,你们几个陪我一起吃点!”老朱大手一挥道。
“谢父皇!”朱桢闻言也有些受宠若惊的道,他虽然是皇子,但却极少有机会陪着老朱一起吃饭,顶多就是以前逢年过节时,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个饭,但那时老朱也都是高高的坐在殿上,朱桢有时候都看不清老朱的脸,像现在这样坐在一起吃饭,他记忆中还是第一次。
“行了,一起吃个饭客气个屁,孟熜坐到我身边来!”老朱说着把朱孟熜拉到身边坐下,这让朱孟熜也十分吃惊,但随即又满心欢喜的坐下,毕竟老朱的孙子实在太多了,可不是谁都有机会坐到老朱身边的。
只见老朱这时也打量了一个朱孟熜这个孙子,接着忽然一笑道:“孟熜啊,松江那边好玩吗?”
“好玩!呃……”朱孟熜随口答道,但紧接着才反应过来,立刻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这时刚坐下的朱桢也吓了一跳,急忙再次站起来就要赔罪,结果被老朱瞪了一眼道:“你什么也别说,我只说不让你们离开封地,又没说不让孟熜他们离开封地,而且年轻人外出长长见识也是一件好事!”
“谢……谢父皇!”朱桢也把道歉的话憋了回去,然后暗自擦了把冷汗道,不过他心中也是暗想,看来锦衣卫虽然没了前几年的威势,但能力却依然不可小视啊!
第407章 朱孟熜快死了
朱桢并没有拒绝去安南的提议,这让老朱也十分高兴,父子二人聊了许久,朱标和李节也陪着,直到快二更天时,老朱才让他们回去休息。
朱标与李节亲自给朱桢父子安排好住处,并且送他们入住后这才离开,李节也本想回家休息,不过这时朱标却忽然拉住他道:“刚才我发现你看向孟熜的目光有些奇怪,当时你在想些什么?”
“殿下你看错了吧,我和世子殿下只是第一次见面,之前都不认识,我能想些什么?”李节双手一摊,一脸无辜的反问道。
“真的?”朱标仔细观察着李节的脸色,但却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当然是真的,不过我之前虽然没有见过世子,但也听允熥提起过他,再加上今天听陛下说他一个人偷跑到松江,所以当时感觉他的胆子可不小,所以殿下才会误会吧。”李节最后再次无奈的道。
看到李节不像是说谎,朱标也打消了心中的怀疑,当下一笑道:“好吧,可能是我当时看错了,不过孟熜难得来京城一趟,这几天你和允熥就多陪陪他,在京城四处走一走,毕竟他这次很可能会随六弟去安南,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殿下放心,我会和允熥好好商量一下,让世子在京城玩的开心的!”李节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听到李节的保证,朱标也放心的点了点头,随后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这才互相告别离开,不过当朱标离开之后,李节却站在原地久久未动,脸上的笑容也收敛起来,转而换上了一副担忧的神色。
事实上朱标并没有看错,之前李节看向朱孟熜时,心中也闪过一个担忧,因为他想起关于朱桢的一件事,历史上朱桢虽然能征善战,但却犯过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
当时贵州一带发生叛乱,朱桢与湘王前去平定叛乱时,明明向朝廷要了三十万军饷,可是最后朱桢却没有亲自率兵,导致战事十分不顺利,最后老朱也十分生气,只能让两人修建了铜鼓城镇守当地退兵。
这件事造成的影响相当严重,特别是对朱桢本人来说,因为自从这件事后,朱桢就再也没有领过兵,不过这也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后世朱允炆削藩时,并没有对朱桢太过针对,甚至连后来朱棣削藩时,朱桢也十分配合,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不过朱桢为何不亲自率军出征这件事,却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毕竟从朱桢之前的战绩来看,他并不是胆小怕死的人,更何况又是与湘王联合出兵,更没有担心的理由,可是朱桢却偏偏没有亲自率军,这简直太过反常了。
后来很快就有人发现,原来就在朱桢领命出征之前,楚王府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朱桢的长子朱孟熜忽然去世,要知道朱孟熜可是嫡长子,一直都被朱桢当做自己的继承人培养,父子之间的感情极深,这点今天李节也能看得出来,朱桢对朱孟熜,就像是老朱对朱标的感情一样。
然而偏偏在出征之前,朱孟熜忽然去世了,这件事对朱桢的打击之大,可以参考之前朱标猝死时,老朱当时的反应,估计对于当时的朱桢来说,整个天都已经塌了,他哪还有什么心思出征打仗?
李节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刚才他才会特意打量了一下朱孟熜,因为据他所知,朱孟熜是十六岁时去世的,而今年他已经十五岁了,换句话说